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1988年中越赤瓜礁海战:中方28分完胜越军,一战奠定南海之地位
66985

1988年中越赤瓜礁海战:中方28分完胜越军,一战奠定南海之地位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8:46:151

2015年4月,在我国的赤瓜礁上,数艘万吨级的船只正在进行填海造陆作业。

赤瓜礁坐落在北纬9度43分,东经114度18分,面积约0.11平方千米,它隶属于海南省三沙市,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因位于南沙群岛北部中心,还是九章群礁的门户,赤瓜礁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早年赤瓜礁只是一片礁石,这里没有土地、没有淡水资源、更没有树木,有的只是凛冽的狂风和汹涌的波浪,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1988年我国驻礁防卫人员用竹竿、木板在礁石上搭建了“高脚屋”,这就是礁岛上的第一代军事工事。

因为无地可耕,我国驻礁防卫人员的所有补给只能依赖内地补给,不仅如此,因无险可守,他们同时还要承担着巨大的守疆压力。

驻礁人员严峻的生活条件也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岛屿上的高脚屋也不断升级,从第一代竹竿屋到二代铁皮高脚屋,再到如今的三代钢筋水泥碉堡,这些都离不开国家的鼎力支持。

(中国赤瓜礁)

2014年开始,我国决定在赤瓜礁开展填海造陆工程,目的是要建设设备完善、更加宜居的岛屿。

完工后,赤瓜礁上的建筑不仅大幅提高了驻礁人员的生活条件,还吸引了我国大量的南海渔民,提供了休息场所。

昔日只有一片暗石的赤瓜礁,如今已经渐渐演变成名副其实的南海明珠,牢牢守卫着祖国的沙海边疆。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争夺赤瓜礁的“主权”上,中国和越南曾经爆发过“八八海战”。

那“八八海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如今赤瓜礁建设的情况如何?要揭开这些,笔者将要从头开始讲起。

中国和越南山川相连,自古以来关系就十分密切,在汉武帝时期,越南主动成为汉朝藩国,此后两国的美好时光维持了千年。

当时间的年轮驶入近代,落后、弱小的越南饱受西方列强的欺凌,最终它完全沦落为法国的殖民地。

越南走上了抗法独立的艰难道路,实际上,越南的独立离不开新中国的大力支持。

越南的第一代革命家胡志明曾接受过中共革命青年班的培养,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两国的关系再一次进入了蜜月期。

(毛主席与胡志明)

1958年9月,中国政府发布了关于领海的声明,向世界重申我国对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区域的所有权。

三天后,北越政府也公开在《人民报》发表了评论,认为中国的声明是正义的,“越南人民也是完全赞同的”。

然而,十年之后的一件事打破了这一局面,1969年,胡志明因病逝世,“游击将军”黎笋上台。

(黎笋)

历史证明,黎笋是个不安分的人,他不仅敢和美国、柬埔寨打,还敢冒犯中国。

1974年1月起,南越派遣军队侵犯西沙群岛,强占中国的多个岛屿。

为了反对霸权主义,新中国奋起反击,经过54分钟的生死较量,中国海军重创南越3艘驱逐舰,毙伤200余人,获得了巨大的胜利。

后来,在毛主席的批准下,解放军趁胜追击,一举收复了被强占的全部岛屿,这场战役以解放军完胜而告终。

当年5月,越南完成南北统一,他们竟然在地图上把南沙群岛标记成“越南领土”,还驱逐其中的华人,这样的厚颜无耻是世界历史上都罕见的。

对于越南背信弃义、忘恩负义的行为,中国领导人曾郑重告诫过他们,中国对待领土问题是严肃,认真的。

1974年10月,时海军副参谋长刘华清调研西沙群岛的永兴岛,他此行目的有三,一是修建西沙机场,二是研究空中加油机,三就是准备收回被强占的南沙群岛。

(刘华清)

登岛后,刘华清开始了紧张的调研工作,他发现这里无地可耕,一切补给只能靠船运入,而且因高脚屋面积太小,每次补给的量不能太多,否则会占用房屋的空间,因此官兵们的生活很不方便。

除此之外,驻岛官兵还面临着淡水资源急缺的困难。因为缺少淡水,他们无法正常进行日常的洗漱,洗澡就更是一种奢望了。

由于纬度较低,岛上连年炎热,高脚屋的温度经常是40多度。在这样的环境下,还无法洗澡,驻岛官兵的生存困境是可想而知的。

当然,对于战士们而言,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食物,他们一年很少吃新鲜蔬菜,一日三餐基本都是罐头、咸菜和萝卜干。

所以,单一的饮食结构和恶劣的生活环境严重威胁着战士们的身体健康。

刘华清被战士们不畏艰苦、牢守边疆的顽强意志和崇高理念感动了,他深情地说道:

“你们不容易啊!我为祖国和人民能够拥有你们这样一群坚毅之师保驾护航,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谢谢你们!”

