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1982年邓小平裁撤铁道兵,陈再道坚决反对,邓小平只回复了12个字
66113

1982年邓小平裁撤铁道兵,陈再道坚决反对,邓小平只回复了12个字

我要新鲜事2023-05-24 22:40:370

1982年的一天午后,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正面色凝重地在小书房反复翻看一份报道。明明只有薄薄几张纸,邓公却久久不愿放下。

末了,邓公终于还是长叹一口气将这份报告轻放在桌上,眉头紧锁地抽起了烟,似乎在下定一个重要决心。

思忖片刻,邓公提起笔在报告上批示了十二个字。正是这短短十二个字决定了数百万士兵的命运,引导了我国军队后续的发展方向。

这份让邓公纠结异常的报告是关于铁道兵裁撤的有关文件。面对这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屡建奇功的部队,邓公最终还是决定将其从当时的军队体系中裁撤,让铁道兵全部转业为铁道部工人。

为何邓小平会不顾反对坚决裁撤铁道兵?又是用哪十二个字轻松化解质疑?裁军背后到底有何良苦用心呢?

让我们先从铁道兵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传奇贡献开始讲起。

1950年6月,美国借由朝鲜半岛爆发内战,悍然对朝鲜半岛发动入侵,严重威胁我国主权及国家安全。10月19日,为捍卫我国东北边陲,使中国人民从此能在世界舞台上挺直腰杆,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进入朝鲜战场,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

经过长达两年的艰苦战斗,志愿军战士们凭借着敢打敢拼、无畏牺牲的精神用小米加步枪的配置打赢了美帝国主义的洋枪火炮,为新中国赢得了立国之战,为新中国的发展换来了和平稳定的基础。

抗美援朝总指挥彭德怀元帅曾言:“抗美援朝的胜利,一半靠后勤。”而在整个抗美援朝过程中,贡献最大、牺牲最多的当属负责志愿军后方补给、军需物资运输的铁道兵团。

抗美援朝主战场远离中国本土,随着战争形势的不断升级,志愿军需要深入朝鲜半岛内部开展战斗。在此情况下,部队的后勤供给和物资运输成为了首要解决的问题。

有着美军利用仁川登陆切断朝鲜军队大后方的前车之鉴,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高度重视我军大后方的屏障建设。在战争初期就命令铁道兵团率领3个师2个团,共计两万余人,于1950年11月上旬陆续进入朝鲜,进行铁路保障工作。

美军为遏制我军前进速度,利用空军优势大肆轰炸铁路、桥梁等设施,企图以此切断志愿军的粮食物资供应。

铁道兵入朝后,面对被美军破坏殆尽的铁路,采取了边前进、边抢修的策略。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将沸流江、大同江、大宁江和青川江上的桥梁修复完毕,成功恢复平德线、平元线、平北线等铁路的正常通车,还在朝鲜原有的铁路基础上使其向前延长了两百余公里。

朝鲜半岛纬度高,冬季温度极低。铁道兵团所有的工作都是在严冬酷寒中完成,抢修江上桥梁时还要忍受刺骨的江水。不仅如此,美军轰炸机更是将铁道兵作为主要轰炸目标,只要一开展抢修工作,美军轰炸机必然闻风而动。

美军依靠其强大的空军力量,对中朝两国的运输线展开了大规模“绞杀战”。据不完全统计,从1950年11月到1953年7月,美军调用了70%的空军兵力对铁路、桥梁展开轰炸,出动了58967架次飞机,投放了19万余枚炸弹。

无数铁道兵头顶美军的轰炸穿梭在后方战场上,在滔滔江流和刺骨寒风中修复桥梁59座,让“钢铁长虹”重新飞越朝鲜半岛的江流之上,即使在朝鲜4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中也依然稳若泰山。

位于朝鲜半岛北部的百岭川大桥是我军运输军需物资和粮食的必经之地,因其地势险要,所以抢修起来困难极大。为了彻底切断志愿军运送武器粮食入前线的运输线,美军对百岭川大桥展开了重点轰炸。

