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柳亚子称为神仙眷侣的郁达夫和王映霞
(说历史的女人——第1208期)
民国时期有很多被后人津津乐道的唯美爱情故事,比如钱钟书和杨绛,巴金和萧珊等,他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成了后世永远的楷模;但也有许多对爱情不忠的渣男渣女,被后人诟病。其中比较典型的恐怕要属郁达夫和王映霞了。他们二人一个是天才的爱国主义作家,一个是号称杭州第一美人的绝世佳丽,他们的结合曾经被誉为“神仙眷侣”,比如大诗人柳亚子先生就是这么说的。但这对夫妻最后还是分手了,而且还成了不折不扣的一对渣男渣女,这究竟从何说起呢?
(一)天才作家
郁达夫无疑是一位天才级作家。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胡愈之先生曾如此评价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不错,郁达夫先生不仅是位文学大家,他是曾被鲁迅、郭沫若、沈从文等大师赞誉过的作家,而且是位著名的爱国主义者,是一位抗日民族英雄。这是首先应该肯定的。不过今天咱们不谈论这些。做为一个人,他脱离不了人间烟火,此文说说他的风花雪月。郁达夫有部著名的短篇小说集叫《沉沦》,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自传性抒情小说之先河,有很高的文学和思想价值。然而不幸的是,他的爱情生活也像这部文学作品的命名一样,也相当“沉沦”。
郁达夫在爱情上也是位风流人物,他一生有三段婚姻(有三个妻子和一个情人),第一段是和结发妻孙荃的。当然这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产物,以失败结束;第三段是和华侨女子何丽有的。当然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是第二段跟大美人王映霞的。
郁达夫之所以被人叫“渣男”,第一个原因是,他为了和王映霞结婚,抛弃了结发妻孙荃。这个在民国时期很常见,比如徐志摩、郭沫若、艾青等人都是如此,甚至连鲁迅先生也“难逃此劫”。不过跟鲁迅不同的是,鲁迅在跟妻子结婚前是没有见过对方的,是强拧的瓜,鲁迅被媒人甚至母亲欺骗了,说对方如何如何好,其实并非如此。而郁达夫在跟孙荃结婚前是见过面的,甚至双方是正儿八经谈过恋爱的。
孙荃可不是鲁迅的朱安,长得不好不说,还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孙荃尽管也是一个农村小脚女人,但也是书香门第出身,长相不俗,而且知书达理、能诗善文。她跟郁达夫曾写过这样的情诗:“百年身世感悠悠,灯下黄花瘦似秋。雁过池塘书不落,满天明月独登楼。”如此文采也曾令郁达夫欣赏的。而且郁达夫和孙荃结婚后,妻子为他生了四个孩子,但他后来见到倾国倾城的王映霞后却抛弃了孙荃。当时孙荃是带着两岁多的长女,一岁多的次子和刚刚出生的小女儿(长子已经夭折)含泪离开的。
(二)绝世美女
不过“自古英雄配美人”——当郁达夫在作家和爱国之士两方面都为人称道的时候,他俨然成了英雄般的存在——似乎他的爱上美人也并不算太过分。况且爱情自由,你情我愿,留下一段佳话让后人说,至少在当时他没有受到太多的指责。然郁达夫恋上的王映霞究竟是何方神女,能令我们的大才子如此执迷?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不只是说苏杭富有,而且出美女。王映霞就是杭州人,而且号称当时的杭州第一美人。王映霞原名金宝琴,小名金锁。“锁”,由金、小、贝三个字组成,意为金家的小宝贝。她于1907年12月22日生于杭州余官巷的一个金姓的高门深院里,祖上是富有的盐商,所以小金锁是标准的富贵出身。
