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对印反击战高明一招:我军缴获印度百余辆军车,加满油后全部归还
65833

对印反击战高明一招:我军缴获印度百余辆军车,加满油后全部归还

我要新鲜事2023-05-24 04:11:290

作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国家,中国和印度有着许多的共通点,两国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都在近代遭受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侵害,而在二战后,两国都发挥了其作用,并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在倡导不结盟运动和团结第三世界国家共同对抗帝国主义压迫的一系列行动中,中印两国密切合作,亲如兄弟。

然而国家之间的一切关系,不论是合作或是对抗,都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当利益出现矛盾,便会引发冲突。

1962年,两国因为边境问题发生冲突,印军反复挑衅,越过习惯边境线,甚至非法修建据点,引发边境冲突,从而导致战争的爆发。起先我国一再忍让,发动反击后,我解放军势如破竹、战果斐然。

可令许多人疑惑的是,正在这本该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的时刻,解放军却突然全线停火,主动后撤,并归还了大部分从印军手中缴获的武器装备,甚至还把缴获的百余辆汽车加满了油还给印军,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隐情呢?

关于中印两国的边境线问题,因为地理环境等因素,自古以来都没有正式的定论,双方始终保持着由行政管辖而形成的传统习惯线。原本可以保持稳定和平的中印边境,却因为麦克马洪线的出现而存下了祸根。

麦克马洪线起源于英属印度时期。1911年,中国爆发辛亥革命,政治核心的动乱使得远离政治中心的西藏陷入了混乱无序的局面,这便给了英殖民者可乘之机。

野心勃勃的英殖民者不仅派遣大批化装成商人、僧人、探险家、旅行者的间谍潜入西藏东南部中印边境地区,进行了大量的非法测绘和侦察,还派遣“讨伐队”用武力镇压当地居民,强迫居民与英印政府签订所谓“契约”,为侵吞中国国土,英印政府可谓是做足了准备。

为实现其侵略企图,英印政府在辛亥革命正如火如荼进行之际,策划召开了“西拉姆会议”。

1914年3月,中、英、印三方在英方组织下于印度的西拉姆召开会议。在这次会议中,英方实打实地上演了一场黄鼠狼给鸡拜年的好戏,英方妄想将西藏从中国领土中分裂出去。所幸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在会议正式条约上签字,使英印政府的阴谋没有得逞。

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在那之后,英国代表麦克马洪及其助手贝尔诱惑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夏扎在中国政府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秘密交易,将印度东北边界由喜马拉雅山山脚推进到喜马拉雅山山嵴。

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条西起不丹边境,东至西藏察隅的所谓的“麦克马洪线”。这条“麦克马洪线”强行将属于中国的藏南9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划给了英属印度,极大损害了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虽然这段所谓的“麦克马洪线”从未得到过中国历届政府的承认,但却为中印边境矛盾埋下了祸根。(中印边境传统习惯线和“麦克马洪线”)

1947年8月15日,印度宣布独立,尼赫鲁领导的新政府坚持延续英殖民时期的边界划分,即单方面承认“麦克马洪线”,将藏南地区的9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

由于当时我国困于解放战争,无暇顾及边界问题,使得印度有了可乘之机。建国之后,毛主席加强了边境的部署,对边境防务作出一系列布置,终于在1951年8月获得了在传统线内的实际控制权。

但好景不长,突如其来的朝鲜战争打破了这一局面,疲于朝鲜战争的中国无

暇顾及西面边境,于是在中印边境再次进入弱势。

而在印度这一边,民族主义高涨,印度北方邦即同西藏地区联系较为紧密的

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西藏同内地的经贸联系加强,我国边境管理步入正轨,直接影响了北方邦不少人的收入,使得他们对所谓的“中国威胁”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北方邦作为印度国大党的重要选区,尼赫鲁政府由此必须拿出一副强硬的态

