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1岁与7岁男孩订婚,67岁被迫离婚,93岁仍在等他
(说历史的女人——第979期)
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代表作《飘》,被拍成电影后风靡世界。这部电影的中文译名《乱世佳人》,往往被人诟病,说是太俗,没有《飘》那样富有诗意,甚至没有“飘”那样具有沧桑感。《飘》(原英文名为《Gone with The Wind》),强调的是一种漂泊;而《乱世佳人》则强调的是人,即乱世中的人,什么人?“佳人”!其实这个译法是很高明的,不仅是为了用“佳人”二字取悦观众,而且也是充满了深刻的含义的。
它其实正是“乱世出英雄”的一个延伸,乱世能出英雄,为何不能出佳人?而事实上是,英雄只有在乱世之中才更显其英雄之气概;而佳人也往往在乱世之中,才更显其佳人之芳华!也即,乱世之中的佳人更难得,她必须在乱中求生,在乱中求胜,能在乱中保持其“佳”,则更难能可贵。
在中国,民国时期,无疑是个乱世,自然英雄辈出,佳人也辈出。今天要讲的这位佳人,堪称是中国的“斯嘉丽”,她的事迹完全可以个跟《飘》中的女主人公相提并论。
她11岁时,便由父母做主与一个7岁的男孩订下婚约;在43岁不幸患乳腺癌而最终切除一个乳房;在67岁被迫与丈夫离婚,到93岁临终之际仍在等着他的归来,一生经历可谓传奇。那么此佳人是谁?不是旁人,她就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曾经的风云人物张学良的结发妻于凤至。
后来,于凤至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讲述了她第一次走进纽约华尔街股票交易大厅时的情景。
不错,就像她的美国朋友莉娜告诉她的那样,这是一个疯狂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也可以眨眼之间成为穷光蛋。
那时的于凤至就有一个信念,别人能凭炒股成为百万富翁,我为什么不能?至于能不能成为穷光蛋,她没有想过,她记起的只是父亲当年说过的一句话:“我闺女要是做买卖,肯定是把好手。”
那么做为曾经的乱世英雄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怎么会来到美国炒股?她最后成功了吗?
(一)有凤来仪
于凤至,字翔舟,1897年6月7日生于奉天怀德(今吉林四平公主岭)大泉眼村。其父于文斗是位富商,于凤至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5岁就进入私塾学习了,后来还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奉天女子师范学校。
她天生丽质,且因自幼饱读诗书,又十分聪慧,所以她美而不艳俗,清秀如一朵纯洁的水莲花,有一种古典美人的气质。著名学者、书法家爱新觉罗·溥杰(清宣统帝之弟)就曾盛赞于凤至的美丽。
于凤至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自小被认为是“福禄深厚,乃是凤命”。所以其父于文斗为其取名“凤至”。此名来自“有凤来仪”,此语典出《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于凤至如一只美丽的凤凰来到于家,自是从小就引起了不少名门望族的关注和觊觎。
但最终拿下她当儿媳妇的却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张作霖。
于文斗不仅富甲一方,且为人正直,爱抱打不平,善交豪杰之士。张作霖在成名之前,曾在在一次剿匪中被土匪围困,危难之际,被于文斗救出,二人遂结为生死兄弟。
张作霖为报恩,且得知于文斗的女儿于凤至有“凤命”时,就有意同于文斗结为亲家。张作霖颇为自负,他深信自己的儿子是“将门虎子”,当然得配“凤命千金”的于文斗之女。于文斗当然满口答应,在于凤至11岁时,就同当时才7岁的娃娃张学良定下了婚约。
(二)贤妻与大姐
后来张作霖做了奉天督军,声名显赫,就正式迎娶于凤至做了他的儿媳。
不过张学良最初并不满意这门由父母包办的亲事,因为他也是接受新思潮的人。他自幼读书,还懂英文,素来向往民主,提倡爱情自由,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十分反感。
张作霖虽然思想也很开通,但在这件事上却态度强硬,他对儿子说,“你娶正室原配非听我的不可!”但他还是比较理解儿子的自由理念的,所以就折中了一下说,“你如果不同意旧式婚姻,你和于家女儿成亲后,就叫你媳妇跟着你妈过好了。你在外面再找女人,我可以不管。”所以张学良也是有条件答应这门亲事的。
于凤至嫁给张学良时已经18岁,小他4岁的张学良叫他大姐,丈夫对他未必有爱,对她只是比较尊重。
知书达理的于凤至过门之后,就做了张家的一个合格的贤惠媳妇。在张作霖的帅府院内,博学多才的她彬彬有礼,善解人意,做事有板有眼,颇有见地,很快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她还十分孝顺公婆。在张作霖的几位夫人中,于凤至对卢夫人(张学良的继母)格外敬重。她十分钦佩卢夫人能视张学良如己出的美德,和卢夫人形同母女。做为张家的少奶奶,她很低调,对下人从不摆架子,帅府上上下下都对她很亲近。
总之,于凤至以自己独有的庄重、内敛和善良,使张作霖父子对她刮目相看。张作霖心中十分满意,倒是对当初自己答应儿子可以在外自由找女人的话感到惭愧。
张作霖虽是个粗人,但他深知妻子对丈夫的事业成败的重要性。他劝儿子说,夫妻之间犹如弓与箭,夫如箭,妻如弓,如果弓坏了,箭就无法射出去。你能娶到这么好的媳妇,真是你的福份!
