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自杀后该饭庄挖掉牌匾署名,周恩来看到后严肃地说:补上
(说历史的女人——第24期)
1966年8月24日,那是一个晴朗的日子,北京的秋天晴空万里、空气清爽。
但是,老舍的内心却是阴郁的、感伤的。
不过,他还是极力掩饰,并且掩饰得极好,让家里人都没有看到他内心的这种变化。
这是老舍爱家人的表现,但也可以理解为老舍的个人素养和意志力之体现,以及对某种高贵精神的倔强地自我守护——如同他不愿屈服于莫须有的被逼审问,如今,他也不愿把自己的悲伤和绝望展现在脸上。
他,如往常那样,平和、和蔼,脸上没有一丝的怨气和不满,或者委屈。
他,如同以前一样,衣服穿得整整齐齐。
但是,在离开的时候,毕竟是多个两个行为:第一个是和自己亲爱的小孙女友好地告别;第二个是在看着生活了多年的院落时,有一种远行前的依依不舍。
但这种依依不舍,也暗藏在他的内心深处,暗藏在眼神的底部。无人看出,无人知晓——或许是天色逐渐黯淡的原因吧!
接着,他像往常那样,迈着迟缓地步伐,慢慢地、慢慢地走出了院子——走出了家!
时间入夜,老舍的影子投在路上。
他的影子在后面拖着他,似乎希望他走得更慢一点、再慢一点······
夜色渐浓,秋凉袭人!
行人减少、渐无,路上的寂寞和孤独也越来越浓。
如果走向死亡的脚步有温度,那么老舍的脚下一定是如踩薄冰。
如果走向死亡的脚步有颜色,那么老舍的脚下一定是如墨浓重。
如果走向死亡的脚步有声音,那么老舍的脚下一定是叹息声声。
走至太平湖,老舍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在这里,略作一点说说明:笔者看到有的地方出现了误传,说老舍的生命终点在未名湖。再次纠正,老舍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并未去过未名湖。
再说太平湖,在北京有两个太平湖,一个在城内,一个在城外。
位于城内的太平湖在北京内城西南,位于城外的太平在西北之处。
今日,或者通常所说的太平湖,一般都指的是西南一隅的那个太平湖(不过当时不叫太平湖)。
《顺天府》记载说:
“城隅积潦潴为湖,由角楼北水关入护城河。”
此即该处太平湖之成因。
写于1907年的《天咫偶闻》对该太平湖有过载述,说该湖位于内城西南隅的角楼之下、太平街的西头;面积有十顷之大,湖岸树林葱茏,两边楼亭雅致,有南国之秀美。
另,20世纪20年代,瑞典学者伍尔德喜仁龙曾游历北京,写过一本书叫《北京的城墙与城门》。在该书中,对太平湖也有所记述,不过这位瑞典学者把太平湖形容为一个“大水塘”。但是对景致的描述,亦如《天咫偶闻》,其中有这样的句子:
“······鸭子在其间嬉戏;湖边的古柳,婀娜多姿,绿荫蔽岸。这一带······无人居住,气氛悲凉且孤寂,像是在缅怀昔日的胜景。”
清至民国,多有名流与此有过渊源,比如袁世凯等。
建国之前,太平湖曾遭遇“填平”之命运。
新中国成立之后,1958年,在对城市重新规划建设的时候,苇塘被疏浚成湖,命名为“太平湖”。一到夏日,太平湖上蛙声一片,荷花满池,遂成一景,曰“太平观荷”。
其后,在北京城的发展过程中,太平湖又几经变化,此是后话,不再赘言,言归正传,且说老舍先生。
老舍先生,那日夜里来到太平湖畔,想必也是蛙声一片,虫鸣不断。
可是景在,却是黑夜,无赏景之光,也无赏景之心。
老舍先生坐在湖畔,坐了很久,很久。
他的脑海中,如同光影,一生都在闪现,从记事起所有的点点滴滴,时而如浪潮奔涌而来,时而如海啸呼啸而去······一直走到昨日,一切戛然而止。
那是8月23日,老舍和一二十位老作家和老艺术家被一群小将们押送到孔庙。在那里,60多岁的老舍遭受到了丧心病狂的小将们的各种令人无法言说的羞辱,以及惨无人道的毒打,头破血流,染红白衬衫。其后,这位60多岁的老人,又被押到北京市文联,遭受到极其恶毒的羞辱和毒打。在暴风雨般的拳脚和棍棒之下,这位60多岁的老人遍体鳞伤、体无完肤。
他的身、心,都开始滴血、流血,直到此刻,这血流一直未曾停止······
他坐在湖畔,身如安静湖水之表面,心如湖水涌动之底层。
他想着,一直在想着。
如果有明天的话,他是愿意站起来走回去的,可是他以一个“人民艺术家”的敏感预知到了走回去的命运。
在这位传统的老艺术家心中,有一个标杆,那就是一个人可以死,但是不可被莫须有的羞辱。
所以,如同死去般活着,不如活着般死去。
肉体消灭,保留尊严,至少还有尊严。
于是,决定的时刻到了——是时候离开了。
这位老人是一位一生都爱整洁和干净的老人,所以,即便在远行的时候,他也是如此。
老舍把外衣一件一件脱下,叠得整整齐齐。
又摘下眼镜、掏出钢笔,和手杖放在一起,也放得整整齐齐。
然后,他站起来,对着安静的湖面,只是一刹那的凝望,便似乎悟透了生死的意义,他的身体轻盈地一跃,似乎湖是天空,他成了一只解脱的鸟,飞走了!飞向天国。
直到1966年8月25日清晨,一位在太平湖晨跑的演员发现了这位老人,但是那具肉身,不过是老舍留在世间的影子吧,他的灵魂早已趁着夜色离开了。
老舍自杀的噩耗,在北京城传播,传到周恩来总理那里的时候,周恩来总理大为震惊,跺着脚痛心地说道:
“把老舍先生弄到这步田地,叫我怎么向社会交代啊!”
