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想纳美女为妃,臣子却站出来极力反对:不要和太上皇一样
贞观年间,李世民想要郑氏女子为嫔妃,可使者还未出发,魏征就急忙前来求见。
在李世民跟前,魏征态度坚决地反对他召郑氏女子入宫,而很多大臣却纷纷劝谏李世民,不要听魏征的。
一时间,朝堂上下对此事议论纷纷,众说纷纭,李世民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是好。
紧要关头,魏征不惜冒着大不敬之罪,拿太上皇李渊的事例来劝谏李世民。
听到魏征的话后,李世民打消了纳郑氏女子为妃的念头,还让李世民得到了百姓的称赞。
那么,魏征为何极力劝阻李世民纳郑氏女子为妃?这件事和太上皇又有什么关联呢?
为了充实李世民的后宫,长孙皇后到处寻找容貌出众,又贤良淑德的女子。
后来,长孙皇后听说,朝中大臣郑仁基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儿,长相明艳动人,性格温柔敦厚,全国上下无人能及。
于是,她便亲自前往郑家,探访这位美丽贤能的女子,见到郑氏女子后,长孙皇后很是惊喜,这个女子果然如传言所说,是做皇上妃嫔的合适人选。
回到皇宫后,长孙皇后很快就向李世民介绍了郑氏女子的相关情况,并建议李世民下诏书,将其纳为嫔妃。
李世民很信任长孙皇后,他自然也相信长孙皇后的眼光,所以便一口答应下来。
很快,李世民就下达了诏书,就满心欢喜地安排郑氏女子进宫。
可就在这时候,魏征却意外得知了一个消息,原来这个郑氏女子已经许配给了朝中官员陆爽。
得知这一消息后,魏征很是担心,他知道如果这件事传了出去,皇上肯定会遭到百姓的指责。
于是,魏征就在去接人入宫的使者出发之前,急急忙忙地跑到李世民跟前,劝谏他放弃让郑氏女子入宫的想法。
在李世民跟前,魏征直言不讳地说:“陛下是天下人的父母,应该爱护百姓,担心他们所忧虑之事,为他们的快乐而感到快乐。”听着魏征的话,李世民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魏征继续说:“自古以来,德行高尚的君主都是把百姓的想法作为自己的想法,所以,君主住在高台的同时,百姓也有房屋可以居住。”
“君主有粮食吃,也想让百姓不挨饿,君主有妃嫔,也希望百姓可以阖家欢乐,这才是君主应该有的德行”魏征义正言辞地说。
在观察了一下李世民的反应后,魏征将话题引到了此次事件上,他告诉李世民,听说郑氏女子已经许配人家。并指责皇帝在下诏书前考虑不周,没有调查清楚。
除此外,魏征还向李世民分析了这件事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如果事情传扬出去,肯定会损害皇家的威严,削弱皇帝在百姓中的威望。
李世民听了魏征的话,内心很是愧疚,思虑再三后,他也决定取消对郑氏女子的册封。
可是,左仆射房玄龄、中书令温颜博、礼部尚书王珪、御史大夫韦挺等人却不同意终止对郑氏女子的册封事宜。
他们向李世民进言说:“郑仁基的女儿已经许配给陆爽的事,现在根本没有具体的证据,而宫里的人已经准备去接人了,如果现在终止,肯定会引来种种猜测。”
一时间,朝堂内外都对此事议论纷纷,各种观点此起彼伏,各说各有理,李世民很是为难。
就在大臣们议论纷纷的时候,官员陆爽却主动站出来,上奏李世民说,自己父亲还在世的时候,是与郑家交往频繁,两家经常互赠礼物,礼尚往来,但是并没有约定自己和郑氏女子的婚姻之事。
至于郑陆两家姻亲之事的传言,陆爽解释说,这些都是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妄加猜测,然后以讹传讹,所以才有了这个传言。
听到陆爽的话后,李世民很是高兴,可就在此时,魏征又前来进言。
这一次,为了劝谏李世民,魏征还向他讲述了唐高祖李渊当年的事迹。
李渊刚刚平定长安的时候,看上了一位女子,便将她纳入后宫,对其极尽宠爱。
然而,这名女子却是一个有夫之妇,她的丈夫名字叫辛处俭,是东宫太子舍人。
李渊知道了这个情况后,便将辛处俭调出了皇宫,然后把他安排到了一个偏远的地方。
就这样,辛处俭不仅被夺走了妻子,还整天提心吊胆,生怕被李渊找机会杀死自己。
所以,魏征认为,陆爽之所以会主动“澄清”自己与郑氏女子有婚约的事,主要是为了不惹怒皇帝,从而保护自己。
听了魏征的分析,李世民恍然大悟,庆幸自己还没有做出错事。
于是,他赶紧废除诏书,取消了册封大典,还给陆爽下了一道赦书,承认自己的过错,消除陆爽的担忧。
后来,这件事在朝堂内外广为流传,百姓们对李世民的做法称赞不已。
后宫之事,朝臣本无权插手,可他却没有责怪魏征的“僭越”,而是耐心听魏征的分析。
作为最高权力的拥有者,李世民可以得到任何一位女子,可是他却接受建议,及时止步,没有“夺人之妻”。
李世民的这种胸襟和气度在君王中是少有的,这种格局的养成离不开他虚心纳谏的品质。
正是因为李世民善于纳谏,所以他身边聚集了很多像魏征、长孙无忌、杜如晦和房玄龄等“谏臣”。
除了朝堂上的臣子之外,李世民更是广开言路,虚心听取来自四面八方的意见和建议。
公元629年11月,李世民派使节到凉州办事,在凉州,这位使节看上了当地都督李大亮喂养的一鹰。
于是,使节为了讨好皇帝,便暗示李大亮把这只鹰献给李世民。
俗话说君子不夺人所好,使节的暗示让李大亮很是生气,于是李大亮便秘密上奏李世民,向他说了此事。
在奏折里,李大亮直截了当地问李世民,这是他的意思还是使节的意思。
李大亮认为如果这件事是李世民的意思,那么李世民的这一做法显然和他之前的主张背道而驰的,如果这是使节的意思,那李世民就要好好考虑一下他是否用错了人。
即使知道李世民是善于纳谏的贤明君主,但奏折呈上后,李大亮还是很忧虑。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李世民在看到李大亮的奏折后,不仅没有生气,还当着众大臣的面夸赞李大亮是一个忠诚正直的人。
为了鼓励大家能像李大亮一样,敢于直言,李世民还下诏书,对李大亮进行褒奖。
公元630年6月,李世民想要在洛阳修建宫殿,为自己外出巡查时做准备。
