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梁启超弟子王赓为何让妻陆小曼给徐志摩?他又娶了谁,结局如何?
61879

梁启超弟子王赓为何让妻陆小曼给徐志摩?他又娶了谁,结局如何?

我要新鲜事2023-05-20 03:47:040

(说历史的女人——第40期)

1931年11月19日,诗人徐志摩搭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邮政飞机由南京北上,当飞机抵达济南南部时撞山坠毁,徐志摩遇难,年仅34岁。

后来有人这样评论徐志摩,说他对林徽因不死心,因为他要参加当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举办的一场演讲会,从而匆匆坐的飞机。所以有人说徐志摩这人对林徽因是真够痴情的,人家都结婚了,自己没戏了,心中还是没有放下对方。

3个月后。1932年2月27日,发生在上海的中日淞沪会战打得正紧。这天晚上,一位年轻的中国军官骑着一辆摩托车,风驰电掣般地穿过上海外白渡桥,进入公共租界。此时,前方突然出现一辆日军的巡逻车!那位中国军官想避开已经来不及了,他被日军抓捕,进了监狱。

这位军官叫王赓。当时的小报新闻,和坊间是如此传闻的:王赓在中日两军交战之际,却私自脱离战场,为的是见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他的前妻,当时名满天下的绝世美女陆小曼。

因此,王赓被认为是一个绝对痴情的男人。为了陆小曼,他不惜违反军纪,冒着生命危险去见她;因为陆小曼此时已经不属于他了,而是徐志摩的夫人。

徐志摩为了梁思成的夫人林徽因而丧命,王赓为了徐志摩的夫人陆小曼而被捕,这两个男人可真是一个比一个痴。

徐志摩,一个诗人,一个地地道道的文人;王赓,一名将军,一个地地道道的武士,两个截然不同的男人,却因为一个女子陆小曼被联系在一起。徐志摩就不说了,是位大名鼎鼎的诗人;而王赓有什么资格,居然能在徐志摩之前,先娶到民国四大美女之一的陆小曼?

(一)一对郎才女貌的爱情

徐志摩和王赓首先因另一个人被联系在一起,他就是林徽因的公公梁启超。

徐志摩20岁在北京求学时,曾拜清华四大导师之一的梁启超为师,当时还举行了隆重的拜师大礼。而王赓在清华求学时,也是梁启超的得意弟子。徐志摩和王赓也算是师出同门了。

能娶到一代佳人陆小曼,王赓也绝非一个寻常人物。而清华的资历,只是王赓的一个学历而已。他还有更辉煌的资历。

王赓于1895年5月15日出生在江苏无锡的一个官宦之家,其曾祖父、祖父都是为官之人,地位显赫,只是到他父亲时,家族没落了。但王赓自小还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且立下大志,要重振家业。他14岁上清华,因学业非常突出,16岁时就被公费派到美国留学。

在美国的王赓出类拔萃,妥妥的一位天才的存在。他一所一所大学轮着上,先在密歇根大学读了一年,二年级进入哥伦比亚大学,三、四年级又进入普林斯顿大学,读历史和政治系。当时,他以第14名(文科生共116名)的优异成绩毕业,获得了此校的文学士学位。

此时的王赓才20岁,已经在历史、政治、文学等方面有了相当的成就。但他根本没有满足,他要报效祖国,学到更高的本领。在当时,他认为中华民族要想崛起,必先摆脱列强的欺负,因此必须在军事上、在武力上强大起来——这一点跟鲁迅正相反,你不能认为这没有道理,因此他决定弃文从武,又考上了被誉“世界四大军校”之一的西点军校。在军校他如鱼得水,结识了不少以后将成为世界级的将军,其中就有后来成为二战中的盟军统帅,又当了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

显贵的出身,出众的才华,深厚的资历,从西点军校毕业一回国,王赓就到陆军部就职,成了一位被军政界极为关注的人物。而此时的他才23岁,其前途无可限量。

回国刚一年,举世瞩目的巴黎和会召开,王赓被外交总长陆徵祥看中,以留洋军事专家身份,随团到法国参加和谈会议。王赓因出色的外语水平,以及相当的国际视野,向中国代表团重要代表顾维钧提出了不少建议,很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这次巴黎之行,让王赓的人气再度飙升。回国后,他被任命为航空局委员,25岁时,便升任陆军上校。

