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大妈在非洲被判15年,罚款1300万美元,耿爽:绝不袒护
2019年2月19日,非洲坦桑尼亚法院里,一场审判刚刚结束,被告杨凤兰被判刑15年,并处以1300万美元的罚款。
听到宣判结果后,已经年逾七十,白发苍苍的杨凤兰并没有表现出太多情绪,她仅仅是对着坐在听众席的亲朋好友,露出一丝疲倦笑容之后,就跟着警察走出了法庭,再也没有回头。
至此,一切尘埃落定,这样的审判结果似乎是在人们的意料之中,并没有引起争论,因为此案早在在审判之初就在国际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当初,各方媒体不断追问中方外交部,是否会予以特殊处理,对其进行包庇或者引渡回国再行处理?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公开表示:“中方绝不袒护中国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支持坦方有关部门依法审理此案!”
那么这位出现在坦桑尼亚被审判的老太太究竟是什么人?她到底做了什么事,甚至让自己的祖国也做出大义灭亲的举动?
杨凤兰出生于1949年,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家里生活条件优越,所以她从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杨凤兰性格活泼,勤奋好学,成绩十分优异,并有着极高的语言天赋,在学校深受老师的喜爱。
在六十年代,为了响应知青“上山下乡”的号召,杨凤兰和许多知青一样,积极报名,离开城市,踏上了贫瘠的农村。
在农村,杨凤兰用自己握笔杆子的手拿起了锄头,她不怕苦不怕累,像当初在学校一样,她兢兢业业,表现良好。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火热又充实,淳朴的民风也让杨凤兰感受到了很多温暖与美好,这些都给杨凤兰带来了许多不同的生活体验,她也有着前所未有的快乐。
但这一切的美好并不能留住一颗不安分的人,即使杨凤兰很喜欢农村,但她还是不甘心一辈子在土地上辛苦耕耘。
在当时,下乡知青通常有两条路,一是在农村扎根成为一个小农户,彻底融入当地,二是服从安排,过一段时间后再回到城市,过着普通的工人生活。
但是杨凤兰却有着不同的想法,她不想过按部就班的生活,反而一心想着要走出一条不同的路,她一直在寻找机会,直到1964年,她的命运出现了转折。
伴随着亚非拉国家民族运动的高涨,北罗得西亚改称赞比亚共和国,赞比亚独立之后,中国秉承着与第三世界国家互助的原则,也迅速和新成立的赞比亚建交。
由于长期受到老牌帝国主义的资本剥削侵略,赞比亚当地的经济发展相对来说比较落后,但是中方不计回报,主动对坦桑尼亚政府和赞比亚政府伸出援手。
中方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切合实际的贸易协定,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双方共同利益,还准备从根本上驰援坦桑尼亚和赞比亚,改善他们的交通条件。
因此在经过考察后,中方提出提供不附带条件的援助,总额分别达到7500万英镑和15000万英镑,用以修建一条铁路。
这条铁路就是大名鼎鼎的坦赞铁路,正是这个项目的开启,给了杨凤兰改变命运的机会。
1965年,铁路工程正式开始施工,为了确保与当地沟通交流的效率,国家需要大量翻译员去辅助工作。
因此中央广泛发起号召,想要寻找一批专业素质过硬,又可以适应外派艰苦生活的翻译者。
杨凤兰在看到消息后激动万分,她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参加了北京外国语学院的考试。
凭借自己的语言天赋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她最终成功地通过考试,并在外国语学院完成了四年的学习,毕业之后,杨凤兰直接奔赴坦桑尼亚,开启了一段新的人生历程。
从1970年到1976的六年的时间里,年轻的杨凤兰面对的是相当艰苦的工作环境,她每天不得不在烈日暴晒下跟随中方和本地的工作人员,搭起沟通的桥梁。
她的工作虽然辛苦,可是成果却是显著的,1976年7月份,这条耗时11年,数十万人心血的铁路终于竣工。
在参加交接仪式的晚会上,杨凤兰巡视着自己努力参与其中带来的成果,她不禁落下了感动的泪水。
在铁路工作期间,杨凤兰与施工队中的中国小伙杜文明坠入爱河,两个人在异国他乡结为夫妇,并且生下一个小女儿。
为了纪念这段难得可贵的经历,杨凤兰决定给女儿的名字当中加入一个“非”字,为的就是以此作为寄托,怀念在非洲的工作经历。
在将铁路正式移交给坦赞铁路局运营管理后,项目上所有的中国人都被迎接回国,并得到了国家安排的工作。
杨凤兰在回国后,被安排在北京生产服务局外经处工作,在那个年代,这份工作是人人羡慕的铁饭碗。
此后的二十多年里,杨凤兰一边兢兢业业地工作,一边无微不至地照顾家庭,也算安稳,本以为她可以就这样平淡地过一生。
可是时代的洪流滚滚而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下海经商,望着那些出去闯荡又满载而归的年轻人,杨凤兰那颗热爱冒险的心又重新跃动了起来,她决定外出打拼。
此刻杨凤兰已经年过四十,她想辞掉编制,外出做生意,但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可是这些都没办法改变她的想法,她早已经做出了选择,在杨凤兰的坚持下,她的丈夫和女儿最终选择支持她的想法。
