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毛主席:“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刘少奇如何巧妙回敬?
67660

毛主席:“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刘少奇如何巧妙回敬?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0:41:450

在众多关于学习的俗语中,以毛主席提出的这句"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流传最广。

关于这句话最早的时间、场合,目前已经难以进行考据,但毫无疑问是从毛主席口中传遍开来的。根据刘少奇之子刘源的回忆,"毛主席肯定是这样讲了,而且讲了不止一次。"

另外,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过的韩桂馨也回忆道:西柏坡时期,刘少奇同志热爱学习的美名就已经传遍了整个中央。当时,青年中到处流传着"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

那么,毛主席为什么要在当时脱口而出这句话?他背后想传达什么样的深意?刘少奇同志又对此有什么回应呢?

1949年年初,带着"不做李自成第二"的决心,毛主席等党中央领导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

摆在他们眼前的,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涉及到960万平方公里、5亿多人口国家的史诗级难度考试。

国内历经长期战乱之后,大量人民流离失所,百业凋敝。国民党反动派不甘失败,多次纠结土匪发动暴乱,西南华南等地匪乱猖獗。

国外,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充满敌意,采取封锁、孤立政策,外交形势险恶。

这样无比复杂的国情,要求执政党必须具备极高的执政能力、治理手段,党政干部必须要有相当程度的专业知识、技能与理论修养才能妥善处理如潮水般涌来的各类矛盾问题。

而这一点,恰恰是不少党员干部存在的主要缺陷。

据了解,建国初,相当一部分经历了枪林弹雨的老干部虽然建立过赫赫功勋、有着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但由于"泥腿子出身",文化水平低,在政务处理方面缺乏经验,缺少经济建设方面需要的文化。他们能打仗却不太擅长理政。

而另一部分国民党时期遗留下来的知识分子、技术人员,虽然专业能力过硬,但是马列主义理论水平低,政治觉悟较差。

因此,不少反动派纷纷鼓吹,"共产党可以马上打天下,不能下马治天下"。

面对质疑,毛主席在一次讲话中响亮地回击道:"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他深知,学习能力对执政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党政干部水平,毛主席一方面提出创办了大批党校、军校,组织人员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知识,他还大力倡导人们读书,曾经一次向高级干部推荐12本必读书籍,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毛主席就说出了这句"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这句话来鼓励人们努力学习。

那么,为什么偏偏是赶不上刘少奇而不是其他人?要说清这点,就得从那个著名的外号——"刘九书柜"说起。

刘少奇,字渭潢,出生在湖南省宁乡县的一个农民家中。他在家中兄弟中排行第九,被唤作"九伢子",又因为他在私塾中最肯用功,品学兼优,"不阅读不成活",所以又被称为"刘九书柜"。

在他的小书房内,摆满了《三国演义》、《聊斋》这样的古典名著。母亲担心他每次看书这么晚伤害眼睛,就每晚只给半盏灯油。

小男孩便想了个"借光读书"的方法,上半夜跑去正在碾米的房间"蹭光读书",下半夜再拿出那半盏灯油继续阅读。

刘少奇故居

刘少奇同学周祖三家里藏书极多。

因为周祖三父亲周瑞仙是同盟会会员,家中不仅有传统的经史子集,还有大量西洋来的数学、天文、物理等新书籍,嗜书如命的刘少奇就经常来到周祖三家中借阅图书。

虽然地处内陆穷乡僻壤,但这些书帮助了的刘少奇打开了一项新世界的大门,为其日后接受更多先进思想打下基础。

长大后成为进步青年的刘少奇,为了学习十月革命的先进经验,同肖劲光等人来到社会主义俄国。

在由斯大林担任校长的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刘少奇同各民族青年一起学习俄共党史、工人运动理论、哲学等。

当时苏俄正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刘少奇等人伙食十分粗陋,每天只有几块土豆和黑面包。

根据肖劲光回忆,当时有一些中共学生吃不了苦,打算退学。但刘少奇却不为所动,仍然以乐观的精神坚持学习。

终于在这段时间内,他完成从只能阅读简单宣传册到艰涩难懂的马克思主义原著的巨大跨越,理论修养大踏步上了一个台阶。

莫斯科东方大学旧址

革命战争时期,刘少奇先后担任多项重要职务。

他常年穿梭于战火敌区之间,但在读书上却始终一刻也没有倦怠过,并且养成了每天读书,写作到深夜的习惯。

在这种兵荒马乱的岁月中,书本知识往往被弃之如履,笔杆子不如枪杆子的思想盛行。

对此,他曾经多次批判这种错误思想,并从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高度来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刘少奇在总结皖南事变的原因就强调,"加强党性的学习与教育是一个绝大的问题。"

