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2015年非洲19岁女孩嫁河南48岁农民,生俩混血儿:我每天都在享福
65141

2015年非洲19岁女孩嫁河南48岁农民,生俩混血儿:我每天都在享福

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3:51:392

文|平凡女子

编辑|阿荣


新娘19岁,新郎48岁。

一个是黄花大姑娘,一个离异还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他们的婚姻还是跨国婚姻。

这场看起来如此不般配的婚姻,媒人竟是新娘的父亲。

而且来到异国他乡嫁给能当自己父亲的男人的新娘不但没有感到孤独寂寞委屈,还说自己天天都在享福。

这是真的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离奇的情况发生?

新娘叫明嘎,来自非洲的安哥拉。新郎叫程小建,中国人,家在河南焦作博爱县的一个农村。

他们的缘分,还得从新郎程小建说起。

讨生活来到安哥拉

程小建初中毕业以后,没有考上高中,直接跟着大人,出去打工。

打了几年工,也算挣到了钱,就把家里的老房子拆掉,盖了二层小楼。

因为自己能吃苦,还盖了新房,附近村子的一个姑娘,看上了他,二人就结了婚,婚后不久,就生了一个男孩。

本以为娶妻生子,一家人可以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哪里想到,妻子是一个多事的人,嫌他赚钱少,买不起这,买不起那。还嫌他管父母那里太多,不管岳父岳母家里的事等等。

刚开始程小建还忍着,觉得娶个媳妇不容易,后来实在忍不下去,就和妻子争吵,最后实在不堪忍受,就离了婚。

离婚后的程小建,把仅有的存款,全都给了前妻和孩子,自己和母亲住在了一起。

看着白发苍苍的母亲,想到自己又成了孤家寡人,他心里很难过,但他也很清楚,必须趁年轻,再去挣钱,给母亲养老,至于自己的命运,他还没有考虑。

老家附近没有挣钱的门路,他开始给认识的朋友打电话,看看哪里有活,需不需要人。

曾经的一个南方工友告诉他,这边有一家劳务派遣公司,与在国外干工程的公司有联系,现在正在招人,工资是国内工资的3-4倍。

如果他愿意,赶紧拿上身份证,过来报名,否则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程小建一听,大喜过望,与母亲商量后,即刻动身,前去报名。

一切顺利,他与这家劳务公司签订了合同,准备就绪后,登上了飞往他国的飞机。

落地后,他才知道,他到了非洲的安哥拉。

安哥拉位于非洲西南,国内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是非洲大陆第二大产油国。他来打工的地方,就是国内某石油公司在安哥拉的西南沙漠边缘的采油点。

他住在公司为他们搭建的彩钢房里,有空调,条件也还不错。吃在公司的食堂,工资也不低,是国内的3倍还多一点。

干了三个月,手里就有了2万多,他给母亲寄了2万,只给自己留了点零花钱。

他们住的地方,有一个村子,那里有农贸市场,他们有时会去买当地的香蕉和芒果,这些水果和国内相比,很便宜,尤其作为北方人的他,在家很少吃到这些南方产的水果。

当地的居民也会到他们公司周围看稀奇,对他们住的彩钢房,赞不绝口。

一切都称心如意,干上一年半载,挣点钱,就能回家陪母亲安度晚年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计划赶不上变化。

公司突然停工了,工资也三个月没发,他们不知道什么原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再开工,这可怎么办?

公司也考虑到他们的情况,给他们找了一份新的工作——到原始森林里去伐木,工资和原来的一样,就是很多事情要自己去运作。

程小建之前有进过原始森林,但出来就是为了挣钱,只要能挣钱,

他不怕吃苦,他愿意去当伐木工人。

可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个决定,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他人的命运。

