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因太美被两国挖来做间谍 41岁遭枪决被打11枪 头颅被博物馆收藏
(说历史的女人——第1040期)
引言:在世界历史上,女间谍由来已久,比如中国古代的西施等。一个杰出的间谍之作用,轻则盗取情报,重则毁掉其国。不过今天我们所说这位女间谍,她因太美,被两个大国挖来做双面间谍,在一战时发挥了其微妙的影响力,但在41岁之时,此女间谍却遭受枪决,被打了11枪。传奇之处在于,她被枪决之后,不像其他间谍被埋入黄土,而是其头颅被法国一家博物馆收藏,遗憾的是在37年之后,这颗美丽的头颅却因迁馆丢失,真是令人唏嘘。
公元1876年8月7日,这天在荷兰的来瓦顿市附近的一个农场,降生了一个东、西方混血女婴(其母为印度人、父为荷兰人)。农场主父亲给她取了一个名字叫玛嘉蕾莎·吉尔特鲁伊达·泽利,(翻译成中文后,一般都称其为玛塔·哈丽)。
玛塔·哈丽的人生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荷兰和印度,也就是来到巴黎之前的人生;第二个阶段是到法国巴黎。巴黎,是她实现人生传奇的地方,但在来到巴黎之前,她先经历了一段十分糟糕的人生。
第一阶段:来巴黎之前。
在她出生之初,因为家庭经济还比较富足,生活倒也不错,让这个天生爱美的小女孩度过了短暂的幸福童年。但是跟世界各地一样,经济衰败可以毁掉所有的祥和和美好,毕竟物质是99%幸福的基础。荷兰的大经济环境出现问题,导致玛塔·哈丽家的产业受到直接影响——她老爸破产了。
为了养家,玛塔·哈丽的老爸像所有的父亲那样,只好出去寻找机会觅食以供养家庭需要。但是外出觅食的情况也不太理想,生存的艰辛搞坏了这位老爹的脾气——于是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情景就上演了: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无休止地争吵。夫妻吵架的结局,要么是吵到老死,要么是吵到分道扬镳。玛塔·哈丽的父母显然选择了后者,在女儿玛塔·哈丽15岁这一年,她的父母互相拜拜了。
父母离婚后,玛塔·哈丽无家可寄,就被送到了师范寄宿学校,开启了自己别样的新生活。第二年,母亲抑郁病逝,父亲再婚。至此,玛塔·哈丽的家,彻底破碎。
失去家庭保护的孩子,没有几个是幸福的。玛塔·哈丽也不例外,更为不幸的是,十六岁的玛塔·哈丽长得异常漂亮,她的外貌结合了父母东西方混血的优良基因,光滑的皮肤温润如玉,一头黑发更是格外出众,如此美貌,难免引起男生的心动,追求者之多自然不用说。但令人愤怒的是,学校的校长也心动了,而且还付诸行动,可耻地强暴了玛塔·哈丽。
此事之后,玛塔·哈丽成了一桩人人口中的丑闻,成了师生嘲笑和调戏的对象。她的境遇可想而知,有多艰难了。终于有一天,玛塔·哈丽无法忍受这一切,就选择了离开。她去投奔海牙的伯父。可是虽然伯父收留了她,但寄人篱下的生活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终于有一个机会,在她19岁这年,可以摆脱寄人篱下的处境了。公元1895年初,她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征婚启事。是一位39岁的荷兰驻印度上尉,叫鲁道夫·麦克·里奥德。
渴望有个家的玛塔·哈丽就把自己的照片和信件照着地址寄出,结果很快收到回信,鲁道夫·麦克·里奥德也被玛塔·哈丽的美貌吸引,数月之后,他们便结婚了。
但是这段婚姻却并没有给玛塔·哈丽带来真正的幸福,或者让她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他们的婚姻生活一共持续了三四年的时间,但却充满了家庭暴力和各种不和谐。不过玛塔·哈丽都忍受了下来,毕竟有家比没家强。在公元1897年,玛塔·哈丽生下了第一个孩子,名叫诺曼。同年5月,因为丈夫工作调动,他们来到了东印度群岛爪哇岛上一个叫安巴拉瓦的村庄居住。在这里,玛塔·哈丽爱了卡丽女神的舞蹈,并认真学习。
