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死因争论不休,殊不知史书早已载明,仅8个字,看罢恍然大悟
(说历史的女人——第250期)忠臣冤死在古代史上屡见不鲜,但是却鲜有人能和岳飞相比。岳飞作为南宋时期最为杰出的爱国将帅,对抗金兵,收复失地,为南宋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他的结局却扑朔迷离,疑云密布,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他的死因不断进行解释。那么岳飞为什么会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惨死于风波亭呢?今天“说历史的女人”就和各位看官重新来回顾和审视这起事件。
根据史学家以及一些学者,甚至史学爱好者提供的结论来看,截止目前岳飞之死因大概有三种看法:第一种看法比较务实,是直接站在高宗的角度来理解岳飞被杀事件。当时岳飞在抗金战役取得节节胜利的时候,岳飞喊出的口号是要迎回宋徽宗、宋钦宗的。这在政治立场上,不能说岳飞是错的,但是似乎也不对。原因很简单,虽然宋徽宗和宋钦宗是应该迎回来的,但是岳飞却忽略了宋高宗的内心感受,宋高宗很不开心,有两点原因:一是岳飞首先是宋高宗的大臣,凡事首先要替宋高宗考虑,这种迎回宋徽宗和宋钦宗的口号应该是宋高宗提出来的,而不是作为大臣的岳飞去喊出来的;二是一旦迎回宋徽宗和宋钦宗,那么如何安置这两位前皇帝。尤其是宋钦宗,史载中,在宋高宗继位之初就有人反对,说如果宋钦宗万一回来,怎么办?当时就惹得宋高宗很不爽。所以后来岳飞再替迎回宋徽宗和宋钦宗,这等于再一次提醒宋高宗的旧痛,他岂能安心?再加上,岳飞一旦真的迎回二圣,如果想让宋钦宗重新继位,那么岳飞凭借兵权在握,不听他的指挥,那么他的帝位则完全有不保的可能。虽然岳飞的忠心应该不成问题,但是他口口声声念念不忘地不断喊“迎归二圣”,这四个字对于宋高宗来说,那总是一把悬在头顶的剑。因此,从这第一种看法来理解的话,也很简单,说白了宋高宗和岳飞之间的矛盾在于路线不同。岳飞对于高宗而言的作用是:在和金国谈和不成的前提下,以岳飞为帅,抵御金兵,以保证自己这江南一方之地,保住自己这个南宋朝廷,高宗并没有一定要统一天下的意图,但是岳飞却不同,他天天梦想的都是打惨金兵收复失地光复华夏。岳飞等于和宋高宗的政治诉求和方针背道而驰,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于是就让秦桧采取手段剥夺岳飞军权,继而将其处死。
第二种看法认为高宗对岳飞之间缺乏信任。其实这不是高宗一个皇帝的问题,而是宋代的遗传问题,自宋太祖开国以来,历代皇帝都对握着兵权的武将缺乏信任。在宋高宗时期,这种遗传问题并未得以减轻,甚至更加严重。尤其是在宋高宗经历了“苗刘之变”,此事发生在公元1129年,当时金兵攻打扬州,宋高宗就仓皇逃到杭州,这时候,苗傅和刘正彦就借助军士们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发动了兵变,杀掉了宋高宗身边的一批宦官,还逼迫宋高宗退位。后来韩世忠、张俊等人起兵勤王,才使得宋高宗复辟继位。在经历了这样的事情之后,作为皇帝的宋高宗早已是惊弓之鸟,对手握重兵的武将总是心有余悸,他一方面对武将对朝廷的服从程度心存疑虑:一方面又极其担心武将“尾大不掉”。那么到了岳飞这里,恰好这两点都沾上了。为何?一方面是岳飞的性格刚直、难以管理,对朝廷若有不满,根本就不买高宗的账,二是岳飞在军中的影响太大,威望极高,一旦岳飞若要有点什么动作,高宗根本就控制不住岳飞。
