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明朝忠将遗骨出土,枕骨被砍断令人动容,百年传闻得以证实
明崇祯十七年,起义军李自成在西安称帝,俘虏晋王朱求桂,继而兵分两路,合击北京,意图快刀斩乱麻,攻克京师。
消息传到北京城后,满朝震惊。崇祯皇帝更是孤立无援,坐卧难安。
在如此紧张的气氛下,时任蓟辽总督的杨鹤联与顺天巡抚王永吉联名上疏崇祯皇帝,建议尽快撤离关外四城,独守山海关,并调回吴三桂守卫京师。
面对这弃地保命之提议,崇祯皇帝一时拿不定主意,故召集几位心腹大臣商议对策。但是,由于害怕被事后清算,大臣们竟建议先召吴三桂之父回京,再重新商议。
一来二去间,前线部队宝贵的作战优势被白白耽搁,在晋北坚守宁武关的名将周遇吉将军也孤立无援,随着一声巨响,城门被攻破,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入关城。
周遇吉在城中进行了七天的巷战之后,殉城身亡,起义军自此畅通无阻,直捣京城...
百年时间眨眼而过,人们在抨击晚明腐朽统治之余,总不忘叹息周遇吉将军的忠肝义胆。
而他的殉城原因,历来也是争论不休。
有人说,他是在城破后与起义军奋战至最后一刻,被乱箭射死后分尸;也有人说,他是在守城无望时独自缒绳而下,被起义兵乱刀斩首而死。
直到1997年,后人无意间在山西省宁武县东郊火车站附近发现周遇吉的陵墓,他的死因之谜才被彻底揭开。
而那段裹挟着黄沙狂风的精忠历史,也才得以重回世人面前...
“何不于无事时练胆勇,为异日用,而徒糜廪禄为!”
在晚明官场中,周遇吉是罕见的异类。
晚明朝政昏庸、吏治腐朽、文武百官皆欺上瞒下,就连负责守卫皇城的将领士兵,都是出身官宦、不学无术的“关系户”。
一众庸碌之才中,扎扎实实靠着显赫战功,从普通士卒升至京营游击统领的周遇吉,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生于明末乱世,空有一腔报国之志的周遇吉,在还未得到重用前,没少受到周围同僚的嘲笑与奚落。
但是,面对众人不怀好意地调侃,生性忠厚耿直的周遇吉,常常会挺身而出,痛斥同僚空拿军饷、不办实事的腐败行径,并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他勤恳练兵,不愿松懈分毫。
在他看来,勤练军务报效祖国,比整日碌碌无为要好得多。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能够证明自己实力的机会。
崇祯皇帝继位后,将太祖朱元璋时期设立的、已成花拳绣腿之流的御林军重新整编,立原先的四卫营为勇卫营,并任命孙应元、黄得功等大将亲自练兵,兵卒改称“黑头军”。
而周遇吉,就是黑头军中,数一数二的将领人才。
与当时流于形式的训兵环境不同,士兵在进入勇卫营后,都要经过严苛的筛选考验,每日在将领们的指挥下操练武功,不得有丝毫懈怠。
在这样的艰苦训练下,勇卫营的黑头军们便与朝廷的其他兵营拉开了实力差距。
黑头军虽其人数不多,巅峰时期也不过万人,却屡战屡胜,成为了当时各路叛军心中最为忌惮的黑刺。
崇祯九年,满人皇太极率清兵悍然入侵,从独石口入关,撕裂明朝军队防线后继续挥兵北上,势如破竹般接连攻破重镇,昌平城楼也在明军战败后被毁坏,影响恶劣。
眼见京师岌岌可危,周遇吉不顾自身安危,多次上疏皇帝,请求领命出征,对抗外来势力。
终于,他的坚持打动了崇祯皇帝,周遇吉得以有机会与兵部尚书张凤翼一同,带领军队前往对战。
或许是终于等来证明自己实力的机会,在与清兵的战事中,周遇吉表现得非常神勇,几乎形成了碾压之势,大灭前者的嚣张气焰。
当时,周遇吉方部队赶到昌平城时,恰巧与抢夺完财物、正欲离开的清兵部队迎面相遇。清兵一时间有些招架不住,溃败而逃。
