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首富金利斌,24岁摆地摊白手起家,44岁身家25亿却选择自焚
自2011年4月13日至今,已经过去了10年之久,而金利斌这个名字也恐怕早已被很多人忘记。
但在他的故乡包头,这个名号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甚至可以说曾经是每个包头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金利斌的故事。
金利斌经常被人与他的公司一同提起,惠龙商贸,这是金利斌一手创建的属于他的商业帝国,公司的市值曾一度达到25亿元之多,他因而也成为了包头的首富。
白手起家的金利斌可以说在那时,就是人们口中努力换来成功,鲤鱼跃龙门的典范。只不过,此人最终的结局不好,惠龙商贸破产,金利斌本人自焚。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在1992年前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伙子凭借着一笔代理生意,赚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桶金,这个小伙子就是我们的主人公金利斌。
金利斌那时候也才24岁,时间倒退24年,1967年8月15日金利斌在内蒙古包头出生了。金利斌年幼时的家境并不是很好,甚至可以用贫困和拮据来形容。
金利斌的父亲身体孱弱,身体患有多种疾病,为了治疗父亲的疾病几乎是花光了金利斌家里的所有积蓄。
但即使是这样,金利斌的父亲还是在他出生不久后就撒手人寰了。金利斌幼年丧父,家里自然是少了一个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
金利斌的母亲要独自拉扯养活一个尚还年幼的孩子很是不容易,去和当时跟随潮流进工厂的女性一样赚取工资固然不错。
但那样就没有人能照顾到年幼的金利斌了,而若是只在家里陪伴金利斌,没有收入来源自然也不是长久之计。
金利斌的母亲最终选择了一个尽可能两全其美的方案,背上背着背篓把金利斌放在里面开始走街串巷的做生意。
时间过得很快,和母亲相依为命的金利斌很快便成长了起来。长大的金利斌为了能承担起养家的重任,在一家金属构件厂的车间里,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流水线工人。
在流水线上日复一日的工作虽然很是枯燥,但其工资也足以维系金利斌的生活了,如果没有意外发生,金利斌可能就会在这里一直发展下去。
金利斌自己也是习惯了在工厂的生活,做得多挣得多的简单逻辑让他很是喜欢,他努力的工作,为的是能多挣一些钱,让母亲能和自己一起过上更好的生活。
但生活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工厂突如其来的裁员打乱了金利斌的生活,失业的他没有了收入来源,一时间显得手足无措。
但从小就和母亲一起走街串巷,一起摆摊做生意。金利斌深知金钱的重要性,所谓“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那是万万不能的”。
出于对金钱的追求和对商业交易的兴趣,金利斌开始走上了做生意的道路。那一年,他24岁。
金利斌最开始和自己的母亲一样,摆摊贩卖一些日常吃穿使用的小商品。金利斌的童年经历在这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年幼的金利斌每天和母亲一起摆摊走巷,耳濡目染竟是总结出来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生意经”。
金利斌的地摊生意很快就有了起色,腿脚勤快的他总是能在一众的商品之中找到自己在寻找的那个市场所喜爱的。
而年幼时和母亲一同所遭受到的许多白眼和鄙夷嫌弃的眼神,如今也尽都成为了金利斌努力的动力。一时间,整条街的商贩都知道了这个把地摊生意做的风生水起的小伙子。
对市场风向的敏锐度让金利斌在不久之后就发现了自己的第一个机会,包头市地处内蒙古中部,相对于北京上海这种城市来说,在建设发展和商品流通速度上来讲都是有些落后的,而这种信息差就是一个绝佳的赚钱机会。
金利斌敏锐地发现一种小零食出现在了包头市的市场上-话梅味瓜子,这个不起眼的小零食在登上包头市场后没多久就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
商品虽然很小,但堆积的量是足以引发质变的。金利斌没有过多的犹豫,仅仅是和母亲商量了一下就做出了决定,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去争取话梅瓜子在包头的代理权。
母亲对他很是支持,也很看好这个打小就聪明伶俐的儿子。金利斌没有让母亲失望,在拿到代理权之后,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他就依靠话梅瓜子赚到了40万元。