但到了1899年6月27日,这天发生了一件事,对于玛塔·哈丽而言,简直是人生的灾难:因为她年仅2岁的诺曼死了,不是病死,不是任何自然死亡,而是被人毒死的,而毒死她儿子的凶手则是她家保姆之情夫——一个手段残忍满腔怒火的印尼士兵。而这个印尼士兵如此凶残的原因,却是无法忍受玛塔·哈丽的丈夫勾引他的女人,还把她的肚子给搞大了。
丈夫的放荡行为,毁掉掉了儿子的性命,也毁掉了玛塔·哈丽最后的忍耐之极限。她在无尽的绝望中,离开了。
第二阶段:来到巴黎。
在公元1904年,玛塔·哈丽终于历经波折,来到了巴黎。
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要吃饭。巴黎虽然美如天堂,但也不能免俗。
所以玛塔·哈丽为了生存,就找了一份马戏团的工作,叫骑师。
不过玛塔·哈丽为了表示自己要开启人生的新阶段,她还给自己取了一个新名字,叫麦克劳德小姐。因为马戏团的工作不稳定,收入比较微薄,因此业余时间她还兼职做艺术模特之类的工作。
尽管玛塔·哈丽非常勤奋地工作,依然无法养活自己。没办法,她只好继续找工作。有一天,她来到一家剧院应聘。一开始,剧院经理并没有打算聘用她,因为她显得很狼狈,而且衣服陈旧,形容憔悴。可是当玛塔·哈丽在表演了一段东方舞蹈之后,剧院经理被玛塔·哈丽那曼妙的舞姿惊呆了。剧院经理很清楚,这才是自己找的摇钱树。于是,立即当场就聘用了玛塔·哈丽,还预支了一个月的薪酬。
当然,为了让这个漂亮女人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剧院经理给她取了一个艺名——玛塔·哈丽——就是这个名字,后来被玛塔·哈丽一直使用,直到生命终结,因此世人都叫她玛塔·哈丽,她原本的名字和后来在巴黎取的名字,都被遗忘了。
经过剧院的精心准备,1905年3月13日,玛塔·哈丽在巴黎吉梅博物馆进行了首秀表演。结果,充满东方神韵的玛塔·哈丽凭借着迷幻的舞姿,一下就征服了巴黎的观众。媒体甚至用“妖娆女子”来形容玛塔·哈丽。《巴黎人报》甚至评价道:“只要她一出场,观众便如痴如狂。”
就这样,玛塔·哈丽一舞成名,不过靠舞蹈成名后的玛塔·哈丽的人生又开始发生变化。一方面是她的私生活,刚成名的时候,她专注舞蹈,人们还能认为她是放荡不羁的舞蹈艺术家,但是渐渐的,她便成了富商贵族男性的情人。另一方面是她的名气越大、成为贵族阶层的常客之后,她引起了一战后另一个组织的关注。
1914年,一战爆发。战争从来都是男人的事业,但玛塔·哈丽却意外地参与其中,发挥了令人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战爆发这年,玛塔·哈丽巡回演出到德国。来观看她表演的观众里,有一个特殊的人物,叫巴龙·冯·米尔巴赫。此人可非一般人,他是德军统帅部负责间谍的高级军官,他在观看玛塔·哈丽跳舞的时候,忽然灵光一现,他心中有了主意。
当玛塔·哈丽表演结束后,巴龙·冯·米尔巴赫派人去游说玛塔·哈丽,并且出手十分大方,一出手就是2万法郎。玛塔·哈丽从没想过,她在和那些权贵们交往时,他们所聊的“大新闻事件”也能这么值钱。另外,玛塔·哈丽知道舞蹈也是吃的青春饭,自己早晚会被讨厌,早点准备并非坏事,于是,她答应了德国人,从此她的身份再一次悄悄发生转变:从一个知名舞女,变成了一个德国间谍。
情报,是决定战争胜败的第一关键。因此,作战前的所有准备,都依赖于可靠的情报,才能得到正确的部署。德国方面,正是因为有了玛塔·哈丽源源不断从法国军官、权贵那里获取情报,提供给德方,使得德方一开战就取得主动权。比如马恩河战役,因为玛塔·哈丽的情报,使得德军准备充足,法军兵败死亡数千。
其后,玛塔·哈丽为德方提供了更多情报。不过在玛塔·哈丽的人生中,最传奇的一次间谍经历要属盗取19型坦克设计图。
这款坦克是1915年,因为战事发展需要,英国和法国正在联合秘密研制一款杀伤力很强的新型坦克——19型坦克。德方获悉此情报后,很担心,于是就想得到这款新坦克的设计图。经过深入调查后,德方得到情报发现这份贵重的坦克设计图就藏在法国统帅部高级将领摩尔根家的金库。可是,一般间谍几乎没有机会接近这个金库。于是,德方就把此艰巨任务派给了玛塔·哈丽。
玛塔·哈丽为此精心打扮准备,很快就和摩尔根将军联系上了,但是摩尔根将军可是个久经沙场的老狐狸,他在享受了玛塔·哈丽的床笫之欢后,对别的事谈吐都很有分寸,尤其是对小金库之事压根是只字不提。
玛塔·哈丽使出浑身招数都无效后,她见摩尔根将军既然迷恋她的身体,干脆顺水推舟搬进了摩尔根将军的家里。在玛塔·哈丽看来,如此近距离的接触,总能找到机会的。
