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刺客荆轲究竟做了什么,让蒲松龄如此鄙视?
(说历史的女人——第1228期)
众所周知,做为一名刺客,荆轲在古代,甚至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最为著名的,堪称史上第一刺客。事实上,荆轲不仅仅是刺客的代称了,而是一种“义士”“侠客”的象征;甚至他被誉为有“天下之仁”者,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
比如有学者把刺客分为三个境界:第一层境界是为“义”者:士为知己者死;第二层境界是为“忠”者:士为服务对象死;第三层境界是为“仁”者:士为天下死。第一层境界代表人物有豫让;第二层境界代表人物有专诸;第三层境界,即最高境界的代表人物是荆轲。
可以说,司马迁也是这样认为的。他在《史记·刺客列传》中写了五个著名刺客,其中就包括上述三个人。其中太史公对荆轲的描写最为浓墨重彩,全篇写五个人,共6800多字,而写荆轲的就有3800多字,可见他对荆轲的肯定和偏爱。
然而,荆轲果真有那么“伟大”吗?果真是心怀天下的“侠之大者”吗?
笔者以为未必。其实对荆轲的评价,历史上也一直是众说纷纭,当然因为司马迁的历史地位——史学界向来奉司马氏之言为圭臬——人们对荆轲大都持肯定和赞誉态度。比如唐代著名诗人贾岛有诗云:易水流得尽,荆卿名不消;宋代大诗人陆游也说:悲歌易水寒,千古见精爽。
但同样是唐朝诗人,王昌龄则如此评价荆轲:诚知匹夫勇,何取万人杰?诗中则充满对荆轲的讽刺之意;同样是宋朝诗人,苏轼则这样评论荆轲:荆轲不足说,田子老可惊。燕赵多奇士,惜哉亦虚名。而宋朝哲学家朱熹也有类似评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他的意思就更加明确了。
也就是说,对于荆轲,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赞美者,有批评者。不过对荆轲批评最犀利的要属清朝文学家蒲松龄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一篇叫《聂政》,文中蒲松龄极力推崇聂政而贬荆柯,他在文末如此评价二人:
“余读刺客传,而独服膺于轵深井里(指聂政)也。其锐身而报知己也,有豫(指豫让)之义;白昼而屠卿相,有鱄(指专诸)之勇;皮面自刑,不累骨肉,有曹(指曹沫)之智。至于荆轲,力不足以谋无道秦,遂使绝裾而去,自取灭亡。轻借樊将军之头,何日可能还也?此千古之所恨,而聂政之所嗤者矣。”
在此,蒲松龄说荆轲是“聂政之所嗤者”,聂政比荆轲早死170年,他怎么能“嗤”荆轲?事实上是说他蒲松龄本人对荆轲之“嗤”,即对荆轲的鄙视。那么为何蒲松龄会对荆轲持如此意见?咱们回头再看看史书上对荆轲的记载,看看被誉为史上第一刺客的荆轲究竟做了什么,让蒲松龄如此鄙视他的。
(一)令人失望的临场发挥
首先荆轲刺秦王时的表现令人失望。做为一名刺客,合格不合格关键要看他的最后一击。也就是说,不管他有多优秀,武功多高,靠吹牛是不行的,唯一的衡量标准是,他面对行刺目标的表现如何。
那么荆轲是如何发挥的呢?第一是他失去了先机。他本来想了个办法,把匕首藏在地图里,准备给秦王献图时出手。这也是一个刺客的通常做法。史上很少有像《史记·刺客列传》里描写的另一位刺客聂政那样,不加任何伪装,不要任何技巧,单剑直入(这样的刺客简直神一般的存在,不可复制),一般都要伪装一下以麻痹对方。比如也是《刺客列传》里记载的另一个刺客专诸,他也是事先把武器藏在做好的烤鱼里面的。
可问题是,当荆轲把地图展开,匕首已经露出来以后,他才动手,这显然已经晚了。如果当时专诸等着吴王僚吃烤鱼,一直吃到匕首暴露出来,他才动手,那么岂不是“黄花菜都凉了”。专诸当然没有那么傻,在他为吴王僚端上烤鱼的一瞬间,就迅速抽出短剑,一击致命!而荆轲当时却犹豫不决。
失去一次机会,当然还有挽回的余地。此时惊慌失措的秦王想抽宝剑,但仓促之间却抽不出来,此时正是荆轲翻盘的好机会,但他又没有把握住。干什么吃的。然后还有第三次机会,秦王在前面跑,荆轲在后面追,可他追不上。但他又不投掷匕首,为何不掷,肯定是没有把握,武艺不精。最后当秦王彻底恢复清醒状态之时,荆轲才把匕首投了出去,然为时已晚。匕首还无头无脑地扎在了柱子上,严重失去水准。最后刺客反被行刺对象斩为肉泥,真是笑话。