他对这个儿媳妇格外关照,颇高看一眼。据传张作霖特别给于凤至面子,他平时发怒时,别人不敢上前,但于凤至一劝,他便能消气。
张学良被于凤至的痴情和体贴所感动,对她也渐渐消除了偏见。但他毕竟对于爱情,还是有自己的追求的;或者,风流倜傥的他(张学良被誉为民国四大美男之一)还是比较放纵自己的感情,他后来还是在外面找了情人。这其实也早被聪明的于凤至察觉。但对于丈夫的用情不专,她虽不满意,却很识大体,从未对丈夫哭闹过,没有责怪过他。在这个大家庭里,她仍是温良恭顺,只是默默地把苦涩埋在心底,在外面人看来,他们夫妻倒也和睦。
(三)于凤至同赵一荻
1927年,张学良结识了美丽的赵一荻。赵一荻也是出身豪门,而且相比于凤至,更加年轻美丽(小张学良11岁),可谓风华绝代。他们一见钟情,双双很快坠入爱河。
面对丈夫的情人,于凤至当然会吃醋,尤其是赵一荻更加漂亮,令人妒羡。但张学良跟赵一荻已经是不可分离,于凤至便知难而退,有条件地接受了对方,就是赵一荻不能进帅府,不能给她名分。
其实,当时身居高位的赵一荻的父亲赵庆华(曾任民国交通部次长),也是很有面子的,他也不甘心让女儿做张学良的小妾。另一方面,张学良也不敢违抗父命,同结发妻于凤至离婚,他也没有理由提出。所以,张学良也来了个折中的办法,就是答应夫人于凤至的条件,让赵一荻没有名分地跟随他,就是她没有夫人名义,对外国人称是自己的秘书,对中国人则称其为侍从小姐。这赵一荻也是痴情,竟爽快地答应了。
后来,于凤至见赵一荻聪明伶俐,乖巧可人,于是对其渐生好感,二人遂以姐妹相称。
自此,张学良和于凤至、赵一荻便融洽地生活在一起,大家对张学良有两位贤内助,称羡不已。
(四)女中豪杰,独当一面
1928年,皇姑屯事件爆发。不屈服于日本人的“东北王”张作霖在列车上被日军炸死。张学良当时身在华北,其父的遇难使东北形势岌岌可危!日军可能趁机发起侵略,张家的军政大权也可能旁落他人。这是,于凤至不愧女中豪杰,她挺身而出,控制了当时的局面。
于凤至力排众议,做出对张作霖“秘不发丧”的决定,巧妙与日本特务周旋,声称大帅只受了点轻伤,使各方势力虽虎视眈眈,却不敢轻举妄动,顺利地协助张学良完成了东北军政大权的移交。
1933年,张学良被迫下野。4月11日,于凤至随夫出访意大利,途中曾做词一首安慰落魄中的丈夫:“问君此去何惆怅,蓄得青山树千丈。述衷肠,实难忘,永志塞外耻辱帐。慢动悲怆戕。青史无虚谎,黑白分明,笑对世人谤!”于凤至以一女儿之身,有这等气度和胸怀,也是古今少有。
(五)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1936年,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对当时的抗日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时于凤至刚到英国不久,她的女儿张闾瑛和儿子张闾珣、张闾玕,自从张学良1933年下野携家人游历欧洲后便留在英国。正在英国安排子女读书的于凤至得知西安事变发生的消息后,立即发电报给宋子文,要他一定保护好张学良。随即便匆匆回国。
