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1952年朝鲜战事正紧,彭德怀不回国治病,陈赓向中央“告他一状”
67632

1952年朝鲜战事正紧,彭德怀不回国治病,陈赓向中央“告他一状”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0:16:250

1952年,朝鲜半岛上,激战正酣。

而身在北京的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接到了一份来自朝鲜前线的重要电报。电报中汇报的情况,事关朝鲜战事的全局。

几天以后,根据毛主席的亲自批示,陈赓放下手中的工作,匆匆地踏上了前往朝鲜的旅途。

3月31日黄昏时分,陈赓风尘仆仆地赶到了位于桧仓的志愿军司令部,见到了彭德怀司令员。

两位将领关起门来,聊了两个小时。期间陈赓滔滔不绝,而彭德怀却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似乎是并不赞同陈赓的意思。

对于彭德怀的“固执”态度,陈赓很是着急。万般无奈之下,陈赓拉上志愿军副司令员宋时轮等人,准备向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发电报,“参彭总一本!”

说干就干,陈赓亲自拟写电文,不一会儿,陈赓的秘书就奉命以“加急”的形式将这封“参”彭总的电报发了出去……

到底发生了何事,让中央急调陈赓奔赴朝鲜战场?彭德怀又为何如此“不配合”陈赓,急得陈赓要“参”他一本呢?

这个故事,还得从一年多以前的那天上午说起……

(陈赓)

那是1950年10月4日的上午,主政西北的彭德怀正在军政委员会会议室召开厅局级以上干部会议,研究西北的经济问题。

大概十点钟左右,一位同志进入会议室,来到彭总面前小声说:“毛主席请你立刻到北京开会!”

主席相召,必定是有大事发生。可是到底出了什么事儿,谁也不知道。彭德怀就这么“稀里糊涂”地上了飞机。

下午四点钟,彭德怀被中央办公厅安排的小车接到了中南海的丰泽园。中央政治局正在那里开会,已经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了。

(彭德怀)

看到彭德怀进来,毛主席马上对他说:“老彭,你来得正是时候,我们今天开会讨论是否出兵援助朝鲜的问题。”

到了这个时候,彭德怀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朝鲜的局势,此前毛主席曾经以电文的形式告知过他。当时他就觉得,半岛这么打下去,可能会出大问题。

彭德怀的担忧终究成了真,联合国军越过了三八线,麦克阿瑟向北朝鲜发出了最后通牒,金日成紧急向中国求助。这才有了今天的会议。

这些,都是彭德怀到会场之后才知道的事情。虽然大致明了发生了什么,可他毕竟所知甚浅,所以那次会议上,彭德怀就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会议结束之后,毛主席专门叫住了彭德怀,又向他仔细介绍了朝鲜的局势,还把金日成的求援电文给他看。

彭德怀看罢,问主席是否已经下定了出兵的决心了。

(毛主席与彭德怀)

这个问题刚好问到了关键,因为在政治局会议上,很多同志都主张“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打这一仗。”

毛主席告诉彭德怀:“我也知道大家的心情,这个决心不好下。不好下也要下啊,刚才开会的情况你也看到啦,我一个人唱独角戏有什么用呢!没有人支持是不行的!”

与毛主席聊完,彭德怀就入驻了北京饭店。本来,他旅途劳累,又开了那么长时间的会,应该好好休息一下的。可是,他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

他的脑子里,始终回荡着毛主席的话。思考着朝鲜半岛的形势,思考着美国,思考着中国。他明白,刚刚建立的新中国,需要一个安稳的发展环境。

但是,老虎总是要吃人的,“为本国建设前途想,也应该出兵!”想到最后,他越来越觉得出兵朝鲜是正确的、必要的、英明的决策。而他,应该成为主席的支持者。

(北京饭店)

第二天早上,邓小平受毛主席的委托,来看彭德怀。两人就一同走进了毛主席的住所。

见到毛主席以后,彭德怀就迫不及待地把昨天晚上的所思所想向毛主席汇报了一番。主席听后,十分高兴,称赞说:“还是你彭老总有战略远见!”

接着,他们又聊到了何人能够挂帅出征的问题。本来,这个人选中央早有决定,但是随后又出现了一点小插曲,导致如今还无人挂帅。

毛主席跟彭德怀商量,挂帅出征朝鲜的重担“还是请你彭老总来挑”。

彭德怀戎马半生,身上最不缺的就是军人的干脆,当即向毛主席表态:“我服从中央的决定!”