在摩尔根将军家里,玛塔·哈丽经过仔细探查,终于趁摩尔根将军外出的时候,在其书房的一幅油画背后发现了那个神秘的小金库。可是想打开小金库需要密码,玛塔·哈丽为此绞尽脑汁,查了很多资料也毫无所获,对摩尔根将军用尽招数也没套出答案。
就在玛塔·哈丽毫无办法的时候,德方给她密电,告诉她密码为6位数,但同时也要求她必须在24小时之内拿到密码。时间如此紧急,玛塔·哈丽只好于当夜在摩尔根将军的酒中偷偷放入安眠药,可是问题是摩尔根将军倒是乖乖地睡着了,密码仍然是个未知数。
玛塔·哈丽急得在地上团团转,人往往在这样的情况下,才会感到时间的宝贵。因此,当玛塔·哈丽抬头看墙上的挂钟的时候,猛然发现这座挂钟的时间一直是停止的,停止的时间点为:9时35分15秒。
玛塔·哈丽感到奇怪,这个时间会是密码吗?可是93515只是五位数。她再一想,夜里的9点是21点,那么会不会是213515呢?她对这个数字,并不确定,但时间紧迫她决定一试。
玛塔·哈丽心情紧张地来到摩尔根将军的书房,对着小金库输入了213515。结果惊喜出现,小金库的锁开了。于是她立即用微型相机拍下19塔克的设计图,关好金库,将胶卷送出,任务完成。而此时,摩尔根将军还在睡梦之中。
玛塔·哈丽作为间谍,虽然游刃有余,她也担心战争结束之后被法国方面处罚。恰在此时,法英情报也收到了玛塔·哈丽为德国间谍。针对玛塔·哈丽的情况,法国情报方面的负责人拉杜上尉决定将计就计,收买玛塔·哈丽,获取德方情报。
玛塔·哈丽为了长远打算,接受了法方情报的要求,成了法国情报处的间谍,开始为法国及协约国工作。至此,玛塔·哈丽的人生出现戏剧转变,她成了一个双面间谍,并将以一个双面间谍的身份被载入历史史册。
就这样,玛塔·哈丽凭借美色,游弋于各国军政要人之间,一边为德方提供情报,一边为法方提供情报。对于她的工作表现,研究间谍的专家詹姆斯·史劳德斯对她作为间谍的评价是:“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讲,她的工作都是非常出色的。”
对于玛塔·哈丽而言,没有战争,那么她的人生最多就是一个舞女,再或者就是权贵阶层的一个玩物。但是战争,却歪打正着地成就了她,让她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并且进入了史册。
可是战争总有结束的那一天,她无可避免要接受审判。
时间到了1917年2月,一日清晨,玛塔·哈丽在泡牛奶浴的时候,门被敲响了。门外站着一名警长,带着5名下属。玛塔·哈丽顿时就知道该发生的终究发生了。
她穿好衣服,简单化妆后,被戴上手铐,带走了——永远离开了爱丽舍饭店的113号房。接着,她被关进了一间单人牢房。
接着是法院的审判程序,虽然她的律师克鲁内为其慷慨陈词地辩护,但也无济于事。最后,玛塔·哈丽对自己的间谍罪行供认不讳,诸多军官都被牵连其中,受到审判,比如梅西尼将军。
8个月的牢房生涯很快就结束了,到了当年的10月15日,这天,玛塔·哈丽穿戴整齐,脚蹬红舞鞋,手戴黑手套,头戴黑边帽,淡定迎接死神的降临。
在巴黎附近的万森,玛塔·哈丽对着领刑军官笑着说:
“第一次,有人愿意付11法郎占有我!”
(法语中,子弹与法郎同一词汇)
在玛塔·哈丽对面,是11位行刑队员,他们紧紧握着枪,黑乎乎的枪口一起对着玛塔·哈丽的身体。
随着一声令下,11支枪口呼啸而出的子弹,齐刷刷射向玛塔·哈丽。
这一年,玛塔·哈丽41岁。
这位41岁的充满魅力的女人,为战争贡献了身体,同时也为战争献出了生命。
她作为间谍左右了某些战争,但同时她也成了战争的牺牲品。
玛塔·哈丽的遗体被运送到巴黎医学院,头颅经过特殊处理后,面容光洁、嘴唇红润,被巴黎阿纳托密博物馆收藏。除了头颅,其遗体也被该博物馆收藏,但在37年后,也就是1954年博物馆搬迁时,玛塔·哈丽的头颅意外丢失。
玛塔·哈丽虽然死了,但有关她的传奇一直在世间流传,文字传记、影视作品更是数不胜数。有人说她是战争的牺牲品,有人说她是可耻的叛国者,也有人说她是巾帼英雄。那么她到底是什么人?只有继续让后人评说了!(文/说历史的女人·风满楼)
参考资料:《玛塔·哈丽传记》。
- 0000
- 0002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