找向导他乡遇朋友

他先去了解情况,得知当伐木工人,必须找当地人当向导。

因为,在原始森林里,如果没有向导,很容易迷路,进入到瘴气弥漫的地方,就会有生命危险。

另外,中国人在当地,被认为是有钱人,很容易被抢劫。如果有当地人做向导,遇到劫匪,就容易沟通。

而且那些抢劫的人也很讲义气,有认识的人,他们就不会去抢,这样危险性就减低了不少。

为安全起见,程小建立刻决定去找个向导。

他刚走到村口,就遇到一个愁眉苦脸的人,好奇心让他多看了他一眼,那知道那人立即变换了脸色,热情地向他问好,还喊他“朋友”。

他也一下子被感染了,就用自己学到的几句当地话,连比划着向对方说,自己想找一个向导。

对方还真明白了他的意思,说自己就可以,以前也干过向导,原始森林那一带,他非常熟悉。只要每月给他3万宽扎(相当于人民币300元)就行了。

找向导的如此事轻易就搞定了,程小建也很高兴,赶紧投入了新的工作当中。

每天早上起来和向导一起去伐木,晚上回到驻地。虽然很累,但想想工资,快乐就压倒了疲惫。

一晃一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他又拿到了7000多元的工资,给向导300元人民币。

当地人本就热情好客,和陌生人也能很快成为知心朋友,何况如今遇到的是这么讲信用的中国人呢?

拿到工资的向导,主动邀请程小建到家中做客,将家中最好的食品拿出来招待他,看他爱吃香蕉和芒果,临别时还送了他一大兜水果。

一来二去,二人成了朋友。

程小建远离家乡,当地过节时,向导就邀请他到家里来,程小建对向导家里的情况也有所了解,和他家里人也慢慢熟悉了起来。

向导家里有12个孩子,日子过得很艰辛,因为没有什么收入,一家人连饭也吃不饱。当了向导以后,日子才慢慢地好起来。

他每次一进他家的门,就会有一个身材苗条的黑人女孩,从放在桌子上的一个大瓦罐里,给他倒一杯凉水,双手捧着递给他。

当地气候炎热,走路过来,虽不太远,但也口干舌燥,喝上一杯透心凉的水,其舒坦感,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他知道这个女孩是向导的大女儿,今年18岁,叫明嘎。

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所以他每次来,都会给他家的孩子,买很多好吃的,还会给女孩买一些漂亮衣服,所以向导一家都很喜欢他,包括明嘎姑娘。

明嘎没有上过学,一直在家里帮父母干活。但她好奇心很强,一直很向往外面的世界。

明嘎和程小建都没有想到,因为父亲而相识的两个人,命运在之后会发生改变。

在异国喜结良缘

明嘎看程小建拿着手机打电话,在手机上看电视电影,她觉得神奇极了。

程小建一来她家,她就围着他问这问那,中国人的农村,是不是也和他们一样,住在尖顶的茅草屋里,主要吃玉米、木薯、小米。

程小建就给他讲自己家乡的生活,中国农村生活的富足让明嘎无比向往。

明嘎来找他,说想要嫁给他。

这把他吓了一跳,虽然欣赏明嘎的善良勤劳,但是他今年47岁了,明嘎才18岁,他从来都是把她当小孩子看的。

虽然他还是单身,但他原想这次挣钱回国后,在家乡找个寡妇或者离了婚的女人结婚,和一个黑人姑娘结婚,他还没有想过。

但明嘎告诉他,她就要嫁给他,与其给别人做小老婆,还不如给他做小老婆。

原来,昨天有媒人来提亲了,要明嘎嫁过去作小老婆,他的父母都同意了,但明嘎不愿意。

她心里喜欢程小建,她觉得他有本事,他知道那么多她不知道的东西,他和他生活的中国,充满了魅力,她更愿意给程小建做小老婆。

程小建知道这里是一夫多妻制,但从来没有想过,这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不过明嘎这样说,他也开始考虑这个问题。

给人当小老婆,他是没法接受的,毕竟在中国都是一夫一妻。中国影视剧中的小老婆,可是挨打受骂的角色。这么可爱的姑娘,他可不愿意她沦为那种角色,现在他正好是单身,可以救她。

他于是找到了向导,像他说明了自己的情况,也表明了自己要娶明嘎的心意。

向导当然高兴,闺女嫁给他,就不需要为女儿出嫁置办嫁妆,何况这个中国人,豪爽大方,出手阔绰,他求之不得。

明嘎也很高兴,原来他还是单身,他娶了她,只会有她一个妻子。得到男人的独宠,哪个女孩都会感到幸福的。她陶醉了!

