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赵匡胤写了半首诗,几百年内无人敢续,朱元璋看到后:这有何难?
65419

赵匡胤写了半首诗,几百年内无人敢续,朱元璋看到后:这有何难?

我要新鲜事2023-05-22 23:06:020

关于“月”,古代的文人墨客有过无数种想象。

李白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寄托思乡之情,《诗经》用“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来隐喻佳人;在李煜的口中,月则是一种惆怅的象征。

诗是人情感的投射,所以月到不同的人笔下,便会有不同的意象,而这个意象到了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手中,却又是另一番风景。

当初赵匡胤打算攻打南唐时,李煜派人前来求和,为了表现出李煜文采,求和之人朗诵李煜的诗歌,搞得赵匡胤哭笑不得。

于是赵匡胤表示李煜的诗太酸腐,并将自己当年醉卧田间时随口吟的两句诗丢了过去:未离海底千山墨,才到天中万国明。

赵匡胤作的诗虽然只有半首,却将那阴柔静谧得月亮描绘得大气磅礴,展现了他吞吐山河的气概,来求和的大臣不得不服。

而这半首诗自作出来后,几百年来却无一人来接下文,直到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看到这首诗时,才表示:这又何难,我来!竟然真的将赵匡胤这半首诗给接了下去。

那么,赵匡胤这半首诗究竟为何在几百年间都无人来续,朱元璋又是怎么回应赵匡胤这半首诗的呢?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和他的这半首诗。

在宋朝之前,几乎每一个朝代对“武”的重视都高于“文”,毕竟天下是靠实打实的金戈铁马打下来的,而要守天下,手中也必须拥有强硬的军事力量,否则遇到有人造反或外敌侵略,朝廷将不堪一击。

不过到了宋朝,赵氏皇族却反其道而行之,文臣之风蔓延,科举虽不为宋朝首创,但科举之巅峰却出现在宋朝。

甚至立国之后,赵匡胤竟然在太庙中刻下祖训,“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而对于武将,赵匡义却极尽防范之能事,想方设法分掉武将之权,削弱武将与士兵之间的关联,哪怕付出损伤军队战斗力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可以说,宋朝“重文抑武”国策的施行,将文人的地位推到了封建王朝时代的高峰。也正因如此,宋朝文风盛行,出现了苏轼、王安石、欧阳修等文人奇才。

这些文人虽说政治生涯常常跌宕起伏,但无论如何起伏,他们都不会有生命之虞,相比于清朝文人动不动就为文字狱所害的待遇,宋朝的文人不知要幸运多少。

那么宋朝何以出现如此不同于其他朝代的奇景呢?这还要从宋朝的出处讲起。

宋朝之前,华夏经历了五代十国之乱。诸侯纷纷而起,各路军阀之间争得你死我活,天下乱成了一锅粥。

更乱的是,各诸侯内部弑君夺位之事时有发生。往往这家的君王刚刚坐上龙椅,下面的将领就仗着自己手握重兵,夺去君主之位。

而赵匡胤,便是如此上位的。

赵匡胤出身将门,他的父亲赵弘殷便是后周的护圣都指挥使,关于赵匡胤,还有一段有点传奇的故事——传说后汉初年,赵匡胤四处游历,有缘在襄阳的寺庙里结实了一位老和尚。

这位老和尚不但精通数术,还深谙武学,老和尚将一套拳法传了给他,并让赵匡胤去投奔后汉枢密使郭威。

这郭威果然不凡,后来真的做了皇帝,建立了后周,于是赵匡胤也跟着沾了光,做了滑州副指挥使。

后来,赵匡胤经历了陈桥兵变,改变了他的人生,一天早上,赵匡胤的下属们突然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跪在地上高呼万岁,于是赵匡胤就成了这个乱世中又一个夺位成功的将领。

不过赵匡胤比其他君主争气,上位之后一鼓作气,先后打败了一个个竞争对手,最终一统天下。

可是扫清六合后,赵匡胤却有一个心事。这五代十国之乱是解决了,但他看遍了这无数个君主被下属夺位,甚至连自己这个位置都是用非常手段得到的,到时候如果他的手下也来这么一出该怎么办?

