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为何要烧纸?流传了几千年的习俗,当然不仅仅只是因为迷信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描述清明时节人们祭奠祖先时的情景。
清明节在我们国家已经有几千年历史,每当这天,人们就到先人墓地上烧纸焚香,缅怀逝去的亲人。
在民间,烧纸是丧葬习俗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程序,在老人去世之后,亲属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焚烧纸钱,有的地方称为烧“倒头纸”。
根据民间说法,死去之人在赴阴间路上会有很多小鬼挡道,烧倒头纸是为亲人的灵魂付买路钱。
在很多地方,还会为逝去亲人烧“脚乘”,也就是纸糊的车马,意思是让亡人的灵魂能顺利到达地府。
然而,在现代人眼里,很多人把烧纸焚香看做一种封建迷信,甚至单纯地认为是给去世之人送去在阴间的花销用度。
那么,人们在亲人去世之后,烧纸真的只是阴间的“买路钱”?仅仅是封建迷信糟粕吗?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下烧纸这一延续上千年的习俗。
自古以来,我们国家就讲究“以礼入法”,早在炎黄时期,就对各方面礼仪进行了系统规范,这其中就包括丧葬文化。
比如,在黄帝时期推行“内棺外椁”的安葬制度,周朝时期人们就开始用陶俑、陶器来陪葬,除此之外,对棺衣、吊丧等按照等级做出了明确规范。
发展到先秦时期,更是对丧葬礼仪、祭祀礼仪做出了系统规范,这时,“事死如事生”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笃信死去之人在另一个世界也会享受和生前一样的待遇,于是陪葬品和丧葬规格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奢侈豪华。
最典型的就是秦始皇陵墓,其规模之大、陪葬品之多世所罕见,直至今日,人们依旧无法打开这座规模庞大的陵寝。
后来,随着儒家思想越来越得到官方认可,对丧葬文化做出了更加细致的规定。
那么,在丧葬习俗中,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烧纸的?烧纸又有哪些意义呢?
这一切,要从汉武帝时期说起。
汉朝之后,汉武帝推行独尊儒术、以孝治国的方略,让丧葬文化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
一定程度上,汉武帝把丧葬文化作为孝道的重要内容,甚至纳入国家法律。
不仅如此,汉武帝考察官员的第一准则就是看官员是否遵从“孝道”,不遵守国家关于丧葬礼仪的人是不会被提拔重用的,甚至还会面临牢狱之灾。
正因为如此,在汉朝时期,丧葬文化极为繁盛,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汉朝的随葬品格外奢华。
比如,名噪一时的海昏侯刘贺墓,考古专家发掘出土了10余吨五铢钱,足足有200万枚。换算成黄金的话,这些钱币值50公斤黄金。
汉朝时期的丧葬文化之所以发达,也离不开佛教和道教的推波助澜作用,佛教的转世观念、道教的成仙追求,让人们更加相信人死后会去另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里,同样过着生前的生活。
所以,在汉朝,即便是贫苦人家,也会尽可能安排一些随葬品,以备逝去之人在阴间花销用度。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即便是皇家贵族也无法承受其奢华的随葬品,因此,人们对薄葬的呼声越来越高。
在这种呼声的推动下, 民间开始出现了真金白银的替代品——纸钱。
人们在亲人去世之后,开始烧大量纸钱,用以替代那些昂贵的陪葬品。
关于纸钱出现,还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皇家贵族的引领作用,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那些贵族担心自己死后坟墓被盗。
原来,从汉代开始,竟然出现了盗墓风潮。那些盗墓贼知道皇族的陵墓里有大量金银珠宝,于是便通过盗墓来发家致富。
司马迁在史记中就有过详细记载,据说在汉朝盗墓行为非常猖獗,不仅民间有很多盗墓团伙,就连皇家贵族也以盗墓为乐。有一段时期盗墓甚至成为一种新行业,衍生出了很多门派,盗墓技术也得到了空前发展。
那个时期,最为有名的盗墓贼就是一代枭雄曹操,“摸金校尉”一词就是从曹操的军营中产生的。
