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2014年山西15岁“钉子户”,没水没电也不迁,背后隐情感动拆迁队
65927

2014年山西15岁“钉子户”,没水没电也不迁,背后隐情感动拆迁队

我要新鲜事2023-05-24 12:01:590

“叔叔,我们不讨价还价,我们真的没法搬!”

2014年,山西太原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拒绝搬迁者,被人称作“最小钉子户”。

他名叫张晋源,年仅15岁,中学在读,面对拆迁队的工作人员,他一次次地说出了这句话。

按常理来说,但凡是赶上拆迁的,大多数人都能获益不少,特别是一些城中村地区,人人期盼着拆迁的政策能落到自己的头上。

而张晋源却执意不搬走,在废墟中住在四面漏风,全是裂缝,还断水断电的房子。

如此简陋且伴随倒塌风险的房子,究竟有什么秘密使得它仍然坚守在此?

还是说,这个未成年的男孩有不得已的苦衷?

这一切都要从张晋源在危房中的艰难生活说起。

本以为穷苦的日子可以勉强维持,然而,张晋源平凡的日子却被拆迁大队打破了。

自从拆迁工作实施以来,这个小房子里,每天轰隆隆的声音不绝于耳,墙皮像下雪一样脱落。

没过多长时间,一座破落的水泥房子就这么孤零零地伫立在了废墟之中。

面对城市建设工作中的这个特殊钉子户,电视台的记者前来采访。

张晋源向前来调查的记者袒露:“每天家里就像地震一样,怕我妈一个人在家害怕。”

有时候为了赶工程进度,大半夜外面的挖掘机都在作业,外面轰隆隆响,屋里摇摇晃晃。母子二人都无法好好休息。

确实这房子看着都害怕,墙体的裂缝从天花板延伸到了地面,房屋整个是倾斜的状态。

这样的房屋足以被鉴定为危房,危险系数极高,早已不适合居住。

这些情况张晋源心里当然也清楚,但是没有地方去,只能继续待在这里。

房屋安全问题不会一夜爆发,张晋源可以接受这个现实,但突如其来的断水断电,让他实在是撑不下去。

张晋源坐在木质小板凳上,一脸愁容地对记者说:“没电可以生活,没水就不能活啊!”

记者看到,他身旁有一个桶,里面是他向邻居们借水的桶。

要知道,以前的那些邻居,都已经搬离这个地方,大多住在马路对面的小区,这一趟借水路,有将近一公里。

然而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张晋源偶然间看到路边绿化带浇水的管道,不定时地会有水喷出来,他就趁此机会,拎一个大黑桶,接满后存在家里能用几天。

但是管道里流出的水并不是生活用水,水质差劲,浑浊不堪。

长时间下去,身体各项机能,都会受到影响,特别是瘫痪在床的母亲,身体抵抗力低,更容易出问题。

而之前生活在此处的邻居得知他的情况,很多人主动给他提供干净的水,虽然也不是长久之计,但是有总比没有强。

电的问题,张晋源更是求了不少人,前前后后跑了好多天,才勉强把电接通,继续维持生活。

对于这样的情况,张晋源也找到拆迁队的负责人谈过,看到如此辛苦的孩子,拆迁队为此动容,想要帮助他。但也无能为力。

“他们有时候在门口看一眼,就又走了。”张晋源对此也表示理解,人家也有难处,不能把责任推到拆迁队的身上。

如此懂事善解人意的孩子,为什么就是不愿意搬离这个危险的房子,不免好奇想要去张晋源的家里看看,他在守护着什么。

破烂不堪的小平房,矗立在崭新的街道旁边,不免有些惹眼,显得格格不入。

家里面的情况,更是让大家傻眼。

一位中年妇女躺在床上,盖着粗糙的毯子,看到陌生人进来,瞪大了眼睛,张着嘴想要说话,但就是支吾半天蹦不出个字儿来,身体也一动不动。

女人面部痛苦抽搐着,眼睛里也满是泪花。

站在一旁的张晋源默默为她揉搓着双脚,动作轻柔。

这个女人是张晋源的母亲,高位截瘫四年已久,脖子以下都不能自由活动,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多年来就生活在这不到两平方米的小床上。

