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去世后,71岁老人5年内替儿还债330万:不能给儿子留下骂名
2010年的十月份,还没进入农历冬天就已经感受到了寒冷。但71岁的杜长胜老人心里热乎乎的,因为他的儿子杜存平经过重重努力开了一家面粉厂,眼看着家族马上就要从这一代振兴了。
然而,好景不常在。几个月以后,杜长胜老人不仅要面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剧,更是面临着属于儿子的330万元债务。
一个古稀老人、一份丧子之痛的苦难、一笔巨额的债务,老人将何去何从......
杜长胜是睢宁县梁集镇梁集村乔庄组人,原本从事挂面条的加工制作,这也是他干了一辈子的工作。
梁集村的人每次到了需要挂面条的时候,都会优先光顾杜长胜的小店。他们说,杜长胜比较讲诚信,说要多少面,就会给你多少面,绝不使坏缺斤少两。
而且,杜长胜拥有丰富的做面条经验,从他手里加工出来的面条劲道爽口、不易折断。
村民们都是懂得辨识好坏货的人,既然有这么一家物美价廉的店,那么就肯定会选择他。因此,杜长胜的面条店门口人群络绎不绝。
不过,毕竟杜长胜的店没有很大的规模,通过加工面条赚来的钱足够养活三个孩子长大成人,却不能给予他们非常富裕的生活环境。
大儿子杜存平在当地上完中学以后就辍学回了家,跟着杜长胜一起从事面条工作补贴家用。
杜存平是个懂事的孩子,他是家里的老大,早早地就看着自己的父亲如何含辛茹苦地撑起一个家庭。
为了分担父亲的辛苦,杜存平给父亲打了几年下手后,就去从事薪资更高的水泥预制板工作。
这种劳心又劳累的工作非常损耗一个年轻人的精力,一段时间后,杜存平又回到家传的行业,开办手工挂面厂。
从小耳濡目染来的经验此时派上了用场,杜存平用传承来的知识把挂面厂办得有声有色。接触过的人都称赞说:质量和信誉一样优秀。
一个顾客推荐给十个顾客,十个顾客又推荐给一百个顾客。渐渐地,挂面厂生意做得越来越大,获得了不少资金。杜存平趁热打铁,转而投资了挂面厂的上游企业——面粉厂。
花费一年时间,经过多方筹备,永恒面粉厂诞生了。
杜存平一家人兴高采烈地看着面粉厂投入建设,杜长胜老爷子也打心眼儿里为大儿子高兴。美好的生活就在明天,他们每天看着周围的环境都觉得欣喜。
然而,面粉厂敲锣打鼓地建设了九个月后,一个噩耗传来。
杜存平因交通事故意外离世。
杜长胜突然间就坠入到了丧失爱子的痛苦之中。那些充满希望的日子还在昨天,谁知到今天就发生了这样的事呢。
杜存平的妻子朱艳丽也是一样的无助,他们的两个孩子尚在幼年,家里的顶梁柱就不在了。为了维持这个家庭,朱艳丽尽力打起精神,独身一人投入到工作之中,保全夫妻二人的心血。
设备、设计、审批、验收,她身为刚刚丧夫的单亲妈妈,硬是一个一个流程监管过来,督促着永恒面粉厂正式投入生产。
眼看着生活的困境即将好转,可惜,麻绳专挑细处断,面粉厂刚刚运行了十天后,朱艳丽也因为车祸意外身亡。
杜长胜本来就处在失去儿子的痛苦中不能自拔,谁知没过几个月儿媳也追随儿子而去。他看着这么小就失去父母的孙子孙女,不禁悲从心来。
眼前的磨难已经无法接受,后面的风暴又即将来临。
儿媳车祸去世后没几天,要债的人就陆陆续续找上了杜长胜。这时,杜长胜才知道,为了筹建永恒面粉厂,儿子一共借了330多万元。
这些钱原本在工厂盈利后就能还清,然而现在杜存平和朱艳丽都意外去世,工厂未来开不开的了还是个未知数,债主们害怕自己投资的钱打了水漂,立马上门让杜长胜偿还所有债务。
杜长胜勤苦几十年攒下来的钱都没有这么多,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有见他实在可怜的人出主意说,借钱的不是你是你儿子,如今你儿子走了,人死帐烂,这笔钱不还也罢。再说你年纪已经这么大了,何苦为了面子困在那点钱里呢。
杜长胜听后沉默许久。
其实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儿子去世,作为遗产继承人的父母可以先从遗产中拿走自己的养老费和孙子孙女的抚养费,剩下的部分再用来还债。
如果剩余资产不够还清所有债款,那也不需要老人来偿还。
也就是说,杜长胜只需要把属于儿子的部分给债主即可,不用担心还不完的问题。
