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64年邓小平兰州视察,认出一妇女后问:这5年你隐姓埋名过得如何
65611

64年邓小平兰州视察,认出一妇女后问:这5年你隐姓埋名过得如何

我要新鲜事2023-05-23 15:11:420

1964年,正值我国原子弹研究的关键时刻,预定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就在这一年。

4月的一天,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同志来到了兰州504厂视察,在工厂的陪同人员中,邓小平同志意外地看到了一名女子,便径直朝她走去,并拉着她的手问道:

“这五年你隐姓埋名过得如何?”

这不禁让人好奇,这名女子是谁?邓小平同志为什么会认识她?她又为何隐姓埋名在504厂生活5年呢?

1930年,一名女子考入了燕京大学物理系。这在当时引起了一阵议论,因为此前几乎没有女子来学物理,她可以算得上是第一个!

在那个民智还未完全开化的年代,人们会认为偏执的认为女生只适合文科,男生才适合理科,女子读物理系肯定读不出什么名堂出来。

但这个女子并不在乎人们的偏见,这种思想反倒刺激了她,自此以后她更加努力学习,势要打破人们女生不能读理科的偏见。

在其后的人生道路上更是与物理同行,不仅专注于研究物理学界的学术难题,还为国家的核物理发展和国防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这名女子名叫王承书,她于1912年出生在上海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这使她自幼喜爱读书。

但和其它大家闺秀的小姐喜爱的诗琴书画不同,王承书非常喜欢常人看来及其枯燥的数学,在上学后他的数学和物理学科的成绩经常名列前茅。

年少的时候,王承书的父母经常给她讲近代中国的历史,因此她明白,要想让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必须相信科学的力量。这也让王承书坚定了学习物理的决心。

自那以后,王承书找到了自己未来的方向,她要成为像居里夫人那样,将自己的全部献身科研。

于是她每日刻苦学习、用心钻研,成绩在学校中一直名列前茅,并在1930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的当时中国的名校—燕京大学物理系。

尽管考入了心仪的院校,学到了想学的专业,但王承书的奋斗的脚步并没有因此停止,尤其是在受到外界质疑的时候,更坚定了她学习物理的信心。

当时,王承书所在的燕京大学物理的班级中一共有13人,而这13个人中有12个都是男生,只有她一个女生,这让别人经常对她议论纷纷。

但王承书不在乎外界的言论,反而更加努力学习。很快她的学习成绩成为了整个燕京大学物理系第一名,这个第一名一直连续保持了3年,并且还获得了当时燕京大学的最高荣誉——“斐托斐名誉学会”金钥匙奖。

1936年,王承书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她的本科学习,并被直接保送成为燕京大学物理系的研究生。

1937年,卢沟桥事件爆发,北平很快沦陷了,中国进入到全面抗日战争时期。

北平的沦陷使燕京大学不得不被迫南下一路到了昆明,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组成了西南联大。王承书和张文裕也南下到了昆明。

就是在昆明西南联大的这段时期,张文裕在任教期间培养了杨振宁、李政道、唐敖庆等未来为中国科学界贡献巨大力量的专家。而王承书也在这个时期完成了自己的研究生学业,并与自己的导师张文裕结了婚。

其实这次结婚并不是突发奇想,两人此前已经相恋了几年。

在读研究生期间,王承书就和自己的导师张文裕日久生情,互相爱慕。

但自从两人在一起后,学校里经常有人在背后对他们指指点点,张文裕作为男生还好,王承书则要承受比张文裕更多的指责与谩骂。就连王承书的家人,也劝她离开自己的老师,免得让别人说闲话。

但这些都没能使王承书感到困扰,张文裕也选择忠于自己的爱情,于是两人便私定了终生

而两人结婚后不久一件事情的发生改变了两人的人生轨迹。

有一天,王承书偶然得知美国密歇根大学有一个留学生计划,这个大学计划提供招募亚洲地区的女性学者到美国留学,并全程提供奖学金。

得知这个消息后,王承书十分激动,毕竟战乱时期中国的教育系统已经濒临崩溃,教育资源也十分稀缺,她想去到美国接受更好的教育。

但后来王承书了解到,这个留学生计划只提供给未婚的年轻女性,这让她非常气愤,且感到不甘心,于是便写了一封申请书给密歇根大学。

王承书在申请书中先是陈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已经取得的成绩,然后又详细说明了自己已婚的状况,还在末尾慷慨陈述对只接受未婚女子留学申请的不满,强调已婚女子仍然可以做科研,学术研究不应该限制已婚还是未婚!