这样的特殊情况,家里也没个管事的。张晋源透露,父亲在2010年就已经身患癌症去世了,自己现在就是这个家管事儿的。

张晋源提起已经过去的父亲,没有过于伤感,这个未成年的孩子脸上,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生活带给他沉重的担子,早已让他不得不比同龄人成熟很多。

正在记者想要询问详情的时候,一位自称是张晋源前邻居的陆女士,来到这个小破房子,她给记者讲述了很多这个15岁大男孩儿的辛酸成长路。

陆阿姨向记者透露;“别人家孩子吃饱饭去上学,这个孩子没饭吃。”

张晋源四年如一日,两点一线,奔波于家和学校之间。

上午的大课间时间,向老师申请不做课间操,登登登跑回家给母亲喂一点吃的,然后再急匆匆跑回学校继续上课。

作为母亲,虽然不能讲话,但听到邻居的讲述,眼泪也不自觉流出。

这是作为母亲感到自责的眼泪,没有给孩子美好的童年,还成为了他的累赘。

但是张晋源并没有自暴自弃,领着微薄的低保,平衡着家庭和学习,每年都能够拿到奖状,是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好孩子。

在别的孩子在十五六岁意气风发的年纪,无忧无虑,可以专心学习,他却只能用弱小的肩膀撑起了整个家。

记者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开始调查张晋源拒绝搬迁的原因,其背后的隐情更是令人大吃一惊。

“我们是被钉子户了!”

记者接着理解到,张晋源多次和拆迁队的人解释,他不是不愿意搬,只是没法搬,半身不遂的老母亲,搬出去只能睡大街。

张晋源表示,这间20多平米的小平房,在2011年的时候就说要拆迁了。

政府的指标也不错,给他家分到一户55平方米的楼房,只需要补两万块钱,就可以住进去。

听到这个消息的张晋源,一开始确实兴奋不已,虽然目前来说拿不出这两万块钱,但他心里也有了明确的目标。

“我只需要再省吃俭用一点,这两万块钱也是可以攒起来的。”

可以让母亲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心中满是期盼。

但这个盼头一盼就是三年,临到拆迁,希望全部落空。

“他们要手续,得证明这个房子是你的。”房产办的人问他要房产证。

张晋源表示,他从记事以来,就生活在这个小房子里面,从来没有见过什么房产证。他只知道,这是当年他母亲单位分的房子。

没有房产证,那就不算是拆迁户,这房子等同于黑户,拆迁队完全可以不需要任何理由地实施拆迁工作。

但站在人道主义角度上,他们没有这么做。

房产证的问题,是解决这件事情的关键,但此时张晋源的母亲已经无法交代事情原委,记者只能多方位打探。

一番折腾,记者终于搞清楚前因后果。

原来当年母亲的工作单位搞房改,他们家获得了一个买新房的指标,但是他们家并不富裕,连买房子的钱都没有。

于是母亲就向厂里申请用新房换旧房,之后他们一家一直住在这里,当时厂长承诺给他们办理房产证,可是后来没了音讯。

张晋源陆陆续续也去厂里找过几次,但都是无功而返,原因不是负责人不在,就是时间太长不了解其中的真实情况。

母亲过去的单位,在几年前就已经改成了公司制,原来的领导班子也早已不在。

这陈年旧事,一纸文书,对于现在的工作人员来说,确实是不好办。

张晋源知道这件事情不好解决,也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但是记者在和老邻居沟通过后,事实证明,这个房子确确实实是属于他母亲的房产。

然而张晋源还要上学,能照顾好母亲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这些需要和领导们交涉的事情,他一个15岁的孩子更是难上加难。

多年以来,张晋源也想过寻求帮助,但也都无疾而终,直到这次记者前来,将事情的原委上报到了区政府。

没两天,当地房地局的工作人员前来查访,看到“被钉子户”的这家人,不仅表示了对自己工作的失职,还作出了相当妥善的解决方案。

在领导们协商过后,张晋源得到了这几年最好的消息,他们可以被当作正常的拆迁户对待了,也就是说,不需要房产证,他们可以合法使用购置新房的指标了。

房产证的问题解决了,张晋源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也算是落了地,本该放轻松的他,却还是一脸愁容,搬走后住在哪里?