可她忧心如焚地回到南京时,张学良已在羁押之中。随后她求见蒋介石。蒋拒不接见。于凤至只好请宋美龄及其母亲一起出面调停。但蒋介石仍不给情面,先是将张学良判有期徒刑10年,尔后又长期软禁。于凤至为搭救张学良,几经周折,然而归于无效,因为政治不是一般人可以解读的。
救夫无功,于凤至告诉宋美龄说,我情愿陪学良坐牢,照顾他的生活!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宋美龄大为感动,劝说蒋介石让于凤至到溪口陪伴幽禁中的张学良。
张学良在溪口幽禁期间,曾住武岭学校,后移居雪窦山中国旅行社招待所。之后当局允许于凤至和赵一荻和他同住,二人经过商量,每月替换,轮流来此陪伴张学良。
那时赵一荻的独子张闾琳年龄还很小,正是需要母亲照顾的年龄。于凤至为了使赵一荻更好好地抚养幼子,便说服她返回上海,自己留下照顾丈夫。
自此,于凤至陪伴着丈夫由南京到浙江奉化、安徽黄山、江西萍乡、湖南郴州、沅陵,1940年又被转移到贵州修文阳明洞。在4年辗转流离的幽禁生活中,夫妻俩相濡以沫地度过了艰难的日日夜夜。生活的颠沛流离,心情的苦闷抑郁,慢慢地蚕食着体弱多病的于凤至的身体。1940年春天,43岁的于凤至因积郁成疾,乳房出现了十分严重的烂疮,被确诊得了乳腺癌。
张学良向军统局提出,让于凤至出去治病,由赵一荻来照料自己的生活。自此,于凤至同丈夫天地两隔,再难相聚。
(六)切除乳房,大难不死
上世纪40年代,患上乳腺癌无疑等于被宣判了死刑。张学良夫妇求助于宋美龄,在她的协调帮助下,于凤至来到美国治病。她到美国后,在张学良的美国朋友詹森及夫人莉娜的热情帮助下,到纽约城郊的哈克尼斯教会医院就医。
在这所闻名遐迩的教会医院,著名的肿瘤专家温斯顿·比尔经过x光检查,确诊于凤至左乳病变的准确位置后,为了能让她保持身材,决定采用保守疗法。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比尔医生为于凤至做了三次难度很大的肿瘤摘除手术,顺利地摘除了左乳内三枚卵石大小的肿瘤。
然而,由于癌细胞的病变转移,一年后,比尔不得不提出摘除整个左乳的治疗方案。于凤至期初坚决抵制,后来在詹森夫妇的极力劝说下,她终于同意了比尔医生的建议,切除左乳。
术后的化疗缓慢而痛苦,在化疗期间,于凤至的头发几乎掉光了,人也变得愈加憔悴、虚弱,瘦弱的身体几乎成了皮包骨头,但终于保住了生命。
(七)遨游股海,成为富婆
出院后的于凤至暂时住在女儿家里,在女儿的精心照料下,她的身体渐渐康复。女儿还聘请了一位家庭教师为她补习英文,她很快掌握了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
随着身体的康复,于凤至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是的,她要活下去!为儿女,为丈夫,也为自己。在美国生活需要钱,孩子上学,自己治病都需要钱。最重要的是,她不想让张学良出狱后,满头白发的丈夫身无分文,一无所有!
向来不为金钱考虑的她,有生以来第一次感觉到钱的重要性。她要挣钱!