在76天的抢修中,美军轰炸机对百岭川区域展开了26次大规模轰炸和不定期小轰炸,共投下了七千多枚炸弹,炸得河水改流,石山削矮。

铁道兵团第一师第一团第九连在此处奋战了76个昼夜,提出了“人在桥就在”“把光荣的名字留在百岭川”等口号。

在最后一次轰炸中,战士袁孝文拖着被炸断的双腿,用尽全身力气爬到铁路前端拉响警报器,使满载军需物资的列车及时脱险,他年轻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百岭川的土地上。

战斗结束时,全连400多名战士只留下了不足40人。也正是这76天的浴血奋战,确保了这条战略要道的持续通车,保证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而在新安洲、新浦、价川三地构成的三角区域内的京义线也是敌我双方争夺的重点区域。美军从1951年9月至12月,在这块区域投放了近7万枚炸弹,平均每1.4平方公里就会落下一枚炸弹,密集程度令人发指。

铁道兵团的战士们顶着敌军的轰炸和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不断地在“修复,炸断,再修复”中循环,从未停歇。据五角大楼解密的资料显示,当年美国空军司令部曾评价“他们(铁道兵)恢复基建的速度比F-20轰炸的速度要更快。

铁道兵团的战士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和顽强意志同美军的轰炸机斗智斗勇,开创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美军的“绞杀战”彻底失去了用武之地,仁川登陆战的悲剧也永不可能在我军重演。

在整个抗美援朝过程中,铁道兵团投入了4个师、1个直属桥梁团和铁道工程6个师共计11万人次,先后涌现出多个英模连队。

他们抢修、新建桥梁2294座,修复公路、铁路线路14691次,使朝鲜铁路的总里程从志愿军刚入朝时的107公里延长至1382公里。志愿军利用铁路运输入朝的部队和军需物资达18万余车次,利用公路运输的物资更是多不胜数。

即使在抗美援朝结束后,仍有大批铁道部队留在朝鲜帮助恢复朝鲜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战后重建,有些部队直到1955年才返回祖国。

可以说,铁道兵团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抗美援朝的胜利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是当之无愧的英雄部队。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国际大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的主要矛盾也逐渐过渡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建设成为我国的重中之重。

1981年6月,在中共第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邓小平正式出任中央军委主席。

根据当时的国际大环境和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邓小平提出了富有创见性地提出了裁军、撤军的构想。

新中国成立之初,解放军总额从550万人精简到400万人,而后来为了应对苏联和美国两个超级大国对我国的军事威胁,军队人数已飙升至610万人。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庞大的军队之一,产生了巨大的军费开支。

虽然有庞大的人员基数,但是许多军队里的优良传统却消失了,不仅出现了明显的懒战、怠战的情绪,更有大量消极训练的情况出现。

面对这种情况,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随着军队的膨胀,不仅军队体系变得臃肿不堪,战士们也不精干,打起仗来一定不行。”为此,他明确提出要对军队进行精简整编,集中力度为军队“消肿”。

1981年10月30日,中央军委常委、秘书长杨尚昆召开驻京部队军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了邓小平关于部队整编精简的相关指示。并要求各大单位组织讨论,积极建言献策。

众人一致认同现在军队体系过于冗杂,军费开支比重过大的现状,并都认为应当做出精简。可摆在面前最大的难题是:裁撤哪一部分兵种或部队呢?

