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古代童养媳的真实生活:4岁就成“小媳妇”,夫妻关系多怪异
65410

古代童养媳的真实生活:4岁就成“小媳妇”,夫妻关系多怪异

我要新鲜事2023-05-22 22:23:250

在中国文化中,媳指的是儿子或者家族晚辈一代的妻子,是一个家族身份的代名词。

因此,媳也就代表了,如此称呼她的人应当被其作长辈尊重。

而如果在其前加上童养二字,那么这个媳的地位就很可能会变得更低,这个非正式媳妇的身份地位,甚至会不如一个仆役,仅仅只是未来的生育工具以及当下的奴隶。

在古代“重男轻女”思想摧残下,一些女性在4岁时就成为了一些人家的童养媳,一生都活在悲惨之中,孤苦无依,命运凄惨。

那么,童养媳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她们又经历了何等的不公?这些又是因何而起?

不如我们一起来从童养媳的起源开始谈起。

虽然早在汉昭帝时,其皇后上官氏就是一个六岁养入深宫的未来帝妻,虽有童养媳的性质,可这毕竟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很大关系,二人更多的是政治联姻而非简单的婚姻。

而要说童养媳,最早可能需要追溯到三国时期,在《三国志》中有过这样的记录“至十岁,婿家即迎之长养为媳”。

这一时期童养媳的情况已经相对普遍,当然这与三国时代的历史有着极大关系,在那个战乱频发的年代,中国人口从5000万锐减到500万,真正的十室九空。

此时,绝大多数家庭是无法依照正常的婚礼办法完成此一人生大事的,很多家庭都是缺衣少粮,青壮年劳动力基本都已征调为兵或死于非命。

这个时代,卖儿鬻女也是常有之事,底层的贫困之民很难有余力相互扶持度过难关,只能想尽办法生存下去。

而生活需要创造更多的劳动力,必须要组建家庭,繁衍后代,于是,人们想出来这样的办法。

将自家的女儿送到未来婆家,这样自家可以减轻生活压力,而婆家也可以获得一个未来的儿媳妇,以达到生儿育女的作用,并且可以帮衬家中活计,实现两家的双赢。

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好的民众自救方案,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方式却产生了更大的副作用。

那个时代如此行事,是因为对强壮男劳动力的需求,作为童养媳的女孩,往往会成为一个生育工具,还要承担繁重的家务。

长此以往,女性的地位被进一步降低,这也加强了男权社会下的男性权威,时代的推演,童养媳也变得愈发普遍,直到明清时期发展到巅峰。

童养媳甚至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在大灾大难之后,更是会有大批的女孩遭到遗弃,被人捡到成为童养媳,这一情况直到21世纪都依然存在。

如果大家能够撇开这些不良的影响,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这一状况的出现,归根究底还是劳苦大众生活水平普遍较低,难以养家糊口而做出的折中无奈之举。

这一行为本身并不是一个可悲可叹的事情,只是后来的发展,让情况变得愈发不可收拾,很多女孩子因为这样的身份一生凄苦。

本来只是穷人家为了减少日常开支,减少婚礼花费等的被动无奈之举,可是后来很多人开始选择自觉接受这一方式。

于是,童养媳成了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很多家庭开始主动选择将女孩送到别家去做童养媳,自己也可能会收养其他家孩子做自己的童养媳。

当这一行为普遍开来,童养媳的地位反而变得更加地下,本来还有些人会将其当做自己家人甚至是儿女,后来,越来越多的则成了家中仆役。

那么到底为何会演变成这样,不如我们从童养媳这个尴尬的身份入手,仔细分析一下。

婆媳关系在我们传统的生活中始终是一个十分难以调节的大难题,婆媳矛盾引发的家庭问题早已不是什么新闻。

婆与媳这本就是两个代表着双方身份地位的重要名词,两者之间的矛盾也属于一种家庭内部的“政治权利”斗争。

在一般的婆媳关系之中,双方或许还存在“互有胜负”的状态,有时候身处低位的媳妇可以协同自己的丈夫获得较高的家庭地位。

然而,在童养媳的世界里,这样的事情基本上是不可能存在的。

虽然,不排除一些收买或者收养童养媳的家庭,对于这个未来的媳妇宠爱有加,视如己出,家庭和睦,亲如一家,大多数情况下,童养媳在一个家庭中是没有什么地位的。

本身,绝大多数的童养媳来自于贫困家庭,之所以要到这个未来夫婿家,不过是要为这家生儿育女,真正的感情成分很少。

这样的孩子往往几岁就已经与未来夫家捆绑在一起,可以说是寄人篱下,那么生活上就必然会是仰人鼻息,童养媳的性格往往会是唯唯诺诺。

因为,她没有任何“任性”的成本,很多时候她们必须从小就要承担起家务,可以算作是赔付夫家的养育之情。

在一些大户人家,很可能会抱养多个童养媳,未来她们的出路也未必就是能够成为家庭主人的妻子,很可能这辈子都只是一个丫鬟而已。

而即便是同样家庭并不富裕的两家人,作为童养媳的孩子也会是家中地位更低的那一个。

对于婆婆来说,她们需要维持自己的身份地位,那么就必须明白自己需要做些什么,需要认清自己与儿媳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个从媳成长起来的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很多时候是依赖于自己的孩子或者家庭背景,多年的“历练”让她们深知自己曾经遭遇,也明白应该如何面对未来的环境。

当媳妇进门之时,婆婆往往需要保持自己的“尊严”,要让对方明白作为一个晚辈应该保持的“礼节”。

在古代社会中,在成为婆媳之前,双方之间往往不甚了解,作为媳妇,突然之间增加一个管束自己的人,难免会出现抵触。

双方之间的矛盾也就就此开启,如果这个媳妇有一定的家世背景,或许还会让家中的婆婆心存几分忌惮,可是当媳妇变成童养媳,那么一切就变得不同了。

因为,这是一个从小就在婆婆管束之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作为婆婆有大把的时间“教导”她如何成为一个乖顺的媳妇。