就这样,于凤至带着一种无奈,同时也带着一种坚强的自信,在好友莉娜的指引下,来到了纽约股票交易所,下了股海。她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凭着从父亲于文斗那里遗传下来的经商基因,以及曾经的东北第一夫人的胸怀和胆识,很快在股市里闯出了一片天地。她历尽坎坷,在大起大落的股海里纵横拼杀,终于掘到了她的第一桶金。
数年工夫,于凤至在股海里已经成了弄潮好手,财富滚滚而来。但此时的于凤至头脑异常清醒,没有完全陷入这浩瀚无边的股票的海洋之中。她有赌徒的胆量,却没有赌徒的疯狂。她知道急流勇退。她把炒股赚来的钱都有效地利用起来,购买房产用于出租,有了一些稳定的收入。钱的问题对于她,彻底不成了问题。
她成了一名富婆。她在美国买了两处豪宅。一处是英格丽·褒曼生前住过的林泉别墅,另一处是伊丽莎白·泰勒的旧居,这两位都是好莱坞巨星,都是奥斯卡金像影后,世界级的美人,她们的豪宅自然都是昂贵无比。但是,没有犹豫,于凤至硬是买下了这两处毗邻的豪华别墅。
她把两处别墅都按当年北京顺城王府的格局式样装饰一新,她自己住一处,把另一处留给张学良。
于凤至共有四个孩子,幼子10岁时因一场医疗事故而夭亡;长子在德国的空袭中导致精神失常,后因败血症去世,只活了37岁;次子1981年在美国因车祸而丧生;只留下女儿和孙子、外孙,一生可谓坎坷。
她对孙辈们说:我不惜重金买房子上,就是希望将来你们的祖父自由的时候,回来与咱们同住。
此时的她,还在想着,终有一天,她能同张学良夫妻再相聚。然而,她的愿望能实现吗?
( 八)为爱离婚,遗憾千古
张学良去台湾后便信仰了基督教。根据基督教教规,一个男人只准有一位夫人。宋美龄等以这一点为借口,让张学良同于凤至离婚。
这是信仰上的原因。当然背后更有政治上的原因。就是只要张学良同于凤至离婚,就彻底断绝了张学良申请去美国探亲而定居等的念想。
于凤至当然明白其中的缘由。她在美国一直为解救张学良而奔走。她曾借美国的舆论来抨击台湾方面对张学良的长期羁押,比如在《洛杉矶太阳报》、《纽约时报》等上发文呼吁解救丈夫,但都归于失败。
最后她为了丈夫的安危,当然她也感动于赵一荻多年来对张学良的陪伴和照料,想尽快给她一个应得的名分,最终答应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
1964年7月,64岁的张学良与53岁的赵一荻正式结婚。
于凤至至死也没能再见张学良一面,这成了她一生之中最大的遗憾。然而在于凤至同张学良正式离婚之后,她仍视自己为张夫人;离婚后张学良在信中对她的称谓也没有变化,这证明他们夫妻还真正地爱着对方。
1990年3月20日,于凤至在美国洛杉矶去世,享年93岁,她是在自己的豪宅里,在睡梦中安然逝去的,可谓善终。
在她的遗言中特意交代:死后所有的财产都留给张学良,尽管他们之间已经50年未见;尽管,他们已经没有了夫妻的名义。
于凤至在墓碑上写的名字是:张于凤至,她冠以夫姓,还在旁边留了一个空墓,渴望张学良百年之后与她同穴。不能生时同甘苦,但求黄泉共寒温。
后来,张学良携赵一荻去洛杉矶她的墓前拜祭,他抚碑长叹:生平无憾事,唯负此一人。
终究于凤至的愿望没有实现,张学良在去世之后,同赵一荻一起葬于夏威夷。
从1940年赴美,于凤至在美国整整度过了50年。在这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里,她不仅一个人照料三个子女,而且还凭着坚强的意志战胜病魔,投资股市和房地产,由民国时期东北第一夫人转变成一位杰出的事业家。为子女、也可以说是为张学良积累下一份巨大的家业。“救汉卿,我要奋斗到最后一息”的信念牢牢地支撑着她。她93年的人生历程,给世人阐释了什么叫生死相许、什么叫忠贞不渝。
张学良一生因西安事变而著称,又因两场轰轰烈烈的爱情而闻名。当人们在赞美他跟风华绝代的赵四小姐的美丽爱情的时候,可曾关注了同是旷世佳人的于凤至的坎坷而孤独的人生?
(文/说历史的女人·冰岛啖冰)
参考资料:《于凤至传:真爱无声》《张学良传》《等待张学良50年的女人》等。
- 0000
- 0002
- 0000
- 0000
-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