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男孩被拐,17年后父母寻来,富豪养父阻止认亲:来继承家产
2017年,在贵州举办的一场寻亲大会上,一对中年夫妇成功找到了他们失散17年之久的儿子。
他们的儿子在4岁那年被熟人拐跑了,为了找回儿子,他们变卖所有家产,踏上了四海为家的寻子之路。
如今,十七年的夙愿得偿,夫妇二人自然喜出望外。
但当他们向儿子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回到自己身边时,他们的儿子却沉默了。
正在这时,男孩的手机响了,他的富豪养父在电话那头说到:来继承家产。
原来,男孩被拐卖到了一户富人家里,从小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他的养父母更是对他视如己出,把他当成家族产业的接班人培养。
那么,这个二十一岁的年轻人,又将做出怎样的抉择呢?
2000年,一对男女带着一个4岁大的小孩,叩响了福建吴家的大门。
吴家历代经营着珠宝生意,在当地有着不小的名气,穷人有穷人的烦恼,富人也有富人的烦恼,对吴氏夫妇来说,他们最大的烦恼就是膝下无子。
在一连生了两个女儿后,他们便放弃了继续生育的想法,打算从别人手中买个儿子回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他们成功从一对男女手中买到了一个4岁大的男孩,这对男女没有说出男孩的来历,吴氏夫妇也没有多问,他们只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儿子。
他们给男孩取了个名字,叫吴少鹏,对他呵护有加。
吴少鹏很快就融入到了新家庭中,过往懵懂的记忆,很快就在时间的冲刷下变得愈发模糊。
如果没有意外,他会彻底忘掉过去,把吴氏夫妇当作自己的亲生父母。
然而,在他6岁那年,他却意外地从邻居口中得知自己是被父母买回来的。
6岁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得知真相后的他,很想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
这个想法就像一个种子深深地埋进他的心里,随着他一天天长大,这个想法也越发强烈起来。
成年后的他,成功说服养父母,独自踏上了寻亲之旅,在他21岁的那年,他来到贵州参加了一次认亲大会。
原本他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几年来他去了很多地方,参加了很多这样的认亲活动,但每一次都失望而归。
当主持人念到他的名字,邀请他上台时,他已没有了一开始的紧张。
吴少鹏接过话筒,对着台下两百多对前来寻亲的夫妇,讲述着自己失踪前的经历,他记得自己是被一位老人带着照顾的,还记得离家不远处有一座石桥,其他的则记不起来了。
这样的信息实在太少,不过对前来寻子的人来说,哪怕其中有一条信息能对得上,他们都会去尝试。
台下一个名叫吴道明的中年女子,激动地拉了拉旁边的丈夫,指着吴少鹏问:你看他长得像不像年轻时候的你。
旁边的丈夫也很激动的回应道:像,太像了。
当吴少鹏说出自己的年龄后,马氏夫妇俩更加激动了,唯一对不上的信息,便是吴少鹏说自己小时候是被一位老人照顾的。
不过这也有可能是因为他当时年幼,记忆出现了偏差。
吴少鹏讲完自己短暂的经历,便把话筒递还给了主持人,默默退到一边等待着结果。
台下的吴道明在主持人话音还未落时,就冲到了台上,手中拿着一张照片,忐忑不安的向吴少鹏走去。
照片里,是一个三四岁模样的男孩,男孩的后面正好有一座石桥,除了吴道明,还有很多夫妇来到台上,他们将吴少鹏围着中间,问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类似的场面,吴道明已经经历了很多次,他熟练的回应着,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
直到马氏夫妇来到了他的面前,看到与自己相貌神似的中年男子,看到他们手中拿着的照片,他的内心掀起了波澜。
经验丰富的主持人也时刻关注着这里的情况,他敏锐的意识到或许这次的认亲活动不会像往常一样无果而终。
他快步来到吴少鹏的身边,向双方提了几个问题,快速理清了其中的几处关键信息。
除了前面的几条信息外,还有一条最为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当初是谁把吴少鹏从马氏夫妇身边带走的呢?
