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与国之间欠钱不还咋办?英国出兵埃及,俄罗斯“诓骗”印度
打开网页搜索失信人员名单,长长的一串串名字映入眼帘,从如你我一样的微不足道的普通百姓,到一个个在我们的印象里本该家喻户晓的名人,尽皆罗列其上。
人人都会有困难的时候,向亲朋好友寻求帮助更是再正常不过了。老话说得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借了的钱及时归还,这本来是我们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但现如今“借钱像孙子,还钱像大爷”,这种近乎荒谬的行为却好像已经被人们所默认了。
国家对于这样的事情当然不能坐视不理,我们之前所提到的国家失信人员名单就是其中的防范措施之一。
但正如他名字所讲的那样,国家失信人员名单,是对中国公民的失信行为的约束手段。个人欠钱有国家平台帮你伸张正义,那么在更高的国家这个层面上,出现了欠钱不还的行为,那该怎么办呢?
不知道大家对世界各国的负债率是否有一个大致的认知,其实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2019年所统计的世界十大负债国家里,我们的邻居日本就以政府负债率253%的数据位列第一。
其余的国家例如希腊意大利,乃至英法美这样的国家,都被收纳在其中。这与我们印象里强权大国的形象好像有所违背,又是什么导致了这个现象的出现呢,我们再层层细说。
运行一个国家是需要成本的,而其中的许多项目,如医疗军事教育,其开销又不是一般的大。
一般来讲政府的收入主要来自于税收,而当他的总开销大于总收入时,为了维持国家的继续运行,政府便会选择向本国的银行,公民,或是其余国家借贷。
这时国家就进入了负债的状态。时至今日,所有的国家都背负着一定量的债务,而作为普通民众的我们也可以通过购买国债的方式参与其中。
经济效益良好的国家可以控制并把负债的量维持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但借贷必然伴随着利息的出现,国家欠下的债务所产生的利息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有的国家甚至光是为了偿还这部分利息,就需要进行额外的借贷行为,也就造成了负债量越滚越大的现象。
负债量不断上升,总会有还不起的时候。在2010年希腊借着自己是欧盟成员的便利条件,向欧盟和国际公共机构提出了申请经济援助。
当然这钱也不会白白的就给出,希腊所付出的代价是被要求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必须承诺进行大笔的储蓄维持。这样国家的经济发展建设就受到了不小的限制。
这些行为的最终承受者还是老百姓们,随着税收比例的提高和最低工资标准的下降,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也会随之下滑,而一些在医院学校或是别的公立机构里就职的职工,也可能会面临被直接裁员的现状。
还债的代价这么大,自然也会出现拒绝偿还的国家。2001年12月,背负着巨额债务的阿根廷政府正式宣布了债务违约,也就是意味着政府公开承认了自己不具备偿还债务的能力。
债主们不能眼看着借出的巨额资金就这样烟消云散了,在不断尝试无果后终于在2005年同意了“债务重组”即免除了钱款所产生的所有利息,而本金也只用归还30%。
这一下免去的可是几千亿美金的债务,但要知道,阿根廷在宣布债务违约时的态度是连这30%也不打算归还的。
可如果真的一分钱也不出,那臭了名声的阿根廷之后也就别想再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展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债主都同意了这个方案,也有一些觉得咽不下这口气,不愿白白承受损失,就把手中的那一部分债务,卖给了一些带有国际黑社会性质的金融公司。
金融公司虽然不能组织军队直接上门索要债务,但敢接下这些债务也是有些手段的。
2012年阿根廷一艘出海执行公务的军舰-自由行者号,便被人以各种名义连带着四十多名船员一起截留了下来。
个人的债务还可以有国家进行强制执行偿还,但到了国家层面上强制执行就不是那么的容易了,但历史上也不是没有案例。
伊斯梅尔帕夏是18世纪埃及和苏丹的总督,他的政治理念很是清晰“我们的国家不会在非洲长存,我们已经是欧洲的一部分。我们得放弃以前的做法,并采纳适应社会状况的新制度。”
但向当时先进的欧洲学习发展也是需要成本的,光靠自己国内的生产水平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伊斯梅尔选择向西方借钱,西方国家并不看好埃及苏丹这两个“落后”的小国,不愿把钱借给他。
开出了极高的利息,希望讲伊斯梅尔拒之门外,但为了尽快开始搞到资金投入到建设之中,伊斯梅尔竟是全盘答应了下来,并以埃及政府的重要收入作为担保。
在借到了第一笔570万英镑之后,伊斯梅尔的借钱之路便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在不断地借债过程之中,埃及的债务激增至1亿英镑,但伊斯梅尔所预期的国家建设却是迟迟不见起色。终于伊斯梅尔在认识到自己无力偿还债务之后选择了宣布破产。
但他就没有阿根廷那么幸运了,债主国家对其不断施压,甚至扰乱其政治主权,成立了一个所谓的“混合法庭”。
1882年英国更是直接出兵埃及,从亚历山大港到开罗,尽是一片炮火连天的乱像。这样的领导人自然是得不到什么好的下场,在伊斯梅尔被废黜后便离开了埃及,流亡到了那不勒斯,许久之后才被允许回国隐居,毫无曾任总督的威风。
伊斯梅尔的情况发生在世界局势尚还不够稳定的年代,那么在各国之间维持着和平发展现状的当下,欠钱不还的国家又该怎么处置呢?