刘华清等人在岛屿上认真调研了17天,他一边调研,一边撰写给组织的汇报材料。

由于当时正值深秋,南沙群岛多次出现了台风天气,可这没有阻挡刘华清的脚步。

趁着台风暂停的间隙,刘华清一行人冒着九级风浪、不顾生命危险在海域中行驶,近距离了解每个岛屿的情况。

回到北京后,刘华清很快就将自己这些天的经历形成了《关于加强南海巡防的报告》,11月14日,海军党委常委开会,专门听取刘华清的这个报告。

(刘华清)

刘华清报告的内容十分详细,而且也贴合实际。

在汇报时,刘华清全程保持着“慷慨激昂”的语气,实在是让人敬佩。

在刘华清汇报完毕后,全体海军常委深表赞同,会议当即决定要将报告的内容全部落实,并向中央军委递交了这份报告,最终报告的内容也得到了中央的同意。

客观来说,刘华清的报告对领海建设,边境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以后我国打赢“八八海战”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请中国在领域范围内建设五个海洋观测站,其中3个要在大陆沿海建设、西沙海域1个、南沙海域1个。

所以,国际上均承认中国在西沙海域、南沙海域享有的主权,越南强占南沙群岛属实为侵略行为、霸权主义。

为了以防万一,刘华清等军队将领派遣解放军海军联合作业团队,进驻南海,建设观测台。

果不其然,不久后,越南外交部大言不惭地认为我国侵入了他们的“国家领土”,声称要对中国的建站行为进行干预。

1988年2月2日,九艘中国作业轮船从湛江起航,经过4天4夜的航行,最终在7号凌晨到达永暑礁。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中国海军特派出三四艘军舰始终在作业轮船旁巡逻、警戒。

然而,越南当局仍然贼心不死,不断在附近海域对我方进行干扰。

更有甚者,越南还派出了三艘军舰,于3月13日下午来到赤瓜礁。

面对越方如此明目张胆地挑衅,我军战士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并不断喊话告知对方,这是中国领土,请速速离开。

前线的情况很快就被报告到了刘华清那里,刘华清毫不犹豫地指示说,只要对方敢先开第一枪,就要毫不犹豫地歼灭他们!

前线的解放军很好地执行了刘华清的指示,坚决不开第一枪。

但是,越方竟然得寸进尺,甚至派人偷偷登上赤瓜礁的礁盘上,并将越南的国旗插在中国官兵的面前。

面对越南人的挑衅,解放军忍无可忍,一位叫做杜祥厚的班长利落地拔起越南国旗扔到了水里。

而越军竟挥起拳头,朝杜祥厚打了过来。

越军首先挑起了冲突,且在不久之后,一位越兵就扣响了扳机,打伤了我军一位副枪炮长。

随着越南打响第一枪,中方开始奋力反击。海上战斗用时仅28分钟。

在交战时,刘华清一直与前线张司令员电话连线,刘华清不仅要求进行全面反击,还要求把能上、能抢的岛礁都拿回来。

不到10天,中国海军在附近六个礁岛上驻扎了部队,让我国在南海有了牢固的地位。

后来,一个驻华越南外交官向记者说道,这场军事冲突让越南政府明白了自己国家与中国力量的差距。

此后,中国开始了建设礁屿的过程。因赤瓜礁位于深海区,而且距离内陆较远,所以造土地的沙子水泥只能通过大型船舶运输过去。

经常一船运载几万吨、几十万吨的料,有时甚至需要动用运输机,所以赤瓜礁的建设需要极高的建造技术。

为了工作保质保量,施工单位不仅需要提前了解运输情况还要研究建设期的天气、水文情况,经过数年夜以继日的工作,赤瓜礁的填海造陆工作终于完成。

建造完成后,赤瓜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再也不是一座光秃秃的礁屿。

此后,只要迈入这座岛,一片生机盎然之景色扑面而来,后来大家给它改了名,叫做“赤瓜岛”。

现在,岛上除了营房,还有大型灯塔、信号站、码头、直升机坪、发电厂和淡水净化厂等,后来甚至修建了环岛公路。

赤瓜岛的改变,渔民们是最有感受的。他们何曾想过,茫茫的蓝色海洋中,竟然也会出现成片成片的森林,甚至有的树木竟达到了十余米之高。

昔日被海水环绕的赤瓜礁,如今已经布满了绿色。

一阵微风吹来,树叶在空中轻轻地摇摆着,它们仿佛在向路过的渔民亲切招手,也仿佛在向守卫官兵们致敬。

从此之后,赤瓜岛成为了渔民们的指路明灯。在这里,渔民们即可以安心捕鱼,也可以休息,补给。

(赤瓜礁的现状)

赤瓜岛像是一颗明珠,静静地屹立在祖国的南海之上,牢牢地守卫着南沙海疆,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南海“定海神针”。

中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凭借着就是心中保家卫国的信念,面对任何挑衅行为,全国上下都同仇敌忾,捍卫着国家的每一寸土地。

八八海战,中国人民解放军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中国的面积虽大,但没有一寸是多余的。

如今30多年过去,赤瓜岛已经被修建为一座设施完善的岛屿,这期间中国彰显的精神让世界了解到什么是中国力量、中国技术和中国速度!

让我们向那些守卫战士、建设人员们致敬!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