吴道明曾经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商人,在上世纪90年代就靠着茶叶生意买了房子和车子,不说大富大贵,但也非常富足。
和福建的吴氏夫妇一样,他们也存在着重男轻女的思想,甚至更为严重。
在一连生下5个女儿后,他们依旧没有放弃继续生育的打算,为了生下个儿子来,他们跑遍了诸多寺庙,求神拜佛。
终于,他们的第六个孩子诞生了,是个男孩。
这让夫妇二人喜出望外,给这个男孩取了个名字,叫马江福,寓意着他的诞生给这个家庭带来的福运。
孩子出生后,两人的事业心更盛,他们希望能打下一片更大的家业,让子女们一生衣食无忧。
或许,真是男孩带来的福运,之后的几年里两人的生意愈发红火起来,他们常常忙得没有时间照顾孩子。
生活美满,事业也蒸蒸日上,本以为在新的世纪里,他们一家人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但哪知道在新世纪的元年,灾难就降临在了他们的头上。
2000年,他们的二女儿马丽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人拐走了。
收到消息后,夫妻二人连忙放下手头上的生意,赶回家里。
但在那个年代,受限于侦察技术的不完善,警方在一通调查后,依然没能发现人贩子的蛛丝马迹。
二女儿的失踪让夫妻二人备受打击,但也让他们多了一丝警惕,往后的日子里从不让小孩独自外出。
此事过后,两人又把精力投入到了生意上来。
由于生意上的事实在太忙,他们没办法时时刻刻照看孩子,于是便决定将儿子交给邻居帮忙照看。
正是这个决定,将这原本幸福的家庭带入了深渊,他们的这户邻居是从外地搬过来的,经常会带些礼品上门拜访,一来二去两家人也就混熟了。
这一男一女自称也是生意人,能言善道,很容易就赢得了马氏夫妇的信任。
这天,夫妻二人都要外出处理生意上的事情,年幼的儿子一下就没有了人照料。
他们不放心把孩子独自留在家中,带在身边又非常不方便,于是便叩响了邻居的大门,希望对方能帮他们照顾孩子。
邻居听到这个请求,显得非常热心,说自己也非常喜欢小江福,让夫妻二人自管放心去忙生意上的事。
马氏夫妇自然非常感激这对好心的邻居,当时的他们不会想到,恶魔也在那时露出了奸计得逞的笑脸。
吴道明是最先回到家中的,由于牵挂着孩子,先来到了邻居家中。
只见邻居家大门紧闭,显然外出未归。
当时的她也没多想,只认为是自己回来的太早了一些,邻居又刚好出去散步了。
于是,她打算先回家做饭,到时候还可以邀请邻居一起来家中用餐,以感谢他们帮忙照顾自己的孩子。
然而,左右有等,天色渐晚,丈夫归来,精心准备的饭菜都有了凉意,可是邻居家的大门却始终未开。
心里的不安,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强烈,他们顾不上吃完饭,连忙外出找这对邻居。
得到的消息,让他们如遭雷击,根据其他人的说法,这对邻居在中午的时候就搬走了,当时还来了一辆面包车。
带着一丝侥幸,夫妻二人再次来到邻居家门口,马永祥往后退了几步,经过一段助跑,一脚踹开了大门。
屋内果然空空如也,所有值钱的家具用品都不见了踪影,他们视若珍宝的儿子也跟着人间蒸发。
他们连忙打电话报警,可正如二女儿失踪时的那样,警方依然未能帮他们找回孩子。
在那个年代,想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回失踪的孩子,无异于大海捞针,但夫妻二人并不打算放弃,对他们来说,这唯一的儿子就是他们的命根。
二女儿失踪时他们还能认命,但儿子的失踪却让他们一下失去了对未来的希望。
此后,他们再也无心打理生意,家中境况一落千丈。
为了找回儿子,他们不惜变卖家产,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们的决定也苦了剩下了4个女儿,原本过着富足生活的几个女孩,也不得不跟着父母终日漂泊。
此后的17年里,他们走遍了大江南北,加入了各种各样的公益组织。