尤其在赵匡胤平定李筠及李重进叛乱之后,他对这个问题更是心忧,于是便问丞相赵普,如何才能息天下之刀兵。

赵普对治理天下之道深有见解,于是便告诉赵匡胤,这数十年来之所以帝王换了八姓十二君,来由便是藩镇权力太重,君弱臣强,君主自然无法驾驭下属。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削弱他们的权势,天下便会大安。

听完此话,赵匡胤恍然大悟,于是给一群功臣们摆了场酒席,唱了一出杯酒释兵权的好戏,并在政治上对武将进行各种形式上的打压。

这也就是为什么赵匡胤虽是武将出身,却自开国始便更看重文人,开创了一个文治昌盛的朝代。

当然,赵匡胤其实也并非一个单纯的武夫。他本人在读书上向来刻苦用功,虽然算不上博学多才,肚子里却也并非空无一物。

比如有一次,赵匡胤在打仗前命令下属装几箱东西带走。有人看到后,便揭发他一定是从老百姓那里搜刮了民脂民膏,然后把各种金银财宝都装进了这些箱子里。

后周主听说后,当下十分震怒,便亲自找到赵匡胤家中询问。可是到了赵匡胤家中后,他却发现这些箱子里放的根本不是什么金银珠宝,却是一堆堆的书。

正当不解之际,赵匡胤便笑着解释道,他一介武夫,自小没读过多少书,所以现在只要有闲暇,便要多读点书充实充实自己。

柴荣见赵匡胤军务繁忙还抽空读书,心里很是感动。而赵匡胤自此以后,更是奋发向学,汲取了越来越多的知识,诗词方面也偶有涉猎,自己多多少少还能舞出一些文墨,而且在文学史上为后世之人留下了一首半的诗作。

那么他的诗作水平如何呢?要知道,一个人诗的水平造诣,不能单看他的写作数量。最典型的是乾隆爷的诗,他一生所作之诗达四万多首,几乎每天都能写一首半,可惜他水平真的有限,真正被选入小学课本的却只有一首。

而同样是皇帝的刘邦虽然没什么文化,所作之诗寥寥无几,却作了一首传颂后世的经典——《大风歌》。

至于赵匡胤的诗,虽然与李白、杜甫这样的大师比相形见绌,但在帝王之中,作诗水平也当属上乘。

这其中的“一首”,便是赵匡胤作的《咏初日》。据《庚溪诗话》,以下便是这首诗的内容——

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大概在赵匡胤做上皇帝之前,那时他正与一群好友在高兴地饮酒,正巧这时,赵匡胤眼见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

这壮观绚烂的一幕,让酒意正浓的赵匡胤,一瞬间诗兴大发,作出了这首令后人啧啧称赞的《咏初日》。

这首诗的前两句,对太阳初升时的赫赫炎炎之状描绘了出来,表达极具夸张化,太阳升起时仿佛火山喷发一般。

而后两句,则能明显感受到这太阳之中,蕴含了诗人的情感于其中。尤其这句“逐退群星与残月”,便将诗人的意志加到了太阳之上。

太阳升上高空,本身只是自然之理,可是到了赵匡胤眼里,却立刻雄伟起来,它将天穹之上的群星残月一并逐退,在太阳耀眼的光芒之下,这些星和月的光芒显得是如此渺小,瞬间便被太阳的万丈光芒所掩盖。

显而易见,赵匡胤在借这首诗抒发自己想要打败各路豪强、一统天下的志向,他自己便是那太阳,而各路豪强便是那被逐退的星和月。

这首诗虽然朴素粗犷,可是因为这股子具有帝王之气的雄心壮志,这首诗却也显得不凡了起来,其中气吞山河的气势更是令后世之人所折服。

那么赵匡胤另外的“半首诗”,又是如何呢?

