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大将巴甫洛夫因战败被杀,事后斯大林用7个字,给出公正评价
67130

大将巴甫洛夫因战败被杀,事后斯大林用7个字,给出公正评价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38:170

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上,如果说要评选出一名最善战的将领,那么恐怕在曼斯坦因、朱可夫、古德里安等人中难以抉择。

但若要选出一位最无能的将领,苏联的巴甫洛夫基本上当之无愧。

这位在战前和朱可夫齐名的苏联“天才”将领,在短短8天的时间内,就把60多万苏联军队送进了德国人的包围圈。

使得29万苏联红军将士成为纳粹的俘虏、13万人阵亡或失踪,创下仅次于基辅战役的第二大卫国战争败仗。

(巴甫洛夫)

在经历了这样一场难以想象的惨败后,斯大林下达了对这位昔日爱将的逮捕令,巴甫洛夫被从前线带走关押以及审判。

拿到判决书后,斯大林拿起笔划掉了其中的7个字,但仍然对巴甫洛夫及相关高级将领执行了枪决。事后,斯大林还意味深长地说了7个字,而且字字耐人寻味。

(斯大林)

那么,作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斯大林为何会在选帅用人上犯下了无法估量的巨大错误,作为苏联领袖亲手提拔上来、寄予厚望的将领,巴甫洛夫为何在卫国战争初期被打得一溃千里,损师丧地,以至于最后走上刑场呢?要说清这个问题,就要从巴甫洛夫这个人的升迁说起!

巴甫洛夫生于1897年,是一名参加过一战和俄国内战的老兵,又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因此实践和理论两方面都拿得出手。

上世纪20年代后期,在图哈切夫斯基主持下,苏联组织了两个试验性质的坦克团,巴甫洛夫同朱可夫一道经过层层筛选而成为了团长。

如果不出意外,那他们将会是苏联红军中熠熠生辉的两大新星。而且,1936年的时候,巴甫洛夫以军事顾问的身份前往西班牙内战战场,因指挥过一支苏联坦克旅部队作战而被授予“苏联英雄”的荣誉称号。

(图哈切夫斯基)

此后,巴甫洛夫更是扶摇直上。1940年,他就成为了西部(或称白俄罗斯)特别军区司令。一年后晋升为大将,成为了当时苏联军界中仅次于“元帅”的大人物,是苏联红军中极为炙手可热的人物。

那么,巴甫洛夫凭什么被斯大林慧眼识珠呢?

其实,从军事上来说,巴甫洛夫是少有的坦克战方面的专家。他不仅是最早参与组建坦克部队的将领之一,还有过参与西班牙内战的实际坦克战指挥经验。所以在斯大林看来,巴甫洛夫是一位兼具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的坦克战高手。

(苏联t34坦克)

从政治上来说,巴甫洛夫此人情商高,服从性强。他写的报告条理清楚,议论老成持重,不像朱可夫那般耿直不给领导留情面。当时,由于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提出的坦克集群作战思想被指为资产阶级军事思想而遭到批判。

而此时的巴甫洛夫却坚定地站在斯大林这一边,主张将坦克化整为零编入步兵师当中,与图帅所谓的“错误思想”划清了界限。如此“识时务”的行为让巴甫洛夫赢得了苏联高层领导人的信任。

于是,斯大林大胆地把巴甫洛夫放在了至关重要的白俄罗斯军区司令的位置上,令他执掌了拥有30个坦克团、2500多辆坦克、62万5千人的西部特别军区,并希望巴甫洛夫能够在即将到来的苏德战争中抵挡住所向披靡的纳粹军队。

(苏德战争前夕形势图)

然而,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自以为是的斯大林彻彻底底地失算了……

二战中,朱可夫有个著名的外号——“救火队长”,意即他屡屡在最危急的时候拯救苏联。而与之完全相反的则是巴甫洛夫这个放火队长,他的存在不仅没有起到一丝正面的作用,反而因为自己愚蠢的指挥部署、呆板落后的战术思维、迟滞的反应而令苏联刚一和纳粹开战就遭遇重大失败。

(巴巴罗萨计划)

早在1941年上半年,一系列德军有可能进攻苏联的情报就接连不断地传到苏联高层耳中,但是斯大林却认为这是英美等国的“挑拨离间”,他并不相信德国人会如此快地撕毁条约。

但本着对情报传闻宁可信其无,不可信其有的原则,他还是对手下人告诫到:没有接到命令,绝对不能轻举妄动!

