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只要是学过中国历史,对林则徐这个人物都不会感到陌生,他的名字长久地跟近代史捆绑在一起,作为近代史开篇出现的第一个知名人物,为今天的我们所传颂。而他在虎门销毁鸦片的壮举,以及积极抵抗英国侵略的爱国之心,更是让他成为了“民族英雄”这个词的代言人,其诗作中表达爱国的名篇,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有时候我们也会好奇,林则徐始终还是一个封建士大夫的形象,他又为何会有超过同时代知识分子的觉悟和情操呢?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首先,林则徐在同时代的官员中,确实是独树一帜的人物,他素来以开明和清醒著称,我们往往只关注林则徐1840年前后在广州禁烟的成就,却忽略了他进入仕途以来一系列的政绩。但恰恰是这些政绩,才更能证明和体现出林则徐本人在政治上的能力和战略上的远见。例如林则徐早年担任两广总督和两江总督,在地方大员的任上,林则徐一直主张所谓的“实学”,也就是想办法去传播和组织知识分子学习农业、手工业以及天文地理等等专门知识。而在当时的正统儒家眼中,这些都被称为“杂学”,基本上是被排斥和鄙视的学问,是士大夫概念中的“贱业”,从这点就能很清楚地看出,林则徐是一个非常重视实际效果和认为治国理政应当“经世济民”的人物。
他更加重视政治本身能达成的目的是否能够富国富民,联想到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满清王朝逐步向衰落的深渊滑行的时间段,就更能体现出林则徐这种理念的难能可贵之处。因此后来在鸦片战争时期,他除了抵抗英国人的进攻,同时也在组织各种翻译人才向国内传播国外的文化知识和现实情况,尤其是支持魏源撰写《海国图志》,帮助中国人更好地了解世界。这都不是一时的意气所为,而是林则徐长此以往的忧国忧民和高远视野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另一方面,林则徐也无法摆脱他作为封建士大夫的固有理念,对英国乃至于当时整个欧洲的文明成就,还是有着固执的偏见。例如因为林则徐不了解英国人的军靴包裹了整个小腿,所以当他看到英国军队的前进下半条腿不怎么弯曲时,就认为英国人天然如此,可以利用这点来设计陷阱击败英国人。而且林则徐还曾主张道光帝不要开放过多港口,以免英国人向内陆进行渗透,传播“洋学”蛊惑人心。其实从这些细节也可以看出,林则徐的开明也只是相对而言,他骨子里还是以保守为主,抵抗侵略的本身还是要维护满清王朝的统治。
但即便如此,我们也能够看到,对近两百年前的林则徐来说,他的这些缺点本身掩盖不了他身上闪闪发光的亮点。作为一个满清朝廷的封建士大夫,一个传统儒学教育制度培养下的文人,林则徐这份开明,尤其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正是我们民族最伟大的精神。也正是因为林则徐这样的人为我们点燃前进的灯火,我们才能在近代史多次艰难的抉择中,走出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
- 0000
- 0004
- 0000
- 0003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