当天下午,讨论是否出兵的政治局会议继续召开。在会上,彭德怀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说到激动处,他还挥舞起右拳,高声地说:“从最坏处打算,就是美国人和蒋介石一起来,甚至丢原子弹,这也不可怕,打烂了,就当解放战争迟几年胜利嘛!”

彭德怀的大局观以及万丈的豪情,赢得了与会众人的赞赏。最终,会议作出了由彭德怀率军抗美援朝的决定。

(志愿军参战朝鲜)

得到这个结果,是相当不容易的,彭德怀在这件事上,可谓是功不可没。毛主席曾经紧紧地拉着彭德怀的手,对他说:“老彭,你是临危受命哟,我谢谢你!党和人民谢谢你!你去吧,有你去了,我们可就放心了。”

毛主席的放心,是对彭德怀作为一个优秀指战员的肯定。但是彭德怀自己知道,此去朝鲜,面对的是当时世界上的头号强国,是由多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此一战,必定是长久且激烈的。

临行之前,彭德怀于百忙之中,把自己的两个侄女从学校叫到了自己的身边。在关心过她们的生活之后,彭德怀语重心长地交代:“你们要记住,一旦遇到特别困难的事,学校里实在无法解决了,你们可以去组织部找帅孟奇妈妈。不过,只要是自己能够克服的困难,就不要去找组织部。”

(彭德怀与侄女彭梅魁)

交代完了这些,彭德怀还告诉侄女,他给六个孩子,每人存了100块钱,由他们自由支配。

这次见面,只有短短的二十分钟时间。侄女还小,但是她们能够隐约感觉到,伯父今天跟往常不太一样。除了脸上显而易见的疲惫之色以外,好像还比以前“唠叨”了不少。

她们当时并不知道的是,这个“反常”的伯父,还做了许多其他“反常”的事情。彭德怀当时将自己手里所有的重要文件全部整理好,上交组织。就连他珍藏许久的,当年毛主席称赞百团大战的电文原件,也被他交还给了毛主席。

“苟利国家生死以”,在接受任命的那一刻,作为军人,彭德怀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等到了朝鲜战场之后,彭德怀这种舍生忘死的精神就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了。

众所周知,彭德怀打仗,为了能够准确地获知敌情,往往喜欢把指挥部设在前线。但是这样做,对于指战员自身的安危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毛主席)

在彭德怀启程之前,毛主席就专门找他聊过这个问题。毛主席的意思是,为了彭德怀和指挥所的安全,指挥所应该设在鸭绿江北岸的隐蔽处。

但是,彭德怀不同意:“部队打到哪里,我就应当到哪里。为了指挥方便,我向来习惯靠前指挥。”

毛主席还想再劝,但是彭德怀的态度始终非常坚持。最终,毛主席也没有拗过彭德怀,同意了他的意见。

到了战场上之后,彭德怀就真的始终将指挥所放在前沿阵地,与志愿军战士们同进退。

那时,敌军为了打击我志愿军部队,经常派飞机来我方阵地轰炸。彭德怀的指挥所设在阵地前沿,就显得非常危险。周总理数次指示,指挥所应该建筑可靠的防空洞,千万不能大意机关的安全。

(美军战机空袭)

但是彭德怀认为,他作为最高指战员,不能总是呆在防空洞里,那像个什么样子。彭总“执拗”的脾气,可是急坏了副司令员洪学智。因为按照规定,他这个副司令员还担负着保护彭老总安全的任务。

彭总不肯进防空洞怎么办?洪学智想了许久,想到一个好办法:彭德怀的屋里,挂着一张五万分之一的作战地图。那是他掌握战场局势的一个工具,时不时地就要过去看看。

有一次,趁着彭德怀在睡觉,洪学智就让人把地图拿到了防空洞里面。

彭德怀醒来,发现地图不见了,就去质问洪学智。洪学智笑着回答他:“彭总,拿到上面防空洞去了,已经在那里挂好了,火也烧好了,大家都等着你去开会呢!”

彭德怀哪里肯去,但是他明白,洪学智受中央之命,和同志们的委托,负责他的安全。他虽然有点儿脾气,也有自己指挥作战的习惯。但是,基本的组织纪律他还是看得很重的。无奈,最终只能跟着洪学智去了防空洞里。

(洪学智)

又有一天早上,志愿军根据敌机活动的规律,判断今天可能会有轰炸。于是,决定所有的机关干部全部上山。洪学智拉上彭德怀,连拉带拽地把人带到了山上。

幸运的是,他们刚上山不久,就看到敌人的飞机直奔彭总住的那间房子而去。飞机上的炸弹不要钱似地往下面丢,一颗汽油弹刚好落在彭德怀住的那间屋子上面,只一两分钟就把房子全烧掉了。

这场景看得所有人都心有余悸。事后,彭德怀拉着洪学智的手,诚恳地说:“今天不是你,老夫休矣!”