赚到第一桶金,金利斌步入了万元户的行列。但没有安然于此,而是表现出了对金钱的追求。他在当地的糖酒批发市场开了自己的摊位,也算正式的从小商贩转变为了商人。
在之后的日子里,金利斌通过市场调研得到的数据,分析出了乳制品市场上的商机。效仿着上一次的模式,拿下了伊利液态奶的代理权。
很及时的赶上了液态奶在国内飞速上涨的势头,而作为伊利最大经销商的金利斌,在这次的投资之中又是赚的盆满钵满。
2000年后正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许多年轻人都投身于这股创业的风潮,市场上开始不断地涌出新兴的企业公司,他们的出现也在反哺着中国的经济发展。金利斌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随着前两次代理的成功,金利斌尝到了其中的甜头,野心也在随之不断扩大,他想要成为一个企业家,真正意义上地达成名利双收。
他创立了包头市福禾豆业有限责任公司,自己独自揽权,担任了董事长的职务。公司的发展状况很好,很快就达到了堪称日进斗金的盈利状态。
金利斌也对自己全面负责公司管理运营这一运作模式产生了盲目的自信。
不满足于现状的金利斌很快又成立了日后的包头第一企业,包头市惠龙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名字寓意是惠泽百姓龙腾四海,但谁也没有想到在日后,这家公司竟然成为了无数家庭谈之色变的“祸害”。
金利斌依旧沿用着上一个公司里一人掌权的方式,把握着整个公司的走向。惠龙公司的生意小到各种小商品,大到能源资源这种大型项目均有涉猎,公司效益也是如同雨后春笋一般节节高升。
在这个时期,金利斌可以说是包头冉冉升起的新星,公司大大带动了整个包头市的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惠龙公司还重视社会公益,多次筹款捐赠并组织主持慈善会议。一时也成为了政府眼前的大红人。
金利斌先后获得了“内蒙古百强企业”“双拥模范”“感动包头年度人物”等称号,在包头不论是商政两界还是在民间百姓里,都对他高看一眼,名利双收这个词语用在他的身上可谓是再合适不过了。
惠龙公司的市值一度达到了25亿元,金利斌也借此成为了包头市的首富。金利斌一时风头无两,但他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选择了想方设法地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
但惠龙公司的体量已然是庞然大物,想要在这之上有所提升,且不论开辟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单是把现有技术稍加升级改造,其开销便是一个极其恐怖的天文数字。
金利斌不愿意慢慢等待,出于对金钱的贪婪加以被之前的一帆风顺冲昏了头脑,金利斌选择向社会上敛财。
有惠龙公司这个包头市最大地方企业作为背书,金利斌很顺利地便从各大银行贷来了钱款。但这些钱款早已不足以满足金利斌的欲望,他还想要获得更多的钱用作公司发展。
融资上市这个想法很快便出现在了金利斌的脑海中,当时正是中国金融市场的牛市时期,每日的上海证券交易所里满屏飘红,股票呈现着一片喜人的景象。
金利斌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但正常上市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金利斌的惠龙公司达到了各项的标准,但繁琐的审核流程势必会花费很长的时间。
为了能尽快达到金利斌想象中,全面升级的公司所能达到的恐怖盈利效率,他选择了一个并不正当的手段,向民间大范围借款,也就是所谓的非法集资。
根据事后的统计,金利斌的借款对象足有1000多人,从亲戚朋友,公司里的员工,到生意上的合作伙伴,甚至有一些交好的政府官员也把自己的私人储蓄借给了金利斌。
而之所以这么顺利,除了当时金利斌在包头的社会地位之外,还有他开出的天价利息。
众所周知,即使是在银行存下为期一年的定期,其年利率也往往达不到百分之二。但金利斌向人许诺的利息,可是高达了百分之三十六到百分之九十七。
在如此重利诱惑之下,人们自然也是放松了警惕。金利斌也有他的防范方案,他并没有让自己大肆敛财的行为被外人知晓,尽其所能的让每一方都认为仅仅是向他借了钱款。
而公司内部,因为金利斌的长期控权,即使有人发现了财政报表上异样的大笔进账,也没有发觉有什么奇怪之处。
各处筹来的钱款很快就尽数投入了生产建设之中,金利斌在那段时间里春风得意,仿佛惠龙公司在不久之后日进斗金的盛况已经得以实现。
好运这次没有像往日一样站在金利斌的身边,投入在生产线上的大笔资金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对公司运营有些许帮助,却不足以达到一个质的飞跃。
