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安瑟伦与罗马教宗之间的关系,改革派教宗利欧九世的教会会议
66861

安瑟伦与罗马教宗之间的关系,改革派教宗利欧九世的教会会议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7:01:460

#历史开讲#

从改革派教宗利欧九世(1049-54)即位以来,他周游西欧各地,在所到之地主持召开地区或者教省的宗教会议。

改革派开始推出自己的神权理论,要求对西欧当时的社会以及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之后教宗格里高利七世作为西方教会的领袖,毫不隐晦表达自己的观点。作为教宗,他声称教宗的权力不仅仅包括废黜主教,甚至包括皇帝;只有教宗可以主持召开教会会议;只有教宗可以使用帝国象征物;教宗有权解除臣民对邪恶的统治者所作的誓约;诸君王应当吻教宗之足。

到11世纪后半叶,教宗的权力逐渐增长,教宗派遣使节在欧洲大陆穿行,将教宗的教谕以及意志传递到基督教社会的角角落落。教宗主持召开教会会议,发布制定重要的法律以及改革措施。教宗在11世纪对英格兰以及其国内事务和经济资源重新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欧洲大陆中心正在进行的较量。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想摧毁在意大利和日耳曼土地上教宗的领导地位,鼓励欧洲的教士从罗马的控制下摆脱出来。

对于这些削弱他权威的做法,教宗通过宗教和经济纽带、以及对教会人事及管理的集中控制,与处于欧洲边缘地带的地方如英格兰、斯堪的纳维亚和匈牙利等地区拉近关系,从而反击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罗马教宗人事以及官僚机构的集权化意味着限制地方教士逐渐增长的独立性,尤其是主教和大主教。如果教宗权威集权化要取得成功,那么增加罗马教廷官僚机构,并且让它更为高效,是非常有必要的。

安瑟伦任职坎特伯雷大主教开始,他就在兰弗朗克所设定的模式基础之上,从坎特伯雷大主教的立场出发,勾勒英国合理秩序的蓝图。在与罗马教宗和罗马教廷的关系上,他依然希望保持英格兰教会的独立性,维持兰弗朗克时期英国教会和罗马教廷之间的疏离关系。此时的罗马教廷因为与德国皇帝之间的权力冲突,教宗改革派处境岌岌可危,德国皇帝和反教宗的力量占据了罗马,罗马教廷分裂,产生了两位教宗。安瑟伦决定继续尊奉乌尔班二世为合法教宗。

但是当时威廉二世却坚持哪一位教宗为正统教宗,需由国王决定。包括约克大主教在内的英格兰绝大多数主教都支持国王的决定,禁止安瑟伦前往罗马领取大主教披肩。威廉二世将安瑟伦身边亲信图尔奈、鲍德温以及两名书记员驱逐出境。同时派遣约克大主教杰拉尔德和威廉·瓦雷瓦斯特秘密前去教宗乌尔班二世那里,向教宗提出了承认他为教宗,换取安瑟伦的大主教披肩,将它带回给国王,而不是安瑟伦。大主教披肩由教宗使节阿尔巴诺的秘密带到了英国。途经坎特伯雷,却未停留,直接携带大主教披肩前往国王那里。

爱德玛称威廉二世希望教宗使节同意废黜安瑟伦,并将大主教披肩授予国王选择的人选。作为乌尔班二世的使节,传达了教宗的意愿。他希望威廉二世承认乌尔班二世的教宗地位,并向罗马教廷上缴彼得年金;同时教宗许诺认可英王对教会的传统,在威廉二世在世期间,不经英王同意,不再派教宗使节前往英格兰,英国教士未经英王允许不能接发教宗书信。威廉二世通告全国,承认乌尔班二世为圣彼得的继任者,宣布重新向罗马教廷上缴彼得年金。

大约每年英国主教区要上缴200磅的年金。但是,当威廉二世将此消息在全国范围内公布后。面临伯爵反叛的危险,威廉二世同意以国王之爱的名义,授予大主教披肩,但是安瑟伦拒绝了,声称他只能从坎特伯雷的圣坛上接受大主教披肩。1095年,在所有主教,修道院院长和世俗贵族参加的会议上,教宗使节提议由他为安瑟伦授予大主教披肩,但是安瑟伦拒绝了他的提议,选择了将大主教披肩放置到坎特伯雷的圣坛,他从圣坛上领取大主教披肩。安瑟伦这一行为,一方面表明了他的大主教传承,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他对在自己背后和国王达成协议的教宗并不感激。

