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2013年刘思齐接受采访:毛岸英赴朝前交代4件事,牺牲后才知用意
65673

2013年刘思齐接受采访:毛岸英赴朝前交代4件事,牺牲后才知用意

我要新鲜事2023-05-23 19:46:402

十六年前的5月12日这一天,刘思齐来到朝鲜大榆洞前的一片松林下。

她静静地看着树下树立的毛岸英的墓碑,思绪早已经飘回到毛岸英离开前的那段时光。

当年临走前,毛岸英特意交代给了刘思齐四件事情,当时的刘思齐根本没有多想。在知道毛岸英牺牲后,刘思齐才明白了毛岸英说那些的用意……

1959年2月的某一天,时任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委员的任荣接到了时任中央军委秘书长总参谋长罗瑞卿的电话:

毛岸英的妻子刘思齐提出想要和妹妹邵华去到朝鲜,为牺牲八年多的毛岸英扫墓。

这是刘思齐身为烈士家属多年来的愿望,毛主席已经同意了。

但毛主席强调行事务必低调,不要惊动朝鲜党和政府。

通话结束后,任荣长长地叹了口气,不由得回忆起1950年10月23日在进入朝鲜的途中,认识的那个会说俄语的年轻帅气的年轻人。

通过短暂的交流,任荣知道了这位年轻人名叫毛岸英,在苏联学的俄语,回国后种过地、做过工、当过工厂党总支书记,且新婚不久。

任荣很是喜欢与毛岸英交谈,在一次吃午饭的时候不经意间得知他是毛主席的长子后,任荣在惊讶的同时更加佩服和欣赏毛岸英。

正式进入朝鲜后不久,中国志愿军就向敌军主动发起了第一场进攻。

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短短12天,便把敌军从鸭绿江边打退到了清川江以南。

首战胜利令中国志愿军士气大涨,但也激起了敌军的怒火。

11月25日这一天,几架敌军轰炸机从总部掠过,投掷了数枚银白发亮地凝固汽油弹,直击总部,不给总部的人一点反应的余地。

而正式这场空袭,令还没来得及撤离的秘书毛岸英和参谋高瑞欣丧命异国他乡。

任荣深知此次朝鲜之行对刘思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容不得出半点差错,从悲痛的回忆里抽离出来后,他立刻着手安排起来。

几天后,任荣在丹东见到了刘思齐以及她的妹妹邵华。三人碰面后,刘思齐向任荣说起了她临行前毛主席嘱咐的话:

父亲说是他亲手把岸英交到彭大将军手中的,目的就是让岸英在战争中接受锻炼。

岸英牺牲后,我十分的悲痛,但最难过的人便是父亲了。

之前有不少人向父亲建议将岸英的遗体运回国安葬,可父亲不愿自己的儿子成为特殊

如今,岸英已经牺牲八年了,我向父亲提出想去为岸英扫一次墓,父亲同意了。

同时还要求我不要大张旗鼓,来回的路费和花销不可以拿国家的钱,一切费用都由父亲一人承担

刘思齐的这一番话说得任荣感慨万千,内心五味陈杂。

一行人稍作休整后,便乘车来到了平壤,一下车便看见了乔晓光大使以及大使馆其他人员。

按照毛主席低调行事的指令,为了不惊动朝鲜政府,一行人决定除了刘思齐邵华二人,其余人都不用携带花圈。

刘思齐和邵华在任荣与大使馆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了位于朝鲜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先是穿过由郭沫若题词“浩气长存”的牌楼,来到纪念碑前向所有志愿军烈士默哀致敬。

接着走过摆放着无数志愿军烈士铜像的广场,登上顶点处的志愿军烈士群墓。

在任荣指向一处白色圆形墓时,刘思齐和邵华立刻飞奔向前。

在看清楚碑上写着“毛岸英”三个字时,刘思齐控制不住地跪了下去放声大哭。

岸英,思齐来看你了,代表着父亲一起来看你了,这么多年过去了,你会不会怨我来迟了……

刘思齐大悲的情绪令她好几次喘不上来气,旁人怎么劝也劝不住。

但考虑到一行人在此地待着时间越久,越容易被朝鲜政府发现,刘思齐只能被众人强力拉起来,离开陵园。

在离开前,刘思齐打起精神用随身携带的白手帕从毛岸英的墓碑前捧起了一把黄土。

回国后,刘思齐来到毛主席前,向他详细地汇报了扫墓情况,并画出了烈士陵园和毛岸英墓碑的方位。

毛主席沉思了很久后突然对刘思齐说:

思齐,如果还有机会的话,去看看岸英牺牲的地方吧,我知道,是爸爸难为你了。

刘思齐听出来了毛主席语言里的颤抖,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其实就算没有毛主席的这句话,刘思齐也真的很想去看一看令丈夫留下新婚妻子、付出生命的代价来守护的地方。

算起来,她与丈夫毛岸英的婚姻生活也只不过一年而已。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刘思齐出生于上海华山路的红十字医院。

母亲是湖北京山人张文秋,父亲是第十一军政治部宣传科社会股股长刘谦初。

两人婚后的第三年,刘谦初便被捕入狱。1930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张文秋作为“怀孕的嫌疑犯”获释出狱。

但刘谦初却在次年的4月5日这天被杀害于济南纬八路刑场。之后,张文秋便带着刚出生没多久的刘思齐转战奔波来到了延安。

在这里,刘思齐和母亲、继父陈振亚在一起生活。

1938年初春时期的一个夜晚,延安党校的礼堂正在上演话剧《弃儿》。

台下坐在正中央观看的毛主席一眼就注意到了台上一个哭喊着“妈妈”的小女孩。

表演结束后,毛主席特地将小女孩叫到了面前,温柔地轻抚这女孩的头,问道:“你的名字可以告诉我吗?”

小女孩儿答道:“我叫刘思齐。”

毛主席听闻此名字立马想到了壮烈牺牲的好友刘谦初。

在他看到张文秋时,更加肯定了眼前的这个小姑娘就是1927年刘、张夫妇前来拜访时,自己笑说要定下娃娃亲的孩子。

毛主席感慨万千,他非常明白自己有责任要教养好烈士的后代,于是毛主席弯下腰对刘思齐说:“你不是‘弃儿’,是革命的宝贝,以后我来做你的干爸爸,你当我的干女儿,可好?”

还是小姑娘的刘思齐当然不懂认毛主席当干爹意味着什么,她只是很高兴、很愿意亲近眼前这个和蔼可亲的长辈。

自此,刘思齐便成为了备受毛主席疼爱的干女儿。可是,刘思齐的好日子并没有过上多久。

第二年,刘思齐便随着母亲、继父以及妹妹离开了延安,前往苏联。不曾想在新疆迪化被盛世才扣押下来。

在这个地方,刘思齐的继父陈振亚遇害,而她与母亲张文秋被关进了监狱,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非人的生活。

直到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包含刘思齐母女二人在内的一百三十多位革命者才被解救出来。

在回到延安后的第二天,毛主席专程前来看望了这批刚刚出狱的同志,并邀请了刘思齐于次日到家中做客。

也正是这天,刘思齐与刚刚从苏联留学归家的毛岸英相见了,但这第一次见面并没有让着两位年轻人有太多时间接触。

因为毛主席考虑到毛岸英刚刚回国,不熟悉国情,就直接让长子带着口粮去跟着著名劳动英雄吴满种地去了。

而刘思齐也在1947年参军随着部队去到了山西。

两人再次见面是在1948年的夏天,刘思齐因为一些事情来到了西柏坡,在毛主席的家中住了有二十来天,恰逢毛岸英也在家中。

两位年轻人慢慢地有了更深的接触和了解。

当毛岸英得知刘思齐与自己一样,都曾跟着母亲坐过牢,流过浪,且至亲之人都因革命牺牲后,无奈地笑说:

“咱俩之间没有差距,都是一根藤上的苦瓜。”

毛岸英的这句话令刘思齐感受到他内敛外表下的一颗炙热的心,两人很快就确立了恋爱关系。

同年7月,毛主席得知了长子与干女儿谈恋爱的事情,他感到非常满意。

没过多久,毛主席就将张文秋请到了家里,二人互相谈起了自己孩子的优缺点,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将这门婚事正式认下。

毛岸英在得到了准岳母的认同后,便迫不及待地想将刘思齐迎娶进门,但却遭到了来自父亲的“阻拦”。

当年的华北解放区在男女结婚年龄方面有明文规定:男方满20周岁,女方满18周岁,才可以结婚。

但刘思齐还差几个月才能达到最低结婚年龄,对此,毛岸英向毛主席提出了“抗议”:很多人没到年龄也结了婚的。

毛岸英的不以为然令毛主席少见地向他动了怒:“谁让你是毛泽东的儿子呢!”