这些组织都是因共同的目标组建起来的,他们大多是一些和马氏夫妇一样丢失了自己孩子的人。
看着有人在组织的帮助下,成功找回了失散多年的孩子时,马氏夫妇也就有了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
走过半生,儿子已经成了他们唯一的精神寄托,只要能找回儿子,无论再苦再难的生活,他们都愿意一一忍受。
17年的时间,4个女儿也长大了,她们并没有责怪父母的偏心,成年后的她们对马氏二人非常孝顺,这让马氏夫妇感到心灵慰藉。
如果最终没能找回儿子,相信他们也会慢慢看开此事,他们变得没有曾经那般的迫切,不会发了疯似的满世界去找,但也依然会去参加离家不远的一些认亲活动。
经过了这么多年,对找回儿子他们其实已经不抱太大希望了。
和往常一样,他们受邀参加了在贵州举办的一次寻亲大会,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竟真的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身骨肉。
一时间,吴道明情难自已,在认亲现场,当着吴少鹏的面嚎啕大哭起来。
看着扶在自己肩膀上痛哭的中年女子,吴少鹏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主持人问他,还记不记得拐走自己的人时,他才回过神来。
他确实有模糊的印象,记得带走自己的确实是一男一女,而且可以肯定那对男女不像是陌生人。
如此,种种信息也都能一一对应了,在大会组织者的安排下,马氏夫妇和吴少鹏都答应去做了亲子鉴定。
经过几天的艰难等待,鉴定的结果不出所料,吴少鹏确实是马氏夫妇被拐走的儿子马江福。
与情绪激动的马氏夫妇不同,吴少鹏拿到结果后,却感到一片茫然。
二十岁出头的他,本就没多少社会阅历,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样的事情。
几天来,吴道明给他讲了这些年寻找他的经历,这些经历,吴少鹏虽然无法感同身受,但也知道马氏夫妇这些年的不易。
可毕竟双方已经分离了整整十七年,没有丝毫的感情基础,光凭血缘的纽带还是无法让他立马接受这份亲情。
他不是一个无家可归的人,相反他的养父母对他非常好,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他们对他一直视如己出。
包括两个姐姐和其他养父母的亲族,都从没有把他当作外人看待。
当被问道与养父母的关系时,他更是当着镜头的面自豪的说,他的母亲(养母)从小到大都对他非常好,从没让他洗过碗和洗过衣服,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宠爱了,说是溺爱也不为过。
所以,当他的亲生父母和亲姐姐希望他回到身边一起生活时,他陷入了两难之境。
正在这时,吴少鹏的电话响了。
打来电话的是他的养父,养父在电话里了解了现场的情况,最后说到希望吴少鹏能够回来,以后的家族产业还需要靠他来继承。
将家产的继承权给到吴少鹏,足见其养父母的确是把他当作亲生儿子来看待的。
当然,毕竟马氏夫妇并没有遗弃自己的孩子,他们也是受害者,而且十七年来一直在找寻失踪的儿子,为此还变卖了所有家产。
也正是知道亲生父母为了找他所付出的代价,才让吴少鹏不知该何去何从。
如果选择回到亲生父母这边,那十七年的养育之恩又如何报答呢?同样的道理,如果选择回到养父母的身边,那又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呢?
将这样的抉择交给这样一个未经世事的年轻人,无疑是非常残酷的。
或许两家人应该找个机会,心平气和的好好沟通一下,才能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处理办法。
编辑:暗里着迷
责编:林画
- 0000
- 0000
- 0001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