说完,还拿起桌上的一个梨,塞到洪学智的手里,嘴里还念叨着:“赐你一个梨,吃梨,吃梨,给你陪个礼(梨)!”

(抗美援朝中的彭德怀与洪学智等)

彭总难得的幽默,让刚刚经历过一番轰炸的指挥所的气氛终于活跃了一点。

实际上,像这样危险的情况,彭德怀在朝鲜战场上遇到了不止一次。但是,作为司令员,他希望能在阵前及时掌握敌人的情况,能身先士卒,为三军将士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每日不分昼夜地忙于军务,不顾个人安危、乃至生死的彭德怀,却没有料到,一个“突如其来”的变故,还是让他彻底“远离”了这片战场。

彭德怀戎马半生,军旅苦寒,身上早已经有了很多伤病。到了朝鲜之后,当地气候又与国内大不相同。彭德怀日日忙于军务,还经常把自己放在最危险的战场环境之中,久而久之,身体必然做出反应。

在第一次战役的的时候,彭德怀就因为恶劣的住宿条件与寒冷的天气,以及连日的行军,患上了严重的感冒。

(彭德怀在朝鲜战场)

医生们都劝老总去休息一下,可是彭德怀半步也不舍得离开指挥所,他看着眼前的战场形势,不容置疑地说道:“这是到朝鲜的第一仗,我能离开指挥所吗?这一仗只能打胜,不能打败。”

对于彭德怀的坚持,医生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最后只能随了他的意思,每天在指挥所里给彭德怀打针,让他吃药。

感冒倒还是小事情,随着战事的发展,彭德怀越来越忙,身体的“反抗”也越来越激烈。以前的老毛病,比如肠胃炎、痔疮等旧病不断复发,甚至出现了大便出血的情况。

1951年8月,更加严重的问题出现了。彭德怀的左额那里,长了一个肿瘤。经常隐隐作痛,甚至影响到了睡眠和工作。

不仅如此,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肿瘤还越长越大。由于战场医疗条件有限,医生也很难辨别出来这个肿瘤是否属于良性。

(彭德怀)

为了以防万一,医生们还是建议彭德怀应该尽快回国接受治疗。但是战事正进行到关键时刻,彭德怀哪里肯因为自己的身体状况而回国?

可是,前线主帅的任何一点情况都能够影响战争全局。彭德怀的身体状况很快就被上报到了中央,周恩来提议可以派一个人到前线去接替彭德怀的工作,让彭德怀回国治病。

该派谁去接替彭德怀呢?中央领导同志们思考良久,想到了一个人:陈赓!

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陈赓还在越南帮助胡志明的军队。直到志愿军入朝作战之后,陈赓才辞别胡志明,启程回国。

在回国途中,陈赓没顾得上歇一口气,就主动向毛主席请缨:请求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得到毛主席的同意之后,陈赓又马不停蹄地赶赴朝鲜。

那是他第一次踏上朝鲜战场。虽然待的时间不长,但是他深入部队、战场,对朝鲜的局势有了一定的了解。

几个月之后,陈赓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可惜,临行之前,因为长期在越南艰苦的条件下工作,陈赓的左腿患上了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剧痛难忍,根本无法行动。

(陈赓在越南)

直到1951年8月,陈赓腿伤刚刚有所好转之后,立马就到第三兵团走马上任。在陈赓的带领下,第3兵团在战场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可是次年2月下旬,由于其他原因,陈赓又一次从朝鲜战场上离开了。

陈赓两次入朝,对朝鲜战场的局势比较熟悉,而且还有直接指挥作战的经验。显然,派他接替彭德怀的工作再合适不过了。

于是,毛主席于1952年3月22日亲自批示:“请即派陈赓入朝,彭来京治疗。”

陈赓接到命令之后,知道事态紧急,立马动身第三次赶到了朝鲜战场上。

这一次,他直奔志愿军司令部而来。在这里,陈赓见到了阔别不久的彭德怀,把中央的意思转告给了彭德怀,但是彭德怀却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

其实,对于一个早在上战场之前就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指战员,一个戎马三十年、从未住过医院的沙场老将来说,在战争最关键的时刻,让他抛下一切,回国治病?彭德怀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接受的。

(陈赓)

但是,对于陈赓,彭德怀还是要给几分“面子”的。陈赓的资历很老,早在1922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个时间,要比彭德怀早六年。

陈赓在第二次入朝之后不久,参加了一场军事会议。当时因为一八〇师没有打好仗,彭德怀非常生气。把一八〇师所在的第六十军军长韦杰当众骂了个狗血淋头。

邓华担心韦杰受不了,就问洪学智该怎么办?洪学智想劝,但怕自己上去一劝,更加火上浇油了。

就在这时,洪学智看到了坐在门口的陈赓。就请求陈赓说:“陈司令,你说说吧!”