关键王赓还长得一表人才,未婚,他又成了当时中国上层社会争相“抢购”的青年才俊,有无数出身显贵的才女、佳丽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而王赓最终看上的便是陆小曼。

1922年,王赓在一次聚会上认识了陆小曼。当时年方19岁的陆小曼光彩照人,美得不可方物,让王赓眼前一亮。而当时的陆小曼在交际场成名已久(两年前,她已被时任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顾维钧聘用,担任外交翻译),追求他的达官子弟如过江之鲫,但她却没有看中一人,因此她对王赓也没有什么特殊感觉。

不过陆小曼的父母却看中了王赓。陆父当时任北洋政府的财政部税赋司司长,可谓位高权重,他对自己的掌上明珠非常呵护,当然要给女儿找一个门当户对、地位显赫的人。陆父也早就注意到王赓了。面对文武全才,前途可期的王赓,他当然不会错过。于是,当王赓向陆家求亲时,陆小曼便逃不脱了。

尽管生性浪漫的陆小曼不喜欢王赓这样的武人,但她也不好反对父母的安排;再说,王赓也不令人讨厌,她也挑不出什么毛病,于是就屈从父母之命,同意了这门亲事。

1922年,19岁的陆小曼嫁给了27岁的王赓。当时,他们举行了十分盛大的结婚典礼,有多达200位有名望的中外来宾参与其婚礼,一时震动京华。

在外人看来,王赓和陆小曼的婚姻乃天作之合,郎才女貌,可谓一对佳偶。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陆小曼多才多艺,能歌善舞,生性浪漫,她追求诗意的生活,并且喜欢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而王赓则不善言辞,作为一名军人,他显得比较严肃,甚至木讷,在陆小曼眼里,就显得比较无趣,不解风情。因此两人没有多少共同语言。再加上,王赓对事业比较严谨,对工作很敬业,就不会也没时间经常陪同妻子出去交际或游玩。因此,夫妻矛盾的形成就在所难免。

再说,陆小曼毕竟年龄还小,喜欢自由,喜欢玩也是天性所致。在王赓没有时间陪她玩的时候,她便一个人出去,常常玩到深夜才回来,这让王赓心中也很不爽。没有一个男人希望自己的老婆这么随性的。但王赓这人比较厚道,还一味地对陆小曼迁就着,要钱就给,只要你觉得开心,怎么花钱都可以。于是陆小曼就变本加厉,更加频繁出入社交场合,同那些达官贵人的太太、小姐们一块出去唱戏、跳舞、打牌,灯红酒绿,过着奢华的生活。

王赓也无奈,对陆小曼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终导致矛盾“激化”。

王赓在仕途上继续青云直上,结婚一年后,便升任交通部护路军副司令,晋升陆军少将军衔。接着,在1924年底,他调任哈尔滨市警厅厅长。陆小曼当然要随夫到哈尔滨生活了。但习惯于京城繁华的她对寒冷“寂寥”的哈尔滨很不适应,心里也非常不爽。

这天,有个闺蜜要来家里玩,陆小曼很是激动,就嘱咐丈夫今晚下班早点回来,以待来宾。好不容易来个朋友,陆小曼很当成一回事,也趁机对这位姐们儿显摆显摆自己将军夫人的派头。

然而令她意想不到的是,那晚王赓回来得更晚。他简直一工作狂,一直忙到后半夜才回来,还喝了点酒,一副醉醺醺的样子,早把家里要招待客人的事情忘到爪哇国了。

陆小曼被放了鸽子,心里难受坏了,见到丈夫后气不打一处来。而王赓这个直肠子,也不会哄哄媳妇,于是两人便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争吵。

