通姓起源和来历:巴国大夫封于通川(子孙以邑为姓)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7:12:562阅
通姓是一个罕见的中华姓氏,源流非常复杂,主要有四大起源,一是源自地名,比如巴国大夫受封于通川后,子孙以邑为姓。二是源自官职名,比如隋朝的“通守”官吏子孙,以祖先官为姓。三是源自改姓,除了少数民族汉化改姓外,还有因避祸改姓的,比如汉朝的彻侯为比皇帝名讳改为通姓。
通姓起源和来历
1. 源自地名

巴国大夫封地:通姓最主要的一个起源就是来自祖先的封地,比如在春秋时期有一个诸侯国叫做巴国,当时巴国王室禀君的子孙中就有一位大夫受封于通川,也就是今天的四川省达川市,而人们也将其称为“通君”,最终庶系子孙以祖先封地为姓。

卫国大夫封地:同样是在春秋时期,诸侯国卫国境内也有一块封地叫做通邑,当时是一位大夫受封于此,所以他的子孙才以祖先的封地为姓,而通邑就是指位于今天河南省淇县北阳镇的一小块地。
2. 源自官职名

隋朝官吏:隋朝时期隋炀帝杨广在各个郡县中都设置了一个辅佐太守的官职叫做“通守”,地位仅次于太守,其实就是隋炀帝在各郡设置的眼线和监察官,位子非常重要,这些官吏的子孙当然也就以祖先官职为姓,形成了通姓一脉。

蒙古官吏:三国时期其实也有通姓官吏,比如曹魏两国都设置了“通事郎”,而蒙古也曾在元朝时期效仿设置了“通事”,最终形成了“通事纳尔氏”,后汉化为通姓氏族。
3. 源自改姓

因避讳而改姓:通姓中也有不少因避讳皇姓而改姓的,比如在秦汉时期的彻侯,当时因为担任宰相,受到皇帝的赏识于是被赐姓为彻,但是等到西汉时期的汉武帝在位时,为了避开皇帝刘彻的名讳,他们就将彻姓改为了通姓。
少数民族汉化改姓:当然与赵姓起源和来历一样,通姓中也不乏少数民族改姓的族人,比如满族中的鄂通氏就在后来改为了通姓。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 0000
- 0001
- 0005
- 0007
-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