明朝军队首战告捷后,在昌平城周边地区,两方部队还曾发生过数次激战。
在周遇吉与张凤翼的指挥下,明朝军队越战越勇,以摧枯拉朽之势重创皇太极的清军,顺利完成了清退来犯敌军、保卫京师的重要任务。
也正是经此一战,周遇吉杰出的个人才能与远见卓识终于被朝廷看到,他也因此被连升两级,封为前锋营副将,统领7000兵马,负责围剿流寇。
自此之后,周遇吉终于有了一展自身抱负的用武之地,在担任前锋营副将的几年时间里,他不惧个人安危,率领部队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
崇祯十二年,山西镇总兵许定国因犯罪被处决,周遇吉奉旨前去接任总兵一职。
在赶往赴任的路上,士卒却突然来报,称有数万清兵一路打砸抢掠,在天津杨柳青地区作威作福。
听闻此消息,向来憎恶清军蛮横行为的周遇吉怒不可遏,当即决定,折返回津,会一会这数万清兵。
从双方的队伍体量来看,周遇吉的这个决定并不合时宜。
因为是要前往山西赴任,周遇吉带领的兵卒不过数千,与对手有着近十倍之差,纵使训练有素作战骁勇,周遇吉以少敌多的决定都显得过于冒险。
但在强烈的爱国热忱面前,周遇吉还是毅然决然踏入了清兵的主力范围,势与其决一死战。
面对周遇吉的突袭,在入关后几乎没遇到过任何阻力的清兵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眨眼间便被周遇吉砍杀掉数千兵卒,士气大挫。
待到明白来者何人后,缓过神来的清军迅速调整状态,开始了与周遇吉的激战。
但让清兵没有想象到的是,在他们的全力进攻下,刚开始便一眼能及的数千明兵,竟全然没有战败溃退的苗头。
恰恰与之相反,在数倍于自身的敌军面前,周遇吉部队反而越战越勇,以一夫当关之势抵挡住了他们的猛烈回击。
战斗进行到第三天,纵使拥有近七万部下,清军心中也不免没有了底气。
再加上有线报称,明军的增援就在赶来的路上,左右衡量后,死伤惨重的清军最终决定不再与周遇吉方缠斗,先行撤退。
这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周遇吉赢得干脆漂亮。
消息传出后,明朝各将领无不佩服周遇吉的果敢睿智,而他的赫赫战功,也传至了农民军起义首领——李自成的耳朵里。
一方是保卫朝政的要职将领,一方是企图另立天下的起义军首领。
周遇吉与李自成的交手似乎是冥冥中早已注定,但双方都没预料到的是,这一天竟会来得这样快...
崇祯十六年,李自成攻下承天后,自称“新顺王”,率主力北上,意欲攻破北京城。
农民出身的他,深谙粮草对军队的重要性。
在沿路北上的同时,他一边动员百姓坚壁清野,以切断明军粮食供给;一边派兵出征汝州,直接切断明军粮道。
结果不出意料,短时间内,没有了足够粮草供应的明军便大受影响,一路连败。
对于当时与其对战的明朝老将孙传庭而言,李自成绝对称得上是一位心腹大患。
同年十月,双方在潼关激战,明军劣势尽显。
得知消息后,在山西驻守的周遇吉迅速反应,想要规划出一条完整的抗敌路线。
从李自成的进攻方向来看,周遇吉认为,想要快速进入京城,除去正在攻占的陕西之外,山西就是其要面临的最后一道防线。
经过分析,鉴于有老将孙传庭在前方迎战,周遇吉便将布控主力移到了距离京城最近的忻州、代州两地。
但是,还未等前往代州的周遇吉完成防守布控,老将孙传庭便传来战死讯息,潼关失守。
紧接着,没有遇到明军顽固抵抗的起义军,在山西畅通无阻,一路攻克汾州、阳城、蒲州等地,矛头直抵太原城。
在进入太原后,由于周遇吉已先行前往代州布控,且叛贼将领横出,太原实际只剩牛勇、王永魁手握五千人马守城。
在气势汹汹的敌军面前,五千明军力量微乎其微,牛勇、王永魁也先后战死。悲愤之下,山西巡抚蔡懋德选择自杀殉国,太原至此全部失守。
