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2岁复旦女博士抗癌失败,临终遗言:人一生最该看透两件事
文|喜阅生活
编辑|阿荣
2011年4月4日,北京肿瘤医院,早已是形销骨立的于娟面色憔悴地躺在病床上。努力对日夜陪伴自己的丈夫扬起笑脸。
但当听到丈夫轻声哼唱“祝你生日快乐……”的时候,心情复杂的于娟,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泪水。
她还有梦想没实现;还有话没说完;还有风景没看够。她的儿子还没有长大,她的父母还没有老去……然而她的生命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
然而,没等她想到更多、更远的事,熟悉的黑暗便又一次吞噬了她。
在抢救室度过漫长的36个小时后,于娟幽幽转醒,她依稀记得自己在昏迷前,正与网友们分享丈夫为自己庆祝生日的事情。
怕网友担心,于娟匆匆更新了一条微博,而这条微博也成了于娟给世人留下的最后记忆。
于娟走了,带着诸多的遗憾,心有不甘地走了。但她给世人留下了一条警世真理,而这条真理也影响和改变了许多人。
除了活着,都是浮云
于娟是复旦博士,是国外名校留学回来的海归,她拥有包括国家级、省级在内的多项荣誉。而这每一项荣誉都不是轻易能够得到的,她为之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好胜心极强的于娟,总是不给自己留有喘息的余地。她不停地为自己定下阶段性目标,攻读博士、留学、买房、买车……
向着这些目标,于娟一次次发起冲锋。完成目标后的成就感,总能令她欣喜不已,这样的感觉让她觉得自己活得充实,活得有激情。
而于娟在病发之前,还刚刚为自己定下了新的两年计划——获得“副教授”职称。
然而,勤恳执教的于娟还没等到职称评比,就被发现罹患癌症。
震惊过后的于娟,怨过恨过,也自我放逐过,但在家人的陪伴下,于娟还是打起精神开始了与病魔做斗争。
这场毫无胜算的斗争,终于让于娟意识到了自己过往错得有多离谱。
过去的于娟,一直在全力奔跑,却错过了一路美好的风景。她一直在奋力追求理想的生活,却让生活失去了原本的真意。
她一直认为自己该趁年轻多打拼,将来有的是时间去享受。但她却忽略了丈夫的陪伴,儿子的成长。
如今,于娟有心想要弥补,但老天却不再给她任何机会。所以,于娟才会在博文中留下这段话。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这是于娟用血与泪换来的生命真理,对于娟来说,虽然已经迟了。但对于生活在整个寰宇之下的人们来说,这真是警世良言。
那么,这位复旦博士,为何会在而立之年,便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呢?
欲望无尽,追求不止
于娟,78年生人,家境小康,母亲是济宁市公职人员,父亲是酒店里的厨师。
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于娟自是被千娇百宠地呵护着长大的。在全家人的宠爱下,于娟难免有些骄纵任性,但她自小就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所以,好胜心极强的于娟,从小便对自己有着严格的要求。
对于娟来说,凡事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因为没人在乎是谁得了第二名。
除了在学习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外,凡是学校组织的各类比赛,如朗诵比赛、英语口语大赛等等,于娟都会踊跃参加,而且每次比赛于娟都会全力以赴,勇夺第一。
而如此全面发展的于娟,在老师和诸位家长的眼中,就是典型的“学霸”。但没人知道,为了保持这份骄人的成绩,于娟私下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在别人写完作业玩耍时,于娟还在书的海洋中遨游;在别人贪睡偷懒时,她就像不知疲倦的学习机器一样,每天睡不到5个小时,就投入到了学习当中。