结果陆小曼一气之下,直接离开哈尔滨,回到了北京。

(二)一对才子佳人的爱情

本来夫妻之间就不和谐,这下两地分居,夫妻情分就更加淡了。

不过王赓是个忠厚而重情的人,他在心里仍默默地爱着妻子陆小曼。当他得知妻子生病了时,还是非常焦急,他没有办法回去照顾陆小曼,便委托友人照顾。比如好友胡适和张歆海就曾照顾过病中的陆小曼。

王赓也是人如其名啊,让年龄跟自己相仿的男人照顾自己的妻子,可见王赓这人有多耿直,简直心无城府,你就不怕胡适他们“觊觎”你的娇妻吗?胡适和张歆海都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才子,都跟王赓一样有美国留学的资历。尤其是相貌极为英俊的胡适,他对陆小曼也十分倾心,曾评价她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但胡适也是位君子,知道“朋友妻不可欺”的道理。

胡适

而另一位张歆海当然也比较君子,不会打陆小曼的主意。但张歆海的身份比较特殊,他是张幼仪的弟弟,张幼仪又是徐志摩的结发妻,于是事情就来了。

徐志摩当时已经跟张幼仪离婚,他苦追林徽因而未果,正陷于感情荒漠之时,急需一位佳丽来“填补”得不到林徽因的空白。于是便通过张歆海结识了陆小曼。其实对于陆小曼,徐志摩当然早就知道其芳名了,而且他也跟王赓是朋友,只不过没有近距离接触对方而已。

事情的奇妙处就在于,王赓没有时间陪妻子陆小曼,此时他便想到了好友徐志摩。他提议让这位浪漫诗人来陪陪妻子,以消除其寂寞。徐志摩当然乐意此事,都是自家兄弟,也不见外。于是他就同陆小曼开始来往。

这下找到知音了。陆小曼从小就喜欢诗词歌赋,她对才华横溢、懂得浪漫的徐大诗人极为欣赏,对其风流倜傥更是倾心,她心里,徐志摩比王赓强太多了。

林徽因

而徐志摩失去林徽因后,感觉陆小曼跟林徽因差不多一个类型的才女,相貌和才华不相上下,于是就感觉找到了“替代”。他陪陆小曼游山玩水,双方无话不谈,志趣相投,很快便陷入热恋之中。

不过开始徐志摩还是比较克制的,他觉得不能对不起相信自己的好友王赓,于是就想法回避陆小曼,企图忘掉对方,他为此还跑到了欧洲。可是,距离产生美,跑得越远,他越忘不了陆小曼,感觉心里十分痛苦。1925年4月10日,徐志摩在伦敦给陆小曼写了这样的信:

“你要一时不得我的信,我怕你有些着急……说也奇怪,我还是每晚做梦回北京,十次里有九次见着你,每次的情形,总令人难过。真的。像C(即张幼仪)他们说我只到欧洲来了一双腿,“心”有别用的。”

因此,徐志摩索性回到陆小曼身边,两人继续“干柴烈火”。

徐志摩和陆小曼之间的事情终于被王赓知道了。一次王赓回来后去见了徐志摩。本来想试探一下对方,结果,徐志摩一激动办了件错事。当时他交给王赓一个文件,竟不小心把陆小曼给他写的情书给了王赓。

王赓回去一看那信,脸直接就绿了。于是他愤怒地掏出手枪对准了妻子。可王赓毕竟是很有修养的人,他并没有失去理智。当他看到陆小曼的泪光时,突然就心软了。也许在刹那间,他已经明白了一切。他放下枪,选择了原谅对方。

不过做为一名军人,一个有地位的人,王赓也是很看重面子的,他不会随便放弃陆小曼。因此陆小曼想离婚也没那么容易。可陆小曼已经铁了心要跟徐志摩的,于是就找到了自己的老师,国画大师刘海粟,让刘出面说服王赓。

刘海粟

刘海粟知道徐志摩跟陆小曼是真的相爱,便帮了这个忙。他举办了一个宴会,请了当时的许多文化名人,当然包括王赓、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宴会上,刘海粟大谈爱情自由的大道理。其他人也心知肚明,附和刘海粟,说父母包办的婚姻不可取,新一代人应该拥有两情相悦的爱情等等。王赓听后,心里当然已经很明白了,他知道刘海粟他们是拐着弯在劝说自己放了陆小曼。