得知这一消息后,身在代州的周遇吉进退两难。
作为将领,他的使命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抗敌,但在兵马不足,甚至没有粮草供应的代州交战,即使他再骁勇善战,胜算的可能也并不大。
权衡之下,周遇吉只得退守宁武关,并派人向京师求援。
作为与偏关 、雁门合称外三关的要塞之一,宁武关内烽台遍布,壁垒森严,如能在此地等来增援,那周遇吉完全可以让以少胜多的盛况再次上演。
但是,这一次,困境之中的周遇吉却被昏庸无能地朝廷拖了后腿。
求援信息上报至朝廷后,误判形式的崇祯皇帝,并没有及时采纳王永吉、杨鹤的退守建议。
甚至,崇祯皇帝也并未将周遇吉提出的粮草劣势放在心上,反而任由朝臣反复拖延决议时间,最终使得已至末路的周遇吉失去了最佳支援机会。
代州一战,周遇吉虽率领部下力克起义军,但终究寡不敌众,虽“积尸几与城墙平”,数次击退起义军进攻,但也有所伤亡,粮草告急。
退守宁武关后,一心等待朝廷支援的周遇吉,马不停蹄开始加训自家军队。
昼夜不停地集训,再加上受到周遇吉爱国成仁的情怀感染,死守宁武关的士兵官卒皆一副无惧生死的模样,与敌对战时分外神勇,接连击退了数次起义军精锐部队的突然袭击。
但是,在本就占据数量优势的起义军的猛烈攻势下,由于没有后续部队及时支援,即使周遇吉部队骁勇善战,也难免被压制一头,双方的激战点逐渐从宁武关外推移到宁武关城楼之下。
粮草逐渐告急,周遇吉大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势。
眼见周遇吉陷入孤岛困境,忌惮其实力的李自成也并不愿再继续与之鏖战。
双方拉锯一段时间后,李自成派出早在黄河守线叛逃的晚明守将熊通,意欲劝降周遇吉,为自己所用。
“吾受国厚恩,宁从尔叛逆!且尔统兵二千,不能杀贼,反作说客邪!”
面对曾经的部下前来劝降,等不到朝廷支援的周遇吉仍不为所动,甚至大骂前者,愤然将其斩首,将头颅送至京师以明态度。
不仅如此,针对自身劣势,周遇吉还发明了“白天城门外对战,夜晚诱敌入城门,分而歼之”的作战计划,重创起义军前锋精锐部队。
周遇吉的所作所为,大大激怒了李自成。
眼见劝降敌方主将不成,恼羞成怒的李自成一边利用高密集火炮攻势,将宁武关轰出一个缺口,一边放出檄文威胁“5日不降屠其城”。
在他日以继夜的炮火攻势下,没有物资供应的周遇吉方,虽仍能斩杀数次起义军前锋突击,但终究抵挡不住对方层层接替的车轮战术,渐渐落了下风。
不眠不休激战几个昼夜后,宁武关城门破,起义军轰然而入。
至此,周遇吉的苦苦坚持再也没有了可供回旋的余地。
宁武关失守后,周遇吉宁死不退,以身殉国。
此后,起义军再无阻力,一路通常攻至京城。
而此时,吴三桂的部队刚刚领命,还在从山海关连夜赶往北京城的路上,鞭长莫及...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五日,迟迟等不来救兵的崇祯皇帝心灰意冷,在煤山一棵海棠树上上吊自尽,亲手结束了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丝气度。
随后,李自成骑乌驳马入承天门“登皇极殿”代表了其与明朝一战后,起义军的最终胜利。
“倘尽如宁武,吾部下宁有孑遗哉!不如还秦休息,图后举。”
有传言称,在宁武关血战后,李自成曾一度怀疑自己攻打北京城的决策是否正确,因为一旦宁武关后皆是如同周遇吉一般的守将,那起义军的胜算几乎微乎其微。
即使最终获胜,在如此惨烈的战事面前,纵使人数占尽优势,李自成的心里也不免忐忑。
但是,还没等他将心中的疑问与部下好好商议,大同镇总兵姜镶 、宣府镇总兵王承阴的降表便接连送到,为其大开入京之门。