陷入思考的张晋源低着头,看着自己的母亲,瘦弱的身体,需要人常伴左右。总不能真的睡大街吧。

一旁的记者发现了他的小情绪,告诉他不用担心搬家的问题。

不一会儿记者接到一个电话,原来是听到消息想要帮助张晋源的好心人。

电话里的这位女士,告诉记者,她家里有两间简易的平方,虽然条件不是很好,但是可以让他免费住,这个消息如同雪中送炭,张晋源连忙道谢。

但是这位好心人描述的地点距离自己的学校有些远,不方便照顾母亲,张晋源心里如同坐过山车一般,希望再次破灭。

房地局的工作人员看到这样的情况,走上前拍拍他的肩膀,“这个合同拿好,一会儿搬家”张晋源眼前一亮,这是一份廉租房合同。

此时此刻,他还是一脸懵的状态,幸福来得太突然了,直到大家带他来到这个50平米的廉租房里,他的眼睛里慢慢有了光。

鉴于母亲身体条件的不允许,工作人员贴心地为他选择了二楼,既避免了一楼的潮湿,闲暇时,张晋源还能够背着她下楼转一转。

干净的地板,整洁的床铺,装修虽然简洁,但生活必须装置一应俱全。

张晋源站在阳台上愣了好一会儿神,刚进来开心地表情又消失了,还有些愁眉不展,他担心的是环境这么好的房子租金肯定不便宜。

安置房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竣工,自己怎么负担高额的租金呢?

看到张晋源窘迫的神态,工作人员立马告诉他这里一年的租金只要700多块钱,张晋源这才如释负重,并且他还收到了政府送来的500度电费。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张晋源还是忍不住哭起来,但却是笑着抹眼泪。

这些好心人的帮助也必然会在张晋源的内心种下奉献爱心和感恩的种子,相信多年以后张晋源走出困境会成为那一束光,去照亮和温暖更多的人!

提起好心人,就不得不提起太原红马甲集团的周总。

2014年周总在媒体上得知此消息,就一直默默无闻地给晋源家里送来米面粮油,还帮助他打扫家庭卫生。

周总对他的帮助不止这些,小晋源因为常年照顾母亲,年级越高,知识越难,晋源在学业上渐渐力不从心了。

张晋源最终没有取得理想的学历,找工作也有些困难。而张晋源的母亲在2016年也去世了。

周总不由得心疼起来,于是向他发出邀请。

“愿不愿意到红马甲来!”

这意外的惊喜,晋源眼含热泪,“叔叔,我当然去!”

至此,张晋源顺利拥有了一份正式的工作,入职后,晋源没有辜负周总的期望,在单位矜矜业业,积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经常主动跟着大家外出工作,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这次拆迁的事件,张晋源总算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除了自己的坚韧孝顺以外,离不开社会各界对他的帮助。

其实对于拆迁,并不是一件有百利而无一害得事情,如若拆迁的地方租住用户比较多,那么带来的,是大多数人要面临搬家的问题。

普通居住家庭还好说,倒霉的是周遭的个体工商户们,他们要面临的是店面的整体搬迁,费时费工不说,对租用的门面店铺投资的钱都打了水漂。

另外,因为拆迁一夜变成暴发户的人不在少数,有些人钱包虽然厚了,但生活却没有因此变的有意义,整天无所事事,挥霍着一夜而来的拆迁款,变成街道小混子。

更有些人觉得有钱了,家底厚了,变得嚣张跋扈,甚至干起了违法乱纪的行为。

钱财还是靠自己的努力赚来的才会懂得珍惜,像这种从天而降的馅饼,有足够的运气获得,却不一定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守住它,最终,在这笔横财上摔了跟头。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