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叶利钦选普京接班,普京:我当时思考的只有一件事,把孩子藏哪儿
66181

叶利钦选普京接班,普京:我当时思考的只有一件事,把孩子藏哪儿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04:25:254

2000年1月9日,俄罗斯的一家大剧院里灯火辉煌,人声鼎沸。

随着大剧院的艺术指导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夫拿着话筒走上台举手示意,台下热闹的声音慢慢安静了下来。

瓦西里耶夫向来宾致以简单的问候后,示意今晚的主角登场。

俄罗斯总统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牵着夫人缓步上台,在场的宾客全体起立鼓掌。

原来,今天是叶利钦的总统卸任仪式,他在1999年12月31日公开宣布了自己将要提前半年退休的消息,并表示自己的提前退休不是由于健康问题。

叶利钦

叶利钦的提前退休并非无的放矢,他早就给自己找好了总统接班人——普京。

但是被叶利钦寄予了厚望的普京却不怎么愿意当这个总统。接到叶利钦的任命后,普京的脑子里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把自己的孩子藏在哪里?

普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忧呢?这要从叶利钦掌权时期说起。

普京

叶利钦当上俄罗斯总统的时候,是苏联刚刚解体的时候。

严重的内忧外患侵蚀着新俄罗斯的发展,更炙烤着新任总统叶利钦的内心。

叶利钦深刻地认识到此时此刻的俄罗斯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是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

事实上,在苏联解体前夕,国内的状况已经不容乐观。长期和美国的军备竞赛,让苏联国内的经济态势,早已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末期的苏联早已面临十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虽然继承到了最多的“遗产”,但也是杯水车薪。

面对眼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叶利钦当即决定,一定要对国内进行彻底深入的经济体制改革。

那这经济体制改革,从哪改起呢?

此时的叶利钦也是摸着石头过河,面对国内混乱的情况束手无策。

既然自己没有更好的办法,那就只能模仿别人。

大洋彼岸英美的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当时看来十分成功,所以叶利钦也想在俄罗斯国内复制英美那样市场经济的模式。

这样的改革对于在苏联时期已经习惯了计划经济的俄罗斯来说是很困难的,以叶利钦为首的改革激进派决定大刀阔斧,他们强调“民主”,对俄罗斯经济体制进行了十分激进的、推倒重来式的改革。

那时候,西方的思想传入俄罗斯,在俄罗斯有很多的政治精英崇尚西方的政治、经济模式,认为那才是将国家发展强大的关键所在。

在这样的西方思潮下,叶利钦推出“休克疗法”,在极短的时间内彻底推翻了以前的苏联模式。

所谓“休克疗法”,就是在俄罗斯全国范围内进行大量经济私有制改革,用这种方式效仿西方国家,也让越来越多的民众投入经商行列,在短时间内的确提高了俄罗斯的经济。

但是很快,如此改革的弊端就出现了。

叶利钦崇尚在经济上“国家退出”的理念,对这个理念一味地落实直接导致了国家对经济失去了宏观调控能力,俄罗斯的国际经济命脉开始掌握在一些寡头手里。

换句话说,国家全放手不管当甩手掌柜,经济的发展态势越来越难以控制,于是有钱人越来越有钱,穷人越来越穷,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

很快,俄罗斯的经济开始急转直下,大大影响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国内经济的下滑同样让俄罗斯在国际上的经济、政治地位一落千丈。

随之而来的,就是社会的动荡和铺天盖地的骂声。

国内外的政治家、学者无不谴责叶利钦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休克疗法”,把叶利钦批评得一无是处。

普京的出现,让山穷水尽的俄罗斯重燃了生机。

在国内的发展态势已经逐渐一发不可收拾的时候,叶利钦萌生了培养一位接班人的想法,而恰巧在这个时候,一位叫普京的年轻人出现在了叶利钦的视野里。

叶利钦所领导的第一次车臣战争因为各种原因以俄罗斯的失败而告终,而当时并不出众的普京却在战场上表现出了一个优秀的领导人所应该具备的沉稳老练和铁血手腕。

于是叶利钦将第二次车臣战争交由普京领导,普京并没有让叶利钦失望,他制定了详尽的方略,以最小的代价拿下了车臣的叛乱,收复了车臣。

这让叶利钦对普京刮目相看,也开始留意这个颇有作为的年轻人。

普京年轻时就读于列宁格勒大学的法律系,在那里认识了他的恩师——安纳托利·索布恰克,索布恰克也很欣赏这个小个子的年轻人。

普京毕业以后加入了俄罗斯情报组织克格勃,而索布恰克也弃教从政,当上了圣彼得堡市的市长。

当上了市长的索布恰克提拔了当时38岁的普京来自己身边做市长顾问,普京的从政之路也由此开始。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当上了俄罗斯总统,正巧叶利钦和索布恰克是政敌,出于报复,叶利钦下令将索布恰克监禁。