这要追溯到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那时的赵匡胤手中兵强马壮,他挥动千军万马,先后将后蜀和南汉消灭,最终摆在他面前的敌人,只剩下一个南唐。

南唐在历史上虽然并无多少实力,可是其皇帝,大家却非常熟悉——那便是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不是一个好皇帝,他的心思不在治国和用兵,却在春花秋月、谈笑吟诗之上。这就注定了南唐必然不可能长命,不过也因此,李煜却成为了历代皇帝之中,诗词领域的佼佼者。

他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等词,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还出现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之中。

南唐的君主如此暗弱,赵匡胤自然势在必得,开宝八年,赵匡胤出兵攻打南唐。李煜自知完全不是赵匡胤的对手,因此派给事中周惟简、修文馆学士承旨徐铉一同前去开封,尝试求赵匡胤放他们一马。

徐铉等人此行虽为求和,但场面上是不能太软的,因此徐铉打算从本国的优势入手,起码在赵匡胤面前不能输本国的份儿。

徐铉知道在军事方面,他们是没什么可说的,毕竟硬实力在这儿摆着,信口雌黄也不可能有人信。

不过南唐在文化上,却很有底气,毕竟当时的南唐国主李煜在词的领域,可是金字塔顶尖的存在,这点上,的确是没人不承认的。

而在这方面,赵匡胤的确像个城乡结合部的乡巴佬,无法和徐铉他们的国主相提并论。想到这里,徐铉非常自信能借这次机会给南唐找回点名堂。

于是在赵匡胤面前,徐铉对国家实力避而不谈,反倒在文化方面对李煜的文学造诣极尽盛赞之能事,甚至将李煜抬到了圣人的高度。

赵匡胤见徐铉吹嘘李煜,便让他读读李煜的词,李煜还真的当庭把李煜的新词《秋月》朗诵了一番。

赵匡胤本就觉得这个徐铉有些傻气,他向南唐开战,本就是军事实力的较量,这徐铉过来朗诵李煜的词,实在是蠢得不行。这时一听李煜的词,赵匡胤更是哈哈大笑,说这酸腐文人无病呻吟的词,他是不会念的。

徐铉不服气,认为赵匡胤肯定是自己肚子里没有东西,在这里装腔作势,于是便道:那陛下您不妨来一首,让在下开开眼界。

赵匡胤便讲起了他在秦中的往事,那时他喝醉了酒,在华山下的田间睡着了,后来朦胧中醒来,眼见月亮高升,便信口吟了两句诗。

“你且听听看:未离海底千山墨,才到天中万国明。”赵匡胤笑道。

赵匡胤话音刚落,在场之人皆惊。李煜的新词与月亮有关,而赵匡胤这首醉卧田间时作的诗,恰好也与月亮有关,可是二人的气魄却大不相同。

同样是讲月亮,但在李煜的口中,却是文人的伤春悲秋之词。从他的“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中,我们能深深感受到一种文人的优雅与纤弱。

可是就似赵匡胤所说,这词文人之气过重,却毫无帝王之气。而赵匡胤的诗呢?月亮还未升起之时,万水千山皆是昏暗,而月上天中之时,便是万国皆明。

这吞吐山河的豪迈气概与他的《咏初日》一般,都以一个帝王的目光审视日月星辰,将天下河山、家国百姓都尽收眼底,这等格局与气魄,又岂是李煜可比的?