而这样爆肝的作息,一直到考上上海交大也没有停止。
大学期间,于娟更是学习、课外活动两手抓。同时她还参加了学生会,申请了入党,简直是忙得飞起。
而在这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于娟结识了年长她六岁的研究生学长——赵斌元。
为人耿直憨厚的赵斌元,对比自己小很多的于娟,总是处处包容,多多支持。这让从小备受父母宠爱的于娟也动了心,与赵斌元谈起了恋爱。
为了打破毕业即分手的魔咒,赵斌元在硕士毕业后,便留校读博了。
四年后,大学毕业的于娟,应聘进了上海的一家软件公司。而取得博士学位的赵斌元,也留校当起了老师。
工作生活日趋稳定后,两人便于2000年举办了婚礼。婚后,借住在亲戚家的两人,开始筹谋着在上海买房。
这个目标,对于在上海毫无根基的夫妻二人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不过两人既然定下了买房的目标,就会竭尽全力的去实现。
为了能早日住上属于自己的房子,于娟更是加班加点地搞工作,时不时地还要外出应酬。每次于娟晚归,等在家里的赵斌元都忍不住会感到心疼。
在工作一年后,日夜打拼的夫妻二人,终于攒够了首付。一心盘算着买房的赵斌元,在四处看房时,得到了一个令他匪夷所思的消息——于娟要报考复旦大学的研究生。
这个想法对于生活逐渐趋于稳定的两人来说,可谓是天马行空。但就读复旦大学,是于娟此生的理想,她不想放弃进修机会。
而作为丈夫的赵斌元虽有顾虑,但也不愿折毁妻子的翅膀,便同意了于娟的想法。
在第一次备战复旦研究生的时候,于娟边工作,边准备,考试结果不尽人意。
这让优秀惯了的于娟感到十分失落。
但忙着操持家里家外的丈夫,还是给了于娟最大的安慰与全部的支持。
赵斌元认为于娟给自己的压力过大,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不能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很难获得复旦大学研究生的名额。
于是,于娟辞掉工作,在复旦大学外租房独居,认认真真的开始复习。不负所望,于娟最终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复旦大学。
而第二年,在上海交大附近,夫妻二人终于贷款买了一套房子。
但研究生在读的于娟并没有经济来源,只能把月供、家用、装修费用全部压在了赵斌元的身上。赵斌元不仅要操持家务,还要忙着挣钱,日子过得非常辛苦。
可即使这样,赵斌元也没有向于娟发任何怨言,还是默默地支持于娟完成了学业。
人的欲望总是无穷尽的,尤其是对于娟来说,似乎她的人生字典里只有“不断追求”这个词,没有“安稳”一说。
燃烧自我的代价
2004年,还在读研的于娟,得到了去挪威留学的机会。想到这次出国不仅是公费留学,还能给自己的学历镀金,想想就很开心。
于是,于娟一回到家,就找丈夫商量出国留学的事宜。而赵斌元也不负于娟所望,果断的支持于娟前往挪威求学。
在挪威求学的日子里,于娟丝毫没有懈怠。不仅没去领略异国的风光,还将爆肝的生活作息搬到了挪威。
起早贪黑的于娟,除了在教室上课之外,其他时间不是在图书馆、自习室度过,就是在去图书馆、自习室的路上。
回国后,于娟如愿以偿地留在了复旦读博。考虑到婚后为了求学,与丈夫一直是聚少离多,于娟便没有申请住校,而是奔波于家和学校之间。
为了不浪费路上的时间,见缝插针的于娟,利用笔记本电脑,在乘车时完成数据分析和研究报告。
就这样,全身心投入到知识海洋当中的于娟,迎来了她的博士学位答辩。
但在于娟准备论文期间,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于娟怀孕了。
好在答辩较早,答辩时,于娟的肚子还没显怀,她顺利取得了博士学位。
更令家人们高兴的是,“好折腾”的于娟这次总算是选择了一个相对安稳的工作——留校任教。
在新学期开学前,赵、于夫妇两迎来了新的家庭成员——儿子“土豆”。