在看到王承书的申请书后,奖学金委员会便准许破格录取她来美国留学,并提供奖学金。

就这样,王承书开始了自己美国留学的生涯。

1942年,王承书到美国后在密歇根大学物理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乌伦贝克。她的丈夫张文裕也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巴尔摩实验室任研究教授。

在博士期间,王承书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气体动力学,这是一个研究气体运动规律与相对运动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著名教师的指导和完备的实验室设施,使得勤奋好学的王承书进步飞快,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取得了密歇根大学的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王承书并没有停止科研,而是留在密歇根大学做了研究院,继续和自己的导师乌伦贝克一起攻坚气体动力学。

1951年,在经过7年的研究后,王承书和导师乌伦贝克提出了“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这一方程对高空稀薄气体动力学有着很大的意义与价值,在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至今仍然在气体动力学有很大的应用价值,王承书也因此开始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就在发表“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后的第二年,王承书证明了“索南多项式”,并且求证出了它的本征值得谱。这一研究成果再次震惊了学术界,因为此前还没有人成功证明过“索南多项式”,王承书是历史上的第一人。

在物理学领域的专业研究,这让王承书赢得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人们开始纷纷对其投以敬佩之情,并猜测如果照目前的情况下去,假以时日她必定会赢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然而,就在西方学术界发展的如日中天的王承书,此时却有了放弃在美国得到的一切,回到祖国的念头。

有一天,王承书突然发现,长期在美国学习生活的儿子说英语已经比说汉语还流利。这件小事一下刺中了她的内心。

一方面,她为自己的儿子将来可能更加认同自己是美国人而非中国人感到伤心;另一方面,她害怕长久的美国生活会像同化儿子一样同化自己。

其实,这也不难猜到,因为王承书前文提到过,王承书自小就有着家国大义,她是为了祖国的发展进步才学习物理的,出国留学也是基于利用外国资源,促进自己国家发展的目的。

如今她已经成功完成学业,并且成为专业领域的顶尖人才,因此她认为,在国外生活了这么久,是时候该回自己的国家去了。

况且此时中国共产党也已经领导人民建立起了新中国,国家成立之初,各项事业肯定都急待发展,现在正是回国参与建设的好时候。

此时的王承书早已经身在美国心在中国了,一直想方设法回到中国去。

她的老师和同事也纷纷劝她:“以你的能力,留在美国拿诺贝尔奖是迟早的事,为什么非要回科研水平差劲的中国呢?”

面对同事和朋友的劝告,王承书并没有多说什么,她知道他们也是为自己好,但她回国的心始终没有动摇。

然而就在王承书准备动身回国的时候,美国当局明确规定,凡是在美国学习和工作的理工、农学和医学的中国科学家,都不允许出美国国境。

得知这个消息后,王承书慌了,他马上联系当地的华人朋友,询问有没有可能以别的方式回到中国,在得到否定的答复后,她无奈也只得先留在美国。

美国政府在看到王承书与张文裕在物理上的研究后,更是频繁和两人见面,希望他们能为美国制造原子弹,并许诺锦衣玉食的待遇,只为两人能留在美国。这个要求被王承书给拒绝了。

后来,为了防止王承书和张文裕偷跑回中国,或者传送什么机密信息给中国,美国政府竟然还派出特工对两人进行了长时间的监视。

而这一切都没有使她放弃回国的决心,困难和阻碍反而使她更加坚定。

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经过周恩来总理与美国代表的长时间谈判,美国终于同意解除对留美中国科学家限制出境的禁令。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王承书夫妇非常开心,马上着手准备回国的相关事宜,但美国政府还是不想将两人放行。

后来在经过中国政府的协调,和两人多次向美国政府申请出境后,美国最终同意两人出境,王承书于1956年终于回到了心心念念的祖国。

“1956年10月6日是我难忘的一天,在离别了15年的祖国国境上,第一次看到五星红旗在空中飘扬,心里说不出的兴奋,我要为国家做贡献,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干什么。”

这是王承书在回国后写在日记中的一句话,可以看到她回到中国时的激动心情,和为国家奉献一生的决心,后来她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回国后,王承书被安排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同时她还在北京大学兼任教授,专业研究和培养学子两份工作齐头并进。

她想要尽自己的最大能力,来提高国家的科学水平,以此更好更快地发展进步。

一天,王承书正在上班时,钱三强找到了她。钱三强是为了寻找物理人才,彼时国内的物理学家并不多,而他想到了王承书正是研究物理,于是就来找了她。

听闻钱三强的来意后,王承书明白了。1958年,我国计划筹建热核聚变实验室,准备发展自己的核工业,建造核武器,著名的核物理学家钱三强任负责人。

不过钱三强有个很纠结的地方,那就是此前王承书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流体动力学,而不是核物理,因此钱三强一直在考虑到底要不要找她。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尽管都属于物理领域,王承书的研究方向和核物理学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况且她本来就是自己领域内的专家了,要其从头开始研究一项完全陌生的领域,看起来有些不太现实。

不仅如此,热核聚变是一份保密性很强的工作,平时的吃穿用度都在实验室,这意味着王承书也要离开自己的丈夫与刚满8岁的儿子,仅在周末的时候能与家人相聚,这对一个母亲来说,是十分难熬的。

