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60万战俘的噩梦!天天被苏联女护士折磨,最后只有3万人活命
苏联俘虏60余万关东军,在西伯利亚饱受折磨,而他们的“噩梦”竟是苏军女护士
1931年9月18日,日寇敲开了我国东北的大门,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日寇所占,举国上下悲愤不已,激发了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情绪。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无数好儿郎抛头颅、洒热血,救国于危难之际,皆宁死不做亡国奴!
日军在占领东北后,扶植傀儡政府,创立“伪满洲国”,开展日式教育,妄图同化中国东北。
当时驻扎在东北的关东军,战斗力最强,装备最好,有“日军之花“之称,可就这样一支精锐部队,在中国抗日军民和苏军的钢铁洪流的攻势下,瞬间瓦解,六十余万人被俘。
这些俘虏则被苏联军队带到了西伯利亚,几年后只有几万人平安回到日本,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在1945年2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德国已经战败,轴心国集团仅剩下日本在负隅顽抗。
面对即将到来的胜利,英、美、苏三国领导人在雅尔塔召开了会议,三国首脑就如何瓜分利益、以及二战后世界新秩序进行洽谈,史称“雅尔塔会议”。
这次会议也决定了日本战局的走势。在亚太地区,中日、美日的战斗颇为焦灼,美方希望尽快结束战争,并且在会议中要求苏联三个月内必须加入战斗,矛头直指关东军。
经过一系列的商讨,苏联最终同意出兵中国东北,配合中国军队作战,结束亚太地区战争。
1945年8月8日,苏联正式对日宣战,次日开始,数十万从东线战场撤回来的苏联红军,浩浩荡荡的进入了中国东北。在当时,关东军可是号称是日本最精锐的部队,在收到苏联宣战的消息后,自信满满的在东北部署好了防线,准备在这片黑土地上和苏联红军一决雌雄。
可真正面对苏联红军时,所有的关东军全都傻了眼。出现在他们眼前的,哪里是什么部队,分明就是一大波“钢铁洪流”,黑压压一大片,简直看不到尽头。崇尚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军队,还想着在白刃战上杀一杀苏联红军的士气,这下可倒好,这群日本武士难道要用刺刀和“铁疙瘩”硬碰硬吗?
短短几日时间,整个关东军的心理防线被苏联的钢铁猛兽彻底击溃,毫无斗志,苏军则愈战愈勇,捷报不断。与此同时,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击垮了日本的海上力量,并在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原子弹的威力让日本全国都产生了深深的恐惧。再加上中国抗日军民多年以来浴血奋战,拖住了日军的有生力量。
种种因素加持下,日本见大势已去,最终接受了《波茨坦公告》,正式宣布投降。
日本虽然投降了,但是苏军俘虏了60余万人关东军战俘,如何处理这些战俘,让苏联颇为头疼。
其实在中国战场上,我们的人民军队出于人道主义精神,严格执行了优待俘虏的政策,几乎所有投降的日本官兵都被遣送回国。被俘的关东军本以为国家已经投降,自己终于可以坐船回国,看看家乡的樱花,万万没想到的是,火车根本就没有把他们送往港口,而是径直开往了西伯利亚。
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在参战前总人口为1.8亿,一直到战争结束后,总人口约为1.52亿,这消失得一部分人口中,绝大多数都是在战争中死亡的年轻劳动力,苏联内部早已男女比例失衡,为了快速恢复国家实力,关东军的68万俘虏全部被装上了军用列车,运往西伯利亚参加战后恢复的劳动工作。
苏联这样做虽然有违人道主义精神,但是对于苏联国内来说,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首先这近七十万的关东军,拿起枪来就有战斗力,如果送回日本,军国主力很有可能复辟。其次日本本土是被美国单独占领,送回战俘就相当于给美国输送了劳动力。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本身国内就因战争缺少青壮年,这些关东军不就是现成的免费劳工吗,以劳改的名义让他们参与苏联的建设,这样既恢复了国家实力,又能节约成本,何乐而不为。
当满载战俘的列车停在了西伯利亚平原,打开门的一刹那,寒冷的北风夹杂着冰粒,肆意的吹打在每一个关东军的脸上,那些渴望回家的关东军,迫切回乡的心情一下就跌入了深渊,万劫不复。
在这片不毛之地,能不能活着都是一个问题,更别说回家了。相比较东北的冬天就已经非常寒冷了,更不用说北方的西伯利亚寒冬有多刺骨,就连取暖用的柴火都冻得就像冰块一样。
这些从东北押运过来的关东军,穿着单薄的棉衣,还没下车就已经瑟瑟发抖,没等他们讨论如何取暖时,就被苏联战士赶着去做工,在当时,苏联在西伯利亚地区主要是修铁路、建水坝、挖矿石等等工作。
为了方便对战俘的管理和分配,战俘刚一下车,就进行简单的体检,把瘦弱的、带有伤残的战俘挑选出来,让他们干相对轻松的工作。那些身强体壮的则被分配重活,这样就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冰天雪地连一件防寒的衣物都没有,关东军就被迫开始了劳作。其实在当时苏联压根就没准备战俘的衣物,经过战争的创伤,苏联人自己的温饱都没有解决,哪有功夫去管这些战俘。
