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外交官买一玩具,助力我国核潜艇问世,美国得知后将厂商送进监狱
66343

外交官买一玩具,助力我国核潜艇问世,美国得知后将厂商送进监狱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45:140

2016年7月,为强迫中国接受无理的南海仲裁条约,美军“里根号”和“斯坦尼斯号”两个航母战斗群闯入我国南海地区,数十艘战船、150余架世界最先进的战机、一万两千多名美军士兵都在讲述一个事实——美帝国主义狼子野心,亡我之心不死。

为了逼迫中国让渡南海利益,美国直接抡起了“大拳头”。

而中国这边,虽然当时纯海军实力虽然还不足以正面对抗美军两大航母战斗群,但在陆基导弹和中国空军的支持下,三大舰队齐聚南海,面对强敌丝毫无惧。

同一时刻,中国在电视上亮出了两大杀手锏逼退美军。一个是号称“航母杀手”的东风21D导弹,而另一个就是人类军事史上迄今为止,最神秘、最超然、最不为人知的战略级核潜艇。

据说,在中美两国剑拔弩张的时刻,数艘中国核潜艇已经到达指定位置,静静地在冰冷的海面下等待指令,时刻准备着打击那些侵入中国领海的豺狼。

此时,距离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十六年。许多人做梦也想不到的是,中国核潜艇的研发和制造,竟然和美国玩具有一段不解之缘?

中国核潜艇制造之路,璀璨光辉而又曲折坎坷。

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的名字来源于一部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

美国人在二战中立项核潜艇到真正列装入海军,共用了十年时间,核潜艇一列装入海就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军事发展历程。

与美国展开军备竞赛的苏联也加紧研制核潜艇,终于在1958年研制成功。

而资本主义阵营里英国、法国依靠着美国的帮助,也先后研制成功。

由于世界上主要国家均有核潜艇或核潜艇研制计划。

因此,中国必然不能落于人后。

拥有3.2万公里海岸线的中国是个名副其实的“沿海国家”,而核潜艇可以在两个月内潜行到全球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岸线附近,对我国沿海地区甚至整个中国地域都会造成巨大潜在威胁,这与二战时美国海军肉眼可见的飞机、舰船完全不同。

聂荣臻、毛主席等人极为重视核潜艇的研制工程。

可新中国在百年战乱中被消磨得“一穷二白”,重工业基础还是在苏联帮忙奠定起来的,核潜艇制作工艺复杂困难,这对新中国的科研工作者们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在当时,新生的中国海军只有“大猫小猫两三只”,海军部门对于核潜艇的制作更是难以助力。

老一辈中国科研人肩负着千钧重担。

中国人的核潜艇是克服了重重苦难,在几乎不可能的条件下,完全独立自主研究出来的。

1958年6月,中国第一个核反应堆达到正常使用标准,积贫积弱百年的中国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只用了十年不到的工夫,就掌握了人类社会最先进的科技之一——核裂变技术。

可在那个时候,掌握核反应堆正常运行还只是百尺竿头第一步,新中国的科学家们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研制自己的核武器。

因为就在四年前,堪称人类迄今为止,军事史中最神秘、最飘忽的“刺客”——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美国“鹦鹉螺号”下海了。

在新中国的高级军事指挥员们的心里,这个“刺客”的分量可谓力重千钧。

为此,新中国向苏联方面求助,可在“156计划”中对中国十分大方的苏联专家此时却三缄其口,连让中国专家远远的看一眼苏联核潜艇都不行。

为此,毛主席亲自出面与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交涉。

1959年10月,赫鲁晓夫率团访华。

他在与毛主席会面时傲慢地说:“核潜艇技术复杂,价格昂贵,你们搞不了!苏维埃海军拥有这种战略武器,同样可以保卫你们的国土。”他同时宣布,撤回所有在华苏联专家。

毛泽东强忍怒火,冷静地回复赫鲁晓夫:“撤不撤专家,是你们的事情,核潜艇我们自己试试。

随后,毛主席对主管科研的聂荣臻这样说道:

核潜艇,我们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已经大踏步地走在诞生之路上。

中国曾经寄希望于苏联,可随着中苏交恶,哪怕毛主席亲自交涉也无功而返。中国核潜艇建造伊始就步履维艰。

当时有人笑称核潜艇项目是“三无项目”:一无建造图纸,二无专家教授,三无外来援助。

这话说得贴切极了,由于各国对核潜艇的保密工作极为重视,在那个年代,别说是核潜艇的相关资料,就连核潜艇的远观照片都罕见至极。核潜艇的相关数据都是我们的科学家一点点试错,试出来的。