但与此同时,金利斌在外借下的大笔钱款,在每分每秒不停歇地生产着利息,据粗略统计,那时每日的利息量最少都不少于五百万。
金利斌傻了眼,但无可奈何的他也只能尽力把真相压住,不让风声大肆流出,等待着一个虚假的奇迹能发生在他和他公司的身上。
奇迹并没有出现,并且事情在以一种不可控的势头,向着无法挽回的结果发展。没过多久,有手头紧张资金周转不顺的债主找到了金利斌,希望能够要回自己的钱款。
在刚开始,金利斌还能搪塞糊弄过去,但这些债主之间,多少也是有着自己的联系交情。金利斌推阻还钱的消息在各个圈子里面飞速流窜,也有谨慎的人在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就找到金利斌要钱。
得到的回应以不可争辩的事实成为了这场流言蜚语的答案,金利斌现在还不了大家的钱。
债主们一时之间人人自危,全社会的目光都聚集在了惠龙公司身上。金利斌在没了办法之后,也不敢承认现状,死鸭子嘴硬,一口咬定公司的资金用作了升级改造,第一批收益到账了之后就会连本带利的返还大家的钱。
无可奈何的债主们也只能将信将疑的接受了这个说法。
整个闹剧以金利斌的死作为了结尾,那晚金利斌和自己的司机一同,吃了自己生命的最后一餐。
据司机回忆,平日里滴酒不沾的他,在那天被金利斌强行要求喝下了一整瓶的白酒,醉得不省人事,金利斌自己却面对美酒一杯都没有碰。
金利斌独自开着他的座驾-一辆奥迪A8,来到了他的第一家公司福禾豆业生产基地的厂区大院里,当着摄像头的面,给自己的车加满了汽油,并在车的周围也撒上了两桶。
但最后自焚的过程,金利斌却把车开到了摄像头所看不到的死角,完成了自己在车内自焚的最后一步,死时年仅44岁。
事情发生的第二天,就震惊了整个包头市,一时之间哀嚎遍野。那些为了追逐高额利息,甚至不惜把自己的车房抵押出去,把钱借给金利斌的人,更是在一瞬间感到了绝望,不愿接受这个摆在眼前的事实。
以个体为单位的小家庭面临的困境,也只是整个现状的缩影,这件事情对整个包头市的经济打击都是极大的。
在人们的谈论之中,金利斌的自杀仿佛充满了谜团。在金利斌选择自杀的前一天,国开行采答应下来,将一笔数额为2000万元的贷款批给了金利斌的惠龙集团。
整个贷款的细节都已经谈妥了,只等着金利斌去签一个字,钱款就能打到惠龙集团的财务账户上。
这2000万虽然对于整个惠龙集团的负债来说只能算作是杯水车薪,但他所象征的是,即使是希望渺茫,但惠龙集团也不是绝无办法。
何况国家还有“公司破产法”供他走正规的破产流程,金利斌为何没有选择其中任何一个?
不甘心收不回帐的债主们在研究了警方对外宣布的鉴定报告之后,又提出了另一个疑点。根据鉴定报告的描述,金利斌的尸体被发现时已经是高度碳化。
整个人除了一小片头盖骨之外,都在大火之中化成了白灰。要知道这样的效果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一把火就能达成的,即使是专业的殡仪馆,为了能让尸体完全的烧成骨灰,也是要用着专业的设备花费不小的功夫的。
最终还是以公安警方出具的检验报告为准,报告中展示,通过dna比对等手段,确定了车内发现的骨骼残骸,就是金利斌本人的,也算是为这场闹得满城风雨的猜测盖棺定论了。
随着金利斌的自杀,人们对惠龙集团的财政报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发现惠龙公司陆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22.25亿元,光是利息就达到了8.74亿元。
金利斌虽然勉强算是为企业发展着想的高层了,但终究是挡不住物欲横流的物质享受诱惑,光是其个人挥霍掉的就达到3200万元,业务招待费1505万元。
这种高额的用于享受的开销,在金利斌还在摆摊创业的时期,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也许这其中的心态的变化,也是金利斌为何会在这次失利的原因吧。
随着金利斌自焚,惠龙公司非法集资的事情披露。随之而来的是一阵在全国范围内的,对非法融资行为的调查打击,一时之间无数的公司被披露出了见不得人的账目。
也有无数的家庭和个人在这个时间才意识到,自己过往多年积攒下的存款,已经如同是泥牛入海,怕是挽回无望了。
虽是伤害了许多人,但及时的止损是必要的,若是这些非法融资行为在那时没有被取缔,留到现在只会像一颗毒瘤一般越长越大。
金利斌的一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有过在人面前忍气吞声受尽白眼的经历,有过努力奋斗拼搏收货的奋斗史,曾站在一个人可能的高峰之上,最终也只是被一把火焰焚烧殆尽。
从他的身上,我们能学到吃苦耐劳的品质,能意识到发现机会的重要性。但更多的是引以为戒,提醒自己不忘初心,不要沉沦在物欲之中,也更不能有一丝一毫的触碰法律的底线。
编辑:核桃
- 0000
- 0001
- 0004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