至此,毛岸英不敢再有怨言。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月,也就是1949年的10月15日,毛岸英和刘思齐才借着召开一个政治局会议的契机,举办了婚礼。

二人的婚礼并没有众人想象中的盛大隆重,满打满算才有两桌宴席,但参加婚礼的宾客却个个名声响当当。

即便这场婚礼十分简单朴素,但毛岸英和刘思齐一想到从今以后便拥有了一个安稳幸福的家庭,都感到非常满足和欣慰。

但毛岸英和刘思齐却不知,他们的婚姻生活也正式开始进入倒计时。

2013年的11月23日这一天,年过八旬的刘思齐在板仓杨开慧纪念馆中接受了来自湖南日报记者的采访。

在这次采访中,刘思齐回忆起她与毛岸英只有一年缘分的婚姻生活,重点吐露了对于毛岸英在奔赴朝鲜前所交代的四件事情的感受。

刘思齐与毛岸英结婚后,二人相聚的时光其实非常短,毛岸英因为工作的原因总是全国各地到处出大大小小的差。

有两次毛岸英到长沙和苏联出了非常长时间的差,认真数一数,二人只有在1950年的寒假真真切切相处了二十来天

在刘思齐的印象中,毛岸英总是有忙不完的工作,甚至会把工作带回家来。

只要有苏联的专家来家里,毛岸英就会让刘思齐去到院子里走一走或者到李克农办公室里坐一坐。

刘思齐明白,这是因为毛岸英处理的很多事情都十分机密,所以她对此也没有任何怨言。

1950,这个数字对刘思齐来说是十分难以释怀的。

这一年的6月份,朝鲜战争的爆发波及到了鸭绿江边,丈夫毛岸英的工作也变得复杂和神秘起来。

两个月后,刘思齐的身体出现了点不大不小的毛病,做了一个扁桃体手术。

然而,此时身为丈夫的毛岸英却不能出现在刘思齐身边,因为毛岸英陪着李克农去到了苏联。

9月底的时候,刘思齐又检查出了急性阑尾炎,手术需要亲属签字的时候,毛岸英依旧没能够在身边。

直到10月1日,刘思齐才见到了匆匆赶来的丈夫,但没过多久就又慌忙离去,刚刚结婚的夫妻二人根本没来及说上几句热乎话。

刘思齐叹了口气,却又无可奈何,婚前毛岸英便和她有过约定:不该听的不听,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知道的不知道,不该说的不说。

两人再见面的时候又过了小半个月,10月14日这天,刘思齐见到了毛岸英,却又得知第二天他仍然要离开的消息。

毛岸英明显不记得第二天就是两人结婚一周年的纪念日,这让刘思齐感到失望,她向毛岸英发了脾气,但依然拦不住毛岸英离开的脚步。

在毛岸英离开前,他向刘思齐说了很多话:

“我明天要去到一个很远地方出差,那个地方通讯十分不便,如果你迟迟没有收到我的消息,别慌。

我走后,希望你能注意四件事。

第一件事,将来不论你遇见什么事情,都不要放弃学业,不用急着工作;

第二件事,我走后,你还是要每个周末去看望一下父亲;

第三件事,麻烦你和妈妈多照看一下我那身体不太好的弟弟岸青,其他人我不太放心;

最后一件事,也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你要小心身边的人,尽量避免来往。”

刘思齐听完这些话,直觉告诉她丈夫的表现很不对劲。

当晚十一点,刘思齐将毛岸英送到医院大门口,却见丈夫迟迟没有离去,走过来又走过去,最后竟给自己鞠了一躬

刘思齐心中的怪异感越来越强烈,可又不知从何说起。

如果她知道毛岸英主动请战前往朝鲜抗敌,或许刘思齐会早点明白毛岸英交代给自己四件事情的真正用意。

自毛岸英走后,刘思齐仅仅收到了一封从内部带回来的没有邮戳的信,信中,毛岸英依旧没有提到自己究竟去了哪里。

只是反复叮嘱刘思齐好好照顾身体,表达了不能时常陪在妻子身边的歉意。

彼时,刘思齐并没有将这封信放在心上,随意搁置在一旁后便等待着下一封信的到来。

可刘思齐等了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始终等不到第二封信。

直到毛岸英离开后的第三年,刘思齐怀揣着心事敲开了毛主席办公室的门。

当时毛主席正在处理工作,看见刘思齐的到来正准备开口询问时,却被她的一句话问得手指颤抖起来。

“爸爸,这么长时间了,岸英为何还没有来信?”