酒过三巡,王赓便趁着酒劲,把问题挑明了。他将酒杯对着刘海粟、徐志摩、陆小曼等人,高调地说;“愿我们都为自己创造幸福,并且为别人的幸福干杯!”他接着道:“诸位的意思我都明白,为了小曼的幸福,我愿意同她分开!”接着,他把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又转身对徐志摩说:“望徐兄以后善待小曼,请照顾好她!”然后,他借故提前离席……

1926年10月3日,徐志摩终于同陆小曼如愿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在当时,他们的结合颇受非议,连双方的父母都不赞同,都认为二人太离经叛道,即便是以提倡新文明起家的梁启超也是如此。

梁启超尽管是徐志摩和陆小曼的证婚人,但他却在婚礼上对自己的学生徐志摩进行了一番批评,认为他对感情太随便,意思是不该抛弃前妻张幼仪。这令这对新人很不爽,但也没有办法,只能无语。在那个场合,梁启超似乎不应该批评徐志摩,只能祝福他们;但如今看来,老师说的似乎也在理。

需要指出的是,做为一个男子汉,王赓不但大度地向徐志摩“让出”了妻子陆小曼,并且还为对方的结婚出了一份丰厚的贺礼。当然他没有参加徐志摩的婚礼,是派人送去的,并且随同贺礼,亲手书写了一份喜帖,送给徐、陆这对新人一句仅有7个字的话:

“苦尽甘来方知味。”

这七个字是什么意思?你们品。当然首先是王赓对他们的祝福,正如王赓后来对自己的好友陈宛茵所说:

“爱情是人类最崇高的感情活动,它是纯洁而美好的,并不带有半点功利俗念,也不等于相爱必须占有。真正的爱情应以利他为目的,只讲无私奉献,不求索取。既爱其人,便以对方的幸福为幸福。我是爱陆小曼的,既然她认为和我离开后能觅得更充分的幸福,那么,我又何乐而不为?又何必为此耿耿于心呢?”

为了爱而选择放手,正表现了王赓的度量。但除了此,王赓也许还暗示了什么。他也许是在提醒徐志摩,如果换成你,你是否能做到如此?

婚后的一段日子,徐志摩同陆小曼真的很恩爱,但时间一长,问题也接着来了。徐志摩毕竟一介书生,不像王赓那么有钱有地位;再加上他们夫妻双方的家庭不赞成他们结婚,也就不再经济上支持他们,仅靠徐志摩的工资,根本不够过惯了奢华生活的陆小曼挥霍的。他们的生活很快陷入窘境。为了维持妻子的高消费,徐志摩不得不到三个大学当兼职教授,甚至还干上了出售房产的职业。

在那时,徐志摩的收入也算相当不错了,可仍满足不了陆小曼的开销,如此,他们夫妻之间便生了嫌隙。花前月下,诗情画意,在人间烟火面前变得一钱不值。这不得不让徐志摩重新想起林徽因。于是徐志摩就出事了。

(三)重情的王赓之大结局

徐志摩坐飞机遇难时才34岁,陆小曼才28岁,他们才结婚5年。陆小曼年纪轻轻便有两次婚姻变故,也是令人唏嘘不已。

话说徐志摩离世不久,1932年2月底,王赓便出事了。时任八十八师独立旅旅长的他被日本人抓去,严加审问,敌人希望从他口中得到我军的重要军事情报,但他坚决闭口不说,体现了一名军人的铮铮铁骨。

后来经过中国和英租界等的多方斡旋,王赓才被日本人释放,交十九路军总指挥部。王赓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因为他当时身上带着一些机密文件,被日方截获了(要不是如此,日本人恐怕也不会轻易放了他),日方根据这些文件知道了国军的一些战争部署,向我军发起进攻,让我们损失惨重。

