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蒋经国接班,蒋介石谋划多年,为何在他死后,接任的却另有其人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在满心不甘中,闭上了双眼。
如无意外,国民党主席之位将由其子蒋经国接任,毕竟蒋介石在生前,就一直把蒋经国当作“接班人”培养。
可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一位叫严家淦的人突然从半路杀出,坐上了国民党主席的位置。
一时间,外界议论纷纷。
蒋介石为何突然改变主意,让一个外人接班?严家淦又是谁?
1905年,严家淦出生于江苏吴县(即后来苏州吴中区)的一个名门世家,他的爷爷是当地首富,家庭条件优越,财力雄厚。
含着金汤勺出生的严家淦享受着最优质的教学资源,他自己也很争气,并没有玩物丧志,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优异,大学时期的严家淦更是出尽了风头。
在那个年代,即使是在繁华的上海,私人小汽车也屈指可数,但“贵公子”严家淦却在大学时期便拥有了一辆价格不菲的小汽车。
1926年,严家淦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大学毕业,正式开启他辉煌的人生。
由于严家淦出生在商贾之家,耳濡目染之下,难免对经商感兴趣。他从小就梦想着长大后,做一位和爷爷一样在商场叱咤风云。
可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严家淦认识了另一位和自己家境相当的富二代,也就是这个富二代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严家淦的人生轨迹。
这个富二代就是出身于民国“四大家族”之一的宋子文,也就是著名的“宋氏三姐妹”的弟弟。
由于严家淦和宋子文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并且两人都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所以两人之间有着聊不完的话题。
在严家淦和宋子文交往的过程中,他通过宋子文结识了很多从政的朋友。
一来二去,严家淦从商的想法没有了,开始考虑进入仕途,这也为他后来成为蒋介石的接班人奠定了基础。
后来,通过宋子文的引荐,严家淦在1931年出任了京沪杭甬铁路管理局材料处长。
1939年又凭借着关系,严家淦升为福建省政府建设厅长、财政厅长。
严家淦在福建任职时,中国正处于抗战时期,由于国民政府错误估计经济形势,增发纸币,造成全国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严家淦创制了“田赋征实”制度,即按土地征收实物税,在福建大力推行,后又传到其他省。
“田赋征实”制度切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有效解决了通货膨胀的问题,严家淦也因此声名大噪。
因为严家淦出色的工作能力,他的仕途一帆风顺,官职也是节节高升。
1945年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严家淦被任命为台湾行政长官公署交通处长,半年之后又改任财政处长。
那时的严家淦还不知道,台湾以后会见证他政治生涯的高光时刻。
1946年,严家淦以“党国青年精英”的身份到南京向蒋介石汇报工作,这是严家淦和蒋介石的第一次见面。
严家淦在蒋介石面前侃侃而谈,对很多政事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对自己所负责事项也了如指掌,讲得头头是道。
蒋介石心里暗暗赞许严家淦,也对这位财务处长有了很深的印象。
自此,严家淦和蒋介石有了交集,不过严家淦怎么也不会想到以后会接替蒋介石的位置。
1948年,中国迎来了近现代历史上通货膨胀最为严重的一年。
国统区的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纸币大幅度贬值,价值还不及纸,街上随处可见用袋子装的纸币。
最严重的时候,上海的一斤猪肉就能卖到240万元,并且还在不断翻倍增长。
经历了50年的殖民统治,台湾在回归祖国时便民生凋零,各方面的物资都十分紧缺。