度以迎合选民,于是积极奉行“前进政策”,对我国边境不断实施侵略行为,出兵占领达旺等地。

至1959年,印度军队基本控制了“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同年三月,尼赫鲁致信周恩来,提出了一个十分恬不知耻的要求----他正式提出对12.5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拥有主权。这一无理要求自然是遭到了回绝。

此后,印军更是肆无忌惮。逐渐会有小规模印军部队渗透到“麦克马洪线”以北地区,而后爆发了著名的“朗久事件”,挑衅的印军部队被中国军队击毙两人,不得已退出朗久地区。这是中印双方的第一次武装冲突。

印军的非法入侵行为屡禁不止,先后侵占朗久、塔马墩、兼则马尼。两军的武装冲突也越发频繁,之后的“空喀山口事件”更是进一步扩大了中印两国的边界矛盾。

为此,周总理于1960年4月19日至25日赴印访问,但未能达成任何协议。我国的一再妥协和忍让,最终只是让印度觉得我们软弱可欺,于是变本加厉地开始侵害我们的领土。

在“前进政策”指引下,印军通过巡逻队和哨所,逐渐向前推进,一步一步蚕食中国控制的边境地区。

在边界西段地区,至1962年10月20日止,印军在中国境内建立了43个侵略据点;而在东段地区,仅1962年上半年,印军就沿“麦克马洪线”建立了大约24个新哨所,6月4日甚至在“麦克马洪线”以北的扯冬修建了新哨所。

更令人气愤的是盘踞在扯冬地区的印军竟对我军发动夜袭,造成我军24人伤亡,印度政府却对我方的连番抗议置若罔闻,视若无物。

最终,在1962年的10月20日,边境态势由冲突走向了战争。

在战争打响前,对于印军的军事实力,我方始终保持着谨慎的态度。作为英殖民者人口最多的殖民地,印度军队也曾紧跟着英军四处征战,在北非、南欧、东南亚等地都有印军的足迹。

值得一提的是,在同德意日法西斯的作战过程中,印军第四师第七旅甚至成为了英军的王牌劲旅,在这一番履历下,印度军队自信地认为他们已经是一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王牌部队了。

另外在国际上,中苏关系降到冰点,中美关系也由于意识形态问题保持对抗,反观印度,美苏争霸正处在均势阶段,印度作为南亚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大国,成为了双方争取的最佳对象。在国际上处于孤立状态的中国,在同印度的对抗中便更容易处于下风了。

在边境,印度军队甚至占据数量优势,在双方还没交手前,甚至连毛主席心里都没底。

在1962年10月1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毛主席还关切地问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听说印度的军队还有些战斗力。我们打不打得赢呀?”

张国华给出了十分肯定的答复:“打得赢,请主席放心,我们一定打得赢!”

但伟人的思虑总是要更加全面,在听了张国华的回答后,毛主席还是有些顾虑。

接着他说:“也许我们打不赢,那也没有办法。打不赢也不怨天怨地,只怨我们自己没有本事。最坏的结局无非是印度军队侵占了西藏。但西藏是我国的神圣领土。这是世人皆知、天经地义、永远不能改变的。总有一天,我们会夺回来。”

毛泽东来到巨大的作战地图前,沉思了一会,抬手指着地图上印军的据点,用手做了一个横扫的手势,坚定地说:“扫了它!”

