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毛主席去世,杨振宁在美国说出12字评价,字字精准催人泪下
1976年,北京。
秋日,寒风瑟瑟,落叶纷飞,原本清朗的天空中笼罩上了一丝阴霾。
9月9日,新中国的缔造者,一代伟人毛泽东去世。消息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一时间,神州大地草木失色,只余痛哭之声。
彼时,远在美国纽约的杨振宁也收到了毛主席去世的消息。
他泪流不止,几度哽咽。随后,美国的华人华侨在纽约为毛主席举办了隆重的追悼会,尽管远隔大洋,可怀念与崇敬之心不减。
杨振宁作为代表,在追悼会上发言,他强忍眼泪,说出了掷地有声的十二字,用来评价毛泽东。
语罢,全场落泪,世界为之感动。
杨振宁说了什么?他眼中的毛泽东是何模样?这位享誉中外的科学家与伟大的人民领袖毛泽东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这一切,还得从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关系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局势发生变化,美苏争霸,两极格局形成。与此同时,新中国成立,沉睡数年的雄狮终于苏醒,迅速成为了影响世界格局的一支重要力量。
而在建国初期,出于多方面的考量,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因此,中美之间长达二十年断绝交往,但当历史的步伐迈入70年代,伴随着各方实力的不断变化,新的世界形势应运而生。
彼时,美国沉溺于越战的泥潭中,经济衰退,政治动荡不安。
为了缓解国内外矛盾,美国不得不积极外交,增强与亚洲国家的联系。而中国却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发展迅速,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从而拥有了更多的外交话语权。
对于中美两国而言,此时改善双边外交关系,将成为共同的选择。
这一积极的变化令许多在美华人欢欣鼓舞,科学家杨振宁便是其中之一。
杨振宁出生于安徽合肥,他的父亲杨武之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
1944年,杨振宁从西南联大研究院毕业,随后赴美留学,就读于芝加哥大学。
在取得博士学位后,杨振宁结识李政道,两人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开展物理学研究,并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奖,成为最早获此殊荣的华人。
当时,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漂洋过海,传到杨振宁的耳中,他当即便想要启程回国,探望亲友。可是,中美两国的冷战关系使得这一愿望久久不能实现,杜鲁门颁布法令:在美国获得了理工博士学位的中国人不得回国。
直到1971年3月,美国才取消了这一禁令,杨振宁在第一时间写信给父亲,表达了渴望回国的愿望。
而当杨武之将这一消息报告给国务院的时候,不出几天,便收到了极为积极的回复。
就这样,在中国驻法大使馆的帮助下,杨振宁顺利取得签证,踏上了这次特别的破冰之旅。这是他个人命运的转折点,也是中美两国交往的新篇章。
1971年7月20日,杨振宁抵达上海,回到阔别26年的祖国。
在这次的访问中,杨振宁不仅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还了解到了中国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甚至在会见亲友之余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回忆此事,杨振宁忍不住感慨:“总理那么忙,大事小事都关心,连我在北京、上海活动的情况,他都很清楚。我非常惊奇的是周总理已是七十三岁的高龄了,精神还那么好。”
与周恩来的会面,让杨振宁对新中国的领导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1971年后,杨振宁每年都会回国一趟,与新中国的科学家们交流心得,见证发展。
直到1973年夏天,杨振宁第四次回国时,他怀着忐忑的心情,提出了一个特别的请求——他希望能够见毛主席一面。
原来,见到毛主席,是杨振宁一直以来的心愿。
但他知道毛主席年事已高,且工作繁忙,因此一直没好意思开口。
直到那年,他心中的渴望越来越强烈,终于没忍住,用试探性的口吻对北京旅游局的工作人员表达了这个心愿。
令杨振宁感到惊喜的是,他这个“冒昧”而“唐突”的请求,竟然得到了毛泽东的首肯。
很快,杨振宁接到通知,毛泽东将于7月17日在中南海的菊香书屋接见他。
而这,也是他与毛泽东故事的开始。
接到通知后,杨振宁最初的欣喜很快被紧张所代替。
他深知,能够让毛泽东在百忙之中接见自己是多么难得的机会,但也正因如此,他有了颇多顾虑。
要知道,杨振宁这次回国,既不是记者,也没有任何特定的任务,只是一次私人性质的探访,还希望借此机会加强中美两国间的了解。
因此,杨振宁事先没有拟定任何问题,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场会面将以何种方式进行下去。
怀着这样紧张的心情,杨振宁终于等来了与毛泽东会面的日子。
这一天,杨振宁昔日的恩师周培源早早来到了他家,陪同他一起乘专程前往中南海。
汽车缓缓驶入中南海的大门,杨振宁的心中愈发忐忑,没想到却在这时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周恩来。
周恩来微笑着站在车边,向杨振宁挥手示意,他亲切的迎接了他们,并带着杨振宁走向了菊香书屋。
一推开门,杨振宁就看见了早已等候多时的毛主席,顿时心如擂鼓,这位缔造了新中国的伟人正活生生站在自己面前,叫人如何不激动。
周恩来向毛泽东简单介绍了杨振宁,杨振宁立刻走上前去,握住毛泽东的手问好。
毛泽东看着他,展颜一笑,说:“你是物理学家,你对物理有贡献。”随后,毛泽东还调侃般地称赞了杨振宁一句:“你很年轻嘛!”
