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20世纪,琉球久米系宗族社会进行全面振兴的过程
#历史开讲#
文|木木
编辑|观星
从陈氏幸喜家的在琉球王国时代的发展来看,陈氏幸喜家支流的祖先陈氏家族七世克敦(1773-1841)从那霸久米村分家移居外地——玉城村仲村渠在此分家另立宗族。
而重新建立宗族是十分困难的事,宗族规模大打折扣,陈氏先祖筚路蓝缕,终于在此地站稳脚跟。
陈氏幸喜家在战争中九死一生,人口损耗严重。即使如此,埋藏在陈氏宗族后裔心中的祖先之情不会消失。
现有的材料无法探究这个时期陈氏门中会的组织构成,但是通过对陈氏长老的访谈,可以了解到当时陈氏幸喜一家坚持修造墓地和祭祖等活动。
在战争中,村庄、房子、墓地、圣地被破坏殆尽。一些幸存下来的墓地也因为被美军接收,不得不迁徙他处。
1950年,美军建设基地,很多家族向外迁移墓地,先祖的骨灰就得从坟墓中拿出来。为了重修墓地,幸喜门中会举行了一系列的会议。
协商了新建墓地的风水,还邀请专家研究墓地的布局和方向以及构造。幸运的是,幸喜家所拥有的的土地中就有适合建造墓地的地点,于是决定在现有的土地上修筑一座破风墓。
这个时候幸喜家有19户人家,参与修筑墓地的有11户。这些热心的宗族子弟,依旧自行加入修筑的活动中。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青壮年人主要负责搬运旧墓的栗石,水泥和钢筋。
五十年代的冲绳经济水平有所提高,玉城村的交通建设良好,因此可以动用卡车拉货,提高了效率。
1952年,8月13日,墓地最终建成。这座饱含宗族成员心血的墓地成为当时幸喜家最珍视的地方。长老回忆道,建好之后,族中年轻的学生十分乐意参与扫墓。
在墓地供奉美食,在这里玩乐,构成了现在门中老人们心中美好的回忆。
可见,重建翻修祖墓对于重建幸存的血亲之间的人际关系、祭奠死去的阵亡者对于宗族而言始终是最要紧的事业。
以墓地为中心的门中和仪式的复兴,“超越”了“战争的世界”,且是战后复兴的精神武器。
这个时期的门中会活动的主流是恢复在战乱和都市建设中被损毁被转移的墓地。不过门中会活动不局限于祭祖和修墓。
较早恢复元气的毛氏门中会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追忆琉球王国时代的宗族荣光,继承了王国时代久米村社区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
具有代表性的是“学事奖励会”,奖励门中适龄学生学习。每年都会举行,分那霸、嘉手纳、中部、南部(知念、佐敷)、读谷五个地区,举办时间为3月下旬到4月。
那霸地区,1960之前都是在安里墓地举行的,之后随着会馆落成,地点也移至会馆大厅,直至今日。在嘉手纳地区(水釜奥间)中祖与仪家水釜奥间门中清明节合起进行。
中部地区(冲绳市·旧具志川市等)冲绳市知花在福祉中心举行。南部地区(南城市知念及佐敷)知念和佐敷的公民馆。读谷地区。嘉手纳地区结束后,在当地的董事宅进行。
奖励会召开的时候,赠送学习用品和红白馒头等点心激励。奖励对象是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学子。崇祯十六年(1643)农历六月十六日,国鼎公与世长辞,享年73岁。
国鼎公来琉至今已有350年,今日毛氏家族子孙举行盛大的庆祝祭祀纪念活动,以彰显先祖对琉球国的伟大贡献,并期盼先祖有灵,保佑子孙后代永享繁荣。
这块纪念碑上记载了毛氏祖先毛国鼎入籍琉球、始祖对琉球尚宁王的忠诚、在琉球的业绩等内容。
毛氏门中会成员在碑文上强调毛氏是久米村“闽人三十六姓”中的一员,明确了久米村毛氏家族的正当性来源。
对毛国鼎生平的描写也是为了突出毛氏家族对琉球王国的贡献,以此彰显毛氏家族的特殊地位。自豪感与优越感跃然在在碑文之上。11月11日,纪念式典正式开始。
在广大的墓地御庭院里聚集了来自各地的五百多人。首先众人观看了奥间英五郎剧团的表演-“奉讃琉歌”。纪念仪式是从祭主宗家与世山秀八的祭文演说开始的。
接着,作为祭典委员长的毛氏门中会长吉川其义朗读了仪式辞,祝贺来宾。当天还进行了功臣表彰。主要表彰的对象是在明治初期为门中会留下了丰功伟绩的长者-桑江章矩翁。
在这次祭祀活动中,门中会向章矩翁寄予了表达深切的感谢信和贵重的纪念品。另外,为建立战后的门中会做出贡献的奥间善庆、奥间永照,也为他们赠送了感谢信和纪念品。
最后向参与活动的门中各家各户都分发了纪念品,久别重逢的亲人们热烈地畅谈起来。并且享受奥间英五郎一座和门中志愿者的供奉演艺,在欢快的空气中结束了纪念会。
