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58年毛主席视察合肥,同意张治中一建议,罗瑞卿:主席第一次破例
65592

58年毛主席视察合肥,同意张治中一建议,罗瑞卿:主席第一次破例

我要新鲜事2023-05-23 13:36:060

毛主席一生中,曾多次到各地地查看农业、工业等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毛主席每次出行都会事先跟工作人员以及当地的工作人员强调,不要搞特殊,不要特殊对待也不要打扰群众等,立下了许多规矩。

身边的工作人员也知道毛主席的脾气一向不喜欢打扰人们,也会再三强调一番。

但在一次去往安徽的视察中,随行的罗瑞卿却说:“这是主席第一次破例”,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是什么原因让主席改变了自己的主意呢?

1958年8月底,北戴河会议结束后,毛主席在休息间隙,邀请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张治中一家人吃饭,饭后张治中便向主席聊起了之后的工作安排,说自己不久之后要回到北京了。

毛主席听了之后,看着张治中,认真地建议他再等一段时间,说自己有事情要跟他说。

究竟是什么事情,毛主席并没有明说,张治中知道毛主席主动提出的一定是重要的大事,立刻收起来闲聊的放松,坐直了身体,郑重地点了点头。

到了九月中旬,毛主席把张治中叫了过来,张治中便知道是那件要让自己等上一段时间的事情了。

毛主席看着眼前一脸严肃的张治中,只是笑了笑,随后神神秘秘地向他说:“治中啊,之前欠你的账,现在要还了”

而张治中在听到这句话后,立刻松下紧张的神色,眼睛也亮了起来,兴奋得直点头,脸上的笑意怎么也止不住。

这是怎么回事呢?

要知道毛主席一生简朴,很少向别人借什么,怎么会欠下张治中的账呢?

原来是因为,张治中作为安徽人,对于家乡一直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

不仅在解放前常常自掏腰包为了家乡的发展出谋出力,建设学校,解放后,更是多次表达对于家乡的怀念和记挂,时刻关心家乡的发展情况。

正因如此,张治中便常常希望毛主席能去安徽看看,视察安徽发展得怎么样。

几乎每次毛主席从外地出差回来,张治中见到了总会问一句,有没有去安徽看一看呀,并多次替安徽人民表达对于毛主席到来的期待。

问得次数多了,毛主席理解张治中对于家乡的感情,但因为之前政务繁忙,便说算是欠下了张治中的账,之后会还。

这次会议结束,毛主席主动提出去安徽看一看,这让张治中怎能不激动呢?

于是,这趟安徽之行就此敲定,时间定在了9月16日。

这天上午,“江峡号”轮船行驶在杨家套江面上。

此时,天气凉爽,江面两岸绿树环绕,鸟鸣不断,正是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

轮船行驶得并不快,稳稳地靠近安庆码头后,船上的人露了面,正是毛主席一行人。

此次出行安徽,不仅罗瑞卿陪同前来,更有对此次视察铺垫许久,多番邀请毛主席的张治中。

而张治中对于出行一场期待,在出发前便耐心地叮嘱自己的秘书,说自己这次出去会每天都跟在毛主席身边,让秘书把毛主席的每句话都记下来,按时整理,这样回来能写成一篇记录,这是十分宝贵的资料。

翘首期待中,毛主席开始对于安徽的视察工作。

第一天到达后,毛主席先视察了安庆市一中和钢铁厂。

夜晚,毛主席乘坐的灰色车辆停在了合肥市稻香楼宾馆楼下。

毛主席的住处是在一处普通的平房里,里边的布置很简单,只有一张木板床和办公桌,桌子上摆放了文房四宝。

工作人员知道毛主席爱看书,每到一个地方更是会查阅地方的历史文化书籍。于是,工作人员便准备了《安徽通志》和《合肥县志》,以及一些史书等,让毛主席可以随时查阅。

住下后,毛主席便让秘书请来了此次负责接待的人员,立下了三条规矩:

第一条是对方不许请自己吃饭;第二条是自己也不会请他们吃饭;第三便是用餐按照伙食标准进行,不许准备酒。

话音刚落,毛主席又笑了笑说道:“希望大家监督我们”。

瞬间便舒缓了紧张的气氛,众人心理对毛主席更是多了一层敬佩。

当晚,整座宾馆都暗了灯,忙了一天,大家都早早地歇下了。只有毛主席住的平房还亮着一盏小灯,他对于白天的见闻进行了总结,同时,又给安徽大学题写了校名。

白天在车上的时候,毛主席便详细地问了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目前安徽的办学情况,在得知安徽办了一所综合性大学后,毛主席显得非常高兴,直说:“一个大省,需要有个综合大学!”