根据史载,在绍兴七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当时的岳飞已经官职做到太尉,兼任湖北、京西路宣抚使、营田大使等职。岳飞请高宗把刘光世的部队并入他的帐下,一开始高宗答应了岳飞,但是后来想想可能觉得不妥,就改变了主意。这事让岳飞非常不爽,他直接给高宗递上一份辞呈后,不等高宗批准,就离开了军营上庐山去了。高宗赶紧派岳飞的部将去请岳飞,但岳飞拒绝。高宗派人请岳飞了6天,最终还是岳飞的部将实在看不下去了,对岳飞说:“难道将军是要造反吗?”以岳飞之秉性,他当然不会造反,他只是在赌气,可是这种方式未免欠妥。但更严重的情况还在后头,三年后,即绍兴十年发生了一件事。岳飞在抗金大业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战绩,挥师中原,一路凯歌,本来想乘胜而战的时候,高宗却忽然命令撤军。当时各部队接到撤军的圣旨后,都纷纷撤退,唯独岳飞不爽,导致高宗发来十二道金牌才将他从前线召回。这件事对于岳飞而言,那是“十年之功,废于一旦”,岳飞内心不爽,也是非常可以理解的,可是在古代有一种规矩那是必须得遵守的,那就是君臣之道。岳飞却因为愤怒,再次摞挑子不干了,他又回庐山去了。这明显是在表示对高宗的不满,或者是在向高宗示威。
岳飞和高宗之间的摩擦太多,而且都很严峻,这也导致这一对君臣只能越走越远,最终岳飞被处死。这其中有多少遗憾,就只能任由后人去感受了。
第三种看法认为岳飞在选立太子一事上,表现得过于幼稚。这件事的历史背景是金人为了更好控制中原,想立宋钦宗的儿子在开封做一个傀儡皇帝,以扰乱南宋朝廷的统治。于是,岳飞认为宋高宗应该也赶紧立一个太子,而且岳飞不但建议,而且还明确提出了立宋高宗的一个养子做太子。我们都知道,皇帝立太子,虽是国家大事,但实际上是皇帝的家事,在皇帝没有明确表示立谁是太子之前,大臣是非常忌讳去明确表示支持谁的。在宋代有一个名臣叫寇准,此人性格刚直,而且敢于谏言,但是宋太宗在立太子一事上征求他的意见时,寇准的表现却是不置可否。从这里也能看出,寇准刚直归刚直,谏言归谏言,但他在政治上是成熟的,他知道有些事自己能说,有些不能说,但岳飞则不同,他直接提出,那就是干预皇帝的家事。对于岳飞这个行为,当时有个叫张戒的,给出了八个字的评价,即:“越职及此,取死宜哉。”要知道这个张戒曾官拜殿中侍御史、司农少卿等职,而且和岳飞都是积极的抗金官员,后来因不满秦桧的作为,被罢免了官职。所以说,张戒之评,应该是比较客观的。
根据以上常见的三种看法,似乎并不能准确解释岳飞之死,因为岳飞死因争论不休,殊不知史书早已载明,仅仅只有8个字,看罢才能恍然大悟的。我们还是回到史书中看,岳飞是在四月份被剥夺兵权,八月份免了枢密副使的官职,十月份把岳飞抓进监狱。那么既然高宗想杀岳飞,为什么要经历这么长时间呢?何不让秦桧早日以“莫须有”罪名除掉岳飞?原来杀岳飞并非高宗的本意,虽然岳飞性格不太好,但是岳飞的忠诚高宗还是知道的,高宗若想杀岳飞,应该早就杀了,不会等到此时。那么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其实还是政治方针的问题,高宗一直力主议和。而金人则提出了一个要求,此事记载在《宋史》中,只有8个字,金人提出:“必杀飞,而后和可成。”按说岳飞是国家功臣,但此时的高宗和秦桧等人为了议和已经变得什么发昏的事都能干出来,不顾臣子性命,不顾国家尊严,就奴颜婢膝地杀掉了壮士未酬的抗金英雄岳飞。
综合以上的各种因素来看,岳飞之死虽然争论不休,因素众多,但是追根究底来看岳飞之悲剧的造成与高宗、秦桧等人都脱不了干系,但最关键的推力却来自金人。高宗和秦桧等人急于和金人议和,而岳飞是南宋方面最有影响力的抗金名将,那是一面抗金大旗,大旗不倒,金人都不能安心,因此,金人提出“必杀飞,而后和可成”。而高宗终于为了议和,杀掉了自己的名将岳飞。而岳飞之死也成为古代史上最大的冤案。真是悲哉岳飞,壮哉岳飞,惜哉岳飞。岳飞虽死,但他《满江红怒发冲冠》的气概却留在了史册中。
- 0001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