这样的权威从小就会深深烙印在童养媳心中,很难在后天的成长中有所变化,如果是一位有心的婆婆,完全可以将童养媳变为自己的仆役。

在这样的关系中,作为童养媳的孩子往往会比自己未来的丈夫要大那么几岁,因为很多时候,夫家之所以选择童养媳,一者是为了增加劳力,二者是为了冲喜,以尽早生得男丁,也就是童养媳的丈夫。

也正是因为这样,这未来的夫妻二人之间从出生就存在很多的不平衡,年纪稍长的,甚至有可能是由她将自己的丈夫“带大”。

女孩本身就比男孩成长发育要早,而这样的关系下,女孩需要承担得更多,未来夫妻二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怪异。

对于古代的这些关系,我们或许知之甚少,但是如果有心去翻找,我们可以发现,在当代社会,就在21世纪的今天,童养媳依然存在于某些偏远地区。

最为典型的莫过于福建莆田,基于男尊女卑的观念,在这里,大量的女孩成为生男孩的“副产品”,出生之后往往就会成为别家的童养媳。

她们甚至可能会没有名字,统一被冠以“阿乐”或“长乐仔”的称呼,既不能获得教育机会,也没有离开生长的地方。

在这里,这些阿乐们生来就是为了成为别家的童养媳,成为生育的工具,继续为生育下一代的男孩而不断努力付出。

正是因为重男轻女思想的流行,在这里,所有人都非常自觉地认为,女孩就是应该成为顺从者,必须要听从夫家的安排。

当来到未来夫家之时,这个女孩子也就成了这家的“奴隶”,很多时候这个家里只有未来婆婆这一个女性,其他皆为男性。

对于童养媳的欺压自是很难避免,所有人都会对其欺凌谩侮,即便是同为童养媳的婆婆也不会例外,未来的丈夫更是其顺从的对象。

双方之间的不平等,极容易造成夫妻生活上的不和谐,虽然大多是以女方的隐忍作为结局,可是本应平等的夫妻关系却也变得难以调和。

在童养媳的家庭关系里,可能更多的是主仆,这个“媳”的身份可能会跟随她一生,很难成为妻,只能期盼成为一个婆婆。

此外,由于夫妻双方之间的这种不平等关系,还会进一步加剧双方感情的分化,甚至会引发极为严重的后果。

就在2006年,福建莆田就曾发生过一件震惊世人的杀妻案,死者正是一位童养媳,行凶者则是她的丈夫朱世文。

在外人看来,这位丈夫在当地也可以算有不错的生活,毕业于师范院校,在小学任教,并成为学校的教导主任。

学校的领导眼里,这个教导主任性格内向,但却踏实肯干,在学校的表现一直非常不错,是学校里重要的业务骨干人才。

然而,在家中他却有一个从小生活在一起的童养媳朱秀美,这是一个出生仅4天后就成为他“未来妻子”的女人。

相差四岁的两人,在婚前基本是以兄妹相称,两人的结合也只是众多家庭中非常普遍的现象。

可是,由于结合的目的明确而单一,仅仅只是繁衍后代,所以说尽管二人生活在一起已经很长时间,但是感情却无从谈起。

两人对于未来都心知肚明,夫妻生活根本毫无希望可言,婚后,二人自然是矛盾不断,吵架也是常有的事情。

周边环境的影响,却让两人很难走到离婚这一步,即便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夫妻感情不和,可两人还是没有办理离婚,生活只能无奈的继续下去。

压抑的环境中,双方矛盾不断累积,最终酿成了朱世文用板凳打死妻子朱秀美的惨案,不得不引发人们对于童养媳这一问题的深思。

如果夫妻二人能够平等相处,相互之间彼此尊重,或许两人可以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很多问题,甚至说问题无法调节时也可以采用离婚等方式解决。

可童养媳的关系下,双方很难平等交流,女方往往会受到极大的压制,而男方长期身处“高位”,也很难理性看待双方关系。

这也就造成了夫妻之间身份尴尬诡异的局面,莆田杀妻案恐怕并不是个例,而是这样不平等关系下极易发生的情况。

明眼人都可以发现,其实童养媳产生的最大问题是一个根植于重男轻女思想下的社会问题,是对妇女人身权力的重大侵害。

虽然有少数家庭会善待自己的这个“养女”,可是大多数时候,没有人会去在意这个女孩的实际状况,也不会关心她的需求。

要想改变童养媳的问题,那么就需要全社会改变思想,重新认识一下男女平等这个基本的事实。

对于每一个人,都应当要了解,男女之间必须要有平等的交流,才能真正去了解各自的需求,从而让双方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

如果在二人交往之初,双方之间就存在一种预设的不平等,那么任何一方都很难去倾心相交,各自会封闭内心,从而让双方变得更加压抑。

身处“高位”者,很容易会沉醉于那种作威作福的满足状态,不肯去倾听对方的心声,从而加剧家庭中的不平等,激化矛盾。

身处“低位”的一方,则很难去正视对方,内心的想法只能默默保留,长时间的积累,只会使自己抑郁难平。

当然,社会环境的封闭,也是这种重男轻女思想长期流毒的重要原因,大多数人被约束在这样的思想之下,会不自觉的成为童养媳这一问题的帮凶。

在现代社会,不论男女都应当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勇敢地去面对更加广阔的生活环境,努力打破周边的枷锁,追求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这才是童养媳挣脱束缚,改变悲惨命运的关键,也是一个人应有的人生态度。

编辑:骆驼

责编:林画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