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患高位截瘫,但她选择挑战人生,嫁教授丈夫
(说历史的女人——第1583期)
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来。
——张海迪。
一:折翼的小天使。
笔者常想:不管一个人后来成为什么样子,每个人在童年时都曾经是一个天使。之所以说是天使,在于那时候的心是纯净的、快乐是单纯的、身体是健康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如此完全。比如我们今天所说的这个小天使——张海迪。
1955年9月16日,在山东文登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降生了一名女婴,小名叫玲玲,学名叫张海迪。
这名女婴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快乐。像许多女孩一样,她长得非常可爱,性格开朗活泼,爱美,爱蹦蹦跳跳。任何人都不会想到这样一个女孩,会有什么不幸在她身上发生。亲人们设想的都是她会有一个美好的人生,长大、上学、工作、结婚,她会成为一名有作为的女性,也会成为一位好妈妈。
但是现实的残酷和冰冷,超越了人们的想象,超越了人心所能承受的底线。这名小天使般的女孩,长到5岁的时候,忽然一场磨难降临其身——1960年的一天,天真可爱的小张海迪上完玩具课,下课后,她和所有小朋友一样,从玩具室跑了出来。可是,在门外,她突然摔倒了——这一摔,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
当时小张海迪晕了过去,失去了知觉。
她被紧急送到医院,经过医生检查,发现她患的是脊椎血管瘤。
因为年龄幼小,所患之病又如此严重,医生对此有过一个比较令人揪心的判断,那就是这个孩子的寿命可能不会太长,27岁就是一个关。这个无情的现实像魔爪撕扯着她的父亲张坦夫和母亲毕江娇的心,但是这对父母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孩子,他们不惜一切代价积极为孩子治疗。结果在五年之内,小张海迪的身体就经历了3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取6块之多。别说小小的张海迪,就算是一个身体强壮的成年人,也经受不了这么大的手术折磨。
有时候,在病魔面前,人类常常是显得十分无助和渺小。张海迪,一个天真烂漫的女孩,在病魔之下,高位截瘫。从此,她只能坐在床上,或轮椅上,在地上走路——成了她永远也无法实现的梦想和回忆。
瘫坐床上,不能走路,生活也不能自理,上学自然更是奢望,那么怎么办呢?人生难道就这么过吗?在被照顾和绝望中虚度吗?折翼的天使,难道真的没法实现在天空飞翔吗?天空,不仅有宇宙中的天空,还有一片更重要的天空,那就是心中的天空,生活中真正的强者都是在心之天空翱翔的雄鹰!
于是,张海迪在伤心过、哭泣过、绝望过、放弃过之后,最后她还是在父母的爱护下,在自我勉励之下,慢慢走出了阴影,慢慢坚强起来,开始直面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磨难,开始安排自己的未来,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张海迪,一个决心用别样方式继续放飞人生的张海迪。
二:破茧的历程。
梦想总是美好而伟大的,但是实现梦想的现实总是坚硬而困难重重的——这就是一个破茧的历程。张海迪在这破茧的过程中所经受之过程和苦难,非一般人所能承受,也非一般人所能想象。我们可以来看几件事。
其一是如何面对肉体之痛苦。在承受身体痛苦,以及和这个痛苦做斗争的过程中。张海迪为了分散痛苦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折磨,她曾经不断揪自己的头发来达到“以痛制痛”之目的。根据后来她的回忆,她曾经揪下的头发,都能编一根发辫。
此外,张海迪的身体还曾承受过另外一种痛苦,不过这种痛苦不是因为自己的病痛,而是因为别人的痛苦。在1970年4月,全国正在搞知识青年下乡运动,张海迪的父母是知识分子,自然也要跟随政策走,而张海迪生活不能自理,父母自然要带着她。就这样,张海迪跟着父母从县城乘坐一辆大卡车,和很多人一起来到了莘县十八里铺尚楼村。在这里,张海迪看到了另一种生活,或者说她看到了另一种苦难,那就是老百姓的苦难。
在苦难的对比中,张海迪心里产生了一种责任感——她想帮助他们,那些患病却没有医药来医治的老百姓。她开始刻苦研读中医书籍,尤其是针灸方面的,比如《针灸学》《人体解剖学》等。但是针灸学,光靠理论也是不行的,必须结合实践才行。为此,她开始以人体模型做对象进行针灸穴位的模拟训练,但是这种实践毕竟隔着一层,无法快速提升针灸水平。于是,她开始拿自己的身体作为实践对象,在身体穴位部位用笔标注了好多各种颜色的小圈,一针一针扎去,为了不断找准穴位,找到更好的针灸效果,她的身体再次承受了别样的折磨。后来回忆起这一段难忘的经历时,张海迪这样写道:
“……就在自己身上(进针),我觉得医生就是要这样,首先要自己感觉。有人问我说,海迪……你在自己身上扎针不痛苦啊?我说恰恰相反,我最开始针灸的时候,是扎自己最疼的地方,比如向包括脸上的穴位,包括印堂穴,扎了以后是什么样的感觉,我要知道……”
也正是因为张海迪这样不惜以自己身体为模型的扎针训练,她逐步掌握了针灸这门医术。后来,张海迪通过针灸这门中医为很多需要帮助的病人医治疾病,竟然医过的病人多达一万有余。作为病人,却努力去医治其他病人,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后来面对记者的采访:
“如果说有第二次健康的机会,你最希望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张海迪的回答令人意外,她说:
“我希望成为一名医生。”
当然我们都知道,张海迪最后没有成为一名医生,因为毕竟命运也没有给予她第二次健康的机会。因此,对于一个在轮椅上的病人而言,她只能尽力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实现人生的价值。于是,她选择了成为一名作家。
成为作家,是需要阅读很多书,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当时张海迪的家里条件非常穷,因为为了给她治病,父母已经花光了积蓄,还欠下了一大笔债务。尽管如此,她的父母依然对女儿选择了支持,他们设法省吃俭用,给女儿买来大量的书籍,让她尽情地阅读。张海迪不仅阅读中文书,还努力学习英语。更为了不起的是,她还通过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等课程(甚至获得了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还自学了英语、德语等数种语言。根据张海迪的回忆,当时她为了学习英语等语种,非常努力,在她的胳膊上、墙壁上,凡是能看到的地方,都写满了英语单词。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海迪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1983年,张海迪翻译出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等英文作品。这一年,张海迪“身残志不残”的事迹,被《中国青年报》以《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为题进行了深度报道。这一年,全国掀起了“张海迪热”。但是张海迪并未被这种表象所迷惑,她继续努力阅读和写作《轮椅上的梦》。
这本书,她写了整整五年。在这五年里,她经历一个健康作家所无法理解和明白的艰辛和苦难。比如夏天的时候,因为她的身体排汗困难,她忍受了别人难以理解的痛苦。此外因为不能行动,她久坐产生了褥疮。尤其是她的右胳膊因长时间支撑身体使得血管变粗而落下残疾。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张海迪都一一克服,最后她把这本书写完了,并于1990年成功出版推向市场。后来她又一鼓作气写了《生命的追问》《绝顶》等作品,受到读者的喜欢。
除了读者的喜欢,她的作品也得到了权威部门的认可,先后获得了中国知名的文学奖,比如1992年获得庄重文学奖、1997 年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尤其是她的长篇小说《绝顶》先后获得了6个国家级的奖项。
在文学上取得成就的同时,她也“身残志坚”的典范和代表积极投身于残疾人事业,取得了很高的成绩,获得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认可。比如1997 年,她被日本 NHK 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再比如她在2001 年,被知名媒体《环球》杂志评为“环球二十位最具影响力的世纪女性”。2014年时,她更是被选为致力于帮助世界残疾人恢复健康的国际公益组织——康复国际的主席。此外,还有一个奖也很重要,因为她作为一个残疾人积极取得成就的同时,在帮助残疾人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就,在2012年,荣获“亚太残疾人权利领袖奖”。她还获过太多奖,不再一一列举。
张海迪一路走来,让我们见证了一个折翼天使破茧成蝶的过程。这一路,有血有泪,但是最后这些苦难都成为“雨后的彩虹”!
三:悄悄的结婚,深深的幸福。
张海迪的成功是全面的,她不仅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而且在爱情和婚姻方面,也颇为幸福。张海迪的丈夫叫王佐良,供职于山东师范大学外语培训中心,担任教授。他们两人虽然是经过朋友介绍而相识,但是因为精神上的共同知趣,两人很快相爱,并且悄悄结为夫妻,组建了一个幸福的家庭。有关丈夫,张海迪这样形容说:
“他就是我少女梦想中的那个人。”
对于传统的夫妻而言,结婚生子是一般的自然规律。但是对于张海迪而言,她的高位截瘫,使得她不可能生育子女。然而这个问题,并未成为他们之间的障碍。因为张海迪不能生育,心里也曾有过顾虑,主要是担心丈夫,所以就问丈夫王佐良:
“我们没有孩子,老了怎么办呢?”
丈夫王佐良平静地看着张海迪说:
“不怕,我们去敬老院。”
王佐良的话,让张海迪感动,又感到安全和幸福。也正因此,当张海迪谈及自己的婚姻时说若能打分,我给我的婚姻打九十分,另外那十分大概是没有孩子的缺憾吧。
结语:张海迪——一个5岁就不幸患高位截瘫的女孩,但她没有在病魔和不幸面前选择放弃人生,而是选择了去挑战人生,结果她踩踏着苦难一路走过,最终赢得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嫁教授丈夫王佐良幸福美满,不仅成就了自己,也去帮助了更多的人。
张海迪说:“假如真的有假如的话,我是一个健康的人的话,我想我会做的比,比今天还要好。”
那么相比轮椅上的张海迪,我们这些四肢健全的人是多么幸福,我们拥有更多成功的条件和基础,可是我们却总是忽略了这些对于残疾人而言最为宝贵的健康身体。
(文/说历史的女人·绿火)
- 0000
- 0001
- 0004
- 0001
- 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