常说战争拼的是经济和国力,在二战结束之后,许多的国家财政都被这场规模史无前例的大战拖垮了财政。
作为亚洲人口大国的印度也是如此,在借钱对象的选择上,他们把目标放在了二战中贡献极大的苏联身上,向后者借下了一大笔钱款。
苏联这时正是大战得胜春风得意,自然没有拒绝。但谁料到事不如意,1991年,苏联轰然倒塌。
印度一看有机可乘,便打算以债主“苏联”已经解体为借口,让这笔借款不了了之。
接手这笔债务的是俄罗斯,他们可不会让事情就这样轻易地过去。加上苏联解体带来的巨大财政损失,立刻开始着手收账。
在多次走正规流程交涉无果后,俄罗斯政府用起了策略。印度的国土面积和人口都不是一个小数字,相对应的军队也保有一定规模。
国内的经济结构使得他为了供给军队的军备武器,不得不向其他国家大量进口,而俄罗斯就是其中的大卖家。
在一次交易之中,俄罗斯主动提出了可以给印度一艘航母,这可高兴坏了印度。要知道航母自从问世以来就一直是评判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可靠标准之一,各国都拒绝对外出口,现在俄罗斯竟然自己提出,可不能放过这个机会。
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印度以一个还算合理的价格接下了这艘航母,代价是航母的全部维修费用要自己出。
本以为只是俄罗斯借口低价卖出航母作为拉拢印度的手段,可拿到手却是傻了眼,花了大价钱买回家的航母竟然无法正常投入使用,各项功能都严重受损,可以说是一块超大号的破铜烂铁。
印度傻了眼,但他自知理亏也不好直接向俄罗斯质问,只能四处寻求帮助。但其余的那些有能力维修的国家也知道印俄两国之间的事情,加上不愿和俄罗斯交恶,自然是尽数拒绝了印度的请求。
解铃还须系铃人,印度不得已还是向俄罗斯张了口。面对俄罗斯巨额的维修费用,打碎了牙齿和血咽,为了停在自家港口的那艘庞然大物,印度也只能接受了下来。俄罗斯便顺利地,连本带利将自家的欠款要了回来。
相比于这些个仅仅只是不愿意还钱的案例,下面这个就要更加的激进一些了。萨达姆·侯赛因,这个名字想必大家也是有所耳闻,曾经的伊拉克总统。
上任仅一年,便推动了伊拉克和伊朗之间的两伊战争。如同前文所讲,战争堪称是销金窟,为了支持军事行动,伊拉克向外借了大笔的现金和军事军备。
截止到两伊战争平息,伊朗宣布在为期8年的战争里,直接、间接损失达到了9340亿美元。
战后国内经济生产低迷,无力偿还的伊拉克做出了惊为天人的举动,1990年8月2号,伊拉克发起了对科威特的入侵。
这个性质一下就和之前的两伊战争不一样了,两伊战争还有着伊拉克伊朗长期纠纷积怨已久的借口,而科威特可是在之间借钱给伊拉克的债主国。
伊拉克对科威特的侵略风行雷厉,迅速侵占了科威特政府并宣布正式占领科威特。这个行为给了美国等国家借口,于是,海湾战争爆发。
经此一战,伊拉克大败。被迫从科威特撤军,在国内形式进一步恶化的同时,领导人萨达姆也是被迫下台。
这些都是有了结果的案例,而这些结果的一致导向就是欠下的钱总要归还,即使体量大到国家层面,昧着良心黑掉账目也不会有好下场。
如今,世界上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欠下最多债务数额的美国了,其之后的经济风向也势必会受到全世界的瞩目,但还钱的时候还要多久,尚还无从知晓。
- 0000
- 0000
- 0001
- 0000
-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