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如何评价十大元帅?唯有朱德可称上帅,贺龙这个人太可怕了
1955年9月27日下午5时,新中国第一次军队授衔仪式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授予10位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以“元帅”军衔。
而此次“55授衔”也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的正式施行。
1955 年首次授衔时,全军共有 64.4 万余名干部荣获准尉以上军衔。其中,准尉11.3 万余名;尉官 49.8 万余名;校官 3.2 万余名;将官和元帅共 1052 名。
原定计划是授衔13位元帅,刘少奇、周恩来和邓小平都表示不要军衔,因此最终授予元帅军衔的高级将领变成了10位。
但授衔仪式当天只有七位元帅到场,他们分别:朱德、彭德怀、贺龙、陈毅、 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
那为什么另外三位:林彪、刘伯承、叶剑英没有到场呢?
原来当时林彪因为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后遗症,当时正在青岛养病;刘伯承同样身体不好以及眼疾,当时也在青岛调养;而叶剑英正在辽东半岛筹备大型登陆演习,并担任总指挥。
当时败退台湾的蒋介石在得知解放军即将授衔十大元帅的消息时,内心也是五味杂陈,虽然与解放军的每次交手几乎都是失利,但他依然对十大元帅中的九位做出了评价,那为什么有一位没有进行评价呢?
我们逐一了解一下蒋介石是如何评价那九位元帅的...
朱德(1886-1976),现如今我们称呼朱德总习惯在后面加上一个总司令的头衔,作为新中国建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对于人民军队的成立与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曾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总司令一称可以说是当之无愧。
在人民军队创始之时,及“八一”南昌起义,朱德总司令即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到了1927年9月,南昌起义部队在三河坝兵分三路,朱德带领4000人的部队为大部队提供掩护。
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伤亡过半,此时军心也出现了动摇。而后转移至天心圩时,大部分骨干已经离队,部队也仅剩余800多人。
关键时刻朱德力挽狂澜,对部队进行思想、组织、纪律整顿,稳定住了军心,而这800余人最后也成为了南昌起义留下的骨干队伍,其中就包括林彪、陈毅、粟裕等人。
而后朱德与毛泽东等人更是将游击战术进行深入研究并付诸实践,总结提炼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决,并在后来的国共内战与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毛主席曾评价他“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就连蒋介石也评价:“这十人中,只有朱德才能称得上帅,其余都是将。”
彭德怀(1898-1974),从1916年投身湘军起,彭德怀几乎亲身经历过20世纪中国的主要军事斗争。
他早年间因痛恨帝国主义侵略和军阀黑暗统治,萌发富国强兵思想而选择参军报国,而后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后成为了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他曾历任红一方面军司令员、八路军副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彭德怀的军事谋略才能是数一数二的,每当遇有紧急战事,毛泽东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彭德怀,主席对于他的评价就有一句诗生动反映:“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而彭德怀也是唯一一个生前受到毛泽东题诗赞扬的虎将。
而彭德怀与蒋介石也是早有交集,抗战初期,蒋介石单独约见彭德怀,施以笼络,问他家中有何困难,一定予以关照。
彭德怀答曰:“承委座垂询,职家早蒙何键主席关照过,连三代祖坟都挖了,家弟二人至今流落他乡。”
蒋介石气得有苦难言,只好暗恨:“不识抬举!”
林彪(1907-1971),抛开其他的事情不谈,林彪的军事指挥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他是十大元帅中林彪年龄是最小的。
1927年南昌起义时林彪才21岁,在军中只担任排长职位;而到了1932年时,林彪就升任了红军主力部队红一军团总指挥,而这背后原因与他在军中展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息息相关。
他因其多次指挥所部担任战役战斗的主攻任务,擅长打恶战,险战。因此,林彪在军中也有了“常胜将军”、“开印先锋”等美称。
其中最为我们所熟知的便是“平型关大捷”,抗日战争爆发后,林彪率部挺进华北抗日前线。
1937年9月25日,他与聂荣臻指挥所部设伏平型关,一举歼灭日军精锐第5师团21旅团一部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各种枪1000余支(挺)、军马50余匹及其他大批军用物资,取得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出击作战的首次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同时使他成为名噪一时的抗日名将。
值得一提的是,一次与日军的战斗结束后,林彪因身穿缴获来的日军大衣并骑着洋马,被当地驻军阎锡山部的一名哨兵误认为是日军军官而开枪误伤,而后林彪也因此落下病根。
对于林彪的军事才能,蒋介石早有耳闻,也多次想要拉林彪入伙,而林彪本人却是对蒋介石毫无兴趣,根本没将他放在眼里。
解放战争时期,林彪率领的东北野战军是我军人数最多、装备最好、消灭敌人最多、解放地区最大的一支主力部队。
这支部队一路从祖国的东北打到了最南端。
作为消灭国民党军队人数最多的野战军,蒋介石在一次会议中气得怒拍桌子:“你们一群废物不要不服,林彪是黄埔中最优秀的将军,你们在座的有哪一个能打得过林彪?