高兴之余,毛主席还同意了曾希圣为合肥大学提名的请求,同时毛主席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叫“安徽大学”吧。

于是,深夜里忙完工作后,毛主席便挑灯,认真地写了四张,让曾希圣可以挑一张最合适的,并随着提名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夸赞了安徽的发展是大有潜力的,并且叮嘱道,不要因为现在的成绩骄傲。

17日下午,几辆轿车开进了安徽省博物馆。

几名讲解员早已经列阵以待,神情严肃地等着领导口中的“重要人物”。

早在几天前,博物馆馆长便将所有工作人员召集起来,说过几天会有重要人物来视察,让员工们做好充分的准备。

当时的安徽省博物馆,接待过周总理和朱委员长等,因此员工们在最初对于馆长的严阵以待还有些不理解,

要知道,博物馆接待过许多大人物了,难道这次的大人物比之前的官都大吗?

虽然心里犯嘀咕,但员工们还在里里外外地把博物馆打扫了一遍又一遍,玻璃都擦得快看不到了。

等了几天后,这一天下午,他们终于见到了这位领导。

但谁也没有想到,居然是毛主席!

汽车停稳后,走在人群最前边那个昂首挺胸的人,正是毛主席!

这一发现让讲解员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情激动得只一味鼓起掌,表达自己的激动和欢迎。

唯一一个提前知情的博物馆馆长首先开了腔,大声说:“毛主席好!欢迎毛主席!”

这个时候其他馆内工作人员才仿佛回过神来,一边欢呼一边鼓掌,眼睛盯着毛主席的身影,嘴角止不住地上扬。

毛主席挥手向大家打了招呼后,在馆长的介绍下,简单了解了安徽博物馆的情况。在听了馆内藏品的历史意义后,笑着同大家说:“那我今天可要大饱眼福了,好好看看啊!”

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个小故事。

参观到水产馆时,负责讲解的人员叫黄秀英,还是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

水产馆位于大厅的中间位置,在等待毛主席过来的时候,黄秀英内心难掩激动,但是又怕万一毛主席看过前边的历史文物馆不来了怎么呢?万一毛主席对水产没兴趣怎么呢?

就这样,带着千头万绪,她紧张的站在入口处,焦急的等待着。

过了一会儿,农业馆的同事跑过来,跟她说,毛主席来了!

这才打断了黄秀英的胡思乱想,但毛主席好不容易来了,黄秀英却开始紧张了。

进入展厅的毛主席,老早注意到了这个有些拘谨的姑娘,于是毛主席主动走过来伸出了手,与黄秀英握手。

黄秀英下意识地伸出了手,但在握手之后也久久没有回过神,呆呆地站在原地,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做什么,该说什么。

一旁陪同的馆长正准备开口提醒,毛主席却轻轻问道:“小鬼,这是什么鱼?”

黄秀英这才反应过来,赶忙回答:“毛主席,这是中华鲟。”

毛主席仔细地看着眼前中华鲟的标本,继续问道:“这个鱼有多重?”

黄秀英回答道:“500多斤”,可刚说完,黄秀英立刻有些后悔,因为过于激动,她把讲解词忘了一干二净,只能问一句说一句,连该怎么主动介绍也忘了。

毛主席看出来了黄秀英的内疚和后悔,便突然问了一句:“这鱼吃不吃人?”

