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郭沫若送苏联的这件国礼 其实是一件古代发明的“赝品”
据了解,1952年郭沫若要出访苏联,他请我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制作一具司南,作为国礼送出。可是,让我国科学院的专家没想到的是,复制司南并不顺利。他们用尽了办法,却发现用天然磁石制作的勺子就是不指南,原因是磁勺和底盘之间的摩擦力太大了,磁力无法克服摩擦阻力。即使将底座从木盘换成青铜也不行。这使得司南的复制工作变得异常困难。
我国著名科技史学家王振铎在1945年就是根据《论衡》里面的记载,考证出司南应该是勺形的指南器具:底座是一个外方内圆的盘子,中间是一把勺子样的磁石。细长的勺柄是S级,扁平的勺口是N级。底座是个光滑如镜的青铜盘,随意在这个底座转动勺子,勺柄指向正南方,勺口指向正南方。司南的原理并不难理解,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磁石的南北极分别指向北方和南方。之后出现的指南针,也是依靠这个原理工作的。小小的指南针,在没有GPS定位仪的年代,成为西方航海家不可或缺的好助手。
最终,工作人员努力把磁勺打磨得极尽光滑,这具“司南”才能指向南方。虽然早在1945年,王振铎就声称成功复制天然磁石司南,但是后来的专家只看到相关的论文,并没有见过实物。看来,司南跟东汉的“候风地动仪”、北宋的“水运仪象台”一样,都是古代的“神器”。
尽管司南没有留下实物,但它作为一种导航仪器,对于古代中国的航海和探险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发明和应用,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更为现代的导航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背景和参考价值。
同时,司南的复制过程也表明,尽管古代发明留下的文献资料十分珍贵,但在实际复制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难以克服的技术难题。这也让我们更加珍视古代科技的珍贵性和宝贵性,同时也更加重视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创新。
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我们应该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挑战现有的技术极限,寻求更加先进、更加高效的解决方案。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敬畏之心,珍视和传承古代科技的智慧和创造力,将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 0003
- 0000
- 0002
- 0003
- 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