为了维护高额军费开销,曹操组建一支专门从事盗墓的军队,四处寻找皇家墓室,而后大张旗鼓地挖掘盗窃,用那些金银购买武器、扩充实力。
正是从那时候开始,很多皇家贵族在修建陵寝时,一方面修的更隐蔽、修的更坚固,另一方面,开始减少陪葬品,以免自己死后被盗墓贼侵扰。
而曹操本人,在死前更是小心谨慎,不仅精心挑选埋葬地,而且墓室陪葬品极少,以至于在河南安阳发现的曹操墓中,只有数量不多的兵器、碑刻等,几乎没有任何金银珠宝之类的陪葬品。
综合以上种种原因,自汉朝之后,人们给死去的人烧纸钱就开始流行起来。
在中国历史发展历程中,少不了令人遐想的神话传说。烧纸这一习俗除了上文那些有迹可循的原因外,据说还和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有关。
相传在东汉年间,一项重大发明改写了历史,也加速了文明演变,这就是蔡伦发明的造纸术。
纸张的出现,让蔡伦名声大振,也让他一夜暴富,全国各地官府和民间文人争购买蔡伦制作的“蔡侯纸”。
然而,随着蔡伦的名利双收,逐渐引起了他的哥哥蔡莫的嫉妒。在蔡莫妻子的怂恿下,蔡莫开始偷偷地学习蔡伦的造纸术,幻想着取代蔡伦实现一夜暴富。
于是,趁着蔡伦不注意,蔡莫就扒着窗户、骑在墙头上偷学造纸技术。几天后,自以为学会了造纸术的蔡莫开始在家里偷偷实践。
然而,蔡莫和妻子忙活了一晚上,却制造出了一堆又黑又粗的糟纸。
以为哪道环节出了差错,蔡莫又重新开始,没想到接连试验了几次,都造不出蔡伦那样又白又细的纸,气得蔡莫捶胸顿足,大发脾气,而他的妻子竟然急火攻心晕死过去。
蔡莫瞬间慌了神,可是无论怎么呼喊,妻子都没有任何动静。
几个时辰过去了,妻子还没有任何气息。蔡莫以为妻子已经去世,只能带着悲痛羞愧的心理把妻子装入棺材中。
妻子的死全都是因为造纸引起的,于是蔡莫气地把那些又黑又粗的纸在妻子的灵前烧了。
很快,灵堂里就飘起了呛人的黑烟,周围邻居以为灵堂着火,纷纷赶来察看情况。
可就在这时,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蔡莫妻子竟然在棺材内疯狂地捶打木板,厉声呼救,一时间大家都以为是诈尸,四散而逃。
可蔡莫却壮着胆子走近棺材,确认是妻子的呼救声音。于是,蔡莫赶紧推开棺材盖子,只见妻子一下子坐了起来,不仅如此,还大声说出了一句奇怪的诗句:阳间有钱通四海,阴间用纸做买卖。不是丈夫把纸烧,谁还肯放我回来。
蔡莫把妻子搀扶下来,他的妻子向众人详细说了自己死后的遭遇。原来,她已经到了阴曹地府,就在这时,蔡莫烧了大量纸张,竟然被鬼神作为“纸钱”全部笑纳了。
由于收到了阳间送来的纸钱,阎王爷网开一面让蔡莫妻子还了阳。
蔡莫妻子死而复生的事实摆在眼前,很快“阎王爷收纸钱”的消息传扬开来,而蔡莫造出来的那些又黑又粗的纸则被认定为“阎王爷指定钱币”。
蔡莫因祸得福,他的劣质纸张竟然比他弟弟的纸还受欢迎,一度供不应求。于是,蔡莫夫妻加大马力,生产了大量粗糙的纸张。
从那之后,烧纸的习俗在民间流行。
人们把蔡莫生产的粗糙纸张叫做“斗底纸”或者“升底纸”,在亲人去世后,烧给阴曹地府,一方面让亲人在另一个世界“有钱花”,另一方面,也为了打点那些阴间的牛鬼蛇神。
后来,人们为了让糙纸更体现钱币的模样,还在纸上剪出铜钱的形状,称之为“冥币”。而且人们还相信,烧得越多,福报就越多。
很多人说,蔡莫妻子的突然死亡,就是他们夫妻自导自演的一出戏。这出戏这无疑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营销案例,通过妻子的假死,让自己的劣质产品打开了另一个销售渠道。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无从考证。但烧纸这一习俗无疑寄托着人们对逝去亲人的一种“孝心”。
说到孝心,关于纸钱还有另一个故事。
据说在唐朝时期,佛教盛行。在佛教中有来生转世一说,人们为了让逝去的亲人来世能有一个好归宿,通常会请寺院的和尚来念经超度。
那年,有一个县衙的官员老母亲去世,于是就把母亲的遗体送到了寺庙里,想让和尚超度一番。
然而,炎炎夏日,没过多久,遗体便开始腐烂发臭。寺庙和尚为了延缓遗体变质、掩盖难闻的气味,于是在尸体旁燃烧一些纸张,而后把纸灰洒进棺木内。
那名官员不解其意,质问和尚,和尚便告诉那名官员,烧纸就是烧钱,通过袅袅青烟传递到阴曹地府,这样去世之人就能在阴间接收到了。
官员信以为真,对和尚感恩戴德,在处理完母亲后事之后,还给寺庙捐了很多香火钱。
从那之后,烧纸的习俗从寺庙里流传到民间,逐渐盛行。后来,人们还用纸制作一些纸人、纸马,在亲人下葬的时候焚烧,同样是为了方便在阴间使用。
烧纸习俗的由来有很多说法,但无论如何,烧纸已经传承了数千年历史,演变到现在,人们依旧在传承发扬着。
那么除了亲人去世后在灵位前烧纸,还有那些重要日子需要烧纸?烧纸又有什么讲究和禁忌呢?
