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刘华清递交香港接收方案,邓小平看后说了两个字:软了
1992年10月的一天,时任军委副主席的刘华清向邓小平呈上了一份关于如何接收香港的方案。邓小平将方案看完后,眉头都拧了起来,他只说了两个字:“软了。”
看着精心准备的接收方案被邓小平否决,刘华清感到不解,邓小平所说的“软了”到底是什么意思?
1982年,有着“铁娘子”之称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力排众议,悍然发动马岛战争。英国出动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占领了阿根廷的马岛。
一时间国际震动,西方报纸更是大肆吹捧“大不列颠帝国荣光重现”,撒切尔夫人一时风头无二。
同年9月,撒切尔夫人访华,就“香港问题”与我国进行谈判,但她是带着如意算盘来的,与其说谈判,不如说是较量。
撒切尔夫人访华前公开表明立场“对香港问题绝不妥协。”撒切尔夫人充满信心,她相信,香港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马岛。
在谈判桌上,铁娘子说话咄咄逼人,更是有意无意地提起马岛战争,炫耀英国的海军实力,甚至以“考虑非和平的方式保留香港”相威胁。
撒切尔夫人自恃强硬,邓小平只是平静地听着,随后不急不躁地说了一句:“中国人穷是穷了一点,但打仗是不怕死的。”
邓小平接着说:“主权问题是不可以讨论的,如果在 15 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 中国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
“另做考虑”是什么意思再明显不过。
正如毛泽东对邓小平的评价:“柔中有刚,绵里藏针。外面和气一点,内部是钢铁公司。”
邓小平的话直切“撒切尔夫人”的要害,她没有想到中国竟然真的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以武力威胁非但没有换来中国的屈服,反而换来邓小平更强硬的回应。
邓小平接着表示,这些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新中国从一开始就没承认过,更别说要延续它们。香港岛九龙等地也是一个不给,等到新界租期到了后立刻收回,我们绝不做李鸿章。
撒切尔夫人的嚣张气焰荡然无存,一时间无言以对。
但撒切尔夫人无愧“铁娘子之称”,迅速调节好心态后便抛下了第二个杀手锏:“香港的繁荣离不开英国的统治,如果中国宣布收回香港,那么会对香港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邓小平依旧自信地回应到:香港的繁荣与否不取决于英国的管制,而取决于中央对香港怎样治理。就算出现严重的后果,中国也有勇气去面对。
撒切尔夫人听了这些话,再也没有刚刚盛气凌人的气势,她愣了很长一段时间,以至于退场的时候都心神恍惚,还在台阶上摔了一跤,有了那张著明的照片————铁娘子“吓倒了”
香港不是马岛,中国更不是阿根廷。
收复香港,中国势在必得。
根据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商定的协议,香港问题将通过谈判来解决。为了让谈判能够顺利进行,邓小平给了英国两年时间,让他们做好归还香港的准备。
当年英侵略者通过武力抢走香港,如今中国却愿意通过和谈解决。可以说中国主动向英国递出了宝贵的友谊。但是英国人却非常“不识抬举。”
1982年9月至1984年9月,中英双方就香港问题进行了长达22轮的谈判,每一轮的谈判都是两国之间唇枪舌战,每一点都要在中国的坚持下才能完成。
谈判期间,中方提出合理行使主权的要求——中国将在香港驻军。
英国却表现的百般抗拒,故意拖延谈判时间,更是威胁中方,称中国一旦驻军,香港就会发生灾难性的后果。谈判一时陷入僵局。
邓小平知道外交场上的事后,当即就拍桌子大怒道:”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不能驻军!英国首相和我会谈时都承认过!没有驻军权利,还叫什么中国领土!”
邓小平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刚硬,面对英国的胡搅蛮缠,邓小平直言道:“这将是中国最后的方案,两年过后如果还谈不妥,中国将撤回谈判方案,而撤回的后果,将由你们负责。”
随后,他更是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如果1997年我还是没解决香港问题,那我就是李鸿章。”
邓小平关于在香港驻军的这些讲话被中央媒体播出了。1984年5月26日,香港各报均以《邓公宣布在香港驻军》为通栏大标题,重点发布了这一消息。
邓小平的强势震慑住了英国,也让整个世界都见识到了中国决心,而英国只能老老实实地回到谈判桌前,将谈判进行下去。
不管是哪一场谈判,邓小平对香港问题的立场都非常坚定。他的态度从来就没有动摇过,香港必须由中国主导,中国也必须收回香港主权。
谈判桌上强硬的邓小平给英国人下了深刻的印象,英国内阁大臣乔纳森·艾特肯曾说,“邓小平的坚决让撒切尔对他毫无办法。”
撒切尔夫人更是在回忆录里以一种失败者的无奈追忆了中英谈判的全过程,表达了对邓小平的钦佩。
1984年9月26日上午十点,伴随着中英谈判的结束,两国政府在人民大会堂中成功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联合声明》宣布中国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一时间举国震动,所有人都认为香港问题已尘埃落定,接下来只剩下了着手准备接收香港的工作。
接收香港的工作方案由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制定,他自中英谈判结束后就开始着手准备,经过多年的认真规划,刘华清于1992年10月将次方案呈向邓小平。
但是看到方案的邓小平却很不满,只批示了两个字:“软了。”
邓小平斩钉截铁地说:“只有和平接收的方案是不行的,必须要有武力接收的方案。”
当年中英谈判时英方的胡搅蛮缠,已经让邓小平更加地看清了英侵略者的无耻嘴脸,中国本着友好协商谈判的态度解决香港问题,英国却频出阴招再三阻挠。
如今就算白纸黑字的声明已经签订,但真到了接收香港的时候,谁能保证英国不使什么“绊子”?