于是,在斯大林告诫下,“讲政治”的官员、将军心领神会,而巴甫洛夫这样“纪律性强”的人更是严格遵守斯大林的命令。他不仅放松了对德军的必要戒备,甚至根本不相信德国人会发起进攻。

所以,在德国人进攻的前一天,他还不忘声色犬马,在一家军官俱乐部津津有味地欣赏著名剧作家亚历山大·考涅楚克的一部喜剧,一点儿都没有意识到一场恐怖的灾难即将到来。

其实,占据有利地形且握有优势兵力的巴甫洛夫即便不打折扣的执行斯大林的命令也不会出大问题,因为真正使西方面军损失殆尽的并非斯大林的命令,而是巴甫洛夫愚蠢的排兵布阵方式。

早在苏德开战前,苏联的领土在白俄罗斯地区就形成了一个“比亚韦斯托克凸出部”,成为摆在德军虎口旁的一颗钉子。当时巴甫洛夫认为,德国人会像一战那样按部就班地打一场攻坚战,那么己方只要在这个地方修建大量坚固的防御工事,将第3、第4和第10集团军全都一字排开放在这个凸出部上,如此一来就可以挡住东进的德军。

其实,这个部署很好,好就好在指挥官的一厢情愿。因为这个部署自以为是的认为德军会横冲直撞,忽略了对方直接绕过这块难啃的骨头、从其他方向出兵将苏军一网打尽的可能性。

(比亚韦斯托克凸出部)

而事实证明,德军确实没有按照巴甫洛夫预想的那样从正面发起进攻。因为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军强大的装甲部队快速突进、闪电进攻,一南一北双箭齐发、直插苏联腹地,仅仅用了5天的时间,两大突击集团就在明斯克顺利会师(德军从边境到明斯克的距离相当于到莫斯科的三分之一),将苏联绝大部分西方面军一举合围在比亚韦斯托克到明斯克的口袋阵之内。

(明斯克战役示意图)

然而,当参谋急匆匆地向巴甫洛夫报告说德军从南北两侧发动进攻的消息时,巴甫洛夫竟然说:“这不可能,这消息无聊。”

其实,早在德军发动攻势的第三天,战场形势就已经出现了问题。当时德军合围苏军的意图已经很清晰地表现了出来。按说遇到这种情况,应该集中优势兵器进行突围,万万不能被对手包了饺子才对。

可巴甫洛夫并没有这么做,狂妄自大的他过高地估计了自身实力,派出了自己最强的一支底牌——第6机械化军和第11机械化军,巴甫洛夫命令它们同第6骑兵军一起向格罗德诺的德军发起反攻。

没想到,配备了1021辆坦克(352辆KB-1型和T-34坦克)、229辆装甲车、163门迫击炮、172门火炮的第6机械化军竟被德国人干净利落地打垮。而且,由于缺乏航空兵协同,制空权落入敌手,这支集结苏联西线精锐的部队完全不是德国人的敌手,最后落得了全军覆没的下场。

(苏德战争旧照片)

而且,由于这次反击的失败,不仅送掉了苏军的坦克精锐,还因为部队主动前移,而“配合”了德国人的包围行动,使得西方面军彻底陷入了难以逃避的死亡口袋之中。

于是,深知大势已去的巴甫洛夫只能做出最后一个决定——所有部队征集任何车马工具,全线撤退。但是,面对拥有密集火力的德国机械化部队,在东欧平原上撤退的红军步兵、骑兵成了德军的活靶子。于是,大批士兵高声喊完“乌拉”后成群的倒在了敌人的炮火下。