很多学者认为安瑟伦支持教宗改革,在主教叙任权上听从教宗的指示,认为安瑟伦属于教宗改革派,但是安瑟伦并没有让教宗过度干预英国的教会事务。从安瑟伦与教宗使节的两封信中,我们可以看出安瑟伦与教宗使节之间的交涉。将英国教士聚集在一起,在英国主持召开全英国的教会改革会议。但是安瑟伦对此持反对意见,他找了各种借口不与会面。安瑟伦的借口都很合理,一方面他拒绝时态度谦恭有礼,一方面他称正在履行对国王的职责,没有空暇,所以婉言拒绝了教宗对英国教会事务的干涉。

安瑟伦和教宗使节的来往信件,也表明了安瑟伦并不属于狂热的格里高利改革派。实际上他对罗马教廷的关系持有不同的观点。他对罗马教宗表示尊重,愿意在某些方面顺从教宗的指令,但是并不会对教宗的命令言听计从。安瑟伦给教宗乌尔班二世的书信中并未提及罗金厄姆会议,也没有提及国王和鸟尔班二世背后达成的协议,他在信中历数了国王的一系列不当行为:他为不能亲自前往罗马觐见乌尔班二世表达了歉意。他在信中提醒乌尔班二世,一开始他并不想就任坎特伯雷大主教一职,而是被众人逼迫就范。

他抱怨任职大主教四年,没有收获任何成果,看到了许多恶行,却无法纠正。国王欺压教会,将教会地产分封给骑士,恣意妄为,任意推翻上帝律令和习惯。安瑟伦说如果他忍受这些邪恶的习惯,那么这些习惯会不仅施加于他身,还会影响到他的继任者,并且会因为传统习惯变为律法。

安瑟伦在信中说明因为自己打算就这些事件咨询教宗乌尔班二世,所以激怒了威廉二世,将他驱逐出英国,并且侵占了自己大主教名下的所有地产。但是此时的教宗乌尔班二世深受皇权威胁,地位飘摇,处境岌岌可危,所以面对如山的压力,乌尔班二世焦头烂额,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处理安瑟伦的事情。

安瑟伦流亡期间,应乌尔班二世之请,1099年前往罗马,在此期间,乌尔班二世授予了他教宗在英国常驻使节的权力。1100年,乌尔班二世继任者帕斯卡二世派遣维也纳的盖伊前往英国,教宗帕斯卡二世一方面希望教宗使节可以推动彼得年金的收取,另一方面也希望在英国建立他的权威地位。

1101年2月,安瑟伦写给帕斯卡二世的信中,安瑟伦对此极为不满,大力抗议。他在写给教宗帕斯卡二世的信中,详细地捍卫了坎特伯雷的权利,并且反对任何教宗使节染指坎特伯雷大主教的这一权利。他这一诉求建立在前任教宗乌尔班二世的许诺之上。乌尔班二世曾经口头承诺,除了坎特伯雷的大主教担任教宗的常驻使节,教宗将不再向英格兰派驻教宗使节。

盖伊到达英国后,国王和当地的教士都非常震惊。爱德玛傲慢地评论:“没有人认可他的教宗使节的身份。”当然爱德玛本身是坎特伯雷权利的狂热拥护者,他强调只有坎特伯雷大主教才能担任教宗代理人,而且不容许外国人打破英国这一传统。

英国的教士,在国王的鼓励下,对教宗使节持怀疑的态度,不愿承认教宗使节的权威。所以提及盖伊教宗使节的史料都称盖伊未完成使命:盖伊未能征收彼得年金,没能增加教宗在英格兰事务的参与程度,未在贵族中间获得有利的支持,也并未获得英格兰教士接受外国教宗使节。当地的抵拒对盖伊的使命完成极其不利,所以最终盖伊在他的任期内一无所获。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