...如果我要是能多点耐心给予重用,他就是我们的人,现在也不会出现如此被动的局面。”
刘伯承(1892-1986),作为十大元帅中儒将气息最为浓重的一名,也是十大元帅中中唯一冠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称号的。刘伯承本人的军事理论功底是非常扎实的,青年时期曾留学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回国后曾颇受蒋介石的赏识,但他并没有选择加入国军,而是毅然决然地投身于我党的革命事业。
但仅此就认为刘帅是一名传统印象中的儒将形象是不准确的,因为一名德国医生曾评价他为“军神”。
1916年初,刘伯承回到四川,组织武装起义。
战斗中刘伯承连中两弹,一颗擦过颅顶,另一颗击中右侧太阳穴,从右眼眶飞出。
后来,刘伯承被送进一家由一名德国医生开的私人诊所,鉴于伤情严重,医生决定当即进行手术。
为防止伤及大脑,刘伯承坚决不同意进行麻醉,因此手术过程中刘伯承一直是强忍剧痛进行。手术结束后,德国医生对此也是惊叹不已,并称其为“军神”。
1947年,解放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为响应中共中央、毛泽东关于“大举出击,经略中原”的战略决策,刘伯承与邓小平率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如同一把尖刀直插国统区的心脏。
在前有阻敌、后有追兵的紧急关头,他提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响亮口号,并和邓小平亲临前卫团指挥作战,终于杀开一条血路。
而蒋介石对于刘伯承的评价是:“论战术之奇,刘伯承数军界一绝。”
贺龙(1896-1969),作为南昌起义的总指挥,贺龙在十大元帅中的资历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
少年时期的贺龙以愤世嫉俗、仗义疏财,敢于同恶势力相抗争而闻名乡里。
当时为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贺龙更是敢于以“拎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胆气一手拉起了一支革命武装力量。
而后由于在北伐战争中战功卓著,贺龙一路升任至军长,在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后,贺龙深深对其为劳苦大众谋求幸福的理想所折服,并将自身信仰由“三民主义”转变为共产主义。
南昌起义时,贺龙所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是当时参与起义的主要力量,虽然当时贺龙还未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却已经愿意为其理想而奋斗。
蒋介石对于贺龙也是颇为赏识,曾经为拉拢贺龙许诺赠给他500万大洋和汉阳兵工厂,要知道汉阳兵工厂是当时多少将领梦寐以求的,但贺龙依然没有为此折服,始终坚定着自己的理想。
蒋介石在对于我军元帅做出评价时,唯独在对贺龙的评价中出现了“怕”字,他是这样评价贺龙元帅的:“贺龙这个人太可怕了!”
陈毅(1901-1972),《抗日将士出征歌》中有一句有关陈毅的描述非常贴切:“能文能武是陈毅,英勇善战是贺龙”。
作为一名从战火中走出的军事将领,陈毅在政治领域的才能也是相当之高。
抛开军中职务,陈毅还曾担任过上海市市长、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部长、中国政协副主席。
陈毅曾在担任上海市市长期间,稳定住国民党时期经济崩溃而导致的严重通货膨胀,打击商人囤积货物行为,通过物资调运控制物价。
当时为搞乱上海经济,国民党特务组织绞尽脑汁,妄图控制百姓必需的“一黑二白”即:煤炭、米面、棉花。
但这都被陈毅通过各种方法一一化解,以至于国民党特务策划了好几起针对陈毅的暗杀活动,但均以失败告终。
他就任上海市市长期间,还大力整顿了上海的整体风气,打击帮派势力,杜绝娼妓交易,保障上海整体治安环境,上海在他的治理下面貌焕然一新。
值得一提的是,1955年授衔仪式举行时,陈毅已经卸去军中职务,按理说不可以授予军衔,但毛主席等人对于陈毅在战争时期的卓越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因此破格对其授予了元帅军衔。
蒋介石对于陈毅领导部队的评价是:“训练最精,诡计最多,肃清最为困难。”
罗荣桓(1902-1963),罗荣桓元帅可以说是十大元帅中最为低调谦逊的一位,但正如我们常说的那句话“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罗帅的个人能力在红军建立初期就体现得淋漓尽致。罗帅热爱学习,闲暇时很喜欢阅读书籍,学识渊博的他做起政治工作时也是一把好手,秋收起义时就被任命为农民自卫军党代表。
1930年时,林彪被任命为红四军军长,但因为林彪个性较强,如何选择他的搭档成了令中央犯难的问题。
会识人用人的毛主席最终选择了罗荣桓与林彪搭档,后来事实证明,这样的搭配可以说是非常契合。
在罗荣桓的辅佐之下,部队的政工、后勤被安排得井井有条,因此林彪得以在战场上放开手脚施展自己的军事才能。