因为当时中国研究核物理领域的科学家很少,仅有邓稼先、何泽慧等人。

经过再三思量后,钱三强还是找到了王承书,并问她是否愿意加入到研究热核聚变的队伍中来。

而就在钱三强以为王承书不会答应时,王承书却脱口而出了三个字:“我愿意”。

就这样,王承书离开了自己熟悉了几十年的研究领域,化身新手,投入到我国的核工业建设中。

而王承书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带领着我国的专家学者,前往苏联去学习建立热核聚变相关知识与经验。

因为当时我国的工业基础相当薄弱,在热核聚变等高技术高难度的方面更是没有经验。而正好当时我国与苏联的关系还不错,苏联允诺会在核工业建设中给予我们一定的帮助。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王承书前往苏联学习,并在回国的路上,用了七天七夜的时间,将从苏联拿到的资料翻译成中文。

后来,这些资料被相关领域学者和专家广泛阅读,填补了我国热核聚变领域研究的空白,也大大推动了我国核工业研究的进程。

王承书抛弃了自己曾经从事十几年的气体动力学领域,从零开始,经过两年时间的认真学习,变成了国内的热核聚变领域内的专家,真正实现了她自己所说的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干什么”的诺言。

然而一天,本该在北京热核聚变实验室做研究的王承书,却悄无声息地踏上了去往兰州的列车,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1961年的一天,钱三强再一次找到了王承书。询问她是否愿意加入高浓度铀的相关研究。并且告知她,这次的研究更加保密,连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也不能告知。

如果同意,她将离开北京,去往工厂实地研究指导,期间不能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也许要隐姓埋名一辈子。

那时我国进入了自主研发原子弹的关键时期。当时中苏关系已经破裂,苏联不再向中国提供热核聚变领域内的相关支持与帮助,我们想要制造原子弹,就完全只能靠自己,这对工业基础很薄弱的新中国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

好在在钱三强、邓稼先等人的领导下,原子弹的研发进程不仅没有中断,反而在一步步地向前推进,只不过用以制造原子弹的核心燃料——高浓度铀的研发进程依然比较缓慢,而高浓度铀是否能研制出来,直接决定了我国的原子弹制造计划是否能成功。

而就在研究进展停步不前的时候,钱三强再一次找到了王承书。

王承书在听到钱三强的邀请后,依旧脱口而出:“我愿意”。

简单告别了家人后,王承书去到了兰州,成为了504工厂唯一的一位女性科学家。

到了兰州后,王承书立即投入到高浓度铀的相关研究中。由于国内此前与之相关的研究非常少,王承书只得大量阅读有限的外文文献,然后据此不断进行实验。

就是在不断摸索与频繁试错的方式下,王承书带领504工厂的一众科学家,仅用了3年时间,就提炼出了符合国家要求的高浓度铀,完成了我国热核聚变领域研究的质的飞跃,使我国核工业发展迈上一个大的台阶。

1964年4月12日,邓小平同志来到了兰州504工厂视察,工厂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进行陪同和讲解,王承书就在其中。

当邓小平同志与陪同专家亲切问好的时候,一眼就认出了王承书。随即便朝她走去,紧紧握住她的手:

“我记得你,59年你在北京的实验室工作,还作为杰出科学代表出席过中央的会议,之后就再也没有听到你的消息,没想到你到这里来了,这5年你隐姓埋名过得如何?”

王承书听到这些后,眼神中突然有一瞬间的闪烁,但很快便冷静下来。

尽管感到温暖,但她并没有直接回答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问题,而只是满含微笑地点了点头,以回应小平同志对她的认可。

其实,不是王承书不想回答,而是严格遵守保密守则已经成为了她的一个习惯。

尽管隐姓埋名这几年,国家并没有忘记她,人民也还在挂念她。只不过对比功与名,她更想脚踏实地地做事,为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就在高浓度铀研制成功后,1964年10月16日,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这一爆不仅震惊了中国,更震惊了世界。

年轻的新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成功试爆原子弹的国家,这打破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妄想将新兴的社会主义中国扼杀在摇篮的邪恶意图,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军事保障。

在世界上别的科学家享受着丰厚的物质条件和举世的功利名誉时,王承书却选择离开家人,甘愿到环境恶劣的西北默默奉献。

1994年6月18日,王承书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回顾这为中国居里夫人的一生,可以用勤俭节约、生活简朴来形容。就连自己为数不多的工资,大部分也是资助科学研究和帮助生活困难的人员。就连晚年做手术的钱,她都不愿意出,而是花在国家更需要的地方。

在她的心中,国家和人民的位置永远在自己的前面,自己能做的就是默默无闻,奉献一生。

她无愧是是国家的功臣,民族的脊梁。不仅邓小平同志不会忘记,我们所有人都不会忘记她。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