经过再三考虑后,她没有选择最常见的国内通商口岸开始打拼,而是选择带着家人远渡重洋,再次回到了坦桑尼亚,并在其原首都达雷斯萨达姆安家落户。
因为之前的工作经历,杨凤兰对这里非常熟悉,无论语言还是生活习惯方面,她都可以很快适应。
最重要的是,随着亚非经济的崛起,坦桑尼亚具有极好的发展前景,所以,杨凤兰便想利用自己的中国人身份在这里做出一番事业。
在外务工的华人最初多半会选择从餐饮行业开始做起,杨凤兰也不例外,她看准时机租下了一栋两层的小厂房,一层用来保障生活,开着一家北京饭店,主营中餐,而剩下的一层用来拓宽和发展未来的道路,即做投资。
杨凤兰的餐饮事业非常成功,因为坦桑尼亚的华人并不在少数,她们怀念家乡的味道,再加上本地人对于外国餐的好奇,所以,在杨凤兰的经营下,这家北京饭店的生意蒸蒸日上。
凭借饭店的盈利,杨凤兰顺利地赚到了来这里后的第一桶金,她用这些钱为自己家置办了一些田产,买了七公顷土地用来种植经济作物胡椒。
不得不说,杨凤兰的眼光真是独到,她的胡椒田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在当地廉价劳动力的劳作下,钞票也如同流水源源不断涌入杨凤兰的口袋。
但是这样的小本生意终归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难敌形势,伴随时间推移,来坦桑尼亚的华人越来越多,中国饭店也如同雨后春笋冒出头来,杨凤兰的北京饭店也遭到了冲击。
北京饭店的生意越来越惨淡,剩下的产业收入根本支持不了杨凤兰的野心和开销,她又要寻找新的财路了。
人性的贪婪太难抑制,杨凤兰的野心也太难满足,经过一番考察和思索后,她决定走上走私象牙这条违法犯罪的道路。
在非洲,象群的数量十分庞大,而从古至今人们对象牙制品的喜爱让它的价格高到离谱,所以即使在官方严禁猎杀野生动物的情况下,还是有许多偷猎团伙为了获得暴利,不惜铤而走险走私象牙。
此时的杨凤兰已经完全被利益所蒙蔽,她主动找到走私犯成为代理商,从猎人手中低价收取象牙,再高价远销到泰国等地区。
她凭借这些年积累下来的人脉关系,四处走动十分方便,销路也很广,获利颇丰,走私一趟甚至抵得上餐厅一整年的收入。
所有人都知道这样暴利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但在杨凤兰的心里,这代价不过只是一些动物的死亡而已。
她在心里安慰自己,就算她杨凤兰不做,也还有别人要做,谁来都要杀非洲象,那与其便宜其他人,还不如让这钱落进自己的口袋。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杨凤兰只是想做两笔赚点钱就立马远离违法行为,但是贪欲无限,当赚到第一笔“赃款”后,她便开始沉迷其中,越来越无法自拔。
刚开始的时候,杨凤兰仅仅只是负责营销赚差价,到了后来,为了让狩猎团队可以获得更高的效益,她甚至购买了汽车和枪支等物资提供给偷猎团伙。
杨凤兰的欲望在无限地膨胀,渐渐地,她开始觉得一只一只的猎杀实在是太慢了,可草原上庞大的象群并不好惹,到底要用怎么样的方式才能加快效率呢?
杨凤兰和团伙头目商量过后,决定在非洲象群常出没的水源附近投放毒药,以此加快捕杀效率。
据统计,在杨凤兰从事走私事业的十年时间内,死在她以及她背后偷猎团伙的非洲象多达430头之多,经她手的象牙将近706枚,涉及金额高达270万美金,折合人民币约1605万元。
猖獗的行为让杨凤兰一跃成为黑市当中,象牙交易的头把手,她甚至还获得了“象牙女王”的头衔。
杨凤兰深知树大招风的道理,她平常极为低调,总是小心谨慎隐藏行踪,所以十几年来,当地警方一直没有关注到她。
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违法之事终有暴露的一天,聪明如杨凤兰也不例外。
北京饭店当中的一位雇员因为眼红老板的获利,私底下偷偷跟踪几次,在观察了全过程后,他认为这种事情很简单,自己也可以做得来,于是偷偷模仿,但是在走私的过程中却被警方逮捕。
在审讯过程中,该雇员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全盘托出,杨凤兰的犯罪行为也被供了出来,警方这才注意到这个中国老太太,并于2015年将她逮捕。
但是,杨凤兰在被捕后却完全没有承认罪行的意思,反而是极力狡辩,高价聘请律师为自己辩护。
关于杨凤兰的所作所为,她的家人一直被蒙在鼓里,丈夫杜文明并不知道妻子私底下的勾当,他甚至写信向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控诉,自己和妻子遭遇到了怎样非人的对待,希望中方可以出面维护。
他在信中写道:“我爱人杨凤兰被抓,但当地警方的搜查一无所获.......他们不理睬我的抗议,还把我关在黑暗的牢房里,这是莫大的侮辱......他们带走了我的女儿,试图诱导孩子承认家里有象牙......”
但随着警方长达一年的详细调查取证,最终将完整的证据摆出来的时候,杨风兰一家沉默了。
中方在了解到情况后,也表示绝不袒护,因为对于野生动物,尤其是稀有动物的大规模捕杀,中国的法律也是不允许,
这才有了年过七旬的杨凤兰在坦桑尼亚被判刑的结局。
结语:
无疑,杨凤兰有着聪慧的头脑和高瞻远瞩的目光,是一个做商人的好料子,但她不知道的是,命运所馈赠的礼物都已经暗中标好了价格,她的野心和贪婪都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一个人最大的自律就是控制住自己的欲望,杨凤兰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年轻时风光无限的她,在古稀之年却锒铛入狱,受人唾弃,这是必然的结局。
- 0000
- 0001
- 0000
- 0000
- 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