话音刚落,屋子里的所有人都笑了起来,看见如此亲切和蔼的毛主席,杨振宁紧张的情绪顿时散去了大半。他也连忙给毛泽东回话,说:“我今年51岁。”
当谈话真正开始后,杨振宁才意识到,他先前的那些担忧都是多余的。毛泽东为人随和,学识渊博,尽管身为政治家,可仍然对自然科学有着极深的了解,他们之间完全不用担心没话说。
杨振宁能回国探亲,交流学问,毛泽东也为他感到开心。
攀谈一会后,毛泽东询问起了杨振宁的研究方向,杨振宁告诉他,自己现在正在研究基本粒子,让他没想到的是,毛泽东竟然对此也很感兴趣,他甚至提出了许多详细的专业问题,如:粒子是否可分,宇称守恒和非非守恒等。
短暂的惊讶过后,杨振宁忙告诉毛泽东,目前这个问题仍没有定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毛泽东听了之后,鼓励他继续深耕,他甚至告诉杨振宁,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也推测过物质的结构。
看着一脸疑惑的杨振宁,毛泽东笑眯眯的说:“一日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在与毛泽东交谈之后,杨振宁从未想过,哲学与科学之间存在着这样玄妙的关联,正是毛泽东给予他新的启示,为他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
至此,杨振宁对毛泽东的学问可谓是心悦诚服。
两人之间的谈话始终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尽管说的是高深的问题,可毛泽东从未想过要得到什么严肃的答案。
他更像是一个关心后辈的老人,闲话家常一般地探讨一些有趣的问题,一个科学家,一个政治家,也能迸发出别样的火花。
不知不觉中,谈话迎来了尾声。
在这短短的一个半小时里,杨振宁收获颇多,意犹未尽,直到毛泽东的秘书敲门进来,提醒毛泽东休息的时候,杨振宁才意识到,毛泽东拖着病体,陪自己聊了那么长的时间。
他的心中五味杂陈,最多的是敬佩与感动。
尽管身体不适,但毛泽东的精神依然很好,他执意要亲自将杨振宁送到门口,临行前,还握了握杨振宁的手。
而毛泽东接下来所说的话,又一次深深打动了杨振宁。
毛泽东说:“我小时候,也想在科学方面有一些贡献,后来没做到。现在我很高兴你在科学上做了一些贡献。”
如此真挚的话语,让杨振宁眼眶湿润,毛泽东身为伟人,却依然那样谦虚。
杨振宁连忙摆了摆手,表示自己愧不敢当,而当他再仔细打量毛泽东时,忍不住说出了自己对毛泽东的祝福。
杨振宁说:“毛主席,我在中国到处看到大家祝愿您万寿无疆的标语,我也要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这是他最朴实的心愿,也是他对毛泽东的高度赞美与肯定。
谁料,毛泽东一听这话,反倒乐了起来,摆摆手,当即拒绝了这样的说法。
毛泽东幽默地表示:“你不要这样讲,这句话不对,不科学。”
俏皮话冲淡了离别的感伤,杨振宁虽然第一次与毛泽东见面,但只通过一次交谈,就完全感受到了毛泽东的人格魅力。
而这一切,不过仅仅是个开始,毛泽东会见杨振宁一事,产生了诸多积极的正面影响。
随后的两年时光里,杨振宁曾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及新中国与毛泽东,为西方世界了解中国,正确看待中国打开了一扇窗。
1976年,毛泽东去世,杨振宁更是泪洒纽约,谱写了另一段传奇的故事。
毛泽东与杨振宁的会面,不单单是一场卓越者的惺惺相惜,更是足以被载入史册的高光时刻。杨振宁是毛泽东第一次会见的外籍中国科学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会谈刚结束,新华社就迫不及待的发布了消息。
消息中写道:“我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今天下午会见了前来探亲、访问的美籍中国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毛主席在中南海自己的书房里,同杨振宁博士进行了一个多小时极为亲切的谈话。”
消息一出,世人皆惊。
这是友好的前奏,更是风云变幻前最有力的信号。
果然,毛泽东会见杨振宁一事,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美国方面迅速做出了反应,在杨振宁探亲结束回到美国后,有大批记者追着他进行采访。
不仅如此,就连美国的中央情报局都把电话打到了杨振宁的家中,询问他与毛泽东具体的谈话内容,试图分析出毛泽东会见杨振宁的真实意图。
好在杨振宁沉着冷静,且早有准备。
杨振宁在美国期间,每每遇到与美国国防有关的研究,总是会刻意避开,正因如此,他的几次中国之旅,才没有被美国抓住把柄。