当然有许多人为荆轲辩解,说他不是水平不行,而是因为荆轲本不想杀死嬴政,只是想要挟他,让他屈从自己,答应自己的条件。假若真的如此,他也不该在“图穷匕首见”时才出手啊。同样的例子还有,仍是《刺客列传》里记载的曹沫就成功了。如果说荆轲面对的目标是秦嬴政,此人比较牛;那么曹沫面对的是齐桓公,做为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也不是吃素的。这只能说明荆轲水平不行,怨不得别人。
总之,从荆轲刺秦王的一举一动说明,他不是一个很专业的刺客,没有一名刺客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即超强的武功、矫捷的身手和过硬的心理素质。
(二)令人不解的临行状态
这一点很重要,不光对于刺客,干什么事都如此。比如上战场打仗,还没有到前线,你就想这辈子完了。结果一上战场,说不定还真有一颗子弹嗖地向你飞来,而你从没有想过能躲过去,岂能打胜仗?这有点远,就说上考场吧。临考之前你就没有底气,心想肯定要考砸,那么你或许真的就考砸了;如果你很有信心,那么你还真会有不错的发挥。
然而荆轲临行前是什么心理状态呢?“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慷慨悲歌。这看起来很悲壮,很壮烈。这其中包含了荆轲向死的决心,不畏死的勇气,当然应该肯定。但其中是否也蕴含了一些失败的或者是沮丧的情绪?这至少有一种心理暗示,就是此行凶多吉少,成功系数不大。既然那么不自信,成功就是枉然。这跟进考场的道理一样。
事实上也是如此。当时的情况是,“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当时的主事者太子丹和他的一些宾客为荆轲送行,“皆白衣冠”,还穿着白色的衣服,是孝衣吗?这种氛围令人丧气啊。当时送行的还有荆轲的知己好友高渐离,他“击筑,荆轲和而歌……士皆垂泪涕泣”。这一切场景似乎就预示着,荆轲此行必败无疑。
不过,你也许要说,这都是迷信,要分手了,伙计们为荆轲饯行,大家难分难舍,唱唱悲歌,执手相看泪眼,也是人之常情啊,不会影响荆轲的临场发挥。果真如此?那也得看荆轲本人当时究竟是怎么想的。
史载,当时荆轲临行前,他是不怎么情愿的,也就是说他的出发有被逼无奈的成分。此话何讲?因为荆轲认为时机不到。但他的主人太子丹心急了,催他出发。太子丹为荆轲准备了一切荆轲要用的东西,包括地图,锋利的匕首,甚至还为他物色了帮手秦舞阳等。但荆轲还是迟迟不想行动。面对主人的催促,“荆轲怒,叱太子曰:‘何太子之遣?往而不返者,竖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荆轲说他不是不想行动,而是要等待一个人,此人当然也是他的帮手,看样子是很重要的人。但此人没有来,他就被逼出发了。看来荆轲是真的没有必胜之信心,他还想要一个很重要的帮手,可惜得不到了。他心中不爽。
其实,做为一名刺客,荆轲出发前这个阵势也是很外行的。刺客行事都是很隐秘的活动,行动前万万不可张扬。比如聂政,他谢绝了主人严仲子的一切帮助,回绝了他物色的帮手,只身一人仗剑而去。而荆轲偏偏搞一个隆重的饯行仪式,什么意思?难道想搞得天下尽知吗?可以说,从主事人太子丹到荆轲,都犯了刺客行业之大忌,这都是很不聪明的做法。所以,荆轲自临行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三)令人不齿的准备行为
这一点应该是蒲松龄对荆轲最为嗤之以鼻的。如果说第一条荆轲临阵发挥太差劲,那只能证明他本人水平有限;第二条荆轲的临行状态欠佳,那只能证明他对刺客这一行不太精通。这都可以理解。但第三条,荆轲为这次行动所做的一切准备,才真是令人不齿的。
看看同时代别的刺客是怎么做准备的。在《刺客列传》中,第一个刺客是曹沫,他其实没做什么准备,只备了一把匕首,和一颗信心或者一颗胆。
当时齐桓公与鲁庄公会盟,两位国家“元首”正谈事呢,“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司马迁对这个过程仅用9字描述。说明曹沫十分从容,很简单就把事办了。说实话,曹沫这个举动有点无耻,有点下三滥。他在战场上斗不过人家齐国,失去了一些地盘:当两国老大谈判时,他采取了非常手段要挟对方,从而要回他在战场上的损失。不过这也没啥,非常时期,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嘛,也无可指摘。曹沫也算是一条汉子。因为齐桓公也是一代枭雄,不是你想劫持就能劫持的。
