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夷陵之战中,刘备为何会惨败于陆逊?毛主席4字评价揭开真正原因
65862

夷陵之战中,刘备为何会惨败于陆逊?毛主席4字评价揭开真正原因

我要新鲜事2023-05-24 06:35:371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一场非常经典的战役之一,此战刘备亲率大军出征,但却败给了刚上任吴军大都督没几年的陆逊——陆逊用一把大火,把刘备的几万大军烧得灰飞烟灭。

对于此战,人们有着许多不同的观点,曹丕认为此战输在“连营七百里”,钱振鍠认为此战败在“火攻”,而毛主席对于此次战争的点评却是一针见血...

那么,在这场战争之中,刘备为何会失败呢?是因为没有做好防火工作吗?夷陵之战究竟是一场怎么样的战争?毛主席对此的点评又是如何的?

三国时期,有着三场极为重要的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

官渡之战,曹操大破袁绍,使得自己一举成为天下第一势力,大有统一全国、舍我其谁的势头。

赤壁之战,孙刘联盟,于赤壁合力抵抗曹操的百万大军,最终击败曹操、天下三分局势奠定了基础,之后曹操衰弱,刘备日益强大。

夷陵之战,则是孙刘联盟两家之间的“内斗”,继承曹操衣钵的曹丕选择坐山观虎斗,这一战过后,蜀军势力下滑,后三国时代也正式到来。

夷陵之战的影响十分巨大,这场战争也有着极为复杂的背景,而这一系列的背景,也会成为之后影响夷陵之战结果的关键因素。

要说这夷陵之战为何爆发,那自然是绕不开刘备的二弟关羽殒命。

219年,关羽镇守荆州,和来犯的魏军对峙,在大破魏军之后,更是生擒魏军五子良将之一的大将于禁,斩杀从西凉转投曹操的猛将庞德。

可就在关羽洋洋得意之际,孙权暗地里和曹丕合作,派吕蒙和陆逊带兵袭击关羽,使得关羽最终败走麦城、身死异地,荆州也沦为孙权所有。

孙刘联盟自然破灭,刘备也因为自己二弟的死亡而勃然大怒,下令挥师伐吴。

不过显然,这只是一个直接原因,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三方势力的不平衡。

刘备自赤壁之战后,先是和孙权“借”了荆州,之后又攻取了益州,彻底巩固了自己在西南地区的势力,三方鼎立的局面也正式形成。

之后孙权讨要回荆州,可是刘备不还,这也为双方日后爆发矛盾埋下了隐患。再之后,便是刘备于汉中之战击败曹操,取得汉中各地,其势力达到顶峰。

此时的三方势力,魏军依旧最强,可刘备已然有取代第一势力的苗头,孙权怎么可能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刘备的实力攀升呢。

因此,正是因为当时三国鼎立的局势有些失衡,孙刘联盟势必会爆发大战,只要爆发大战,孙权自然会盯着荆州的关羽。

前因后果分析清楚之后,我们就能够清楚地知道,夷陵之战表面上是刘备为了报关羽之仇的一场战争,实质上是孙刘两方的势力较量。

刘备胜,则有机会成为第一势力;孙权胜,则能够保证三方势力的平衡。

于是,刘备出征了,哪怕是丞相诸葛亮苦苦相劝,哪怕是 “保安队长”赵子龙权衡利弊,刘备还是义无反顾地出征了。

远在他处的张飞在刘备出征前夜,集结了上万士兵准备与其会和,却在休憩之时被部下张达和范强暗杀,两人随后逃往吴军。

这个消息对于刘备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第二天,刘备的八万人马集结完毕、水路齐发,向着东吴进军。

不得不说刘备当时确实是实力强大,进入东吴境内后,刘备大军屡战屡进,而东吴军队屡战屡退,直至夷陵一带。

双方打到夷陵一带之后,陷入了僵持。

东吴一开始面对蜀军的来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陆逊上任大都督之后,首先分析了战场局势,随后战略撤退,到了夷陵地区便开始坚守。