得益于这一路降将,起义军才能在入京后兵无血刃,直接终结大明王朝统治。
而在提起周遇吉时,虽为敌方,但起义军皆对周遇吉之风骨肃然起敬,直言“他镇复有一周总兵,吾安得至此”。
百年以来,每当提起一代大明的覆灭史,在慨叹当政者昏庸无能,朝纲漏洞百出时,人们总不忘提起那时舍身取义,奋战至最后一刻的周遇吉将军。
他的真实死因,也成为了人们最想探明的真相。
一种说法认为,在宁武关城破后,周遇吉还率领部下在宁武关内与起义军进行过一段时间的巷战,被擒后惨遭射杀。甚至,其家眷也曾英勇参战,后被李自成放火烧死。
《明史·周遇吉传》中,就有对这一说法的相关记录。
“遇吉巷战,马蹶,徒步跳荡,手格杀数十人。身被矢如蝟,竟为贼执,大骂不屈。贼悬之高竿,丛射杀之,复脔其肉。”
在农民起义军攻入城中之后,周遇吉奋勇抵抗,和起义军打起了巷战。
即使周遇吉的战马不幸中箭,他也依旧徒步冲杀,并砍杀了数十人。
但寡不敌众,抵抗了一段时间后,周遇吉身中数箭被俘。尽管动弹不得,但他宁死不屈,嘴里大骂着起义军的残暴、愚昧。
他尽到了守土有责的义务和视死如归的高尚气节。
李自成见他不肯屈服,便把他绑在了高高的杆子上,令士兵向他射箭。
周遇吉中箭而亡后,李自成令士兵将他的遗体进行了肢解。
值得一提的是,起义军破城后,在城中进行了大屠杀,可谓是“婴幼不遗”,手段残忍到令人发指。
但是,面对这一说法,在《总镇周公墓表》中,自称亲历宁武之战的幸存者却抱有不同意见:
“...缒城语贼以‘誓守斩贼头,皆将令,无与民’,贼歆以官爵,胁以刀刃,骂不绝口。”
该文指出,当时,周遇吉因不愿让战争牵连城中百姓,便下令部队停火。
随后,他拴着绳索,主动从宁武关上下来,到李自成大营当中与其进行谈判。
由于周遇吉据理力争,不慎惹怒了起义军,最后一代忠将周遇吉被起义军斩首而死...
而按照约定,闯王的部队并未屠杀城中百姓。
与正史中,明朝将领周遇吉“力战而死”的说法不同的是,在满清统治的几百年中,他 “缒城而亡”的说法在民间流传甚广。
除此之外,康熙版的《山西通志》等地方文献中,均提及了他“缒城而亡”的说法。
随着时间的流逝,周遇吉“缒城而亡”的说法终于到1997年得到了证明...
当时,专家在重建周遇吉之墓时,发现了其遗骨上的蹊跷之处。
只见,在出土的周遇吉头部的枕骨部分,有将近十几厘米的刀切痕,其牙齿也仅剩四颗。
这一发现,将其真正死因直指“缒城而亡”。
那么,为何《明史》中关于周遇吉死因的表述与其真实的死因有所不同呢?
也许,在清朝当局看来,描写李自成的军队城破后屠城一事,能够表现农民起义军残忍、麻木、落后的一面,最终达到丑化、抹黑李自成及其起义军的目的。
烘托周遇吉“力战而死”一事,表现了他忠君爱国、守土有责、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操,此举具有强烈的道德感化作用,有利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宣传代表落后势力的农民起义军,将爱民仁义的明将周遇吉处死一事,则足以证明清兵入关的“必要性”和“正义性”,以获得百姓的支持与拥护。
因此,清朝当局在修明朝历史时,才将“缒城而亡”的周遇吉,说成是“力战而死”,两种说法才会一直在史学界争论不休。
至于哪一种说法成立,这些已经不重要了。当考古人员看到周遇吉遗骨的枕骨部分,那道近十几厘米的刀痕时,无不对这位大义凛然、舍生忘死的忠将致以最高的敬意!
从正史的层面分析,晚明气数将尽,昏官暴吏坑害黎明百姓,亡国乃是自食其果。
在朝廷危难之际,能够有像周遇吉一样的将领挺身而出,是民族之幸运、国家之幸运。
- 0000
- 0001
- 0002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