不过她小时候被过继给外祖父王二南做孙女,故改名为王旭,号映霞。王二南先生满腹经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所以王映霞自幼便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她先在外祖父开的私塾读《三字经》,后入教会学校弘道女校,15岁便考入浙江女子师范学校。
15岁的王映霞已经是姿容脱俗,她长身玉立,面如银盘,眼似秋水,肤如凝脂。她还因白皙的皮肤而被取了个“荸荠白”的绰号,从而名动杭州。当时有种说法,天下美女数杭州,杭州美女数映霞。她还在少年之时就早早奠定了杭州第一美人的地位(也有杭州四大美人之首之说)。王映霞还是位不折不扣的才女,做诗填词无所不能,而且她活泼好动,喜欢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这使她更加出类拔萃,自是十分惹人注目。
她在杭州女师上学时,班主任老师是位刚从北大毕业的文科生,他把五四新文学的清风带进了校园。王映霞那时已经知道鲁迅、郭沫若和郁达夫了。在她拜读过郁达夫的《沉沦》后,对这位天才作家自是十分崇拜。不过那时的她也断没有想到有朝一日她会跟这位多情才子的美丽邂逅。
(三)一见钟情
又是风情万种的十里洋场:上海滩。
尚贤坊是老上海典型的旧式石库门里弄,联排式布局,砖木混合结构。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这座建筑散发着浓郁的西班牙巴洛克风情。也正是这浪漫的巴洛克风情促成了一段才子佳人的美丽传说。
1927年春天,31岁的郁达夫显得很郁闷。他的“创造社”(新文学团体)发生了一些混乱。他为了解闷,就出来走走。这样就不知不觉来到了住在尚贤坊的曾经的同窗好友孙百刚家里。
当时的王映霞正好在上海,因为她家和孙家是旧识,她到上海后就一直寄住在孙家。那天的郁达夫身穿妻子孙荃从北京刚寄来的新皮袄,显得很绅士;而此时,19岁的王映霞更是充满青春的风采和迷离。当郁达夫见到王映霞的第一眼时,他便忘掉了他皮袄上的温馨,只觉得眼前彩霞满天,“明眸如水,一泓秋波”,这妙龄少女的眼神他是永远忘不了了。
王映霞也为这个美丽邂逅而“魂飞天外”。两人相谈甚欢,而且言语之间频频互送秋波。一番畅谈之后,郁达夫仍意犹未尽,便力邀孙百刚夫妇和王映霞出去吃饭。
后来郁达夫在日记里如此回忆当时的情景:“中午我请他们痛饮了一场。我也醉了,醉了,啊啊,可爱的映霞,我这里想她,可不知她也在那里忆我?”
自此郁达夫为王映霞如醉如痴,朝思暮想。然而当时的王映霞尽管也很激动,还是有所顾忌的,她心中比较矛盾、踌躇,毕竟郁达夫成名已久,而且比自己大12岁;关键是他早有妻室,她岂能随便扰之?做为一个大家闺秀,她的矜持还是很明显的。当然她还有一个顾虑是,她也被“父母之命”,跟人有了婚约。
不过郁达夫可不管这些,他素来是个敢爱敢恨的人,一个不畏艰险的人。就追,不顾一切。于是,向来生活简朴的他,开始变得“挥金如土”起来,他经常到孙百刚家去,时不时请他们夫妻和王映霞吃饭。
看看要抵挡不住,王映霞干脆挑明了,说她要遵从家人的命令,嫁人了。郁达夫急了。为了阻止王映霞的“逃离”,他一下子给她写了一封长达12页的情书,他在信中如此劝说:
“王女士,人生只有一次婚姻,结婚与情爱,有微妙的关系。但你须想想当你结婚年余之后,就不得不日日作家庭的主妇,或拖了小孩,袒胸露乳等情形,我想你必能决定你现在所考虑的路。你情愿做家庭的奴隶吗?还是情愿做一个自由的女王?你的生活尽可以独立,你的自由,绝不应该就这样的轻轻放弃……”
郁达夫用他充满才情的、可以搅动中国文坛的笔终于叩开了一颗少女的心扉。王映霞决定抗婚。不过她还是没有立即接受郁达夫的爱情。她要爱情,也要名分,她说她得先回杭州老家去征求下父母的意见。
一看佳人要溜,郁达夫慌了。她这一走,变数太大,他要堵。于是他在车站死守了两天。但还是没有见到王映霞。他只有泻下如潮的泪水,回到上海的寓所。
