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元代的教育制度,地方官学的组成部分有哪些?其发展如何?
66855

元代的教育制度,地方官学的组成部分有哪些?其发展如何?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7:01:370

#历史开讲#

蒙古字学的教学内容以翻译《通鉴节要》为主。至元八年(1271)圣旨规定:“《通鉴节要》事,就翰林院见设诸官并译史,作蒙古言语用蒙古写录,逐旋颁降与国子学诸路教授。”

除此之外还将历代圣贤事迹翻译成蒙古语供生员学习,蒙古语汉语都是他们重点学习的内容,培养了大量精通双语的官员。由此可知虽为蒙古字学,儒家思想在其中所占地位也很重要。

蒙古字学也有其自身的问题,元代八思巴文推行的范围有限,大多局限于在社会上处于少数地位的官员,对百姓的日常生活未能形成较大的影响,各族人民仍然使用本民族文字。八思巴文是以元朝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推广的,文字的推广也是为现实的服务,但元代的统治不足百年时间,随着元朝的灭亡蒙古字学也随之消失,八思巴文也再鲜有人使用。

医学学校也是元代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最初设立于北方地区,南宋灭亡后也推广至南方地区。于是在各地设立医学,医学教授由太医院任命,教授为从九品,设医学提举司总管各地方医学,秩从五品。其职责负责培养元代的医者,教育医学学生,每年对各地方医学教官进行考核,辨别检验各种药材等。

有元一代,医学的发展速度不快,元初为快速解决缺乏医者的情况,采用大量聘请民间有声望的医者为医学教官的方式,如京兆医学教官就是世代从医之人被举荐而为学官。因此医学并没有随着诏令的发布而马上建立起来,大部分建立于元代中后期。

元代医学另外一个特点是庙学合一,医学通常建立于三皇庙内,因此也被称之为三皇庙学。朝廷规定各地医学必须建有祭祀伏羲、神农和黄帝的三皇庙。元朝统治者重视医学建设,虞集曾说:“国家之制,自国都至于郡邑,无有远迩,守令有司之所,皆得建庙,通祀三皇,而医者主之,盖为生民立命之至意也。”可见在全国广泛设置医学对百姓也是大有益处的。

第四种学校为阴阳学,延祐初,令阴阳人依儒、医例,于路府州设教授一员,凡阴阳人皆管辖之,而上属于太史焉。”可知阴阳学和儒学一样都在各路府州县设置官学,以阴阳学教授作为教官,从地方选拔有异能之士,经检验合格可到司天台工作。管理阴阳学的最高机构为集贤院,阴阳学在各地设有教授、学正、学录等,可能会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而有所差异。

蒙古统治者对阴阳学极为重视,耶律楚材就曾因精通阴阳方技之说而受到成吉思汗重用,刘秉忠也因擅长相宅之术,在建设大都和上都的过程中为城址的选定和建设起到重要作用。其对阴阳学的研究颇得忽必烈信任,著书《平砂玉尺》《玉尺新镜》等。

阴阳学不同于其他学校的是,多数阴阳学没有独立的校舍和办公场所,依附于三皇庙内且建设时间较晚,因此其规模要比其他类型的学校小很多。再有阴阳学设置的目的和其他学校也有很大不同,至元二十四年(1287),东北蒙古诸王乃颜起兵造反,其反叛元朝有诸多原因,但其中一点可以确定,他的反叛与一位姓何的术士有关。

乃颜之乱被世祖平定后这位姓何的术士也被抓住并杀掉,最终坚定了世祖加强对阴阳术士管理的决心。再加上当时民间多有术士妖言惑众破坏社会治安的现象,朝廷多次下令禁止阴阳书籍在民间传播,最终接受了术士靳德进的建议,因此正式在各地设置阴阳学,并纳入了国家官学系统。设置阴阳学便于将阴阳人集中管理,防止他们在民间或上层贵族处进行不利于统治者的活动。

书院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是属于私学,但宋元以来书院的官学化程度逐渐提高,最终成为了官学的一部分。元宋的战争中,很多书院和地方学校都毁于战火,但从中统元年(1260)开始忽必烈有意识地开始保护南宋地区的书院,令人不得随意骚扰宣圣庙及其中的书院。

因此战争对于南宋书院的破坏程度有限。除此之外,元朝廷还维持书院原有的运行规则,维持书院的创办者和原山长的地位,并享有和官学教官同等的待遇。元代也放松了对于私人创办书院的要求,在这样的条件下,书院开始在全国广泛的设立。

随着元朝统治的逐渐稳固,朝廷对书院的管理也在逐渐加强。首先严格了书院创办和学官任命的审批手续。书院不再由私人随意创办,需要层层审批,最终由中央的国子监、集贤院和礼部三级审核。对于国家来说可以把创办书院的权力控制在自己手中,加强了对于教育的控制。

其二,朝廷加强了对于书院的管理权和财政权。向书院委任山长,元朝廷就控制了对书院的领导权;而为书院拨置学田,也就牢牢地控制了书院的经济命脉。在书院学官的任用上,书院多沿用宋金的官员设置,多为在当时已经很有名望的大儒担任。为笼络南宋士人,在保留书院的基础上,还将山长纳入了元代的学官体系中,与儒学学正同级。

山长的出路依然是在学官体系中,可升级为儒学教授。因此对于书院最高管理者的任命权和迁调升转的权力也掌握在朝廷手中。第三,朝廷控制了书院的财政权。对于许多书院创办者来说,创办书院容易,养活大量学官和生员还有日常的开销成为了一大难题,甚至出现了有书院因收入不足而荒废的现象,这些财政问题大多需要由朝廷来解决。

书院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学田,是书院的经济基础。当书院缺少学田时,朝廷会将一些无主土地划归书院的学田,在书院教官的薪俸上,北方为国家府库的官钱为正俸,南方为学田收入,因此书院的学产也处于国家严格监管之下。最后,在元代也会出现朝廷出资建设的书院的情况。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