最让这些关东军绝望的是,他们连一口饱饭都吃不上,所有的稀粥和土豆,拿出来还没过多大功夫,就硬的像块砖头,根本无法下咽。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下,身体较为瘦弱的关东军很快就倒下了,多数战俘手脚都生了冻疮。
苏联本就民风彪悍,这些战俘到了极寒之地西比利亚,只要还能动弹,就要往死里干活,优待俘虏这些话在苏联根本行不通。
西伯利亚的冬天漫长且寒冷,单薄的关东军一个接着一个的倒下了,他们的尸体被苏联士兵当做了取暖的材料,扔进了火炉。即便每个人都很愤怒,但也无可奈何,就算逃出去了也跑不出无边无际的西伯利亚。
本以为熬过了冬天,日子就会好过一些,没想到后面才是真正的灾难。经过大半年的劳作,剩下的战俘每个都瘦的像个皮包骨,夏天的蚊虫肆无忌惮的吸食着他们的鲜血,那种又痛又痒的折磨仿佛身在地狱一样。
有些战俘难以忍受苏联士兵的高压,也曾组织过大规模暴动。但都被苏联士兵用棍棒重新教会了做人,每一个参与的人都没落得个好下场,可以说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当年他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比这残忍上百倍,那些向他们乞求的中国人同样没有得到过他们的怜悯。
日本政府始终没有忘记这些远在西伯利亚的战俘,他们多次向苏联政府发出请求,希望能归还关东军,强硬的苏联一直在无视他们的请求,主要在于当时美苏关系恶化,互相争夺霸主地位。而日本当时被美国单独占领,所以他们属于美方阵营,所以苏联政府始终不愿意进行过多交涉。
面对苏联的态度,日本实在是难以招架,便向美国发出求助,希望美国能插手战俘这件事。为了帮助这个“受伤”的小老弟,美国联合欧洲各国,共同向苏联施压。苏联也不是软柿子,即使迫于舆论压力,还是向日本提出了许多苛刻的要求,这包含了巨额的战争赔款,日本也只好无奈接受。
虽然苏联方面同意归还了战俘,但并非同时全部归还,苏联的条件是分批次送回俘虏,且送回的俘虏必须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虽然条件非常苛刻,日本方面也只能被迫接受。
战俘们收到能够回国的消息,都异常兴奋,苦日子总算是熬出了头。为了能够满足所谓的“丧失劳动能力”,许多战俘开始消极工作,甚至会绝食、自残。这种行为让苏方极为不满。
终于来到了体检的时间,看着一批批苏联护士来到战俘营,每一个战俘都仿佛看到了生的希望,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苏联护士可不是什么“白衣天使”,而是他们的“催命判官”。
苏联判断战俘是否有还有劳动能力,全凭这些护士“掐”一下战俘的大腿,大腿上还有脂肪的,就是有劳动能力的,而一下就能掐到骨头的,就是丧失劳动能力的,凭借这种“体检”,苏联护士会把战俘分出等级,较为强壮的从事重体力劳动,过于瘦弱的将会分配相对轻松的劳动。
所有的战俘都以为是正规的体检,却没想到成了苏联护士的“一言堂”,很多战俘都费力地讨好苏联护士,哄得高兴了就可以回国。如果不小心惹怒了她们,那么护士就会大手一挥,就算丧失劳动能力,也会被强制留下,。每次体检时都会提心吊胆,哪怕是给分配一些轻松的劳动也是万幸的。
而那些被苏联护士宣判成丧失劳动能力的战俘,回国的路程也不会轻松,他们每个人都要受到苏联的政治教育,灌输苏共思想,目的是要根除法西斯“毒瘤”。这些战俘都是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士兵,回国后拿起枪来就有战斗力,为了让他们成为反法西斯的战士,思想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常年的劳作,没有任何娱乐活动,苏联带来的报纸和共产书籍成了他们唯一的精神娱乐活动,很多战俘都非常认真的观看和学习,一直到他们回国以后,因为受到了苏联红军的社会主义思想的洗礼,在日本国内曾组织过大型的游行示威活动,身扛红旗,宣扬社会主义思想,这与当时的日本体制背道而驰,这些战俘早已不能回归正常的生活,终身活在西伯利亚的阴影中。
而那些渴望重新融入日本社会的战俘大多遭受过歧视,只要知道他们在西伯利亚做过战俘,各大企业都会把他们拒之门外。
这些战俘虽然遭受了不人道的待遇,但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同情他们。他们是受害者,同样也是施暴者。自从“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在东北组建“731”生化部队,全是用东北百姓的生命做实验品;常德细菌战,7000多无辜同胞被夺走生命,数万人被感染,饱受折磨;还有关东宪兵队,鱼肉百姓,迫害爱国义士。他们做这些“暴行”的时候,是否也想到过“怜悯”?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所有日军所受的苦难,全部都是自己当年种下的“恶果”,只不过是恶有恶报罢了。
日军对于其他国家所犯下的罪行,历史不会忘记、国家不会忘记、人民更不会忘记!
吾辈应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 0000
- 0002
- 0000
- 0001
- 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