这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既不会违反法律,也能保全自己和孙子孙女。可是,当杜长胜看到前来要债的人的面庞时,犹豫了。
这群人中,有的是肯借钱给儿子创业的亲朋好友,有的是想要改善生活的普通人,有的是看重杜存平能力的投资人。他们脸上无一例外显现出焦急的神色。
如果这笔钱就这样打了水漂,肯定会有些家庭也向他一样陷入困境。
杜长胜想了想说,自己不能坑人啊,别人的钱也不是从哪里捡来的,也是一笔一笔攒出来的血汗钱。
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偿还所有的债款。
杜家开了一个家庭会议。杜长胜向家人们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当时,二儿子一家也因为创业欠了别人十几万元,但是他们没有指责父亲偏心,而是始终支持父亲作出的决定。
杜长胜欣慰地笑了,随即开始做起了还钱的准备。
原本了解杜家生活状况的人都已经绝望了,没想到突然间就接到了杜长胜的电话。杜长胜告诉他们,儿子已经去世,但做父亲的会替儿子还债。请大家拿上借条来,他会给大家重新打借条。
人们持着怀疑的态度来到了杜长胜家里,没想到这件事竟然是真的,杜长胜真的一一重新给大家打借条。甚至有几位只有口头上借了钱,没有实质证明的,他也新写了借条。
周围许多人都疑惑不解,明明可以不用管,杜长胜为什么要把债全揽到自己头上,给自己找不快呢。
杜长胜只回答说,人活一辈子,钱算什么,他不能给儿子留下骂名。今后就算砸锅卖铁,也会把儿子的债还完。
人们惊叹着离去,剩下杜长胜一人思考该怎么还清330万这个天文数字。
330万就像压在杜长胜身上的一座大山,而他就是那移山的愚公。
最开始的时候,杜长胜不愿意放弃儿子和儿媳尽心尽力筹建的面粉厂,便一个人来完成所有的工作步骤。
一袋面粉有25千克,杜长胜一天要扛200多袋。从早上天刚蒙蒙亮到晚上伸手不见五指,他气喘吁吁地穿梭在仓库和货车之间,原本适中的身材也变成了黝黑干瘦。
杜长胜的妻子每次看着自己丈夫的身影都觉得眼眶发酸,一个年过古稀的老年人,天天干的都是年轻人都不愿意干的重体力活。
有些时候,杜长胜颤颤巍巍地扛着麻袋,好像下一秒就要倒下,但是他还要咬着牙硬挺,因为除了坚持之外别无他法。
别的公司跑业务的都是些正值壮年,长袖善舞的年轻人。而长恒面粉厂跑业务的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年人。
那些客户看见杜长胜都觉得很惊奇,杜长胜也没有办法跟他们解释,为什么公司没有别的员工。
攒钱的途径除了赚钱就是省钱。在省钱这一方面,杜长胜可谓是做到了极致。
从前一直以做挂面为生,现在一年也吃不上几回,餐桌上最常见的不是盐豆就是煎饼,这两样便宜的东西陪伴着杜长胜夫每天每月。
从前花钱装修的温暖房子现在成了别人的所有物,如今一家人住在村头四面漏风的木板房,冬天寒风呼啸,冷的人手脚冰凉。
手脚冰凉也无法取暖,因为家里没有保暖的衣物。以前攒下来的衣服都被卖得差不多了,剩下一个黑色棉袄天天都穿着,不知不觉中磨破了好几个洞。
这样干了两三年,杜长胜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到了最后,他明白自己就算意志力再强也无法与越来越衰弱的自然规律相抗衡,管理起面粉厂还是有心无力。于是,长恒面粉厂以160万元低价卖给了别人。
而这160万还没在手里焐热就全数还给了债主。
从儿子车祸到现在,不只是面粉厂,杜长胜几乎卖掉了所有能卖的东西,比如城里拼搏多年怀着喜悦买下的房子;自己住了多年拥有着深厚感情的老家。
发现这些钱远远不够后,他又一分不留地拿出了能拿出所有的钱,包括拆迁款和儿媳的死亡补偿金。
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杜长胜老爷子马上要干不动了的前夕,330万元的债务大部分都还清了。
杜长胜欣慰的用手抹着眼泪,感受着这来之不易的时刻。他高兴地向大家说,就算这么困难,他还是挺过来了,从此之后儿子和儿媳不会被人骂,孙子和孙女也能挺直腰杆做人了!