在印军的反复挑衅下,我边防军战士干部被打死打伤数十人,面对越发紧张的边境态势,中国在寻求和平谈判的同时,也开始抓紧准备,以应对未知的突发状况,以防来自印军的武装入侵。

鉴于此次边境问题的特殊性和紧张性,解放军于1962年6月11日在拉萨成立了西藏军区前进指挥部,该指挥部直辖三个步兵团共八千余人,代号藏字419部队,集中应对中印边境问题,成为了处理中印边境武装问题的第一线。

随着中印边境矛盾的不断激化,新的西藏军区前进指挥所在10月14日成立,张国华则担任了该所的前指司令员,统一指挥藏字419部队和步兵11师、55师,外加部分炮兵、工兵等部队,具备多兵种协同作战的条件。

同年的10月17日,中央军委下达《歼灭入侵印军的作战命令》,我边防军全面进入战备状态。

10月20日清晨,中印边境暗流涌动,10个旅的印军部队同时在边境西段和东段发起大规模进攻。

印军第四师来势汹汹,在东段边境的克节朗、棒山口、达旺地区一线展开部署。对此,我边防军集中了一万多兵力迅速发动反击。在此之前,我军事先安排了一支穿插部队,深入敌后,准备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此次的主战场集中在克节朗河谷,司令员张国华盯上的,则是那支号称“打遍欧亚的劲旅”的曾跟随英军作战的第四师第七旅。该部协同阿萨姆步枪队、第5营以及炮兵、工兵共三千余人进犯克节朗。

然而印军装备的三英寸迫击炮在我军面前视若无物,经过我军一个多小时的炮击,印军阵地危如累卵。

当日7点30分,我军集中了藏字419部队、第11师32团以及山南军分区边防部队、炮兵308团、工兵136团共一万余人发动对克节朗河谷的总攻,力争在三天内吃掉印军第7旅。

针对印军两翼薄弱、纵深较浅、头重脚轻的特点,我军先从两翼开刀,接着穿插迂回将印军分割包围。

印军第7旅旅长季•普•达维尔准将见势不妙,便率部往章多方向撤退,但解放军的追击速度实在令人吃惊,仅仅一个半小时,章多地区便受到了来自解放军的多方向攻击。

原本计划三天全歼第7旅,结果却出乎意料地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将印军的这支王牌部队全歼,旅长达维尔准将也被我军俘虏。克节朗地区就此收复。

25日,反击部队又收复达旺地区,残敌逃至达旺河以南西山口一线。东段其他地区的解放军部队也拔除印军据点10多处,并进逼瓦弄。

在东段的战斗打响后大约1个小时,新疆军区部队也在西段开始自卫反击,响应东段我军的军事行动。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环境恶劣,印军的数量较少且驻地较为分散。为此,我军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办法,共歼敌300余人,拔除了大部分深入我方领土境内的印军据点。

经过两天激战,印军全线崩溃,残余部队仓皇向南逃窜,我军在略马车地区围歼了逃敌800余人,收复西山口、德让宗、申隔宗、邦迪拉等地,并乘胜南进,至21日,先后收复邦迪拉以南的吉莫山口、比里山口和鹰窠山口。

总结来说,克节朗河以南 、达旺河以北 、不丹以东 、达旺以西的全部领土都被我军收复,实际控制区域逼近传统习惯线。

虽然我方初战胜利,但为了缓和局势,我国始终怀着把问题拿到谈判桌上来商量的和平愿景,并于10月24日发表声明,提出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提议双方武装部队从实际控制线各自后撤20千米,脱离接触。

同时,我军也在东西段分别于10月24日、28日停止进攻,以表现我方和平意图。

而尼赫鲁政府却依旧死性不改,认为自己的损失不大,手中还掌握着一些筹码,竟然直接拒绝了我国的建议,公然要求恢复到1962年9月28日前,即印度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后的边境线。

除了在外交上提出无理要求外,印度国内也加紧战争动员,向英、美等西方国家请求援助,并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从全国各地调兵前往边境线,同时,大量的武器装备、军用车辆开往边境,妄图孤注一掷再起战端。

面对死性不改的印度政府,我国不得已继续进行反击作战,增派了三个师的部队前往支援。西藏军区前进指挥部还制定了一套针对印军的专门战法,可以凝练地概括为“打头、切尾、斩腰、剖腹”。

