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撒切尔夫人妄图拒还香港,邓小平:中国人打仗是不怕死的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恢复了对香港的主权,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时至今日已过去近25年了。
其实,香港的回归之路并不顺畅。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等领导人就开始筹划解放香港,并做出了很多努力。
1982年9月下旬,中国正式启动了关于香港回归的谈判。在此过程中,邓小平与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进行了一番激烈的较量......
1840年,为了敲开中国的大门,英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仅用两万人就把腐败无能的清王朝打得节节败退,继而在华夏大地上肆意烧杀抢夺,如入无人之境。
最终,清政府与英国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被迫把香港岛拱手相让。
短短十多年以后,英法联手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最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割让了九龙半岛的南部。
1898年,英国政府为了进一步扩大在华利益,又迫使气若悬丝的清政府签署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里面清晰地写道租借九龙半岛北部和附近的200多个岛屿,租期99年。
从此之后,香港完全离开了祖国的怀抱,开始了长达百年的漂泊之路,这也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耻辱柱之一。
香港虽然被英国强行统治了百年,但香港人民始终进行着反抗斗争,他们仍保留着一颗爱国的赤诚之心,仍维持着华夏儿女的尊严。
其实翻开中国的近代历史,香港有一个无限接近回归的窗口期。1942年,由于在西欧战场上屡战屡败,英国不得已放松了对香港等外部地区的控制,这让日寇趁虚而入,香港进入了短暂的“日统期”。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香港问题又开始浮出水面。蒋介石想借此机会收复台湾,但被英国政府直接拦下。
他们发布公告称香港不属于受降范围,而且英国一直对香港拥有“主权”,同时接手香港事关英国政府的“荣誉”。
英国政府的行为表明他们仍然不愿意放弃在华的巨额利益,这个欧美国家中“绅士之国”展现出了贪婪的本性。
对于英国政府的无赖态度,蒋介石无可奈何,只能向美国求助,美国政府表示“不反对英国军官在香港接受日本人的投降”。
不反对那就是支持,美国政府的态度很明确,而且边耍无赖还边玩起了文字游戏,其行为实在是可笑、可耻。
在美国人的强压下,蒋介石只好从命,结果大家也能猜出来,英国军官接受了日寇的投降,仪式现场并没有一位中国代表。
从此以后,香港又重新落到了英国人的手中,消失三年的“米”字国旗继续飘扬在香港上空,洗雪民族耻辱的重担也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身上。
新中国成立后,我军不少高级将领建议一鼓作气拿下香港,这在当时解放军横扫战场的态势下是绝对可以实现的。
然而这仅仅是站在军事角度上看香港,方法看似可行,但细想之下并不合适。
在解放战争胜利后,由于近百年的战乱,祖国处于“一穷二白”的境地。
可香港不同,这里远离战火硝烟,无数资本在此生根发芽,这里俨然成为了亚洲商贸、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城市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英国政府“培养”这座城市并非出自正义,主要是因为香港经济越肥沃,他们越能从里面捞取丰厚的好处。
所以,如果一举收复香港,可能会让香港失去经营百年的经济基础,这是件很不划算的事情。
对于香港问题,毛泽东的态度具有划时代的预见性。他曾在1949年对苏联代表米高扬说道,大陆上的事情好办,把军队开过去就行了,但海岛上的事情就比较复杂了,需要采用灵活的方式去解决,或者采用和平的方式。
毛泽东深谋远虑,最终决定要先缓缓,维持香港的现状不变,等时机到了再做一举收复香港的打算。我们不禁要称赞,毛主席的眼光何其深远。
此后,我国领导人在积极投身祖国建设的同时,为维护好与香港的关系也做出了不少的努力。
上个世界60年代初期,香港陷入了一场严重的供水危机,导致他们不得不强制使用阶段性供水——每四天供水一次,每次供水一小时,在电影《功夫》就反映了这样的现实。
当时英国政府采用了淡化海水技术,但仅仅可以维护部分贵族的日常需求,绝大多数香港居民是享受不到的。
香港的供水问题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重视,他决定全力为香港修渠供水:“香港居民中百分之95以上是我们的同胞,供水工程应该交由祖国举办,列入国家计划” 。
最后,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指挥下,东江-深圳供水工程应运而生,解决了香港的燃眉之急,也进一步加强了双方的关系。
不过,解放香港也是老一辈们心中的夙愿。1974年5月,毛泽东在会见刚离任的英国首相希思时说道,香港问题就由他们年轻人去办了!这里的“年轻人”,指的就是邓小平同志。
1979年,邓小平在接见港督麦理浩时就明确表态,中国政府对香港十分看重,中国肯定会在必要的时候收回香港。
邓小平的这一表态,是向全世界又一次重申了中国的态度。
香港一些知名人士同样也很希望能够早日回归祖国。在接见王宽成等香港代表时,邓小平首次提到了香港回归的基本原则,第一条是恢复主权不能再晚,一定要在1997年完毕;