是啊,这是一个历史问题,周恩来总理痛心,却也无奈。时至这一年国庆节的时候,在天安门,周恩来总理见到了北京市副市长王昆仑,王昆仑是当时北京市政府唯一没被“夺权”、“罢官”的副市长,也是老舍遭受迫害的见证人。所以,周恩来总理见到王昆仑后,就立即问询有关老舍先生遭受迫害的有关真相。
当得知真相后,周恩来总理非常愤怒、极其悲痛,但在那个历史时期,任何情绪都要隐忍起来,包括他对老舍先生那深厚的革命友谊。
但隐忍,并不代表忘记。
周恩来总理一直记得老舍先生,记得他的不幸遭遇,甚至连他的忌日都记得清清楚楚。
那是1975年8月24日,此时周恩来总理的身体已经是病魔缠身,极度虚弱。这天傍晚,周恩来总理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到北海公园散步。
忽然,周恩来总理站在那里,不走了。
只见他望着湖面,夕阳照在湖面上,泛着一层薄薄的金色光晕。
过了好半天,周恩来总理回过身来,对身边的医护人员问道:
“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大家不解,摇头不知。
周恩来总理继续说道:
“今天是1975年8月24日啊!”
大家点头,表示是的。
但是周恩来总理却带着哀伤的口气叹息道:
“今天是老舍先生的忌日啊。”
至此,大家才明白总理一开始问话的原因。
在北海公园,有一家老字号的饭庄,叫仿膳。
周恩来总理路过此地,感到饥饿,便请饭庄给做了两个素菜。饭菜上来后,周恩来总理一边吃一边观赏,忽然他的脸色凝住了,原来他看到仿膳饭庄的门头“仿膳”牌匾之下的题签署名被挖掉了。
周恩来总理骤然严肃地对旁边的服务员说:
“你们知道这'仿膳’二字是谁写的吗?”
因特殊时期的影响,服务员显得有点欲言又止。
周恩来总理见此,便直接严肃地说道:
“你们还是应该把老舍的名字补上去的嘛。”
有关题写仿膳二字,还要从建国初期说起。
新中国成立后,仿膳的领导为了提升老字号饭庄的格调,便想请一位文化名人题写店名。他们便把这个请求题字的信,寄给了郭沫若。但是,郭沫若看到这个请求后,认为自己写不了,原因是自己的字太潦草,写出来不好看是次要的,更怕普通老百姓不认得。
于是,郭沫若建议仿膳的领导请老舍来写。因为老舍的字端庄、大方、规矩、耐看。
仿膳的领导便请老舍先生写,老舍先生虽然是文化名人,但是没有一点架子,立即就写了“仿膳”二字。
仿膳饭庄的领导们,都十分高兴,做了一个漂亮的牌匾挂起来,饭庄显得多了几分高雅格调。
可是,后来到了特殊时期,因为老舍受辱自杀,仿膳饭庄便唯恐遭到牵连,便将牌匾“仿膳”下面“老舍”的题签署名给强行挖掉了。
此中的世故人情,冷暖自明,不再论说。
且说仿膳饭庄,见周恩来总理表态发话,便赶紧设法把“老舍”二字的题签署名给补了上去。
此事,虽小,但却充分体现了周恩来总理和老舍先生之间的情义。
正所谓——斯人已逝,归于尘土,再无屈辱,亦无痛苦;然生者犹念,忌日小事,念念不忘,情深意长。
(文/说历史的女人·绿火)
参考资料:
1:《顺天府》
2:《天咫偶闻》
3:《北京的城墙与城门》
4:《太平湖的记忆-老舍之死》
5:《周恩来传》
- 0003
- 0000
- 0002
- 0001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