但明嘎的母亲却不愿意。可怜天下父母心,她不希望女儿远嫁。

程小建早晚都要回国,明嘎怎么办?中国和非洲离得那么远,明嘎有个什么事,他们想去看看,都没法去。

程小建知道,明嘎的母亲在担心什么。他只有用实际行动,来打消她的顾虑。

他给她家盖了一栋大房子,买来了彩钢瓦做房顶,使她家的房子,在一片茅草屋顶中,显得特别豪华。房子盖成了以后,屋子里还铺了地毯,比酋长家的房子还漂亮。

村子里的人羡慕嫉妒恨,她家出足了风头。

村子里交通不便,出行全靠步行,他又给家里买了一辆摩托车。

还买来了一台发电机,解决了家里的照明问题。

程小建用实际行动,打动了岳母的心。2015年,二人在全家人的祝福声中,按照当地人的习惯,举行了婚礼。一年后,生了一个漂亮的宝宝。

当程母得知自己有了混血小孙孙的时候,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儿媳和小孙子,催促儿子一家回国。程小建也开始着手一家人回国的事宜。

在第二故乡享受幸福

明嘎乐意和丈夫到中国去。她的母亲是舍不得的,不过程小建平时对明嘎的体贴入微,她母亲还是比较放心。

比较麻烦的是明嘎的护照问题,好在有大使馆帮忙,很快就办好了。

办好了妻子的护照,程小建赶紧定了机票,准备启程归乡。

明嘎终于等到了这一天,第一次离开家,第一次坐飞机,她一路上都很兴奋,完全没有受到时差的影响。

他们的飞机在广东降落后,她感觉眼睛都不够用了。

她听说他们的首都罗安达,现代化的楼房比比皆是,马路宽阔笔直,高层建筑林立,宾馆、饭店、酒吧、异常豪华,但她从没有见过。

今天看到的一切,似乎比听说的还漂亮。

他们再次转车到河南老家。

一下车,就看到婆婆在车站等他们,婆婆见到她,对她微笑着,接过她手里的孩子,一手抱孩子,一只手拉着她的手,领着他们往家中走去。

家里早已做好了饭菜等他们,她看到桌子上放着白馒头,碗里盛着大米粥,鸡蛋、肉、牛奶都有。

明嘎打量了他们的住房,发现他们家及村子里的人家,都是二层楼房,虽没有城市里的楼高大豪华,但比他们的茅草房,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以前她认为程小健住的彩钢房,已经是最好的房子了,当时程小建告诉他,那是最差的房,太热,不像老家的房子,冬暖夏凉,她还不信,眼见为实,现在她信了,他没有骗她。

明嘎最喜欢这里的自来水,水龙头一拧,水就来了,洗簌洗衣服很方便,不像她老家,要走很远的路,到河里去取水,使用起来很受限制。

婆婆也待她很好,家里天天都是白馒头大米粥,肉奶蛋也不缺。

她刚开始还以为是她初次来,家里才会吃得这么好,没想到,这里顿顿饭都是如此。

这样天堂一般的生活,如果她的母亲知道了,不知道要多么地高兴呢!

程小建待他也很好,在这里她们又按照中国人结婚的方式,补办了一次婚礼,还拍了她梦寐以求的婚纱照,少女时期所有的梦,她都实现了。

来到这里的第二年,她又生了一个男孩,月子里,婆婆把她像公主一样供着,什么也不让她干。

虽然和婆婆语言上还无法完全交流,但她能感到婆婆对她的疼爱。

明嘎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故乡,她热爱这里和这里的人们。

中国农民心地善良,宽以待人,对来自他方的人,都十分照顾。这让明嘎感到嫁入中国,是她的福气。

我们也衷心祝福她在这里,幸福永远。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