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怎样建立的 对后世而言 元朝的建立到底有多大影响
元朝是在中原地区建立统治,将中原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借鉴了汉族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实行了中央集权的统治模式,通过设立行省、州县等机构来管理地方。这些王朝都采用汉族的官僚制度,重视文化教育,大力推动儒学的发展。元朝的建立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即“大中国”的时代。元朝的统治者蒙古人并没有完全融入汉族的文化体系,保留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元朝的统治中心不在中原,设在大都(今北京),这是一个典型的北方草原帝国的特征。
元朝保留了蒙古人的传统生活方式,以牧民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与以往的北方民族王朝相比,元朝的统治者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相对松散,通过设立行省、路等机构来管理地方,但并没有像之前的王朝那样实行严格的中央集权。
元朝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并非完全依靠蒙古人,吸收了汉人的官僚制度和文化传统,大量任用汉人官员,使得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元朝的政治制度相对开明,实行了相对宽松的民族政策,保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元朝的建立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使得中原地区重新融入了草原帝国的统治范围。元朝的统治虽然只持续了不到一百年的时间,但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朝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和交流,为后来明清时期的统一打下了基础。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多个大一统王朝,其中包括秦朝、汉朝、隋朝、唐朝等。这些王朝都以中原地区作为统治核心,通过统一战争或政治手段建立起统一的中央政权。除了北齐王朝之外,这些王朝都与汉族进行了广泛合作,甚至主动进行汉化。事实上,在北魏统一之前的十六国时期,慕容鲜卑建立的前燕、后燕等政权就已经积极主动地学习汉文化。到了北魏时期,为了有效统治中原地区,孝文帝将国都迁至洛阳,并开始在鲜卑贵族中推行盘汉化改革,希望抹去鲜卑人的标签,完全融入汉民族共同体。北魏分裂后,宇文泰主导的西魏政权实力较弱,落后于东魏,为扭转劣势,宇文泰实行了宽松的民族政策,吸纳关陇地区的汉族豪强加入自己的统治集团,担任重要职位如柱国大将军。鲜卑军事贵族和关中汉族豪强的联合形成了强大的关陇军事集团,对随后的隋唐王朝产生了长期影响。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民族融合使之前被视为异族的鲜卑、匈奴等民族在唐朝中后期已经完全融入中原汉人之中。
在五代十国时期,沙陀人建立了后唐、后晋、后汉以及北汉等王朝或政权。沙陀属于西突厥族系,属于西北部族,历史书籍中很少将沙陀人在中原建立的这四个政权与前赵、前燕、后秦、胡夏、北魏等外族政权并列,甚至很少强调其非汉人的身份。沙陀人在入主中原之前,已在山西地区生活了近百年,经常与内地产生接触,对中原汉人的生活方式并不陌生。沙陀首领李克用曾率兵帮助唐朝,参与对黄巢起义的镇压。后唐、后晋等王朝虽由沙陀人建立,但除军事外,其他方面与中原汉人没有太大差异。在金朝之前,出现了由东北民族女真人建立的政权,即金朝。女真人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由首领完颜阿骨打率领摆脱了辽国的统治并建立了金国。金国先后灭亡辽国和北宋,南下将赵构赶到海上,南宋与金朝达成和议,将淮河以北地区割让给金朝,南宋称臣并每年进献岁贡。
金朝的海陵王完颜亮非常崇尚汉文化,将国都迁至中都燕京(今北京)。金朝与之前的北魏类似,在入主中原后,迅速加入汉化队伍,女真贵族因此逐渐丧失战斗力。金朝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中华一统”的朝代,这表明女真人希望加入华夏共同体的迫切心理。