烧纸的主要时机是清明节和中元节。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节日,同时也是重要节气。清明节在古代是重要祭祀节日,一个家族或一个部落要举办盛大祭祀仪式,一方面是祭祀先人,另一方面是祈求风调雨顺。
在民间,人们则在这一天集中祭奠逝去的亲人,在祖坟里焚香烧纸。
在很多人看来,烧纸是必不可少的,这是表达自己孝心的重要方式,在这一天集中给逝去亲人送去阴间花销所用的“冥币”,以避免在阴间受委屈。
烧纸的另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就是中元节,中元节在阴历七月十五,在民间也有把这一天称为“鬼节”,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
根据鬼神理论,传说七月十五这一天是阴曹地府大门打开之日,届时里面的鬼魂全部出来领取阳间家人送来的纸钱、供奉等物品。
而那些孤魂野鬼由于没有家人给送东西,于是便四处游荡找东西吃,有的还会到到人间祸害众生。
所以,人间的人们也会额外烧一些纸钱留给那些孤魂野鬼,以防止被他们缠身作乱生祸。
由此不难看出,中元节这一天烧纸焚香、供奉祭祀贡品,也有祈求家宅平安、万事顺遂的含义。
其实,且不论那些鬼神理论,每年定期去祭奠缅怀逝去的亲人,这无疑是一种表达思念之情、尽孝道的重要方式。
当在亲人的坟前点燃几柱香、焚上几把纸钱,能让我们始终记着自己从何而来,要将去往何处。在和逝去亲人的这种特殊交流中,能让我们沉下心来,去感受以前的亲情,领悟以后的责任。
回到烧纸的话题,无论是在清明节还是中元节,烧纸都有一些讲究,切不可乱烧。
比如,在老祖宗留下的俗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前三后四,左五右六。意思就是说,清明节去上坟烧纸,不能当天去,而是要在清明节的前三天,或清明节后四天烧纸。
为什么要错开清明节这天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清明节这天,阴曹地府的道路非常拥挤,这天烧纸,先人很可能收不到。
在民间,人们甚至还流行着“提前烧一百顶二百”的说法,因为在清明节,大量冥币涌入阴曹地府,自然会引发冥币贬值,也就是通货膨胀。
为什么清明后四天也可以烧纸呢?这主要是为了方便那些出远门或路途受阻的人。阴曹地府的阎王爷会通融宽限几天,让那些没有及时赶回家的人也能给他们的亲人送来纸钱。
那么,“左五右六”又是什么意思?这里的数字是指早晨五六点钟。
清明时节早晨的五六点中,正是阴气最重之时,再过一两个小时,太阳就会升起。到那时再烧纸,阴间的先人也就不敢出来接收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烧纸的同时,一定要点燃一炷香,在佛教理论中,焚香所冒出来的屡屡青烟是沟通阴阳两个世界的桥梁,只有焚上一炷香,烧的纸钱才会送到阴曹地府。
而且,在烧完纸后,还要在坟头用石块压上一摞纸钱。主要目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向外人宣示,自己的家族后继有人、香火延续,每年都会来祭祀扫墓,以防止别人破坏自己家的祖坟。
那么烧纸的时候,有哪些该注意的地方呢,按照老祖宗的规矩,有些禁忌一定要知道。
比如,在中元节的时候,有很多人不方便去坟地里烧纸,就在当天清晨找一处十字路口,在地上画一个圆圈,而后在圆圈里点燃纸钱。
在此过程中,男女是有别的,如果是男人烧纸,需要先画一个十字,然后再画一个圆圈。而女人烧纸不需要画十字,只需画一个圆圈,但要注意,要在圆圈留一个开口,这个口的方向要面对坟墓的方向。
在点燃烧纸之前,要先磕三个头,然后祷告祝愿,而后再点燃冥币。
为什么要画十字和圆圈呢?这主要是为了圈住“钱”,防止被孤魂野鬼抢走。在很多地方还会采取在烧纸四周浇一圈酒水的办法来圈住钱。
在烧完纸后,一定要留一些纸钱洒向空中,那些是留给孤魂野鬼的。
烧纸时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在城市中,人们往往集中选择一个路口给各自的先人烧纸。如果来晚了不得不跨过别人烧过的纸灰,这时要虔诚、客气的说一声“借过”。
如果在坟地里烧纸,烧完后要在坟头上“压纸”,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禁忌需要知道:如果是清明节烧纸,坟头上需压一张纸钱,这是换夏衣之意。