邓小平根据当时的经济发展需要,首先确定要裁撤铁道军和工程兵。在1974年底铁道兵总员就达到了43万,到1981年就已经占据了解放军的10%,体系十分庞大。

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战争逐渐转变为高科技战争,对铁道兵的需求并没有以前那么大。

但此提议一出便遭到了极大质疑,一方面是因为铁道兵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立下的汗马功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铁道兵是我国最为悠久的兵种之一,战士们对部队感情极深。

为此,中央军委又特意组织了一次干部讨论会,专门针对铁道兵的裁撤问题展开大规模讨论。

铁道兵军以上的干部最终一致认为,根据铁道兵在日常和战时担任的工作,铁道兵应该予以保留,但要精简部分人员。还形成了铁道兵与铁路工程局合并的方案。这一方案实际上是取消铁道兵这一兵种,将其集体转变成铁路工程局员工,与军队彻底脱钩。

这一消息很快传到了时任铁道兵司令员陈再道耳中。陈再道在得知消息的次日就直接前往总参谋长杨得志同志的办公室,开门见山地问他:“大家都说铁道兵要脱军装,与军队彻底脱钩,到底是真是假?”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陈再道紧急召开铁道军常委会。

铁道兵常委会经过一天的讨论,最终表示:如果中央军委已经决定了,那我们就坚决执行。但大家一致建议保留铁道兵这一兵种,并以铁道兵党委集体意见的方式形成文件,呈报给中央军委邓小平。

他们虽然知道服从命令乃是军人的天职,但当大家亲眼面对战士们对部队的不舍之后,仍然决定顶着违抗命令的风险做出最后的争取。

当陈再道把报告递交上去之后就开始了焦急而漫长的等待,仿佛在等待最后的宣判,一个关乎数十万人的宣判。

邓小平在接收到这份文件后心情也同样沉重,作为从战争年代一路走来的革命将领,他怎会不知道铁道部队的官兵们对部队的深厚情谊?又怎会不理解将士们对部队的不舍与遗憾呢?

从理性层面而言,邓小平深知这次裁军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但从个人感性层面而言,这一决定无异于切肤之痛。

可世界的瞬息万变从不会因个人情感而停留片刻,大力建设我国经济刻不容缓,这亦是我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必经之路。

面对铁道兵常委的集体请求,邓小平仍然坚持裁军、撤军的决定。只是思忖良久后提笔在那份报告上写下了十二个字:“打起仗来,铁道部都是铁道兵!”

1982年3月25日,军委秘书长杨尚昆召集陈再道和铁道部刘建章、刘林祥开会。陈再道等人明白,这是到了最后的宣判时刻。

在会上,杨尚昆一脸凝重的明确传达中央关于铁道兵脱离军委,合并到铁道的指示。12月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下达了关于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决定。

至此,铁道兵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所有官兵含泪脱下军装,专业进入铁道部,继续为祖国的铁路事业奋斗终生。

小平同志这短短十二个字却给予了铁道兵全体官兵无限的希望与激情。通过这短短一句话,无数铁道兵战士都明白,自己并非被祖国和人民抛下的弃子,自己的付出和贡献仍被祖国和人民所铭记。

这十二个字也明确了铁道兵在新时代的战略定位。铁道部就是铁道兵,铁道兵就是铁道部。两者相融相生,却又极具灵活性。和平年代负责民生基建,若到战时,便又是那支战无不胜的钢铁劲旅。

正所谓“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铁道兵们虽脱下军装汇入人流,但他们却已然如火种一般散布在各个角落,照亮祖国每一个角落。

中国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典型、最丰富的地方。

高耸入云的山峰、崎岖多变的地形地貌向我们展示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绵延的山丘使许多民众出行不便,直到出现了遇海架桥、遇山开路的铁道兵。

他们至今仍是新中国在和平年代牺牲最多的兵种,平均每一公里铁路都会牺牲一名铁道兵。正所谓: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是他们用血肉铺就了新中国通向美好未来的道路,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山河不会忘记!

向无数铁道兵英雄致敬;向无数为祖国美好明天而奋斗的英雄们致敬;向千千万万个为了祖国富强而牺牲的英雄们致敬!

参考文献:

【1】刁成林.中国铁道兵的历史沿革及其特点研究(1948~1983)【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8-14

【2】李金明.邓小平与百万大裁军【J】.湘潮.2009(09):52-56

【3】刘波.钢铁运输战线主力军——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贡献【J】.建筑.2020(21):20-21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