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1975年黄维被特赦后,参加宴会见到81岁的李仙州:你怎么这么能活
65597

1975年黄维被特赦后,参加宴会见到81岁的李仙州:你怎么这么能活

我要新鲜事2023-05-23 14:01:021

1959年,毛主席坐在桌子旁,看着桌面上长长的战犯名单,似乎在考虑着什么。

名单上的名字皆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战争罪犯,毛主席此刻在考虑的问题,便是如何处置这些战犯

良久,毛主席批示:释放全部战犯,给予他们相应的自由。

先放一批表现好的,然后逐一进行特赦,而被释放的皆为改造积极、良好之人

此次释放,中央决定对那些存在抵触改造,认错态度不好的人继续关押,直至改造成果良好。

自1959年至1975年,对于改恶从善的战犯共实施了7次特赦。

在敲定特赦名单过程中,有两人极为特殊。

周总理曾特意点名,先后在1960年及1975年的特赦名单中加上了两个人的名字:李仙洲和黄维。

那么,二人究竟犯下何错?他们是如何被俘获的?周总理为何亲自点名要求特赦二人?

1947年2月,李仙洲接到任务,受命去往前线:在8日前占领新泰、莱芜。

21日,李仙洲接到电令:共军已对其实施包围,需马上向北突围

“大军压境,将自己包围,自己竟毫无察觉!”

李仙洲听闻,内心大惊。

随后,李仙洲同其他高级将领召开紧急会议,商谈解决之法。

经讨论,最终决定于23日早全军突围。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作为国民党高级将领,韩练成其实还有一层身份:他是我党安插在国民党中的一枚“冷箭”

李仙洲撤退,必会经过吐丝口镇,所以华东野战军便盯上了此处,但他们需要时间。

而韩练成此番与李仙洲周旋,拖延撤退,不过是在与我党里应外合,争取时间罢了。

23日,李仙洲率兵突围,谁知韩练成却不见了,如何寻找都没有找到,就这样又拖延了一会。

李仙洲知道不能再拖下去,必须马上突围,于是下令前进,而华东野战军早已埋伏等候,牢牢把握住了李仙洲部队的逃跑通道

李仙洲部队俨然成为瓮中之鳖,华东野战军在莱芜地区,顺利歼灭李仙洲7个旅

就这样,李仙洲被俘。

“高级人员被捉去,早晚会被杀掉的!”

在听闻李仙洲被俘后,蒋介石大怒。

但是,被俘后的李仙洲非但没有被共产党杀掉,反而在战犯管理所进行了改造,还在北京功德林遇见了许多老相识,其中,就包括黄维

黄维又是如何被俘的?两人见面后,又发生了何事?