周围围观了全部经过的人们,全都由衷地为老人欢欣鼓舞,而其中竟然还有之前被欠了钱的债主。
到了2013年年底,330多万元的欠账大部分被还完,剩下的还有大约20多万元的利息。
最初杜存平在开办工厂的时候,为了打消借钱人的顾虑,使之能更加积极地借钱,就和债主们说,如果肯借钱给他办面粉厂,到时候还钱的时候不但会返还本金,还会给与非常高的利息。有一部分人正是因为这样的承诺,才愿意借钱给杜存平。
杜长胜也非常了解事情的情况,心里想着一定要遵守儿子许下的诺言,连本带息的归还钱财。然而到了最后,事实摆在他面前,自己衰老的身体绝对无法再去打工挣钱了。
没有办法,杜长胜只能一一的给债主说明情况。
讲究了一辈子的诚信谁曾想最终产生了危机,他羞愧难当,向债主们请求说,都知道钱不是大风刮来的,但是自己实在是干不动了。能不能先不偿还利息,等到孙子孙女们长大了再报答你们。
出人意料的是,听到这番话后,没有一个债主让他继续偿还利息。
原来借钱的人都是十里八方的邻居和亲朋好友,这些年眼睁睁的看着七十多岁高龄的起早贪黑的赚钱,早就被这种坚守诚信的精神感动了。
他们拿到了本来拿不到的钱已经非常高兴了,多出来的利润不必再要。
杜长胜被欠债人的体谅感动,欠债人也被杜长胜的诚信感动。两方竟然打破了自古历来欠钱双方关系不和的惯例,成为一段佳话。
这段佳话越传越广,传到了全国百姓的耳朵里。2015年6月,杜长胜老人凭借5年还清330万元欠款的事迹荣登“中国好人榜”。
同年10月,他又在首都北京获得了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的称号。
一时间,杜长胜的故事走进了千家万户,他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信义老爹”。
后来,各级文明办在杜长胜获奖后,为了改善他的生活,一共拿出了17万的补助金。谁知,吃不饱穿不暖的杜长胜硬是觉得自己受之有愧,拒绝接受这笔钱。直到文明办多次劝说,他才最终收下。
然而,这边刚一收下,转眼间杜长胜就跑到了当地政府,请求政府机关代为捐赠这笔钱。政府人员被他的精神感动,又实在觉得老人也很需要这笔钱,就婉拒了他。
杜长胜一次不行就再跑一次,几星期之内竟然不辞辛劳的跑了五六次,坚持要把这笔钱捐给贫困学生。政府人员害怕老人的身体再出什么问题,从中收下了两万元,代为捐赠给贫困学校。
在这两万元贫困奖学金发表给学生的表彰大会上,杜长胜穿上了一生没穿过几次的西装站在孩子们中间,他看着生机勃勃的学生们说,自己辛苦点无所谓,希望学生们不要被贫困打到,一定要好好学习
之后的日子里,由于还完了所有的欠款,忙碌一生的老人终于可以慢下来好好生活了。他获得了一个40多平米安置房,要和妻子、孙子、孙女一起过平稳的日子。
在此期间,有许多人被杜长胜的事迹感动,千里迢迢的带着钱来看望过他。而他好好招待了远方赶来的客人,拒绝收取任何钱财。客人无法,只能回到家后给他寄过来一罐小小的茶叶表示敬意。
杜长胜回绝了好心人的资助,也回绝了村委会的帮助。他说自己很感谢各位的心意,但是无亲无故不会拿各位的钱的。现在的生活在好转,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孙子早日成家立业了。
不论是放弃收取利益的债主、被请求代为捐款的政府机关、还是远道而来的好心人、屏幕前的观众朋友们,他们都为杜长胜诚实守信、善良待人的高尚品质所感动。因此,当老人去世后,吊唁的队伍站了长长的一队。
2021年10月18日,“信义老爹”杜长胜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享年83岁。
江苏省睢宁县殡仪馆为他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那黑白色的照片两旁,挂着一幅巨大的挽联,上面写着“公以信为天,替子还债,遽归泥土世间哀;民唯念在心、踵事如云、信义精神永流芳。”
这短短的两句话 ,概括了杜长胜一生坚持的信念。为了从小坚守的诚信,为了摆脱儿子的骂名,年迈的老人边喝药,边扛起了面粉袋,扛起了这个家。
遗体转运的时候,成千上万的人从家中赶来,一起围在道路两边目送着运载遗体的汽车离去。周围随行的车一路鸣笛到殡仪馆。
殡仪馆内拿着白色的、黄色的菊花的人们纷纷走上前去,将手中的花放在老人的遗像前。那遗像,正是获评“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时的照片。
一言为重百金轻,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炎黄子孙血脉里永远根植的东西。杜长胜老人的事迹再次唤醒了我们对诚实守信美德的追求,他的价值取向引领着我们在真善美的道路上大步前进。
如今,根据杜长胜老人事迹改编的梆子戏《剑台新风》已经上演,电影《子债父偿》马上上映,诚实守信的品质将随着杜长胜老人一起去往更广阔的地方。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