第二条在恢复主权的前提下,香港还要保持繁荣和稳定。这些原则打消了社会各界的疑问,也标志着中英正式谈判走向了成熟。
1982年4月,在接见英国前首相希思时,邓小平明确表示了香港被割让出去是因为不平等的条约,现在要谈论废除条约的问题,而且中国一定要在1997年之前收回香港的主权。
同年7月,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英首相府召开了一次专题会议,因英国刚刚打赢了马岛战争,撒切尔夫人的政治野心空前膨胀,她下定决心要不惜一切代价留下香港。
撒切尔夫人绝对是英国历史上值得浓墨重彩的一个人物。她虽出身平民,但却从无数政治家中脱颖而出,以雷厉风行、手段强硬、钢铁意志著称,连续多年担任英国首相,在世界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苏联人也给了撒切尔夫人“铁娘子”的称号。
然而,再坚硬的钢铁在邓小平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在邓小平走长征、越草地,开辟华北抗日根据地,指挥刘邓大军逐鹿中原之时,撒切尔夫人还是一个乖坐在课堂里的一名学生。
1982年9月下旬,撒切尔夫人出访中国,妄图继续把香港留在大英帝国的“板块”里。
可她没有想到的是,“铁娘子”这次遇到了克星。
谈判一开始,撒切尔夫人先声夺人,表示英国政府已经和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这三个条约仍然有效,要求中国必须遵守。
英国政府的态度实在可笑,看来他们还仍然活在百年前的时代,他们应该睁眼看看,东方的雄狮已经苏醒了。
对于撒切尔夫人蛮横的态度,邓小平直接顶了回去,他说主权问题是不能讨论的。
我们从来没有承认过三个不平等条约,香港的主权一直属于中国,这很明确,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根据现场人员的回忆,撒切尔夫人听完这句话后脸色十分难看,但她打起了感情牌,称如果中国宣布在1997年收回香港,那可能会“破坏”香港的繁荣和稳定,香港极有可能失去它作为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的地位。
对此,邓小平坦然地说道,小的波动不可避免,但如果你们采用配合的态度,那将不会产生大的波动,其实在做出收回香港这个决定时,我们已经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如果真有什么灾难性的后果,那我们直接面对就行了。
这时,邓小平又说出了一句很厉害的话: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个问题,不排除可能会发生意外事件,那怎么办?中国将重新考虑接收香港的时间和方式。
“中国人穷是穷了一点,但打仗是不怕死的!”
听完这句话,撒切尔夫人脸色铁青,她明白了邓小平话中的用意,重新考虑接收的时间那肯定是在1997年以前;重新接收的方式,那肯定是派中国人民解放军前去解放。
在与邓小平的第一次交锋中,撒切尔夫人彻底败下阵来。当会谈结束后,撒切尔夫人神色凝重地从门口走出。
当她下台阶时,高跟鞋直接绊上了石阶,顿时身体失衡,栽倒在台阶下,幸好她将至平地,这次摔得不重,在工作人的搀扶下,慢慢地站起来。
撒切尔夫人怎么都想不到,邓小平在香港问题上会如此坚定,毫无商量的余地。回去后,她对英国驻华大使柯利达说,和邓小平谈判真是件残酷的事情!
在维护中国主权、保护领土完整这件事上,中国领导人历来始终如一,高度强硬,没有任何谈判的余地。
从此以后,中英两国进入了香港问题的谈判期。为了给谈判增加筹码,英国政府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其中最有名的当属1983年9月打的“经济牌。”
在英国的干预下,9月24日,香港股市大跌,港元疯狂贬值,香港百姓疯狂抢购商品和物资,经济呈现出一副即将崩溃的模样,这一天也被称为“黑色星期六”。
此时在香港就职的一名英国官员说,如果中国政府不配合(不妥协),那香港的经济危机还将继续!
事实很清楚,在英国人的眼中,香港就是一枚要挟中国的棋子,他们丝毫不关心香港市民、经济的死活,因为他们只是自己大肆敛财,赚取利益的一个工具而已。
针对英国的所作所为,我国也作出了准确的判断。经过数百年的运作,英国许多人的经济已经和香港捆绑在了一起,如果香港经济崩溃,那对英国也不利。
于是,中国采用“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再次挫败了英国政府的阴谋。
经过两年、共计22轮的谈判,1984年12月18日,中英两国达成了最终的协议《中英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香港将回归祖国的怀抱。
撒切尔夫人曾在自己的回忆录《唐宁街岁月》中写到,这次谈判英国政府不可能胜利,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一个绝对不妥协,而且具有压倒性优势的超级强国!
自鸦片战争后,香港便开始了百年的颠沛流离之路,在这期间无数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统一而奋斗,但因为种种原因都未能实现。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终于收回了香港,洗雪了百年国耻,也开创了香港发展的新纪元。
中国的领土再大,没有一处是多余的,失去的终究还会回来,中国未来的发展只会越来越好,中国的实力也会越来越强。
奉劝任何想搞阴谋诡计的人要明白,中国的领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 0000
- 0008
- 0001
- 0000
- 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