而如果是中元节,则需要多压几张纸,这是换棉衣之意。
烧纸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看起来都是虚无缥缈的行为。再加上一些鬼神理论掺杂其中,更让现代人感觉这就是一种迷信和糟粕。
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环保观念的提升,很多人认为烧纸不仅容易引起山火,而且还污染环境,在连放鞭炮都已经禁止的当下,一些地方甚至明令禁止清明、中元节期间烧纸。
然而,烧纸这一习俗已经传承数千年,早已深入人心,如果突然不允许烧纸,无疑让很多人难以接受,甚至无所适从。
那么,到底该不该取消烧纸这一习俗?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故事,我们或许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相传唐太宗时期,相良是一个非常善良、孝顺之人,他每年都会按时给逝去先人烧大量纸钱,没想到正是他的善孝之举竟然让死去的唐太宗还阳了。
原来,唐太宗突发疾病去世,来到阴曹地府后,唐太宗找到相良在地府的先人,找他们借了很多金银,拿到这些金银之后去找阎王爷“买转鬼魂”。接受了唐太宗大量金银的阎王爷果然让唐太宗还阳了。
唐太宗感恩相良,在起死回生之后,派尉迟敬德携带大量真金白银去感谢相良。然而,相良却打死也不敢收。在他看来,自己的善孝之举是不需要回报的,更何况,唐太宗借的是阴间的钱,怎么能用阳间的钱来还阴间的债呢?
唐太宗也没有逼迫相良收下,而是把那些钱都用在了做善事上。
由此可见,烧纸钱只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善孝之心。
其实,不管是烧纸钱、还是祭祀等,无不包含着传统文化中的善孝文化,人们在传承丧葬文化的同时,延续的是一种善德之行、孝道品格。
毫无疑问,那些支持取消烧纸习俗的声音也有其科学、合理之处,毕竟烧纸必然会带来环境的污染,严重的可能带来巨大森林火灾,而且还会增加人们的经济负担。
但烧纸习俗也不宜一禁了之,否则将会彻底斩断延续数千年的传统风俗,这无异于自毁根脉。
要知道,西方一些国家巴不得我们对传统文化失去传承和自信。比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就曾嚣张的说过:“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
那么,如何做到既传承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习俗,又最大限度的做到环保、生态呢?
一方面,需要加强观念的引导,让人们逐步认识到,烧纸并不是越多越好,这只是表达善孝之心的一种形式。比起烧纸更重要的是在亲人活着的时候努力尽到自己的孝心,这比任何死后的祭奠都重要。
另一方面要加强丧葬用品市场的管理。比如,一些商家为了盈利,大肆渲染烧纸的重要性,甚至不断“与时俱进”,推出纸制的小轿车、电视节等所谓“奢侈品”,这些无疑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对待传统习俗,既不能一禁了之,更不能铺张浪费,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才是我们应把握的重要原则。
烧纸看似是一种封建迷信,但背后却包含着延续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和传统习俗,既有文化传承的意义,更有感情融合其中。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词,就包含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泪点和痛点:割舍不断的血脉情和故乡情,也是一种家国情怀,成为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纽带。
未来,或许人们最终不再烧纸了,那时候我们的文明程度一定实现了新的演进。
编辑:天色渐明
责编:林画
- 0002
- 0001
- 0000
- 0000
- 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