战后的门中会的机构成与活动状况,继承了战前开始的组织、年中活动、学事奖励会等,特别是战后以真荣田世勋为中心进行了门中会的运营。
为了复原阮氏元祖御位牌而募集捐款,从而恢复了复原御位牌。恢复牌位的捐献者自1950年4月9日至1951年4月8日,共41名成员捐献8000记军票。
在现在的门中墓地(约50坪)里,是1954年4月用会员的捐款和门中会的资金建造的墓。门中墓地根据那霸市的都市计划,不得不转移辻波之上一带。
1971年6月5日从那霸市安里四十八番地的小渡维晶先生那里收到了那霸市字识名上门后原三八三番地的43.44(约30.80坪)墓地的捐赠。
并且1981年3月28日从那霸市楚边一九番地的小渡广样先生那里购买了那霸市字识名上门后原三八番地的七(约十九坪)。
墓地建造的捐献者1951年5月31日到1952年4月6日,共107人捐献13820记军票。为了应对因为城市建设而进行的祖墓迁移,阮氏门中成员纷纷出力帮助墓地修筑事业。
原来阮氏祖墓位于“那霸市辻原天使馆深处,凡当间森侧墓地”另外阮氏神村家的墓地位于“波之上的西滨”。
由于,1951年,美军基地占领,旧那霸地区开放之后的城市规划、区划调整使得墓地转移到“辻波上一带”。为了从事墓地转移的事业。
1954年,阮氏门中会发动捐款。共收到107人的捐献。其中捐献2000圆的一人,500圆的两人,300圆的两人,250圆的一人,200圆的14人。
150圆的1人,100圆的56人,50圆的56人,40圆的6人,30圆的1人。在众人的努力下,阮氏门中会的祖墓顺利建成。后来,奖励的物品变成金钱奖励。
2007年时,奖励的标准如下:幼儿园1000元,小学生2000元,中学生3000元,中学生毕业生3000元,高中学生5000元,高中毕业生5000,大学生10000元,大学毕业10000元。
学事奖励会也是向毛氏学子们传播家族历史的大好时机。学事奖励会注重活动仪式的举行本身,旨在突出并传承久米村家族的历史文化以及贯彻家族劝学的传统。
以加强年轻人对门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但凡是门中会组织的团体活动,都是长者向成员讲述历史的机会。
参加了毛氏门中会举行的集体活动都会在这种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毛氏的光荣历史更加深入人心,一代一代地强化毛氏家族的共同记忆。
另外还有提供门中会成员教育之用的育英贷款。这项贷款后来还扩展到同地区的非久米村毛氏族人。这项贷款帮助了很多贫困家庭,一直持续到21世纪。
毛氏门中会成员吉川健先生在高三时遇到了经济问题,家庭条件不足以支持他读书,因此,他申请并得到了育英贷款,每月7美元(后10美元),保证了大学的生活。
1983年,他对毛氏门中会的帮助万分感谢,他表示:受到毛姓门中育英资金贷款的恩惠,才有现在的我。
无独有偶,收益与育英贷款的人有很多,并且在毛氏门中志中留下感谢与祝福,此处不赘述。家谱重修。1956年为了配合“始祖来琉三百五十年纪念事业”,首次制作了“毛氏家谱”。
内容是摘录久米村家谱的一部分进行装订。1960年9月8日社团法人久美国鼎会成立,希望重新修编毛氏家谱。
从1968年左右开始,关于编写的现状、事务局和理事会的推进方法、战后全部没有的资料的收集方法、特别是对各家族的系统图、家族不明者的调查方法等进行了讨论。
1969年3月,正式决定了事业推进方法,并设置了系统图编写委员会。
战后的冲绳,在战灾中几乎所有的系统图和相关文件都被烧毁或遗失,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制作家谱却是件很辛苦的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以宗家为首的中祖家借用了在战火中拼命保存下来的仅次于生命的家谱,以这些家谱为基础资料进行调查。系图编写委员由以下人员委托,召开了第一届委员会。
委员会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调查了位牌、骨灰罐和残缺的户口簿,以及挨家挨户的寻访。
终于在1972年1月,花费总经费将近5千多美元的预算。终于完成了期待已久的《久米毛氏总家谱》。
1972年,随着美国将冲绳“归还”于日本,结束了美国对冲绳长达27年的占领。
复归之后,日本政府为了更好地统治冲绳,消弭地方的反抗情绪和抵抗运动,日本采取了一些列复兴冲绳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措施。这些措施促使冲绳经济得到发展,文化得到复兴。