元朝虽也将首都设在北京,但对汉化的兴趣较小。在统治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元朝皇帝始终兼任蒙古大汗的职位,或者说蒙古大汗才是他们的首要身份。元朝朝廷中来自西域的色目人经常担任重要官职,地位在蒙古人之下,但高于汉人。与之前的北族王朝不同,元朝统治的国土更加辽阔,境内各民族都保留自己的文化。
元朝统治者的视野较为开阔,不像之前的北魏等王朝只是屈服于中原汉文化。元朝保持了自身特色,没有完全汉化,这与北魏、金朝有很大不同。
我国历史上共出现过十个大一统王朝,其中包括秦朝、西汉、东汉、西晋、隋朝、唐朝、北宋、元朝、明朝和清朝。西汉和东汉可以归为汉朝,因此一共有九个大一统王朝。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为后来的中原王朝树立了榜样。秦朝确立的帝国版图成为后世评判一个王朝是否为大一统王朝的疆域标准。一些现代人否定北宋是大一统王朝时,常常以幽云十六州、辽东半岛和河套地区不在北宋版图内为由。秦朝实行的“书同文、车同轨”等制度被后来的中原王朝所继承,也成为评价大一统王朝的指标之一。
元朝之前的大一统王朝全部由汉族人建立。即使是具有鲜卑血统的隋唐皇室,从父系血统来看,也是标准的汉族。隋唐时期有许多鲜卑族裔的大臣担任重要职位,与当时的汉人并没有太大差别,不再是草原上的牧民。
元朝的全名是“大元大蒙古国”,这个国号体现了元朝与之前统一王朝的不同之处。之前的大一统王朝通常以这样的国号称呼:秦朝是“大秦国”,两汉是“大汉国”,唐朝是“大唐国”,北宋是“大宋国”。
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通常有两种国号来源:一是来自周朝诸侯国的国名,例如秦、晋、宋等;二是来自前朝授予的封爵,例如汉朝的国号来自项羽的分封,隋朝的国号来自杨坚受封的随国公,唐朝的国号来自李渊被封唐国公。
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有一个显著特征,即以中原地区作为核心。这些王朝的国都通常设在中原地区,秦朝国都在咸阳(中原西部地区),西汉国都在长安(中原西部地区),东汉国都在洛阳(中原地区),隋朝和唐朝都在长安和洛阳设立国都(中原地区),北宋国都在开封(中原地区)。
至于元朝之后的明朝和清朝,国都设在北京,而非中原地区。这也体现了一种传承。在宋辽南北对峙时期,燕京是辽国的南京;到了金朝时期,为了同时管理中原和东北老家,国都长期设在燕京。元朝在燕京定都,与金朝的考虑相似,既能管理南方的汉地,又能兼顾蒙古草原。
明朝建立后,最初设都于南京,因朱元璋将其作为根据地,进而统一全国。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后,将国都迁至大本营北京。明朝灭亡后,清朝入主中原后仍将国都设在北京,也是为了同时兼顾汉地和东北老家,以备不时之需。
回顾历史地图,可以看出元朝之前的大一统王朝都以秦朝版图为基础。虽然西汉和东汉初始版图不及秦朝广阔,但在汉武帝时期开始不断扩张,纳入了河西走廊、岭南地区、朝鲜半岛和云贵高原等地。
汉宣帝时期设立了西域都护府,对西域各国进行统治。隋朝和唐朝的帝国版图相对于汉朝有所变化,但仍以秦朝版图为基础。
北宋时期略有尴尬,未将辽东半岛和幽云地区纳入版图。但若以汉人居住的汉地为基准,北宋基本将汉地纳入版图。
在明成祖朱棣统治期间,多次北上征讨蒙古各部,并在黑龙江流域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地区设有哈密卫,再次征服安南地区,使明朝疆域扩展到极限。在朱棣去世后,安南复国,奴儿干都司被撤销,明朝在东北亚的势力收缩到辽东半岛。在朱棣统治的二十多年间,明朝曾一度重建了国家的版图。在其余的两百多年中,明朝版图基本保持在小中国的范围内,这可能是汉人王朝的共同特点。毕竟,汉地是当时东亚最富庶的地区,无需争夺贫瘠的地方和落后的蛮夷。
崛起于东北地区的清朝利用一百多年的时间重新构建了大中国的疆域。乾隆皇帝时期,派兵西征彻底消灭了准噶尔余部,将新疆重新纳入我国版图。
元朝对我国历史的重大贡献在于开创了大中国的时代,将北方草原、中原地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东北亚地区同时纳入版图。元朝超越了以中原汉地为基础的小国模式,为当今多民族共同生活的我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将这些地区整合在一起的王朝,开创了一个大国的统一时代。
- 0000
- 0001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