刘备这边,由于军队长途跋涉,加上吞并了不少东吴的地盘,因此不仅需要分散部队前去驻守,而且由于东吴士兵把山地地区留给了蜀军,这对蜀军的进攻极为不利。

为了防止被逐点击破,刘备选择的是所到之处全部扎营,也就是“连营七百里”。

毫无疑问,这样肯定是保证了后续部分的防御,不过这也带来了新问题——无法集结军队猛攻。

所以,僵持局面一下子便形成,东吴一边在寻找蜀军漏洞选择坚守,蜀军一边选择诱敌以便能够全军出击,所以一直派人出去叫嚣。

时间一长,双方竟然僵持了六个多月。

东吴地处南方,六月份时段,气候炎热无比,刘备的水军便开始陷入疲惫状态。

显然,陆逊的目的达到了——消耗蜀军,使其疲惫。当军队士气一旦下降,哪怕占据着人数优势,也难以再拥有优势。

于是,陆逊向孙权请求,打算打破僵持,进行战略反攻,并详细介绍了刘备军队的现状。

孙权也是懂兵之人,意识到刘备士气低落后,认为此乃良机,于是准许陆逊进攻。

根据记载,陆逊在率大军进攻之前,先派遣了一支前锋部队,其目的就在于探一探刘备军营的情况,并且得到了一个关键信息——刘备的七百里营地全部都是木制材料制成。

原本陆逊的计划是举全军之力——五万水陆军队,对刘备的营地进行攻击。

不过,在知道刘备的营地情况后,则是打算利用火攻攻打。

反攻之日到来,吴军士兵每人都手握一把茅草,投向蜀军营地并且点火,蜀军瞬间一片大火,人仰马翻,之后吴军部队大开杀戒,打得蜀军晕头转向。

显然,刘备根本料不到陆逊能够有这么大决心和自己展开决战,而且这一把大火加上大风是越吹越旺,蜀军毫无还手之力,众将掩护刘备撤退。

多名将领如冯习、张南以及沙摩柯等人直接阵亡,傅彤也因为掩护刘备而战死,江北的黄权也因为被隔断了去路,带着两万士兵投降于魏。

这一仗,刘备部下死的死,降的降,刘备也逃至永安城后,吴军才停止了追击,并在次年的四月一病不起,最终饮恨白帝城。

曹丕认为,刘备此战败于“连营七百里”;也有人认为,刘备此战败于没有做好防火措施,其他原因更是数不胜数。不过,毛主席的一句话却是道出了此战胜败的根结。

首先,我们试着分析一下主导这场战争的因素都有哪些。

刘备此次大败,史称“火烧连营七百里”,那么“火烧”“连营七百里”显然是重要因素。

刘备选择连营七百里,显然是因为战线过长,此举目的是为了防止被吴军逐个击破,因此连营,其长度达到了七百里。

不过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一旦某个地方出错,受到扩散性的伤害。那么,其他地方就很容易受到牵连,而这个扩散性伤害就是火攻,刘备没有提前做好防火的措施。