听闻此事后,朝中大臣张玄素立刻上书劝谏,他认为皇帝巡查洛阳的时间还没确定,就开始大兴土木地修建宫殿,这种做法很是不妥。
隋朝刚建立时,举国上下就开始大兴土木,修建宫殿,由于当地的山上没有大的树木可以做柱子,工人就到远处去搬运。
搬运体积庞大的柱子,花费了很多人力,他们两千个人拉一根柱子,用横木做轮子。
但是横木做的轮子和地面摩擦就会起火,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铸铁做车轮。
由于柱子过重,所以即使是铁的车轮,走一二里路也会破损。
所以,专门会有几百个人抬着铁的车轮,跟着队伍前行,以便随时更换车轮。
在这样的情况下,队伍一天也才能走二三十公里,所以运送一根柱子,总计要花费几十万的劳动力,其它的费用更是不敢想象。
正是由于隋朝时期为了修建宫殿劳民伤财,所以李世民刚刚平定洛阳,就下令拆除隋朝奢侈的宫殿。
然而,还不到十年时间,李世民就准备再修缮隋朝的宫殿。
张玄素提醒李世民,当务之急是要尽快解决突厥问题,加强中原地区与突厥的友好关系,而不是效仿隋炀帝做劳民伤财之事。
李世民听到张玄素将自己与隋炀帝放在一起比较,心里不悦,便问道:“你说我不如隋炀帝,那么我与夏朝的桀和商朝的纣王相比,又如何呢?”
张玄素思考了一下,便告诉李世民说,如果他不放弃修建宫殿的想法,继续我行我素,那么国家很可能会发生暴乱。
听了杨玄素的话,李世民的内心颇有感触,他本来以为洛阳位于大唐的中央地段,各地的商人都从那里经过,所以才想着修建宫殿,为百姓提供方便,也为自己巡查洛阳做准备。
但是,听了张玄素的意见后,李世民便意识到是自己考虑不周,没有考虑到当时的实际情况,所以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为了表示对张玄素的赞赏,李世民赏赐给他二百匹彩绸。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正是因为李世民善于纳谏,知错就改,唐朝才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
那么,李世民作为一代君王,他为何能够做到广开言路,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呢?
其实,人性有一个普遍的弱点,都喜欢被肯定,被推崇,不喜欢被批评。
而且,当一个人的地位高了,他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对事物判断的准确性更高,也更难以接受别人的意见,而且还会通过固执己见来维护自己的威严,巩固自己的地位。
在封建帝制中,帝王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很多帝王的手上,权力会变成十分野蛮的力量,但是在“贞观之治”中,却出现了另外一种现象,李世民将手里的权力运用的十分合理。
作为一个帝王,李世民之所以会压制住人性中的弱点,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嫡长子继承制一直贯穿整个封建社会时期,王位和财产都必须由嫡长子继承。
而李世民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自己的兄长,也就是当时的太子李建成,然后逼走自己的父亲,才夺得了皇位。
在登基后,李世民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清楚自己以这样的方式得到皇位,会让很多人不满。
他也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所以他励精图治,想要用政治功绩弥补自己的错误,也能堵住百姓以及后世的悠悠之口。
其次,李世民在成为皇帝之前就经常带兵东征西战,战场上的决策是非常民主的,这让他有了合理运用权力的经验。
最后,刚上位时,李世民需要向天下人证明自己,证明自己不同于之前的昏庸暴戾的皇帝。
最主要的是,李世民对隋朝的灭亡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引以为戒。
李世民认为隋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隋炀帝的行事不符合君主之道,而他的身边也没有敢于直言进谏的忠臣,所以就出现了君主昏庸无道,臣子阿谀奉承的情况,隋朝也随之灭亡。
通过隋朝的灭亡,李世民深刻地认识到要想稳定自己的政权,就要获得民心,要想把国家治理好,就要学会用人。
所以,他坚持用人唯贤,只要是对他忠诚,有才华的人,无论出身如何,他都愿意给予重用,并在不同的人身上取长补短,保证所有人都敢于进言。
李世民还认为“本同治乱,共安危”,当君主有失误的地方,臣子必须贡献自己的力量,予以劝谏,才能减少失误,将国家治理好。
反之,如果君主失去了自己的国家,臣民也将难以独善其身,所以君臣本是一体,治理国家也应该齐心协力。
所以,在李世民的治理下,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繁盛时期。
李世民是历史上少有的贤明君主,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他的善于纳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归根结底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而不是真正地在为百姓考虑。
所以,晚年时期,政权已经巩固的李世民却不再纳谏,还对身边的谏臣生出反感。
参考资料:
《贞观政要卷二直谏》《魏郑公谏录 五卷》谏聘郑仁基女为充华相关记载滕州日报:善于纳谏的唐太宗
- 0000
- 0003
- 0002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