所谓诗词,所看的不单是文采,也要看其立意与格局。这一点哪怕是傻气横秋的徐铉,也看得出来,因此也说不出什么,只能是心服口服了。

毕竟诗如其人,李煜的词放在赵匡胤的诗面前,实在显得羸弱。

不过在赵匡胤彰显帝王霸气之余,一个缺憾也同时显现了。那便是赵匡胤毕竟不是诗道中人,这首诗吟得两句,却没有后两句了。

这就是这首诗令人惋惜的地方,赵匡胤终其一生也没有再续这后两句,此后过了四百年,这首诗也无人再续。

那么是后人没能力续下去吗?当然不是,其实大家是不敢,而非续不出来。毕竟这首诗可是大宋的开国皇帝所写,普通文人若敢续这首诗,难道是垂涎皇帝之位么?

因此大家哪怕心中已经有了如何续的答案,但都很知趣地闭口不说。而这半首诗,四百年间就一直只是这半首。

而到了明太祖朱元璋时期,这种境况却被打破了。

没错,这首诗在几百年之后,由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给续了。某种意义上,朱元璋与赵匡胤是同一种人,其最大的共同点便是“开国皇帝”这个身份。

这个身份,意味着他完全有资格续赵匡胤的诗,别人都是普通文人,他却是实实在在靠兵马打出来的开国皇帝,因此他来续诗,谁敢说他半句?

更重要的是,“开国皇帝”这个身份,意味着二人有过非常类似的经历。他们同样都有过统一天下的野心,同样从一个并不被人看好的人,费尽心思走到做皇帝的那一步。

当然,朱元璋做上皇帝的路途,甚至比赵匡胤还要艰难。

而当朱元璋坐到龙椅之上,再看到这首诗时,他仿佛跨越时空,在另一个时代的皇帝身上看到了另一个自己。

他没读过什么书,文化程度甚至可能不如赵匡胤,可是包举宇内、令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却与赵匡胤一般无二。

因此当他看到这首诗的时候,其实站在了与赵匡胤同等的开国皇帝的高度。他来续这首诗,其实也就与赵匡胤来续这首诗没有什么差别了。

而凭借朱元璋本人卓越豪迈的志向,他如此续道:“恒持此志成永志,百战问鼎开太平。”

这豪迈与大气的味道是不是很熟悉?没错,同为帝王,朱元璋的志向同样是实现野心,并为老百姓带来太平。正因如此,朱元璋为赵匡胤所续的诗,竟然毫无违和感。

而无论是赵匡胤的前两句,还是朱元璋的后两句,都将一个格局宽广、舍我其谁的英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当世乃至后世之人品味他二人“协作”的诗,也能感受到一种浑然一体的大气磅礴。

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来,为何朱元璋与赵匡胤,能统一天下,而他们的其他竞争者却不能。

他们二人打仗,固然有自己的野心,毕竟成为包举宇内、唯我独尊的人物,是当时的天下诸侯都梦寐以求的事情。

可是他们的志向又不止于此,他们与其他野心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们心中还怀有百姓。

朱元璋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不会对当地百姓随便烧杀掠夺,而是给民生息;赵匡胤担忧属下权力过重时,考虑的也不仅仅是帝王基业,而是百姓的安居乐业。

也正因此,这两位皇帝在打天下的过程中才能逐渐获得百姓的认可与爱戴。对老百姓而言,认可和拥护他们,其实也就是在帮助自己过上太平的好日子,管你有没有野心,能让大家吃上饭才是硬道理。

或许也是出于这一层的理解,朱元璋还曾经对赵匡胤做过如此的评价:

“惟宋太祖皇帝顺天应人,统一海宇,祚延三百,天下文明。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这两位帝王,相互之间隔了数百年,但仿佛心灵相通。而他们在这首诗中的交集,便是他们共同想法的写照。

历史总是如此,大家所活在的时代不同,性格不完全相同,经历不完全相同。但大家总能在历史之中,找到与自己经历、身份、性格相似的人,从中获得共鸣,同时以过去的人为镜,也能照出自己的真实面目。

所以某种意义上讲,历史并非过眼云烟,而是一直在重复上演着的、可以相互印证的真实故事。

编辑:小仙

责编:林画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