再看专诸。这人牛。他本就是杀猪出身,浑身是劲,身手不凡。但为了刺杀吴王僚,还是做了充分的准备,他还专门去学了几年厨师,学会了做烤鱼的绝活。后来他就把武器藏在了烤鱼里。
再看《列传》中的豫让。这个人严格地说当刺客太不够格,简直搞笑。因为他确实太没有功夫了,他对别人的打击力度基本为零。但司马迁还是把他写入史册,让他流芳千古,何哉?义人也!看看他是如何准备他的刺杀行动的。
豫让有两次行刺。第一次他是更名改姓,伪装成受过刑的人,进入刺杀对象赵襄子宫中干杂活,还不怕脏给对方打扫厕所;第二次准备的更加充分,他为了伪装自己,把身上全涂了漆,不惜让自己的皮肤生疮腐烂,又吞下火炭,不惜使自己的嗓子变哑。他尽管没有武功,但他的准备工作做的很细,十分敬业,令人尊重。
再有就是聂政,聂政也没什么准备,他只是拿了一把剑,带着自己的一身武艺和一身胆量就去了。
那么荆轲是如何准备的呢?
荆轲准备的最为充分。不过他准备行刺秦王的前置代价非常高,甚至他是背了几条人命的。首先是田光。荆轲正是田光推荐给太子丹的。田光本人学识渊博,也是燕国的一位勇士,被时人誉为智深而勇沈的“节侠”。本来太子丹是想让田光去刺杀嬴政的,但当时田光已经年老,所以就推荐了荆轲。他为了激励荆轲,居然选择了自杀,拔剑自刎。他意思是,兄弟,这件事就靠你了,你一定要杀掉秦王,挽救我大燕国啊,若事成,老夫死亦瞑目!
如果说这第一条人命是对方自愿献出的,跟荆轲无关,毕竟荆轲没有让田光以此方式殉国。那么第二条人命,荆轲则难辞其咎。
他就是范於期。范於期本是秦国将军,后因带兵攻打赵国失败,秦国给他治罪,他就从秦国逃到燕国寻找政治避难,燕太子丹收留了他。但后来荆轲向太子丹提出用范於期的人头来换取秦王的信任。他对太子丹说,“秦王悬赏千金、封邑万户来购买范於期的脑袋。要是能用他的脑袋当见面礼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接见我,这样我就有机会出手了。”
然太子丹却说:“樊将军到了穷途末路才来投奔我,我不忍心为自己的一私之利而伤害他啊!”
话说到这份上,证明太子丹这人还是讲“义”的。可此时的荆轲单独行动了。他私下找到范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太狠毒了,您的父母家人都被杀尽,如今听说又重金悬赏您的首级。现我有一计可雪将军之仇!”樊於期当然高兴了,问计将安出?
于是荆轲朗然说道:“如果我把将军的首级献给秦王,秦王一定会高兴地召见我,届时,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直刺他的胸膛。如此,则将军之仇可报矣!而且我们燕国被欺凌的耻辱也可以洗净了,这于家于国都功莫大焉!”樊於期大为感动,“好,兄弟这颗人头就拜托你了!”遂拔剑自刎。
这是荆轲身上背的第二条人命。
还没完。荆轲还得准备武器。好马配好鞍,这武器可不能含糊,得要好东西。
满足你。太子丹也毫不含糊。于是太子丹为荆轲寻找天下最锋利的武器。最后相中了赵国的徐夫人的匕首,便花了百金买下它。尽管它削铁如泥,但还不放心,得下狠手。于是又让工匠用毒水淬它。还不放心,得实验一下。于是又找来老百姓,当场实验匕首的毒性。结果被试者没有不立刻死的。具体试了几个人,史书没有具体记载,司马迁只是说:“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可见不只是死了一个人。
这样荆轲出发前事实上已经直接或者间接害死了几个人。
这还没完,有了范於期人头,有了武器,还不够。太子丹还给荆轲派了个助手,就是13岁能杀人的勇士秦舞阳;但还没完,只有范於期的人头当见面礼轻了点,还得带上价值不菲的金银财宝;但还没完,这些都不实惠,秦王主要看中的是地盘,所以太子丹就拿出一张地图,这是燕国督亢(今河北涿县、易县、固安一带)地区的地图,让荆轲一并带上,说是要给秦王献上这些土地。
现在荆轲算是做好了一切准备,有钱有武器有土地有人头有帮手,样样俱全,这下该出发了。可荆轲还不想动身。太子丹急了:还要啥,兄弟?说!