黄维同李仙洲一样,都是“科班出身”,先后于黄埔军校、陆军大学毕业,且喜爱研究中外兵法,与李仙洲也算是老相识

黄维性格耿直较真,为人不喜,在军中争议声音较大。

在参加淮海战役前,他正在筹办一所军校,且将担任校长一职。

该军校是蒋介石重点部署,打算仿照西方国家,打造培养优秀军官,为此,他投入了大量心血。

然而,军校筹办不到两年,淮海战役便打响。

黄维被蒋介石紧急调往徐州,担任第12兵团总司令

对于这位临时空降过来的总司令,许多人都对其产生质疑。

其实,黄维已经多年未曾上过战场,自二战结束后,他多少有些厌战,还曾带领家眷回到家乡,不再参与这些纷争。

只是后来蒋介石提出建立军校一事,并力邀他担任军校校长,他才离开家乡,开始筹办军校。

但是他这位总司令,上任不到三个月,便全军覆没,自己也被解放军俘虏了去。

1948年,淮海战役打响。

11月,粟裕在碾庄将黄百韬兵团包围,蒋介石下令,黄维带兵前往徐州

计划商定,由16、6、8三个兵团,分三路于安徽宿县会师,打通津浦路徐蚌,扭转局势。

黄维奉命带兵出发,结果18日便在蒙城遭到中原野战军进攻

23日,黄维邀功心切,带领兵团率先发起了进攻。

此次黄维的同学陈赓也驻扎在此,他了解黄维的性格,知道他沉迷书本,于是便设计,摆了一个“口袋阵”。

即放弃已占阵地,将黄维兵团引进口袋阵中,且黄维果然不出所料中计。

25日,黄维兵团被困在双堆集,蒋介石发现胡琏不在前线,便命空军用飞机将他送至黄维处。

胡琏到达后,黄维兵团士气大增,黄维根据当前局势,组织了一个名为“汽车防线”的防御战术。

他称,这个战术,会让中原野战军啃掉牙,败阵当前

但黄维却低估了中原野战军的战斗力,在我军的连续攻击下,黄维兵团弹尽粮绝

虽然黄维兵团内部已十分混乱,但仍在挣扎。

15日,黄维下令突围

我军向突围方向持续追击,终将黄维兵团全部歼灭,黄维也因此被俘。

被俘后,黄维被送至战犯管理所进行改造,后遇见了李仙洲。

黄维性格执拗,被俘后,十分不配合。

中原野战军的联络部长杨松青,曾动员他们给杜聿明、邱清泉写劝降信,要求他们签字。

信写好后,其他人都签了字,唯独黄维不签

不仅如此,黄维认定自己已经是阶下囚,时常与管教人员搞对立。

管教人员曾回忆,在改造过程中,他总会大放厥词,对于认错悔改的战犯,也时常讥讽挖苦。

虽然人在狱中,但他依旧保持“将军风范”,走路挺直腰杆,对于自己认为不合理的地方,就破口大骂。

不仅如此,他一直留着胡子。

按照他的说法,在国民党留的胡子,不能在共产党的监狱里剃掉。

监狱规定每位战犯都要学习,并写出体会,杜聿明曾书写万余字笔记,并主动要求寄给蒋介石。

而黄维始终认为自己无罪,若非要挑错,那就是愧对跟随自己的兵。

因此,他拒绝写任何悔过书,并表示若再打一次,他绝不会输!

在战犯管理所,黄维始终不肯放弃认输,他的女儿也曾说服他,甚至妻子的自杀,都未能换来他的悔过之心。

因此,黄维便成了监狱中,拒绝改造的典型。

李仙洲则不同,被俘后,他并未对共产党产生太大的敌意,对于战败,他始终认为一切皆为天意。

改造时,他积极配合,共产党的思想也让他产生了很大的触动。

作为李仙洲的老相识,陈毅曾告诉他:好好改造,共产党会好好对你们。

在一次被俘军官座谈会上,李仙洲曾表示,是自己无能,但是战争本身就是极大的错误,早就应该结束了。

李仙洲起初是被关在哈尔滨,后迁至北京功德林。

在功德林,他见到了昔日黄埔军校的同学,杜聿明、黄维等人。

在这种场景下相见,起初确实尴尬,但见多了也就习惯了。

李仙洲一直认为,自己的双手沾满鲜血,终将会受到制裁,所以每次吃饭,他都吃好几个馒头,把每顿饭当做最后一顿饭来吃。

只是让李仙洲没想到的是,有生之年竟能有机会走出去,这让他看到了希望。

1959年9月,毛主席的《特赦令》传至功德林,一些认错态度良好且积极改造的战犯得到了特赦。

对于战犯,党中央的态度是采取人道主义,以关怀感化为主。

在他们改造期间,解放军并未因为他们是战犯而有所苛待。

甚至在他们生病时,解放军会带他们去医院,且不用佩带手铐,平时的餐食也总会有肉。

此外,还时常组织他们学习,并提出具体意见等。

但饶是如此,特赦战犯,还是在他们的意料之外

不仅如此,毛主席还做出指示,对于被释放的战犯,要有行动自由,还要给予一定的生活费。

毛主席对所有战犯的情况都了如指掌,之所以做出释放全部战犯的决定,的确有他的思虑在。

一则,能够体现我党宽广胸怀和政策;二则,能与台湾方面修复关系,利于两岸统一。

此次特赦的战犯,需满足几个要求:需改恶从善;需关押满十年;需认错态度良好;积极接受劳动改造等。

一直到1959年第一次特赦大会召开前,李仙洲内心都十分忐忑,毕竟名额有限。

12月,第一次特赦战争罪犯大会召开,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宣读特赦名单。

“杜聿明、王耀武...”

一个又一个名字被念出,大家都越发地焦急,纷纷竖起耳朵听是否有自己的名字。

不久后,法官停止,随即说道:

“以上人员已改造满10年,且已改恶从善,现予以释放,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权。”

被念到名字的无一不在抱头大哭。

而一旁的李仙洲,见名单中没有自己的名字,心里咯噔了一下自己等待了这么久,终究还是没能如愿。

周围也早已炸开了锅,其余未念到名字的人纷纷叫嚷:我们哪点不如他们,为何他们可以,我们不能!