1927年4月12日,那震惊世界的政变已经开始,郁达夫不顾外面枪声连连,为了心中的爱人,他不顾生命危险,踏上了通往杭州的列车……
(四)神仙眷侣
当郁达夫踏上杭州金刚寺巷那古老的青石板路时,心中还充满忐忑,不知这次前来有无结果。
然而一切是如此的美妙和浪漫。不知道王映霞是如何说服父母和家人的,郁达夫受到了王母的热情接待。一连数日,这对才子佳人促膝谈心,观花赏月……
然后郁达夫回到富阳老家,说服母亲,和妻子孙荃摊牌。
1928年初,32岁的郁达夫丢下结发妻孙荃和三个幼小的孩子,和20岁的王映霞终于结为伉俪。
著名诗人柳亚子听说此事后,为郁达夫赋诗一首,称郁达夫和王映霞是“富春江上的神仙眷侣”,在当时传为一段佳话。
从此,王子和公主过着幸福的生活。
假如是安徒生讲故事,文章就可以结束了。不过,生活不是童话,郁达夫和王映霞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不过刚开始,他们的生活确实很幸福。他们住在上海赫德路嘉禾里的一栋小洋楼里,过着天堂般的日子。郁达夫激情饱满,春风无限。结发妻孙荃早变成一个恍惚的背景,一切都可忽略不计。他继续在文学和救国的道路上高歌猛进,翻译、写作;王映霞快快乐乐地做着家庭主妇。他们还一起看看电影,压压马路,悠哉乐哉。
王映霞对郁达夫爱意绵绵,幸福满满。后来她曾在自传里回忆道:“每月开支为银洋200元,折合白米二十多石,可说是中等以上家庭了。其中100元用之于吃。物价便宜,银洋1元可以买一只大甲鱼,也可以买60个鸡蛋,我家比鲁迅家吃得好。”
然而好景不长。郁达夫和王映霞结婚一年多后,他们便败给了那句真理:“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五)红杏出墙
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造成他们夫妻感情裂痕的首先在郁达夫这边。老郁这人尽管有才,但他跟李白一样好喝酒,而且每喝必醉。不但醉,还经常酒后失态耍酒疯。比如酒后骂人,胡言乱语,自我暴露,或者直接躺大马路上睡觉等等。这让名门出身的王映霞很没面子,很伤脑筋。俩人为这事经常吵架。
吵架归吵架,哪对夫妻不吵架。不过郁达夫还办了一件愚蠢的事情。在他们婚后第三年,一次吵架过后,老郁来了个拍屁股走人。他不顾王映霞有孕在身,拿走家里所有的存款蹿富阳老家了!
当时郁达夫的结发妻孙荃还住在富阳老家,郁达夫去找前妻去了。要说你去看看也行,毕竟那边有你的三个小孩呢。三个孩子见了老爹自然高兴啊!可他一去就是半个多月,这边让王映霞怎么想?藕断丝连啊,是否要复合了啊?其实当时孙荃表现得很理智,对郁达夫照顾得很好,什么好吃的都给他做了,但始终保持一定距离,就是并没有越雷池一步。但在王映霞的想象里,那一定有说不清的故事,她还听说丈夫和前妻“同居”了。后来王映霞把郁达夫此次行为视为“兽心易变”。
虽然后来郁达夫为自己做了解释,但为时已晚,王映霞对他已经心生裂痕了。这为她以后的“红杏出墙”打下了基础。
第一个是大名鼎鼎的许绍棣。由于王映霞对郁达夫的不满,她不再满足于家庭生活了,开始频频出入交际场合,不免会结识一些图谋不轨的人。1933年,事业不顺的郁达夫带着妻儿迁居王映霞的老家杭州。两年后,他拿出全部积蓄建造了一个宅院,并取名“风雨茅庐”。不曾想,这个茅庐还真为他带来了风雨。
茅庐建成后,王映霞经常打扮得花枝招展的,邀请朋友们来风雨茅庐里聚会,开沙龙。本来她就善于交际,这下彻底成交际花了。此时有一个常客就是许绍棣,他当时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也是郁达夫的同学,他在郁达夫建造风雨茅庐时也是出了大力的人。他来得多了,就跟王映霞暗生情愫了。
1936年,郁达夫前往福建担任省政府参议,进行抗日宣传工作,留在杭州的王映霞就和许绍棣更加亲密起来,二人的绯闻很快传了出去。郁达夫得知此事后,便强令王映霞去福建生活,王无奈只有前往。但她只在那儿住了三个月,便以水土不服为借口回杭州了。