许多年后,已经荣获“中国核潜艇之父”称号的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曾说过:“当时哪有什么计算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开始的数据是算盘算出来的,后来配了手摇计算机,是摇出来的。”

他还说过:“当时几乎找不到可以参考的文献资料,单位领导就让大家从国外报道上寻找线索,哪怕一个句子只有几个单词提到了‘核潜艇’都得反复琢磨,事实上,我们一开始只有一张模糊的核潜艇照片作为资料。”

一张照片——这是当时首批参与核潜艇工程的20名科学家手中唯一的资料。可此时此刻的他们自己也想象不到的事,只用了短短十年,他们就将中国自己的核潜艇成功送入了大海!

当时的核潜艇研发工作由海军副司令、开国中将罗舜初领导,直接向聂荣臻负责。

可惜的是,在核潜艇立项之后,遭遇了极为罕见的困难时期,加之外部因素,核潜艇项目被迫停滞了一段时间。

但科学家们仍然在收集核潜艇资料,完善空气动力理论、舰上核反应堆理论等建造核潜艇必须的理论前提。

1964年10月16日,晴天霹雳一声巨响,黄沙弥漫的新疆罗布泊上空升腾起一朵鲜红的蘑菇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这无疑给核潜艇项目打了一剂强心针,这也证明我国核技术更上一层楼,同时也更需要安全可靠的水下核弹发射平台来制衡苏联、美国对我国的核讹诈,核潜艇项目的重要性愈加突出。

为此,毛主席亲自对核潜艇项目进行多次批示。

1968年2月,党中央、毛主席发文组建海军核潜艇训练基地,短短两个月后,中央军委又决定抽调部队工程兵参与核潜艇建造必须的核潜艇陆上模拟反应堆和核动力研究所。

从毛主席到中央军委都对核潜艇的建造进度十分关心,为此负责相关工作的罗舜初也常常鼓励大家。

在一次会上,他传达了周总理的疑问:“美国人在我们鼻子上示威,我们什么时候能示威?”

为此,他号召大家:任务重、苦难多,加把劲、齐克服。

摆在科研工作者面前最艰巨的任务有两个,一个是核潜艇的“心脏”:核潜艇用核反应堆;另一个则是核潜艇的“骨骼”:核潜艇的内部构造。

日后有“中国核潜艇之父”美誉的彭士禄、黄旭华就分别负责解决这两大难题。

“核”潜艇之父彭士禄的一生璀璨而光辉,彭士禄的父亲是被毛主席冠以“农民大王”的澎湃。

在彭士禄四岁那年,父亲就被国民党特务杀害,而他也两次蹲大牢、坐监狱,差点被杀害。

1958年从苏联进修回国后,他被安排到北京原子能研究院。

自此他与中国核潜艇结上了不解之缘。

1965年,核潜艇项目重新启动,中央一声令下,彭士禄带着一支数百人的队伍,就此隐姓埋名,深入祖国内陆,在四川青衣江畔开始建设“909基地”——中国第一座潜艇核动力陆上模式堆试验基地。

在当时,彭士禄队伍里没几个学核动力学的,为了加快研究,彭士禄一边自己探索,一边教手下的研究员们。

俄文资料看完了,就找英文资料,可俄文会的人多。没几个人会英语啊?他们就自己找来教材,从自学英语开始。除了资料匮乏,大山里的日子也不好过。

那时山区还很落后,没有桥、也没有路,粮食、蔬菜自然也就运送不便。

即使蚊虫肆虐、阴暗潮湿的日子也没有让这些“七八点钟”的太阳有一丝灰心丧气,他们投入全身心在新中国的核动力事业上,为了一个简单的数据,可以用算盘或是手摇计算机打上几天几夜。

在“909”基地,彭士禄有个著名的外号,叫“彭拍板”。

为了提高效率,争取时间,彭士禄不怕承担责任,对于有争议的地方,他鼓励大家勇敢做,“错了,我来负责,对了,是大家的功劳。”在彭士禄的表率和带领下,核潜艇的“心脏”愈加完善、强大。

1970年4月,彭士禄等人向上次领导汇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的动力系统建造完成。同年8月,在轰隆作响的核反应堆主机实现了满功率运行,中国人自己的核潜艇“心脏”终于做出来了。

4.6万个零件组成的核反应堆,没用到一个外国人的材料。这是何等的动人心魄,这是何等的气壮山河!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承担的任务则是打造中国核潜艇的“钢铁骨骼”。

黄旭华比彭士禄小一岁,他的家世不像彭士禄那样读来令人潸然落泪,却也处处体现了老一辈科学家开天辟地的科研精神。“心脏”也就是核动力反应堆由彭士禄团队解决,而潜艇的构造和形状对于黄旭华等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为什么这么说?