但李仙洲没有参与其中,他知道,只要好好表现,就一定会被赦免。

在此后的一年里,李仙洲积极表现,配合改造。

直至1960年,第二批特赦大会召开,李仙洲竟在名单中听到了自己的名字,这让他难以置信。

事后他才知道,原来,第二批名单中原本是没有自己的名字的,是周总理亲自叮嘱,将自己的名字加了进去。

这是为何?

“李仙洲”

“有!”

听到自己名字的时候,李仙洲泪流满面。

这年,李仙洲已经60岁,这是他一生中值得纪念的日子,在这天,他终于被特赦

其实,周总理与李仙洲曾为师生关系

在黄埔军校时,周总理是政治部主任,李仙洲则是他的学生,且深受周总理影响。

周总理听闻李仙洲在改造期间一直积极配合,表现不错,便在名单中特意加上了他的名字。

李仙洲得知此事后感慨:我惭愧,未能给老师争光,反而成为了老师的敌人。

在李仙洲被释放后,周总理曾专门找他谈话。

“因为你年龄大,在黄埔第一期的学生里,我一直记得你。”

周总理回忆道。

李仙洲心中有愧,说道,学生过去不争气,以后一定好好做人,您放心。

两人又聊了一会,便作了告别。

不久后,相关部门找到他,想将他安置到全国政协和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但李仙洲婉拒了。

他表示非常感谢,但自己想回到家乡去。

于是,他便被安排到了济南,出任山东省政协秘书处专员,生活十分惬意平静。

本以为此前过往就此了结,谁料,1975年,周总理再一次召见了他。

正如前文所说,从1948年被俘后,黄维始终拒绝改造,而这一次,周总理给李仙洲安排的任务,便是劝说黄维

1975年2月,毛主席想起有一批战犯已经被关押二十多年,随即决定特赦最后一批战犯

李仙洲得知,黄维在改造期间牢骚不断,对我党以及解放军的成见较深,算是“顽固分子”。

不久前,华国锋正拟定最后一批特赦战犯名单,黄维的名字其实并不在名单中。

但周总理综合全局考虑,认为应尽可能将“不符合标准”的人数减少,对其再次进行思想改造。

而最令他头疼的,便是“顽固分子”黄维,是以,这才将李仙州找来,让他去劝说黄维。

在见到黄维后,李仙洲以亲身经历与黄维促膝长谈,帮助黄维转变思想。

其实,黄维刚到功德林时,便患有结核病,我党医护人员并未因为他是“顽固战犯”而对他区别对待,反而四年如一日,始终坚持精心照料,而他的病情被彻底根治。

是新中国的医护人员挽救了他的生命,让他重生。

日积月累的改造,外加李仙洲的劝诫,让黄维逐渐的消除抵触情绪,思想上也发生了转变

直至1975年,最后一批特赦名单初步拟定,周总理亲自特赦,将黄维从“不符合条件”名单中拿掉,这才结束了他长达27年的改造生涯。

不久后,华国锋、叶剑英等在毛主席的指示下,在北京一个大饭店设宴,招待最后一批特赦战犯,约计293人。

此次宴会,除华国锋、叶剑英等领导人以及最后一批战犯外,杜聿明、李仙洲等前几批被释放的人也一同来此叙旧。

黄维见李仙洲后,笑着说:“哎呦,这谁呀,你老头子怎么这么能活啊!”

李仙洲同他开起玩笑:“我才81,早着呢!”

说完,大家哈哈大笑!

1977年,黄维参加完国庆观礼后,与小女儿一同南下考察。

在路过南昌纪念馆时,看到了故人,心中感慨万千:

“那么多为人民谋幸福的人都成为了烈士,而我却得到了改造,好好的活着...”

黄维感叹:“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他说,我只要还有一口气,一定要为祖国和人民贡献一份力量。

李仙洲也一样,在特赦后,他写了许多关于曾经的文章,记录下了历史。

从战犯到公民,看似不可实现,但党中央却做到了。

释放所有战犯,是毛主席做出的伟大决定,在当时国际上引起了较大轰动。

人们纷纷感叹,只有共产党和毛主席,才有如此宽广的胸襟和气魄。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