荆轲说再等一个人,他将是我的重要帮手。但此时太子丹确实等不及了,好家伙,自从我找到你之后,好酒好肉招待,金钱美女侍候着(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这么长时间了,还要等啊,再等,人家老秦一“炮”打过来,我大燕国不就变成一大锅炖熟的燕肉了嘛!不中不中,不能再等了。
荆轲无奈,于是慷慨悲歌一通,就带着秦舞阳出发了。
(四)令人疑惑的刺杀动机
到了秦国,荆轲还是动了一番脑筋的,秦王那么牛的人,也不是谁想见就见的。于是他带了价值千金的礼物,去贿赂秦王宠幸的臣子中庶子蒙嘉。让蒙嘉带他去见秦王。
“小丹子抗不下去了吧,呵呵。”嬴政龙颜大悦。于是老秦穿上了华丽的礼服,大放礼炮,安排了在外交上顶级隆重的九宾仪式,在咸阳宫召见燕国大使荆轲一行。
于是荆轲捧着樊於期的首级,秦舞阳捧着地图匣子,就去见秦王了。
接着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当图穷匕首见之时,荆轲真的如他当初向范於期所说的那样,他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匕首直刺对方的胸膛!
如果刺中了,范於期也就含笑九泉了。然而很遗憾……
后来,唐代诗人李远在诗中如此感慨:
秦灭燕丹怨正深,
古来豪客尽沾襟。
荆卿不了真闲事,
辜负田光一片心 。
荆轲不仅辜负了田光的一片心,还辜负了范於期的一片心。唉,田光和范於期这两条命算是白扔了。
可不管怎么说,荆轲也是拼了,尽管败得很惨,也算得上一条汉子。不过司马迁对他也是太过赞誉了。这让蒲松龄表示不服。
纵上所述,荆轲做为一名刺客很不够格,比起专诸、聂政等人,他功夫不行,心里素质欠佳,这当然让蒲松龄看不起。但其实最让蒲松龄鄙视的倒不是这些,而是荆轲这人没有担当。你看人家聂政,一人做事一人当,成败在我,根本不连累别人;而荆轲则是先拉几个人下水,田光、范於期,还有用来试毒的人,都为他做了牺牲品;还有就是,当初荆轲怂恿范於期自杀时怎么说来着?
“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攥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
当初可是信誓旦旦啊!可是他最后没有弄死秦王,却被秦王弄死了,而且在被秦王杀死之前,荆轲却如此说:“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大事之所以没能弄成,是因为我想活捉你,迫使你订立归还诸侯们土地的契约,来回报太子啊。”
这叫什么事嘛,当初你说得好好的要杀死秦王为我报仇的,弄了半天你就没准备杀死秦王啊,是为了活捉人家,然后要挟人家回报太子呀!
这不骗人嘛,我……
估计在九泉之下的范於期要骂娘了!
当然,荆轲自有荆轲的道理,他是想贯彻太子丹的意图。当时太子丹的意图是这样的,让一勇士劫持秦王,让他全部归还侵占各国的土地,就像曹沫劫持齐桓公那样。但是,太子丹还说,如不行,那就杀死秦王!
结果荆轲没有做到劫持秦王,也没有能杀死秦王。完败。这样田光和范於期等人就白白地死了。
这正是蒲松龄鄙视荆轲的地方。做人要讲义,要讲仁。为了太子丹,为了燕国的安慰,为了国家的利益是很崇高,但老百姓的性命就不重要了吗?岂能如此漠视之?
现代著名历史学者张大可对荆轲如此评价:荆轲是一个反暴的英雄人物。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是应该肯定的,但并不是说荆轲就是要维护割据的反面人物。秦国在统一的过程中对人民构成了伤害,人民赞成统一,但不一定赞成秦国这种残暴的统一方式,虽然秦不采取武装暴力的方式也不行,但荆轲的作为还是正义的,我们应该把荆轲刺秦和荆轲之死,看成统一大业中人民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张大可的说法比较全面,但仍然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个人(一个个的人)的生命的价值问题:一个国家的强大或者统一该不该建立在个人的生命之上?
这个问题也许蒲松龄不好回答。但他对荆轲的鄙视还是站住脚的。
(文/说历史的女人·冰岛啖冰)
参考资料:《史记·刺客列传》《聊斋志异·聂政》等。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