好比当初赤壁之战,曹操因为自己的军队晕船,于是把所有船只用铁链连接,虽然船只稳定了,可是却受到了周瑜的大火,一把火烧了八十万大军。

刘备这次就是犯了这样的错误,面对东吴这个用火高手,刘备竟然没有做好防火措施,实在是一个重大的失误。

那么,没有防火,和连营,真的是刘备此次大败的根本原因吗?非也。

对于夷陵之战,毛主席是这么点评的:土石为之,亦不能久,粮不足也。宜出水流域,直出湘水以西,因粮于敌,打运动战,使敌分散,应按不暇,可以各个击破。

“粮不足也”,这短短4字,道出了刘备失败的真正原因。

要想理解毛主席这一句话的含义,我们首先得知道毛主席此话的背景。

钱振锽为《三国志》作注解时,曾说:先主连营,皆伐山木为之,若土石为之,逊其如之和?大意就是,刘备用木头扎营,如果换了土石,那么陆逊就很难施展火攻。

因此,毛主席才有了之前那句话的点评,前三句“土石为之,亦不能久,粮不足也”,就是针对钱振锽的看法,说明了哪怕是土石扎营,也会因为粮草不够而败。

毛主席的意思很明显,夷陵之战,虽然蜀军是被火攻打败的,不过倘若刘备做好防守措施,也依旧会败于粮草不足。

正所谓“粮草先行”,在古代,一场战争中粮草是十分重要的。

无论是益州之战,还是汉中之战,刘备都把粮草看得很重要,因此诸葛亮也屡次在后方负责粮草任务。

这一次,刘备也毫无例外地让诸葛亮位居成都,负责粮草。

因此,很多人都质疑为什么刘备不带上诸葛亮,其实,当时诸葛亮执行着最重要的任务——粮草。

远征东吴,刘备连营七百里,倘若双方对峙许久,刘备定然也会因为粮草问题而败退。

再看主席后几句:“因粮于敌,打运动战,可各个击破”。

刘备应该打运动战,边战边揽粮,在敌军分散的时候,便可各个击破。

不得不说,毛主席这一点评真是一针见血。

对于刘备的败因,刘备不是败在陆逊的火攻,而是败在他明明是长途跋涉,还选择扎营和吴军对峙,这样不仅仅会有粮草问题,还会使得蜀军士气下降。

而陆逊也是看到蜀军士气低下,才下定决心发起反攻的,而那时候,陆逊还没打算使用火攻,可见哪怕陆逊没有发现刘备防火措施缺乏,也一样有着必胜的信念。

毛主席能够这么犀利地指出刘备在夷陵之战的失误,并且点明刘备应该打“运动战”,也是因为主席自身就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特别是运动战。

先说说刘备的作战思路,刘备怎么说也打了几十年的仗,会想不到和吴军对峙的后果吗?

首先是粮草问题,刘备显然非常信任诸葛亮,有诸葛亮在后方帮自己输送军粮,刘备几乎不用担心粮食问题,但是他想不到的是自军士气的下降,并且有着这么恐怖的副作用。

刘备一直以来都十分乐意打对峙战,当年取益州时,刘备就和刘璋对峙了数年,最终才破城而入。

在汉中时,刘备同样和曹操进行对峙,最终也因为曹操粮食供应不足,加上赵云于汉水大破曹军,因此取胜。

那为什么这次,刘备的持久战就打得不行了呢?

‘先说前两次战争,打刘璋时,刘备有部下张飞、赵云,以及之后来降的马超;刘璋部下大将李严投降,严颜被俘后也降,张任战死,可以说双方猛将战力差距十分巨大。

而在汉中之战中,虽说汉中是曹操的地盘,但是刘备的益州距离汉中并不遥远,因此不必担心粮草问题,反倒是从许昌赶来的曹操缺乏粮草,更像是外来者。

再加上赵云和黄忠在汉水一役里大破曹军,更是打击了曹操的士气,在诸多因素之下,曹操才选择撤退。

反观夷陵之战,刘备部将为冯习、傅彤等人,虽说也是猛将,可比起赵云,张飞和黄忠等人,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而对手则是可媲美诸葛亮和周瑜的东吴第四都督陆逊,哪怕刘备方有着兵力优势,可综合来双方战力其实几近对等,刘备根本没有资本和东吴军队对峙。

再说毛主席,毛主席能够一针见血地点出破局之法——打运动战,显然是和毛主席他自己的战斗经验脱不开关系的,最经典的便是毛主席在抗日战争中的思想。

毛主席的名著《论持久战》里面就指出,持久战的关键在于从战略防守,到战略相持再到战略反攻之间的转化,而这显然是和陆逊在夷陵之战中的想法不谋而合的。

“把握全局,知己知彼”,对于吴军来说,“全局”就是蜀军的士气,而对于蜀军来说,“全局”就是主动出击,以战养粮,以战养军。

持久战讲究的就是战略的转变,精髓在于相持之后必定反攻,陆逊知悉了蜀军士气低下,当下立断便打算进行大规模的反攻。

反观刘备,带着有着人数优势的十万大军,竟然在夷陵相持六个月,还毫无任何想要反攻的意愿。

这样看下来,刘备此役的大败,陆逊的火攻确实不是决定性因素,火攻只会让刘备败得更快,但是不会影响战局。

而在毛主席的另一篇战略著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里,更是提出了游击战的重要性,而游击战,显然和毛主席点评之中的“运动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只不过在夷陵之战里,毛主席希望刘备打的运动战是人数更多的游击战。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在敌后方打的游击战就极大地干扰了日军的进攻。

而刘备有着人数优势,打起运动战理应是有效而轻松的,只可惜刘备过于死板,还妄想能够像战胜刘璋和曹操一样,耗死对面。

死板地对峙只会消耗自己的士气和军粮,倘若能够展开运动战,各个击破东吴地界军队,不仅能提高士气,也能够化解粮草之危,毛主席的战略思想果真眼光独到。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