不知道过了多久,刘思齐听到了毛主席前所未有的低沉声音:“岸英在1950年的11月25日朝鲜战争中已经牺牲了。”

听到这句话,刘思齐真正感觉到了什么叫“晴天霹雳”,嚎啕大哭起来。

此时,刘思齐才真正明白了毛岸英走之前交代给自己的四件事情,其实是他奔赴战场前最放心不下的牵挂,是他怕自己将会遭遇不测,提前留下的遗言。

丈夫的牺牲让刘思齐备受打击,本就赢弱的身体更加消瘦,精神状态也一蹶不振。

为了让刘思齐重新振作起来,1955年9月份,刘思齐在党组织的安排下来到了苏联的莫斯科大学深造。

两年后,刘思齐学成归来,到北京大学继续学习。

自毛岸英离开后,毛主席看着刘思齐始终独自一人生活,一门心思的投入到学业上的样子,感到非常心疼。

有一次,毛主席找来刘思齐谈了谈心里话:

“思齐,我知道你很爱岸英,但你还年轻着呢,一辈子那么长,到老了没有个伴儿怎么成,岸英也会很心疼,让爸爸给你找个对象吧!”

意料之中,刘思齐拒绝了毛主席。毛主席无奈,又找到了刘思齐的妹妹邵华,希望她能帮劝一下。

从邵华的口中,毛主席明了了如果刘思齐不去为岸英扫一次墓,她是不会改嫁的。

因而,在毛主席的同意下,有了1959年刘思齐第一次去到朝鲜为毛岸英扫墓的这件事。

从朝鲜回来后,刘思齐不再反对毛主席为她找对象。1961年刘思齐从大学毕业后就进入到了解放军工程兵科研部。

在毛主席的撮合下,她与空军学院教师杨茂之组建了一个新的家庭,并孕育了四个子女。

当长子出生后,刘思齐与杨茂之商定好取名为杨小英,以此来纪念毛岸英。

再婚后的刘思齐生活顺遂,子女乖巧,但她心中始终挂念着父亲说过的,希望她能去到毛岸英真正牺牲之地看一看。

在与杨茂之商议后,至2000年,刘思齐三次来到朝鲜为毛岸英扫墓,但都没能去到毛岸英牺牲的地方—大榆洞。

直到2006年,七十六岁的刘思齐在子女的陪同下来到了大榆洞,在这个地方,中朝双方举办了一个纪念仪式。

仪式中,刘思齐倒了一杯酒,一边缓缓的洒在地上,一边哽咽地说道:岸英啊,这是家乡的浏阳河酒,喝了之后好好安息吧。

此后的时间里,只要刘思齐有时间、有精力,她都会来到朝鲜为毛岸英扫墓,说一说家里的近况,谈一谈国家的变化。

但在2022年的1月7日后,就不会再有人在朝鲜大榆洞看到刘思齐的身影了。

因为她在这一天的凌晨去到另一个世界与毛岸英重聚了。

刘思齐与毛岸英的爱情是令人羡慕的,却也是让人唏嘘的。

羡慕,是因为彼此遇见了真心相爱之人。真爱,不论放在哪个年代都是无比珍贵和向往的。

唏嘘,是因为“既已许国,难以再许卿”的遗憾。

因此,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和平幸福的生活,珍惜眼前人。

参考文献

刘思齐:毛岸英是我心中永远的痛和骄傲[J].文萃报(周五版),2022,(第9期)永远的思念 ——刘思齐与毛岸英的故事[J].祝您健康(文摘),2020,(第1期)毛岸英刘思齐:结婚一年,生死相隔[J].今古传奇(人物版),2021,(第4期)黄柏强,向端四,文热心.刘思齐的1950[J].人民文摘,2014,(第8期)任志伊.毛岸英夫人赴朝扫墓纪实[J].文史天地,2005,(第11期)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