儿子的哺乳期,是于娟过得最轻松的1年,没有做不完的研究,写不完的报告,只有家人温馨地陪伴。
然而,闲不下来的于娟,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自己的追求。在儿子满周岁后,于娟便给孩子断了奶,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
都说“一孕傻三年”,刚回到工作岗位的于娟还有些不适应。但为了争取“副教授”的职称和哈弗访学资格,于娟开始奋起直追。
除了备课、整理教案等日常工作外,于娟还报考了托福提升英语水平。但天不遂人愿,一个惊天噩耗降临到了于娟的身上。
09年10月,像往常一样,结束课程的于娟正准备回家,却忽然感到腰部坠胀,疼痛让于娟只能先回办公室休息。
在稍适休息后,于娟感到疼痛有所缓解,便以为这是过度劳累引起的不适,没有再把它当作一回事。
然而,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于娟的疼痛愈演愈烈,不仅频繁发作,还演变到了全身疼痛,甚至无法安睡。
09年底,因身体疼痛昏厥过去的于娟,被送往医院抢救。
在生死线上挣扎了近60个钟头的于娟,醒过来后便得到了一个残忍的消息——乳腺癌晚期,癌细胞已扩散,并形成骨转移。
这对正处于花一样年纪的于娟来说,可谓是晴天霹雳。她哀痛自己还未绽放,便要凋零;也怨恨老天不公,为何让努力惜时的自己患上绝症;更为了化疗时的痛苦而崩溃过。
于娟甚至想过放弃治疗,回老家去等待死亡降临。但看到牙牙学语的儿子,满面风霜的父母,和陪伴支持自己的丈夫,于娟终于下定决心接受治疗。
治疗癌症耗尽所有
因于娟查出癌症时已是晚期,她的骨骼已被癌细胞侵蚀,变形发黑,无法通过切除病灶达到治疗目的。
只能通过化疗防止癌细胞进一步扩散,依靠口服药来暂时维持生命。至于这个“暂时”能维持多久,谁也说不清楚。
尽管生存的希望渺茫,但是想想父母,看看丈夫和儿子,于娟还是选择咬牙坚持治疗。
每天十几次的化疗,令她胃口全无,而穿刺治疗更是让她痛上加痛,她无数次想过放弃,但是最后,对家人的爱让她选择坚持。
想要延续于娟的生命,每21天就要其注射一支价值2.5万的进口药物;而14天一疗程的抗癌口服药,价格也是高达1万多元。
高昂的医药费,早早掏空了夫妻两人的积蓄,甚至填上了于娟夫妻的房子和于娟父母的房子。
可是医院的治疗也没有让于娟好起来,于是,于娟和家人开始“病急乱投医”,当听说安徽有个“神医”专治癌症后,于娟的母亲和赵斌元带着她赶往安徽求医。
而这所谓的“神医”也是狮子大开口,20副中药就要4万元。不过他夸下海口说,只要3个疗程,再配合食疗就能治愈于娟。
信以为真的于家人,将东拼西凑到的12万元交给了“神医”。
拿到钱,“神医”就给了他们几包“中药”,并要求服药期间除了芋头和葡萄外,不许吃其他东西,还要住在山里吸收“日月精华”。
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遇到骗子了,但于家人已经没有别的办法,无论如何都想试一试。
而抱着侥幸心理尝试治疗的于娟,在治疗没几天后,便开始不断咳血。“神医”却安抚于家人说,这是正常现象,身体排异反映,等把癌细胞咳出来以后就好了。
然而,没等到药吃完,于娟便因休克,被送往医院抢救了。当医生了解到所谓的“神医”治病后,气得怒斥于家人糊涂,不仅浪费钱财,还耽误了治疗。
随着“神医”落网,于娟被转到北京肿瘤医院。至此,于娟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在弥留期间,于娟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以博文的形式发表出来。
在她辞世后,好友张松雪为其整理、编排、出版了这本名为《此生未完成》的书。
书中提到,人的一生,最该看透两件事:一是爱自己,二是爱家人。
细细想来,真正能做到这两件事的人,人生也可算作完满了。
- 0004
- 0002
- 0001
- 0000
- 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