在冲绳经济振兴的背景下,久米门中会、久米崇圣会活动的经济基础更加坚固。从门中会纪念志和崇圣会纪念志的记载来看,他们都纷纷购房购地使得组织的活动有了稳定的依托。
另外,“重新认识冲绳文化”的口号的提出,旅游产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为琉球久米系宗族后裔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门中会和崇圣会不需要隐藏自己的文化因素,甚至不断恢复被中断的“中国风”因素,更可以前往日本本土或海外进行文化交流和寻根活动。
久米崇圣会是近现代久米宗族的重要组织。通过复原孔子释奠祭礼等活动,吸引久米系宗族成员的参加,实现久米系宗族子弟亲属的重新聚合。
可以说,如今久米村宗族后裔早已超越了久米村地域的限制,而久米崇圣会则起到了团结所有久米村宗族后裔的作用。
在经历了战后久米崇圣会的准备工作,释奠祭礼开展的空间和条件逐渐准备完善,历史遗留的纠纷也在一步一步解决,不仅重建至圣庙,而且在2013年再建了久米村遗址的至圣庙。
复归后孔子祭礼恢复的时机成熟了,并在祭礼上越来越靠近中国和琉球王国时代风味的祭礼。主要的准备活动就是重建至圣庙和布置至圣庙-暨恢复战前的至圣庙的祭祀空间。
1973年3月2日签订了至圣庙动工等重修的工程合同。3月8日举行了奠基仪式。
4月14日下午2点开始在那霸市壶屋的梁氏俱乐部召开紧急理事会,“目前,孔子庙、天尊庙、天妃宫等历史性的圣庙正在建立中,由于理事长的去世,理事长的选任问题迫在眉睫”。
理事长选定了理事园吉有庆。若狭的用地开始了至圣庙等的建立工程,由于战后的混乱在该用地内,出现了租赁的纠纷。
不过经过协商,在缴纳补偿金之后圆满解决问题。因此,重建工程用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问题也被理清了。
1974年9月,具志坚以德理事前往中国台湾购买大成殿、天尊庙、天妃宫安放的孔子和四配的神位以及天尊像、关帝像、龙王像、天妃像、顺风上耳像、千里眼像6个神像。
到了12月时神位和神像到达,并各自安放。同年10月,台湾台北市收到了在战前孔子庙旧址设角色的孔子铜像捐赠的通知,便慷慨地捐赠了孔子神位。
11月,开始建造铜像底座的工程,同时由会员上原惠理先生的挥毫在匾额上书写“大成殿”三个字。
1975年,那霸市若狭的天尊庙用地重建了久米至圣庙(久米孔子庙),释奠也复活了。战前举行的时间是旧历2月和8月的丁日,每年举行两次。
战后经过商量在被称为“孔子诞辰”的9月28日每年举行一次。1月6日,住在福冈县春日市的程顺则名护亲方的直系后代名护弘一捐赠了两张程顺则的肖像画复印件。
1月13日,孔子铜像从中国台湾抵达那霸新港。1月25日的揭幕仪式。下午1点开始的揭幕仪式由孔子77世孔德成和喜久山寿代举行。
从2点开始至圣庙、明伦堂、天尊庙、天妃宫的落成仪式。从下午3点开始在至圣庙举行了战后首次的释奠祭礼。
以中琉文化经济协会的方治理事长担任团长的大典观礼团、管理东京的汤岛圣堂的斯文会的代表们参加了此次活动。同年9月17日建立了至圣庙、明伦堂纪念碑。
会员我喜屋汝辑氏挥毫撰写碑文。同年10月29日的董事会上,决定在旧历2月18日和9月18日举行春秋祭礼。11月1日,久米崇圣会的事务所从那霸市前岛迁移到明伦堂内。
长期以来,原琉球王国时期的久米村至圣庙被征用,难以在旧址上重建。因此,只能暂时利用若狭的土地重建至圣庙,先将释奠祭礼的活动恢复。
不过,久米崇圣会和社会贤达始终没有放弃重建原久米村旧址上至圣庙的想法。经过不懈努力,崇圣会终于在2013年,重建原久米村土地上的至圣庙。
2013年,6月15日,举行了久米至圣庙迁座、落成仪式,以及庆祝会。与此同时,在组织方面,崇圣会也试图做出改变。
2013年3月22日,社团法人久米崇圣会批准向一般社团法人转移。同年4月1日。
当时的国家公益法人制度改革,要求“社团法人”的久米崇圣会必须选择“公益社团法人”或“一般社团法人”其中之一转移或解散。
5月30日的决算大会上,承认了“推进向公益社团法人的转移手续”。
长期以来,久米崇圣会申请的章程中规定“正式会员是久米闽人三十六姓的后裔”,这意味着崇圣会依然“限制正式会员资格”,虽然县教育厅要求“再次确认是否打算扩大会员范围”。
不过崇圣会召开理事会,以“将正式会员的资格限定为久米闽人三十六姓的末后裔,是同总会上的确认事项、会员的全体意见的结果”为由,决定撤回公益申请,转移到一般社团法人。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