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明代盐商是从事食盐行销的商人群体,为何会成为垄断专商?
66830

明代盐商是从事食盐行销的商人群体,为何会成为垄断专商?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49:181

#历史开讲#

盐商是从事食盐行销的一类特殊商人群体,广义的盐商可以泛指任何参与盐业销售活动的包括私盐走私的商人,而狭义的盐商只指代有正规经营许可,专营食盐的商人。

本文所论及的盐商,主要指的是后一种。“盐商”的出现与大运河的开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隋代以前,百姓所用食盐大多来自于临近地区所产的井盐、河盐等,围绕食盐开展的商业活动大抵是小规模的、地域性的,产销紧密结合,利润较小。而隋唐时期大运河的开凿与使用,极大推动了食盐贸易的全国化。

两淮地区所产的食盐——“吴盐”,通过运河销往中国各地。“吴盐如花皎白雪”,淮盐产量大,质量高,颜色洁白如雪,味道甘甜鲜美,因而很快取代其他地区所产食盐跃居食盐贸易的首位,专营淮盐的两淮盐商大约也在这一时期出现。

安史之乱后,为缓解唐王朝的财政危机,唐宝应年间,刘晏为盐铁使,在两淮推行榷盐法改革,封建盐政由官府全面垄断的官营官销阶段走向政商合作官营商销的阶段,标志着盐商这一群体的正式形成,宋代引盐区域确立后,盐商逐渐成为具有垄断特权的专商,随着唐宋时期国家经济重心的南移,官府财政越来越依赖于盐利,盐商的势力迅速膨胀,成为封建王朝颇具影响力的一个社会阶层。

元代杨维桢《盐商行》诗中写道“司纲改法开新河,盐商添力莫谁何。大艘钲鼓顺流下,检制孰敢悬官铊。”官府要开辟一条新河,如果没有盐商从中助力便难以实现,盐商的船只敲锣打鼓顺流而下,官府检查人员甚至不敢盘查,可见,到了元代,部分盐商通过与官府权贵的合作,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影响力。

盐商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这是因为相比于传统意义上的商人,盐商有着非常特殊的性质。首先,食盐作为人们生活必需品,需求量极大,通过食盐贸易获得的利润也是惊人的,因而盐商在聚敛财富的效率、规模以及稳定性上都远远超过了其他行业的商贾。即以明代两淮盐商为例,据张翰《松窗梦语》记载“良贾近市利数倍,次倍之,最下无能者逐什一之利。”即便能力最差的盐商,都能够获得什一之利,而稍有才干便能一夜暴富者,更是不在少数,由此可见盐商行业的暴利远非其他行业可比。

其次,盐商是中唐以后封建王朝盐政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盐商可以减少官府运输食盐的成本,同时提供稳定的经济收入,盐商虽名为商人,实则是有着官商的性质,享有一定的特权。也就是白居易和元稹诗中所说“婿作盐商十五年,不属州县属天子”“小儿贩盐卤,不入州县征”,他们与官府联系之紧密,是其他行业的商人难以匹敌的。自刘晏正式将盐商纳入了盐政环节之日开始,盐商的崛起已经成为必然之势,他们以雄厚的财力影响到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文学也自然包括在内。

元末明初的战火之后,紧接着又迎来洪武初年空前严厉的抑商政策,这严重打击了盐商阶层。明初诗人宋讷《舟过长芦》便记载了长芦盐区盐商凋零的景象,“谁知兵后商人少,岁课犹随国用增。”但随着明朝统治的稳定与开中盐法的正式确立,盐商又重新活跃于全国各地,经历过重新洗牌破而后立的明代盐商群体,表现出了迥然有异于前代盐商的风貌。

这种差异首先表现在分工的细化上。即以两淮盐商为例,明代盐商大致可以分为赴边纳粮开中的边商和不赴边纳银支盐的内商。从内商中又分化出专以倒卖引纸为职、从中赚取巨大差额的囤户和专门买内商食盐、根据批验所给的水程图、将食盐运到指定地区进行发卖的水商。

“纳粮中引者谓之边商,纳课支盐者谓之内商,接买而售之民间者谓之水商。”边商是最初响应开中法而出现的盐商,他们长期在边塞屯田,以在第一时间响应开中,抢占先机,他们的商业行动客观上也促进了明代边境的开发建设,保证了明代边军的粮草充足。

内商则是因明中期以后守支问题而出现的一种盐商,他们在两淮地区持引等待支盐,获得盐后再将交予水商通过水路贩往全国各地。三种商人分工合作,如同流水线。但弘治时期的叶淇变法以纳银开中代替纳粮开中,由于纳粮开中的成本远高于纳银,因而大量原本在西北垦田开荒的边商内迁成为内商,以至于边地为墟。

叶淇这一改革广受明人诟病,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政策也极大地促进了两淮地区的繁荣,《淮安河下志》记载,仅淮安河下一地,在叶淇改革后,便一跃而成为淮安有名的富人区,“明中叶司农叶公奏改开中之法,盐筴富商挟资而来,家于河下,河下乃称极盛。”更不用说盐业的转运枢纽城市扬州了。扬州城从明初仅余居民十八家到明中叶重新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与文化城市,内商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大量聚集于扬州的盐商,在文学作品中往往被以“扬州盐商”称之。他们不仅为两淮带来了繁荣的经济,也带来了浓郁的商业文化与消费主义的奢靡风气,使“扬人俗尚侈,蠹之自商始。”

正如王振忠《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书中所说“以徽商为主体的两淮盐商是中国闭关时代的商界巨擘,盐务全盛时期,他们大批麋集于扬州、淮安等地,形成了独特的盐商社区文化——所谓的“盐商派”或“扬气”的生活方式,它们以豪侈风雅为其主要特征,不仅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淮、扬城市文化,而且流衍传播,对于明清社会习俗风尚之演替,无疑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盐商群体的分工分化显示出明代盐商的职业化的程度也远远高于前朝历代盐商,这极大地提高了明代盐商群体的资本积累速度。明代后期内商中分化出来的囤户,通过囤积盐引并高价转卖的行为,获得了巨额的利润,迅速拉开了盐商之间的差距,使盐商群体中开始出现少数巨富大贾。

刘阳《明代两淮盐商之囤户研究》一文指出“囤户是内商中最有权势,资本最雄厚的一批盐商;在食盐流通过程中,囤户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在明代盐政变革方面,囤户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囤户的出现,使得许多官员在盐政变革中不得不考虑他们的利益,否则盐政可能将无法顺利进行”。由此可见,到了晚明,囤户已经成为官府都难以撼动的利益集团,也正因分工的细化与合作,盐商阶层变得空前稳固,虽经历明清易代,却依然能够主宰中国商界。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