而当时在任的台湾省政府主席陈诚出身军旅,对财政可谓是一窍不通,并没有改善通货膨胀的状况。
台湾在财政上也迎来了“至暗时刻”,货币体系即将崩溃,如果再不解决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危机,也会威胁到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
就在这危急时刻,严家淦临危受命。
严家淦一上任便立刻展现出了自己的才能,一番考虑后提出了“新台币”改革的建议。
蒋介石在得知严家淦的想法后,随即要求严家淦前往奉化和自己面谈,就这样,严家淦和蒋介石有了第二次会面。
严家淦将自己的想法报告给蒋介石之后,蒋介石就觉得此法可行,随后两人就“新台币”改革的相关事宜进行了详细的商谈。
1949年6月15日,“新台币”改革在台湾正式实行,废弃不断贬值的旧台币,取而代之的是新台币。
严家淦的“新台币”政策一直沿用至今,他也因此被称为“新台币之父”。
经此一事,严家淦声名远扬,蒋介石对严家淦又多了几分欣赏和信任。
自从蒋经国从苏联回来,蒋介石便有意培养蒋经国,想让蒋经国成为自己的接班人。
1949年蒋介石退败台湾后,他的声望已经大不如以前,于是极力想要扶植儿子“上位”。
在父亲的扶持下,蒋经国已经成了蒋介石权力集团的核心成员,但是蒋经国的权力主要在军政方面,对经济方面的工作了解不多。
当时国民党的经济还不能自立,需要靠美国援助,台湾的经济治理工作比较困难,不仅需要丰富的经验,还需要与美国交流沟通,这些都是蒋经国无法胜任的。
而此时严家淦已经深得蒋介石的信任,他掌握着美援会的中枢机构的权利,掌握着国民党的经济命脉。
为了培养蒋经国在经济方面的工作能力,蒋介石任命蒋经国为副主任,借着这个契机,蒋经国与担任主任的严家淦有了第一次合作。
此时,严家淦已经看出来蒋介石在有意培养蒋经国,他便决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手里的权力积极帮助蒋经国取得政绩,助力蒋经国顺利“上位”。
首先,严家淦帮助蒋经国顺利争取到了美国的援助,这成为了蒋经国的一个突出的大政绩。
在严家淦的帮助下,蒋经国逐渐被台湾民众认可。
此时,由于陈诚和蒋介石有了分歧,并在很多事情上引起了蒋介石的猜忌,于是在1963年被撤职,曾经鞍前马后为蒋介石效劳多年的陈诚被蒋介石彻底抛弃。
陈诚走后,严家淦更得蒋介石的重用。
1966年,严家淦被蒋介石提拔为国民党二把手,即将走上人生的巅峰。
在严家淦的帮助下,蒋经国政绩斐然,也成了一名合格的接班人。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蒋介石死后必将会“传位”给蒋经国时,严家淦却突然登上了国民党主席的位置。
严家淦那么努力地帮助蒋经国“上位”,可为什么最后自己会接替蒋介石的位置?蒋介石又是出于何种考虑呢?
蒋介石的一生都在为权力追逐,从北伐战争到创立南京国民政府,再到退居台湾,他的一生跌宕起伏。
混迹政坛一辈子的蒋介石清楚地知道让儿子蒋经国“继承大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毕竟自己曾经因为政治斗争而三次下野,延续“蒋氏王朝”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找给一个合适的人作为过渡。
而严家淦则被蒋介石认定是“合适的人”。
严家淦曾被著名媒体人楚崧秋评价为:“其过人之处在于不搞宗派,不用私人,没有政敌,没有恩怨。”
这也是蒋介石最看重严家淦的地方,严家淦能力很强,但不沽名钓誉,也没有自己的政治帮派,没有私人恩怨,是一个“孤臣”,他所有的一切都是蒋介石给他的。
最主要的是,蒋介石也看出了严家淦辅助蒋经国之心,看出了严家淦对自己和蒋经国的忠心。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严家淦很有自知之明,他深知自己就是蒋氏父子的一颗棋子,在接任后兢兢业业地安守“过渡人”的本分。
虽然严家淦身居高位,但是他一直事事以蒋经国的意见为准,遇到政治问题都会与蒋经国秘密协商,后来他又提名蒋经国为第六任主席候选人。
三年后,严家淦任务完成,蒋经国顺利上位。
- 0000
- 0008
- 0000
- 0003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