11月10日,我军第11师的2个团全部轻装,抄小路向印军后方进行160千米的大迂回,其他迂回部队也分头出发。

11月14日,恰逢尼赫鲁,印军为向尼赫鲁的生日献礼,向瓦弄方向对我军发起小规模攻击。我军130师将印军攻击击退后,于两日后向印军发起大规模反击,很快将当面印军击溃,歼敌1 200人。11月17日,我军迂回部队从小路到达印军第4师纵深地带时,印军作战部署陷入紊乱。

前线失利的消息使整个印度的情绪陷入低潮,印方已无力再战,首都新德里人心惶惶,岌岌可危。

整场战争中,我军以四万军队对阵印军三十余万,奈何印军一击即溃,在解放军的攻势面前毫无招架之力。印军如此不禁打,对于这场战争,司令员张国华将军也惊喜地说道:“这样容易取得的胜利,我当兵33年,还是头一次!”

据印度国防部官方统计,印军在这场战争中总共死亡1383人,失踪1696人,被俘3968人。战俘中也不乏如达维尔准将这样的高级军官。

这一仗,使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了印军挥之不去的梦魇,给印军打出了深刻的心理阴影,一仗打出了五十年的和平。

整场战争以我军的当方面停火结束,虽然印度政府口头上表示不接受,但确实也无力再战,只得听之任之。

11月20日,党中央对中印战场的解放军发布一则紧急通知:

“我军对印自卫反击已经取得重大胜利于二十二日零时起在中印边界全线停火,十二月一日起,我边防部队后撤到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七日存在于中印双方之间的实际控制线中国这一边的二十公里。”

而后,我军遵照指示陆续后撤,还将从印军手里缴获的大量武器弹药、汽车和坦克拱手送还,甚至还给他们的汽车加满了油,可谓是义薄云天、仁至义尽。

主动撤退的背后实际上还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在毛泽东眼中,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双方火力武力的较量,更是一场政治仗。

诚如周恩来总理所言:“我们付出血的代价是为了争取人心,主持正义,而不是要用武力来实现我们的领土要求。这一点很重要,我们是为了正义而战不是为了改变现状而战。”

首先,我军行动的直接意图是为了惩戒印度,遏止其在边境制造摩擦,而我军的突然撤出,这一和平举措更是向世界宣告,我军对印军事行动实际上是针对印度边境非法行为的惩戒性打击,而无意侵吞他国领土,实施侵略行为。

其次,印度有着广袤的战略纵深,南亚次大陆大部都是印度的领土,想要快速打入印度核心区域是完完全全不可能的。

再加之我军后勤补给十分困难,当时青藏、川藏、新藏公路等交通要道尚未修建,部队给养大多依靠人力、畜力运输,效率低、速度慢,难以供应前线战争需要。而印度方面却有完善的交通网,打持久战对我方不利。临近十二月即将入冬,更是会加剧在高原地区的后勤补给压力,从而使前线解放军陷入被动局面。

另外,中印战争爆发正好是美苏古巴导弹危机之时,两个超级大国一时间无法腾出手来全力应对中印战事,处理能力十分有限。而这时美苏就古巴导弹危机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并已着手介入中印边界冲突。假使事态继续下去,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将更加严峻,同时也会丧失未来谈判桌上的主动权。

突然撤出,更是对国际上许多针对我国的污蔑、争议的最好回应,我军的和平举动取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连许多一向反华的外国媒体都发表社论对我军的撤军表示“莫大欣慰”。

不得不说,毛主席对战争进程的收放自如和对国际政治的完美把控,表现了他作为天才政治家的高超水平和冷静决策能力。

“兵者,不祥之器。”战争是流血的政治,能以和平方式解决的问题,大家就一起坐下来好好谈,兵戈戎武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不幸的。

在这次战争中,我国一再忍让,忍无可忍之下发动反击,表现了我国是一个真正热爱和平的国家,但也是有着独立主权,主权利益不容侵犯的国家。再也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积贫积弱的中国了!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