最后,在不到半个月的战斗中,巴甫洛夫指挥的60多万人西方面军中的24个师被彻底击溃,其余20个师损失了30—90%的人员和装备,29万人被俘、50000名士兵失踪、80000名士兵战死、1500门大炮和500多辆坦克被德国人击毁。

(被俘虏的苏联红军)

而这一失利也使得苏联的边境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缺口,最后迫使苏联将其他战线的集团军调来填补,这也使其在战争一开始就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如此重大的惨败令斯大林陷入到了怒不可遏的状态当中。他不明白,自己亲手提拔的爱将为什么会如此地不堪重用,自己苦心经营的白俄罗斯战区为什么这么快就被敌人占领?但是,没有人能够给他答案。

而在作战中出现重大失误的巴甫洛夫在战后也是忐忑不安,深怕自己会被重处。果不其然,没多久,一纸逮捕令就映入了巴甫洛夫的眼中,他被捕了。

那么,斯大林会如何处置这个心腹爱将呢?

看到白俄罗斯地区的西方面军基本上被巴甫洛夫给玩儿废的残忍现实后,忍无可忍的斯大林将包括巴甫洛夫在内的一批西方面军高级将领以“反苏联阴谋参与者”和“战场指挥失误”的罪名全数逮捕,并将他们送进了军事法庭。

在法庭上,巴甫洛夫等人坦承了自己在指挥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并不认为自己参与到了所谓的反苏阴谋当中。

而且,急于脱罪的巴甫洛夫甚至希望自己能够以任何身份上前线,用生命证明自己对苏维埃和军人义务的忠诚。

但斯大林并没有理会这个请求,他只在判决书上划掉了“反苏阴谋参与者”的语句后,便迅速将这份判决下发到各大方面军。

(斯大林)

就这样,7月22日晚上,巴甫洛夫和他的三位部下即被枪决。而他自己也成为了苏德开战以来第一位被处决的苏联高级军事将领。

然而,斯大林枪决巴甫洛夫并没有能够阻挡一连串的失利。在白俄罗斯惨败后,苏联又在基辅遭遇了一次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围歼战,此战60多万红军被歼灭,而苏联也迎来了最危险的时刻。

事实上,巴甫洛夫的失败固然有自身指挥能力不足、战备工作不力、不适应德军闪电战的原因,但也有许多客观因素。

对此,斯大林其实心知肚明。所以,在巴甫洛夫被枪决之后,再次说起此事的原因时,斯大林才说出了“他升迁得太快了!”这句最为公道的话。

因此,在后来几年的战争中,认识到自身问题的斯大林减少了对前线的盲目干预,同时对犯错将领的态度也好了不少,相当多打了败仗的将领被他继续委以重任。

(赫鲁晓夫)

在斯大林逝世后,掌权的赫鲁晓夫立即成立调查组对当年巴甫洛夫等人的案件进行了重新审理。

调查组认为:虽然巴甫洛夫确实对军区部队的战备动员方面有诸多重大失误,但并未犯下“贪生怕死、有意破坏对部队的指挥及不战而向敌人投降的罪行”,因此取消了之前对巴甫洛夫的指控,恢复了他的名誉。

但实际上,最为公允的评价实际上来自苏联军史专家沃尔科戈诺夫,他在谈到巴甫洛夫时有这样的评价:

由于干部紧缺,他们被任命时越过了许多中间环节,直接担任高级职务,他们还缺乏经验和统帅的智慧(这只能靠日积月累),但是他们忠于祖国,大胆,英勇,是真正的爱国者。

然而,可惜的是,历史从来只会同情胜利者,而巴甫洛夫等人只能无奈地用生命做代价诠释这句古老的格言。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