好歹在核动力学方面,不论是核弹的、还是核潜艇的反应堆都有许多相同之处,苏联方面也给了我们一起帮助。

可面对从没有见过“面”,更别说内部构造的潜艇整体设计来说,那可真是“盲人摸象”。

举个例子大家理解得更加直观,生活中我们开的乘用车,构造和标准在书上写得清清楚楚,那比核潜艇可要简单得多。可即便如此,在传统油车领域,中外车企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黄旭华他们连核潜艇的外形都是参照模糊的外国潜艇推导而来,何况是内部构造?为此,老一辈“潜艇人”发挥了他们的天才和汗水,甚至为此与亲人天人两隔。

刚刚开始核潜艇工程的时候,此时任核潜艇项目副总工程师的黄旭华就与总工程师夏桐一起,推算核潜艇内部构造到底怎样。在确定了没有任何外部援助的情况下,黄旭华等人想到了一个办法,他们找来了几个政治上可靠、技术上过硬的老木匠,按照1:1的比例,打造“木头潜艇”。

黄旭华等人就一头扎进了“木头潜艇”,在里面一块一块地比划每个零部件该放在那儿,每根线该怎么走。不断地反复试验,以期达到预想的效果。

在西方国家的封锁、苏联的保密下,黄旭华等人全身心投入核潜艇事业用了整整七年时间,拿出了一套开天辟地的中国潜艇的设计方案和技术论证。

为此,1961年黄旭华父亲离世时,黄旭华为了保密只能用“工作忙”三个字,回复家人。直到1987年,黄旭华工作内容终于解密,家人才恍然大悟。

早在1958年核潜艇立项时,34岁的黄旭华就只留给母亲、妻女一个通讯地址,从此三十年内再未见过亲人一面。1988年,离中国核潜艇项目立项三十年整、离母亲的儿子离开家三十年整,这个儿子——黄旭华才再次见到了母亲一面。

黄旭华团队将中国首艘核潜艇内部结构和空间设计基本完成之后,他也有些吃不准,毕竟他们没有美国科学家那样的条件,在常规潜艇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最终核潜艇设计水到渠成。

黄旭华也担心,自己团队的设计方案究竟符不符合实际情况。就在这时,他收到了一份意料之外的惊喜——一艘美国核潜艇的玩具模型。

当时,美国有一个专门开发高仿真度军事玩具模型的公司叫:伦瓦尔玩具公司,老板为了挣钱就雇佣了许多美军退役军事顾问,其中就有一人帮助公司开发了“鹦鹉螺号”的玩具模型,而且内部构造极为相像。

“鹦鹉螺号”模型随之大卖。

后来,该公司又推出了“华盛顿”号战略核潜艇模型,风靡全美。

恰巧我国的一位外交官在回国之前,给自己的孩子带了一艘,花了1.95美元。黄旭华机缘巧合得知此事后,立刻请求外交官将模型给自己看一看。

当他拿到模型的时候,惊呆了,这不正和自己拿出的设计方案所差无几嘛,这水滴形的设计构造和黄旭华团队的预想几乎一摸一样,中国核潜艇的路走对了!

这下子,确定设计方向没错的黄旭华团队更加大胆自信。要知道,没有这一艘小小的玩具模型,中国的核潜艇虽然也能下水,但那要付出多少的试错成本啊。

小小玩具立了大功。

后来美国中情局得知此事大发雷霆,将瓦伦儿玩具公司老板以泄露军事机密的缘由关入监狱。

1970年8月28日,核反应堆达到预定功率,科研人员满含泪水的声音在四川大山中回荡:“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与此同时,核潜艇的艇身也在东北某军工厂抓紧生产,中国核潜艇最困难的两道关都过去了。

1970年12月26日,中国自研自产的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成功下水,1974年它被列入海军正式服役。

从这一天开始,中国人的万里海疆有了“飘然的侠客”护卫,也正是从“长征一号”开始,中国逐渐拥有了战略级核潜艇,中国人有了自己的“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再也不惧这个星球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武力威慑。

这是今天一切繁华的基石。

无数科研工作者、军人、领导为了中国自己的“大国利器”呕心沥血,谨以此文向潜艇工作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