结果王赓因为擅自离开戒严地点,并且丢失重要文件(他还曾一度被人诬告是日军间谍),被撤了军职,被军事法庭判了两年半有期徒刑,自此走入人生暗道,前程毁于一旦。

当时大家普遍认为,王赓私自离开自己的岗位,是为了去见前妻陆小曼。因为陆小曼失去徐志摩后,陷入极大的伤痛之中,当时又因病卧床不起,王赓听说后,很不安,就匆匆地去安慰她。因为在王赓的心中,一直对陆小曼放心不下,其实他一直爱着她,有跟她复合的愿望。

从大局上,从国家民族利益上看,王赓真的是犯了渎职罪,不该为了私事而忘了国事;但从爱情角度,王赓的做法倒也值得尊重。完全可以说,王赓对陆小曼是真的爱。

但后来还有一种说法,王赓当时私自离岗并非是为了陆小曼,而是为寻找一位军校的同学,商议对敌策略的。

究竟什么原因,已无从证明。总之,王赓入狱了。他出狱后,再没有昔日的荣光和豪情,只是在南京某部门找了个闲职聊以度日。

但王赓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军人身份,他曾表示:“若有一日我国再发生对外战争,我必会竭尽全力为国效力!”

不过经过狱中的生活,王赓的身体出现了很大问题,他得了很重的肾病,不得不前往德国治疗。

但病还没有治好,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时任国防部兵工署署长的俞大维亲自致信王赓,希望他能回国为抗战效力。有什么说的,王赓毫不犹豫就回国了。

回国后的王赓被任命为兵工署驻昆明办事处处长。终于能为国出力了,他不顾身体的不适,四处为抗战奔波。

1942年3月11日,王赓昔日的同学艾森豪威尔出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成为盟军重要首领。此时民国外交部长宋子文找到了王赓,希望他加入中国赴美军事代表团,通过艾森豪威尔将军,帮助中国抗战。

王赓此时虽病情十分严重,但他二话不说,慷慨应允,毅然加入代表团,踏上赴美的征程。然而不幸的是,因旅途劳累,代表团走到埃及开罗时,王赓病情加剧,他再也坚持不下去了。他被匆匆送到开罗的皇家医院,但为时已晚,一代才俊王赓彻底被病魔击垮,再也没有站起来。

1942年7月3日,王赓带着无限的遗憾在埃及开罗溘然长逝,年仅47岁。真的是:出“使”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王赓去世后,驻开罗的盟军赞赏其报国精神,惋惜其英年早逝,将他以很高规格的仪式,厚葬于开罗的盟军公墓。王赓的墓志铭上写了这样四个字:“鞠躬尽瘁”。

那么王赓同陆小曼离婚后又结婚了没有?有没有留下后代?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说法。通常的说法是,王赓同陆小曼分手后,一方面由于忙于军务,另一方面,他心中一直没有放下陆小曼,在内心深处一直爱着对方,所以就一直独身,没有再娶。

但民间还有令一种说法是,他又结了一次婚。王赓的朋友陈宛茵写的《与陆小曼分手后的王赓》一文中记述了此事。

王赓在45岁任兵工署驻昆明办事处处长,当时他生活极为俭朴,因患有严重的心脏、肾脏病,遵医嘱不能吃盐,一日三餐都由单位一勤务兵专门给他做黄豆芽、豆腐之类的素菜淡食。王赓“不摆长官架子,平易近人”,大家戏称他为“王头”。他身体不好,本不愿续弦,但经朋友再三劝说,和一个广东姑娘结婚,并育一子。但他婚后跟妻子关系冷淡,陈宛茵说女方除了年轻貌美以外,一无所长。后来王赓去世后,其妻改嫁,他的儿子由其胞弟,当时在西南联大任教的王序抚养。

关于此事,清华校长梅贻琦也有过提及,当时他也在昆明,在其1941年4月的日记里曾记载“王受庆(王赓字受庆)夫妇携张慰慈来访”一事。但没有具体记述。

王赓的一生虽短暂,但也足够令人尊敬。可以说,他于国于家,虽皆有遗憾,但也没有什么遗憾的,因为他都尽力了。只是,能同一代佳人陆小曼结缘,究竟是一种幸运,还是一种不幸?

(文/说历史的女人·濯雪)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