而当毛泽东亲切接见杨振宁的消息传开,毛泽东的正面形象在华裔学者中得意树立,他们纷纷打消了顾虑,启程回到中国探亲,还有的人干脆留了下来,为祖国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
与此同时,为了不辜负毛泽东的嘱托,杨振宁下定决心,要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与社会地位,在美国宣传真实的新中国与毛泽东,帮助美国人打破偏见,从而促使两国进一步交往。
后来,杨振宁曾多次谈到自己与毛泽东的这次会面。
有一次,他前往日本参加高能物理会议,当日本大学教授中村询问他与毛泽东谈话的内容是,杨振宁表示,毛主席的精神非常好,和他谈论了上下古今,颇具意义。
他还告诉中村,在毛主席的影响下,中国十分尊重自然科学的发展,并将其视为一项造福人类的大事。
随后,这篇谈话被发表在《读卖新闻》上,标题为《杨振宁谈四访中国》,他也曾接受香港记者采访,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回到美国后,留学中国学生刊物《星报》也转载了杨振宁的采访,以《杨振宁三谈毛主席会见》为名,还原出一个更加生动与鲜活的毛泽东。
即便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杨振宁也未曾停下脚步,他在毛泽东追悼会上的十二字发言可谓是令人垂泪,感动世界。
当时,毛泽东去世的消息刚刚跨越大洋,传到了海的彼岸,在美华人全部悲伤不已,决定在纽约召开追悼会,遥寄哀思,表达对毛主席的怀念之情。
而在这场追悼会上,杨振宁被推举为代表发言。
那一天,纽约阴云密布,正如人们沉痛的心绪。
杨振宁定了定心神,站在发言台上,那份亲自撰写的讲稿被紧紧握在手中,讲话开始,杨振宁深吸一口气,开始回忆二十世纪初的中国。
他说,用鲁迅的话来说,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是一个吃人的社会,不管是封建主义的压迫,还是帝国主义的掠夺,都让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然而,即便在这样的逆境之下,依然有人勇敢地选择站了出来,而那个人,便是毛泽东。
紧接着,杨振宁带领着现场众人重温了毛泽东1927年年初写就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他说,年轻的毛泽东挺身站在中国农民的牵头,做了革命的带路人。
尽管革命的道路是艰难的,革命的牺牲是巨大的,毛泽东甚至因为革命而失去了自己的亲人,可他依然不计代价,向着目标前进,这才最终铸就了辉煌的革命成果。说到这里,杨振宁自己的眼眶红了,台下也响起了低低的啜泣声。
在杨振宁眼里,毛泽东既是明灯,也是舵手。
他强忍眼泪,满怀深情地说:“在艰难的道路上,带路的是毛主席,在巨大的牺牲中,带路的是毛主席,在取得辉煌的成果的每一个过程中,带路的是毛主席。”
其实,不光毛泽东了解杨振宁所研究的领域,杨振宁也同样能够理解毛泽东的思想。
在讲话中,他向在场的所有人介绍了毛泽东的群众路线,还引用了毛泽东自己的话,所谓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也唯有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
在这场讲话的结尾,杨振宁眼含热泪,说出了自己心中对于毛泽东的十二字评价。
杨振宁说:“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位巨人!”
话音刚落,现场掌声雷动,人们泣不成声,在遥远的大洋彼岸,深切怀念着这位伟大的领袖。
好在毛泽东的期盼并未落空,以他与杨振宁的相识相交为起点,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参与进了新中国的建设之中。
他们二人的这一段故事,也被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之上,成为传奇。
参考文献:
1、徐胜蓝 ,孟东明.毛泽东会见杨振宁[J].领导文萃,1998,(第2期).
2、刘金岩1,张柏春1,2,吴岳良3,4,5.杨振宁:中美科技交流合作的推手[J].自然科学史研究,2021,(第3期).
3、孔令华,蒋国华编. 自然最和平 毛泽东与科学家[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3.08.
4、王爱枝主编. 当惊世界殊 毛泽东与国际人士的交往[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4.01.
- 0003
- 0000
- 0000
- 00016984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