当时的普京已经是俄罗斯高层中的一份子,他没有忘记当年索布恰克的知遇之恩,多次私下盘算索布恰克的营救活动,最终普京未经允许将索布恰克救出,送往了国外。

索布恰克(左)和他的家人

后来,得知了这一切的叶利钦并没有责罚普京,反而十分高兴,他欣赏普京身上知恩图报的优秀品质。

如果想要在自己卸任之后不被清算,继任者“知恩报恩”的品质是最好的保障。

而事实上,普京并没有辜负叶利钦的期待,他就任总统之后,一直都对叶利钦一家多有照顾。

普京上任俄罗斯总统之后所面对的,是叶利钦的激进改革所留下的一大堆烂摊子。

“休克疗法”带来的经济危机越来越严重,国内局势动荡,地方与中央存在十分严重的矛盾,普京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非常重大,如果自己的决策犯了错误,很可能让摇摇欲坠的俄罗斯万劫不复。

更为严重的是,叶利钦的经济改革让俄罗斯出现了一批寡头资本家,他们的利益集团掌握着俄罗斯的经济命脉,甚至影响到了俄罗斯的政治生态。

所以普京所要实施的改革,必须是行之有效的。

那时候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成果显著,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人民也过上了越来越富裕的生活。而这,就是邓小平所推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的例子让普京意识到,市场经济本身并不是错误的,错误的是完全失去控制的市场经济,基于这一点,国家的宏观调控十分重要。

于是普京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他大力打击着极端主义的势力以保证国家的统一安定,打压寡头资本利益集团以控制寡头干政,又从根本上改革了俄罗斯的政党制度。

总而言之,普京的所有改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可控。

这大大区别于叶利钦崇尚的模仿西方的自由民主,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的发展能够掌握在政府手里。

普京的改革,既是对叶利钦改革的否定,也是对叶利钦政策的完善和创新。普京执政之后的俄罗斯,才开始慢慢走上正轨。

可以说,叶利钦对普京的让贤是俄罗斯历史上的转折点。

谁能想到,在政坛中叱咤风云,在改革上大刀阔斧,在战场里铁血无情地“硬汉”普京,也有柔情的一面。

当叶利钦第一次把普京邀请到自己的办公室,并表示希望他可以竞选总统的时候,普京不假思索地拒绝了。

这让叶利钦十分错愕,他没有想到普京这个政绩突出的硬汉,会拒绝总统的无上权力与荣耀。

而普京当时的心中所想,还要从他来到莫斯科之前说起。

年轻时候的普京

来莫斯科之前,普京跟随恩师在列宁格勒工作,1996年他被调到了莫斯科。人生地不熟的普京在莫斯科没有任何政治资源,也没有任何的个人保障。

另一方面,除了在政坛上指点江山,普京还很喜欢和朋友一起旅行、看电影,当上总统就意味着从此与这些私人化的生活娱乐无缘了。

“我那时候心里想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把我自己的孩子藏到哪里?”

在后来接受采访的时候,普京直言到:“如果我当了总统,想象一下,如果我出局了,我连一个保镖都没有,什么都没有,那样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生活,我该如何保障我家人的安全?”

原来在普京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他家人孩子的安全。

普京的妻子名叫柳德米拉·阿列克德罗付娜·普京娜,二人的感情一直很好。

夫妻俩生有两个女儿,两个女儿都十分出色,从小就聪明伶俐,后来也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普京就任俄罗斯总统之后,他也不愿意让女儿抛头露面,对媒体关于家人的提问一直三缄其口,不愿多说。

普京的大女儿玛利亚

对家人的保护,贯彻在了普京的整个生活中。

可以说,普京从列宁格勒来到莫斯科,完全是一次巧合,按照普京年轻时自己的设想,就是安安分分的在列宁格勒当个小官,和妻子女儿一起度过平凡而幸福的一生。

所以在听到叶利钦希望他当总统时,普京下意识地拒绝了,比起总统的荣誉和责任,显然他更在乎自己妻子以及两个女儿的安全和幸福。

普京如此的铁汉柔情,让人动容。

普京的小女儿叶卡捷琳娜

结语:

从叶利钦到普京的过渡,象征着俄罗斯历史上从羸弱到强大的转折。

而俄罗斯的传奇领导人普京,他的身上有太多值得学习的优点,在改革中一往无前的魄力、在战争中临危不乱的指挥、在政治上颇有大局观的策略都是他的闪光点。

抛开这些领袖独有的特质,他对家庭下意识的关心、对妻子女儿无微不至的呵护,让普京的形象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俄罗斯总统,而是一个有为顾家的好丈夫、好爸爸。

而如今70岁的普京,又要在乌克兰问题上面对俄罗斯历史上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他还能不能像以前一样带领俄罗斯走向胜利和荣光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俄罗斯转型——从叶利钦到普京的转折》 田春生 维普资讯《普京凭什么打动叶利钦》 周洁 白木 名人形象《从叶利钦“激进”到普京的“渐进”——对俄罗斯体质转型的一些看法》 谢君 西伯利亚研究第34卷第2期图书《从叶利钦到普京:俄罗斯经济转型启示》 唐朱昌等编著《《人民日报》关于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普京报道研究》 谢丹青图书《权力的公式——从叶利钦到普京》 (俄)列昂尼德.姆列钦《知恩图报的普京》 花之兰 闽南风大家讲坛

0004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