就这样“林罗”的组合一路从红军时期到抗日战争,再到后来的解放战争。二人在部队分工明确,而两人的性格又能很好地互补,可以说是相得益彰。
虽然罗帅为人低调平和,在战场上却是悍不畏死,每次与敌人交上火时,罗帅都是身先士卒,而撤退时又往往在最后,罗荣桓的军旅生涯可以说是完美诠释了什么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而1955年授衔时,罗帅也成了蒋介石唯一一位没有评价的元帅。
原因无他,仅仅是因为罗荣桓与蒋介石之间几乎从未有过交集,蒋介石对罗荣桓并不了解,因此也未予以评论。
徐向前(1901-1990),徐帅本人的性格比较腼腆,这也决定了他做事谨慎善思,换句话说也就是善于“运筹帷幄”,这是身为将帅者基本素养之一。
《孙子兵法》有云:“胜者先胜,而后求战。”
徐向前带兵打仗习惯于根据实际情况慢慢地向前走,1929年刚到鄂豫皖先吃掉敌人一个排,第二年带领部队消灭敌人两个连,接着又是两个团,第三年又分批次地消灭敌人的一个旅、两个师。
这样谨慎的指挥风格让他在军中得了一个外号“慢慢走”。
而徐帅在晚年又被人们称为“布衣元帅”,原因是在他晚年的时候,主动辞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一切职务,成为了一名没有职务的元帅。
中国古代称无官职者为“布衣”,因此徐帅又被称为“布衣元帅”。
我们现在常说黄埔前三期的毕业生中都是将星云集,其中很多人还在学校时就深受蒋介石的赏识。
但作为黄埔军校第一期的毕业生之一,徐向前元帅并未受到蒋介石的重视,这并不是因为徐帅本人没有才华,而是因为徐帅性格比较腼腆甚至木讷。
但后来就是这样一位腼腆木讷的学生,让蒋介石接二连三地在其手中吃尽苦头。
这时的蒋介石肠子都悔青了,连忙派人去徐向前的老家山西五台县,想要通过讨好徐向前的父亲方式来拉拢徐向前。
但徐向前的父亲对于蒋介石向来没有好感,见到来使时不冷不热地说道:“儿子自从去了黄埔军校,再也没回来,不知道是不是被校长关起来了。”
蒋介石在得知这件事后,同样丢下了一句:“真是不识抬举!”从此再也没打过拉拢徐向前的主意。
聂荣臻(1899-1992),聂荣臻元帅之所以会有一个“鲁智深”的外号,是因为在抗日战争时期,聂帅曾率军多次在五台山地区,给予了当地日军沉重的打击。
五台山地区有数量众多地寺庙,聂帅英勇抗击敌人地行为也赢得了毛主席地评价:“五台山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聂荣臻就是新的鲁智深。”,因此聂帅有了鲁智深的外号。
作为同在黄埔军校任职的同事,聂荣臻与蒋介石之间可以说是早有交集,有一件事让蒋介石第一次记住了聂荣臻。
有一次,蒋介石坐着轿子准备进入学校,但为人正直的聂荣臻非常看不惯这种封建官僚地行为,他站在校门口远远的就将轿子拦住,并义正言辞地说道:
“这里是黄埔军校的大门,并不是什么封建衙门,更不是哪个老爷的宅邸,怎么能随便坐着轿子进来?”
这件事让蒋介石感觉脸上很没面子,二人从此结下了梁子。而后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中,聂荣臻也是多次反对蒋介石的主张。
对于聂荣臻,蒋介石背地里曾经对身边这样评价道:“政治部那些人都是从苏联回来的,尤其是那个聂荣臻,尤其可恨,要提防此人!”
叶剑英(1897-1986),与其他九位立下赫赫战功的元帅相比,叶剑英元帅最为突出的功绩都是在政治工作上。
叶帅在关键问题抉择上总是有着清晰的头脑,准确的判断,并且在认准的正确道路上坚定不移。毛主席就曾经评价叶剑英元帅是“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也正是因为如此叶剑英在我党几次历史上遭遇危急的关键时刻都能挺身而出,在大是大非面前都能坚定革命本色,不动摇基本政治立场,更不会被错误言论所左右。
叶剑英在1917年时就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民主革命,是国民政府的元勋之一。
而在1927年,民主革命遭遇低谷时,叶剑英接触到了共产主义并从此成为了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当时已经是国民党中为数不多的高级将领并身兼黄埔军校的高级教官的叶剑英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南昌起义前,叶剑英得知汪精卫阴谋加害叶挺、贺龙,立即冒着风险找他们商量对策,决定叶挺和贺龙指挥的部队迅速向南昌开进,使敌人阴谋没有得逞,南昌起义得以实现。
叶剑英元帅的一生始终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矢志不渝,作为一名政治元帅,每每在紧要的历史关头挺身而出,力挽危局。正如他自己写的诗句一样:“矢志共产宏图业,为花欣作落泥红。”
同样作为曾经在黄埔军校的同事,蒋介石对叶剑英的能力早有耳闻,一直都想拉拢其到自己的阵营,国共反目后,蒋介石曾对部下说:“有两个人你们一定不能杀,一个是周恩来,另一个是叶剑英。”
- 0001
- 0000
- 0000
- 0001
- 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