陈赓一看这局势,好像也只有自己出马了。当即就站起来说:“老总,该吃饭了,肚子都咕咕叫了……”

彭德怀一听陈赓的话,就停止了对韦杰的训斥,大手一挥:“好。吃饭!”

(韦杰)

彭德怀盛怒之下,也只有陈赓敢出来这么劝他,而彭德怀也愿意给陈赓这个面子。

如今,陈赓又来劝自己回国治疗,彭德怀的心里老大不愿意,但是面上也只是以沉默“对抗”。况且,他也知道,无论是中央,还是陈赓,都是为自己好。

只不过,彭德怀真的还有很多未竟之事想要完成。他想在四月下旬召开志愿军党委扩大会议,他还想跟金日成再谈一谈。

彭德怀将自己的想法和计划告知了中央,并说自己头上的肿瘤并不要紧。陈赓知道此事后,又急又气,只能拉上宋时轮他们,向军委和毛主席“参彭总一本”,并嘱咐秘书将电文以加急的形式发出。

彭德怀的电报和陈赓的“参奏”是同一天到达中央的。毛主席和周总理都知道彭德怀的脾气,不给他下死命令,彭德怀是不会回国的。

于是,第二天,中央就给彭德怀和陈赓发电报,要求彭德怀立马回国治疗,且动身时间不能迟于四月上旬。

陈赓接到电报以后,顿感自己“目的达成”,非常高兴。他拿着电报来到彭德怀办公室,边将电报递过去,还边说:“中央催你马上回国治病哦!老总呀,我看你还敢抗命不遵否?”

(陈赓(左一)与彭德怀(中))

彭德怀看着电报,嘴上一声不吭,但是心中却百感交集。

无论如何,中央已经下了命令了,彭德怀终究还是要奉命回国治病的。

临走之前,他把能部署的工作全部部署好了,还语重心长地告诉洪学智:“我回去以后,我在志愿军的一切职务由陈赓同志代理。他是1922年的老党员,资格比我还老,你们要支持他的工作,配合好。”

4月7日,交代好了一切的彭德怀,回望着朝鲜满目疮痍的河山、带着浓浓的不舍之情,离开了他为之战斗了一年半的地方,踏上了回国的路程。

结语:

彭德怀回到北京以后,被安排在北京医院接受治疗。幸运的是,彭德怀左额上的肿瘤是良性的,手术之后不久就恢复了健康。

病好以后,中央决定由彭德怀代替周恩来主持中央军委的日常事务。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彭德怀就一直待在北京,没有能够重新亲临朝鲜战场前线指挥。

虽然如此,但彭德怀始终关注朝鲜的战局,并为之全盘谋划。

在彭德怀以及志愿军将士的共同努力下,到了1953年年中,朝鲜战事终于到了尾声。6月19日,彭德怀再度启程赴朝。

此时,距离彭德怀回国治病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

而敌人,也终于成了强弩之末,不得不乖乖地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彭德怀签署停战协议)

7月28日上午9点,彭德怀准时步入了开城的“来凤庄”,参加即将开始的停战协议签字仪式。

笔落有声。随着“彭德怀”三个大字落在一份份文本上,持续了三年多的朝鲜战争终于宣告结束了。

虽然未能在半岛前线指挥全程战斗,但是朝鲜战争的始终,却一直伴随着彭德怀的身影。

正如他在入朝之前的政治局会议上那般,在停战协议签字仪式上,彭德怀依旧目光坚定、声如洪钟地向全世界宣布:“一个觉醒了的爱好自由的民族,当他们为了祖国的光荣和独立而奋起战斗的时候,是不可战胜的!”

参考文献:

赵赓.彭德怀朝鲜前线归国内幕[J].党史纵横,2012,(第1期).

瑞雪.彭德怀在离开朝鲜前线的前夕[J].开心老年,2010,(第9期).

尹家民.陈赓三次入朝记[J].湘潮,2020,(第9期).

刘明钢:《中共党史上的那些人与事》,中央编译出版社

王波.彭德怀朝鲜战场遇险记[J].党史博采,1998,(第2期).

滕叙兖:《不信青史尽成灰 彭德怀的铁骨与柔肠》,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4.06.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