所以武力接收香港的方案是必须准备的,中国从来不打没有准备的仗!
邓小平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若英方有拖延,我们就直接将部队开进去,一锤子将其砸死!”
此刻这位老人身上展现出了铁血军人的风采,他的声音虽然不洪亮,但他吐出的每一个字却仿佛有着千钧的重量。
邓小平的话令旁人大受震撼,刘华清立刻就醒悟了过来,对待侵略者怎么能抱有美好的幻想呢?应该时刻做好战斗的准备!
随即军方就按照邓小平的指示迅速调整了方案,为应对收复香港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做了全面的准备。
五年之后,香港回归在即,一场发生于南海的危机,证明了邓小平的判断和决策,是何等的正确......
1997年6月25日8时,香港回归前夕。三亚榆林海军基地码头突然响起了急促的广播声“紧急备战备航,紧急备战备航”,基地内全体海军收到作战命令,进入紧急备战状态。
原来,英国派遣的一支由轻型航母、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核动力攻击型潜艇,登陆舰等大小舰船组成的混编海军舰队已临近我国南海。
英国方面称此次派遣舰队的目的是来中国进行友好访问的。
正值香港回归前夕,如此庞大规模的海军跑来中国领海耀武扬威,其阻挠香港回归的阴险目的不言而喻。
所幸中国并非是仓促应战,士兵们更是斗志昂扬。
面对侵略者的挑衅,我海军“宜宾号导弹护卫舰”迅速进入一级备战状态,所有炮弹上膛,并于次日到达指定海域与英国海军对峙。
一时间气氛剑拔弩张,稍有不慎就会引起一场海军大战。
前方就是庞大的英国海军舰队,宜宾号夷然不惧,义正言辞地对英军发出严厉警告:“这里是中国的海域,请你们立即离开。”
狂妄自大的英国海军没有将我军的警告放在眼里,非但没有离开,而是突然加速朝宜宾号撞了过来!
宜宾号的全体船员虽然震惊于英军的丧心病狂,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害怕,舵手向船长请示“需要避让英军军舰吗”
宜宾号的船长斩钉截铁地道:无需规避!按原定航线行驶,撞就撞!谁怕谁!
正是危急关头,宜宾号全体船员却无一人退缩,个个都露出了视死如归的神色。
眼看英军的舰船飞速驶来,轰鸣的军舰声越来越近,巨大的浪花翻涌着,千钧一发之际
对面的军舰却心生胆怯,突然打了个大急转,从宜宾舰的右侧惊险划过。
英军终究是害怕了,一场危机就这样因中国海军全体官兵的勇气而解除。英军未料中国海军如此英勇,只能无奈返航。看着狼狈逃窜的英军舰船,一时间宜宾舰全员欢庆。
和平谈判的基础建立在强大的军队实力上,邓小平深谙这个道理,同时也让所有中国人明白“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尊严只在剑锋之上。”
南海风波过后,为了阻挠香港回归而穷尽一切手段的英国已无计可施,那举世瞩目的一刻终于如期而至。
1997年6月30日59分53秒,面对着英国的卫队,
威武的中国解放军铿锵有力地说出了那句令世人铭记的话: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接管香港军营,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祝你们一路平安!
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7秒后,整个香港的上空再也看不到英国的米字旗。先头驻港部队正式接管香港防务。
1997年7月1日0分0秒,香港回归。
整整155年,饱受磨难,历经无数风雨的香港终于回归了祖国母亲的怀抱,所有的中国人都见证了这伟大的一刻。
随后,在数十万深圳市民的欢送下,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陆海空三军主力部队从不同方向进入香港,雄壮的军歌伴随着鼓乐齐鸣,彩车和灯光互相辉映,在鲜花的簇拥下,英姿飒爽的军人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向指定方向前进。
宁静与欢快,庄严与和谐的气氛并存,这无疑是神圣的一刻。
只是那名为中国革命立下丰功伟绩,为中国的发展建设指明道路,为全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贡献一生的邓小平同志,却在4个多月前与世长辞,他的骨灰散入大海,随着海浪消逝。
他生前最后的愿望就是到回归祖国怀抱的香港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他再也没有机会亲眼看到香港回归,但是他对祖国的热爱,却深深的刻印在了香港的土地之中。
当天晚上,人们的欢呼声响彻在香港的上空。
此时此刻,在这片凝聚着邓小平热爱的土地上,鲜艳的五星红旗正迎风飘扬,久久不曾落下。
- 0000
- 0000
- 0000
- 0001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