接着抗战全面爆发,王映霞为躲避战火,带着儿子迁居到浙江西部山区的丽水。在这里,她再次红杏出墙,彻底把她的婚姻带到万劫不复的深渊。而这次的对象居然是更加大名鼎鼎的戴笠。
看来王映霞还真不是寻常之人。戴笠和郁达夫同为浙江老乡,戴笠1912年曾在杭州的浙江第一中学堂读书,而这所学校的前身就是郁达夫的母校杭州府中学堂。
抗战爆发前,戴笠曾在杭州举办多期特别训练班,经常在杭州一带活动,他和王映霞的交往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戴笠这人比较好色,著名影星胡蝶就是他的情人。他对王映霞也早就垂涎三尺了。据郁达夫在福建的同事蒋授谦回忆,郁达夫“移家杭州之后,适戴笠来杭养病,常到达夫家中作不速之客,偶一留饭,赏赐服务人员特别优厚”。而据郁达夫的朋友回忆当时郁家没有女佣,这个被戴笠“赏赐”的“服务人员”只能是王映霞。
这次王映霞在丽水又遇到了戴笠,二人又传出了绯闻。
郁达夫闻知后十分愤怒,他去丽水寻找妻子,想挽救自己的家庭。可他到达后却得到了王映霞和戴笠之间肉麻的三封情书。而王映霞却一走了之。那夜郁达夫一夜无眠。窗外王映霞洗涤晾晒的纱衫还挂在那儿,郁达夫越看越气,又毫无办法,便拿起笔在那纱衫上怒写:“下堂妾王氏改嫁前之遗留品”!
为了发泄,郁达夫在报上登出“警告逃妻”的启事,使得王映霞颜面尽失。于是戴笠通过中间人来向郁达夫道歉。郁达夫又在报上登出“道歉启事”;王映霞也写了一纸“悔过书”, 于是双方言归于好。但他们的感情已经有了不可愈合的裂痕了。为了彻底斩断妻子与戴笠的关系,郁达夫答应了新加坡《星州日报》之聘,带着王映霞远赴南洋。
(六)劳燕分飞
到了新加坡后,郁达夫和王映霞的感情并没有恢复。在一次激烈的争吵之后,夫妻矛盾再度升级。此时的郁达夫恼羞成怒,失去理智,忘掉家丑不可外扬的祖训,在香港《大风》刊上公开发表《毁家诗纪》,细述他的婚变内幕和王映霞出轨的艳事。他的自曝家丑令王映霞再次大失颜面,而且彻底绝望。
于是王映霞针锋相对,也在《大风》上发表文章予以回击,大骂郁达夫是欺世盗名的“无赖文人”“包了人皮欺骗女人的走兽”“疯狂变态的小人”等。两人互相揭短,全没有了往日的柔情蜜意,而且是斯文扫地。可以说,到此两人的爱情和婚姻已经彻底“沉沦”,这对曾经的才子佳人彻底成了一对渣男渣女,没有谁对谁错了,针尖对麦芒——扎(渣)对扎(渣)。
郁达夫和王映霞,这对夫妻在结婚12年后终于分手。
此时王映霞34岁,还年轻,她没有消沉,很快就又结婚了。对方叫钟贤道,时任重庆华中航运局经理。婚礼极为排场,贺客盈门,宴宾三日,连戴笠的情人,著名影星胡蝶都来助兴了。
离婚后的郁达夫曾经试图挽回这段感情,曾给王映霞写信道,“愁听灯前儿辈语,阿娘真个几时归。”但这回,这个阿娘是铁定心思不会回头了,就是孩子的呼唤也不能打动她的心了。她婚后与丈夫在芜湖过着朴实无华的生活。
王映霞晚年回忆称:“如果没有前一个他(郁达夫),也许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没有人会对我的生活感兴趣;如果没有后一个他(钟贤道),我的后半生也许仍漂泊不定。历史长河的流逝,淌平了我心头的爱和恨,留下的只是深深的怀念……”
王映霞很高寿,于2000年在杭州病逝,享年92岁。
而郁达夫后来又同华侨女子何丽有结婚。他一生三段婚姻,共有子女11人,其中王映霞给他留下了5个孩子。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前夕,郁达夫在苏门答腊岛被日本宪兵杀害,终年49岁。
郁达夫有诗曰: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一语成谶。他此生多情,累了美人,更累了自己。
(文/说历史的女人·花无去)
参考资料:《郁达夫传:欲将沉醉换悲凉》《王映霞自传》等。
- 0000
- 0002
- 0001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