黄秀英一听,愣住了,因为解说词里没有这部分内容呀!而毛主席看着黄秀英呆愣住了,便哈哈大笑,周围的人也跟着笑起来。

黄秀英这才反应过来,毛主席怎么会不知道中华鲟不会吃人的,这么问只是为了缓和紧张的气氛,让自己放心讲解。

于是,黄秀英也跟着笑了起来,一扫之前的懊恼,流利地开始了水产馆的讲解。

18日,毛主席视察钢铁厂和农具厂后,当天夜里,张治中和曾希圣来到了毛主席的住处。

因为第二天毛主席便要离开合肥前往芜湖了。

但因为毛主席出行一向容易引起群众的围观和欢迎,太多的人挤在一起,十分容易引发安全问题,所以毛主席便没不让群众们聚集起来欢送自己。

这时张治中便主动找到毛主席,提议要不弄个“夹道欢送”吧,这样毛主席既可以顺利启程,又能保证治安的稳定,同时还可以让合肥人们可以见见我们的领袖。

罗瑞卿虽然也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但又担心毛主席不同意,便特意询问了毛主席的意见。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在张治中说完之后,毛主席点点头,笑着说:“到你们这里,就你们安排喽”。

看着毛主席同意了,张治中和曾希圣内心涌起了强烈的自豪和激动,自己完成了合肥人民的愿望!

离开毛主席住处后,便立刻着手准备第二天的安排。

而罗瑞卿则是震惊于毛主席会同意,和张治中不住地感慨:“这是主席第一次破例!”

按照这次的欢送计划,本来只会有15万人到场,但没想到毛主席明日启程的消息一经发出,无数的人民群众都赶了过来。

有的人早早地便在附近等着,只希望第二天能占一个好位置,能离心中的毛主席再近一些。

到了第二天,罗瑞卿等人这才发现,到场的群众远不止15万,而是有两倍之多,足足30多万人!

19日当天下着濛濛细雨,从各处赶来的人民,静静地等着毛主席出现。

大家没有焦躁和不安,只是安静地站着,看着毛主席的发现,翘首期盼着。

终于,毛主席出现了!

在几辆汽车中,毛主席乘坐在抵一辆敞篷车上,向群众挥动着手臂,笑眯眯地和人们打招呼。

街道上似乎瞬间被点绕,处处洋溢着呐喊声和欢呼声,一阵一阵的“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像潮水一样袭来,连带着整个城市也跟着躁动。

雨水让这样的热诚更加纯粹,这一年,毛主席已经65岁的高龄,但他始终坚持站在雨里,与群众们互动。

这样振奋人心的旅程持续了半个多小时,而毛主席也在雨水中站了半个多小时。

等汽车到了火车站,在大家依依不舍的眼神中,毛主席进入了车厢,但又几次为了安慰群众们的情绪,照顾群众们的感受,从车厢里出来,向大家挥手表示感谢。

下午三点,火车开动后,毛主席坐上火车,离开了合肥。

那天,毛主席离开合肥后,群众们都纷纷写信寄给自己的亲朋好友,难掩心中的激动和兴奋,仔仔细细的写着今天见到毛主席的情景。

在信中,他们表达了对于领袖的热爱和对于党的忠诚, 更是用了极大地笔墨来表述自己见到毛主席时的激动心情,看到毛主席的时候,仿佛看到了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

这样的场景怎么能不让人动容呢?

2022年,距离毛主席的这次视察已经过去了60多年,但经历过这个场景的人们,却依旧记得当时的每一个细节,就像是昨天发生的一样。

虽然现在修了新的道路,有了崭新的城市面貌,但所有人都不会忘记这段历史,带着前辈们的志向砥砺前行,吾辈自强。

参考资料:

1. 毛主席来安徽视察 3_4<期刊>·《安徽教育》,1958年.11期

2. 1958年9月17日毛主席走进安徽省博物馆 朱世力 48_49·《中国文化遗产》,2005年.04期

3. 毛泽东与安徽的一些人和事 陈周 10_21<期刊>·《江淮文史》,1993年.01期

4. 一位电影摄影师的追忆——开国领袖视察安徽轶事 王文锡 44_46<期刊>·《党史纵览》,2012年.06期

5. 我两次见到毛主席——毛泽东视察安徽纪实之二 张世荣 11_14<期刊>·《江淮文史》,1993年.03期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