刘少奇在那封著名的《答宋亮同志》信中,详细阐述了领导干部加强学习的重要性。

他批评有些人认为只要在实际战斗中不断积累总结经验,就可以最终夺取革命的胜利。这样的观点大大忽视了理论对于实践的引导作用。

过去中共之所以屡次失败,很大原因在于"党在思想上的准备、理论上的修养是不够的"。如果我们只具备丰富的斗争经验、英勇的牺牲精神,根本不足以实现全中国革命的胜利。

刘少奇也在学习上以身作则。

在离开苏北前往延安的一年多时间里,刘少奇一路上经历日伪军103道封锁线,跋山涉水。经历了多次反扫荡战斗,可即使是这样危险的环境,他仍然手不释卷。

在这一年多时间内将中共历史和中国哲学史系统性地进行了学习。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解放战争大势已定,面对即将迎来的和平建设时期,刘少奇更是多次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他在马列学院第一班学员讲话时着重提到,现在一些人以为革命胜利了,就不用读书了,这可不成。过去在山头上,事情还比较简单,可是现在环境更复杂,要管理的事情更多,更要多学习理论书籍。

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历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家主席,相比起过去责任更重,工作更加繁忙。可是他仍然在百忙之中不断抽出业余时间认真读书,即使在病中也总离不开书本。

据其秘书回忆,刘少奇"每天报纸、参考资料以及兄弟党报纸摘要,总要认真看完,才算结束一天的工作,从没见他间断过一天。"

刘少奇到底读了多少书?现在已经无法考证。在1992年,他的夫人王光美一次性捐赠给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将近1万册书籍,而这仅仅只是刘少奇在建国后所阅读书籍的一小部分。

王光美曾说,"结婚后我发现他随身带的小木箱里没几件衣服,几乎全是书和文件。"

不过或许有人会感到好奇:在中共党内,喜欢读书并擅长读书的人大有人在,为何毛主席偏偏要说赶不上刘少奇,而不是其他人呢?

这句"赶不上刘少奇"其实除了表扬刘少奇热爱学习外,还有一层意思。毛主席在表明通过不断学习,思想进步会非常快,往往能够根据实践不断探索出新的思想。

而这刘少奇对党建理论发展与创新(尤其是马列主义中国化)的突出贡献正体现了这一点。

"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曾经是禁锢党内部分同志思维的主要问题。不懂得立足于中国国情,只知道生搬硬套马列原著中的规矩框框,从而留下了湘江战役之类的惨重教训。

因此,如何因地制宜,让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便成为摆在中共前面的一大重要课题。

中共七大1945年4月开幕。刘少奇作为本次大会的主要筹备人艰辛工作,全面协调保证会议圆满举行。

他在会上代表党中央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对毛泽东思想作出科学概括。自此,毛泽东思想在党章中被明确为党的指导思想。

可以说,刘少奇同志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和丰富,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

说到刘少奇的理论创新,就不得不提那本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数十个国家发行、总印上千万册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这本书系统回答了共产党员为什么要修养、在哪些方面进行修养、怎样修养等问题,精辟地论述了共产党员提高修养的方法途径,推动了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进步,成为了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这句话从毛主席口中说出后,成为了党内外家喻户晓的流行语。

而刘少奇对于这句调侃,实际还有一句对仗工整的回应:"一天不用功,赶不上毛泽东。"这句回应在随后的50年代也流行开来。

事实上,毛主席本人多多少少有些谦虚的意思在里面。他也同刘少奇一样极其热爱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升作为革命家的思想境界、能力水平。

刘少奇之子刘源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中说过,"三天不学习,赶不上毛主席"可能更加贴切。

在长沙求学期间,毛主席就以"少年学问寡成,壮岁事功难立"来自勉。

无论是指点江山的青年岁月,还是老骥伏枥的暮年时光,他都把书本当成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甚至在重病缠身的最后时间,他仍然一天读上十几个小时,即使在床上量血压,双手仍离不开书本。

光是《共产党宣言》,毛主席就看了不下一百遍;一本厚厚的《资治通鉴》读了17遍,《红楼梦》读过十种版本。

同刘少奇一样,毛主席也不拘泥书中的教条,而是善于因时因地,为我所用,将理论和实践进行完美结合。

例如,土地革命时期,毛主席反对当时走大城市革命道路的教条主义做法,而是创造性地将根据地扎根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从而在全国掀起了革命的燎原之势。

在毛泽东、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带动之下,党内党外、工人农民、干部群众,都掀起了一股盛行全国的学习之风。

据统计,新中国建立之初,高达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经过这股规模空前的学习热潮影响,到1950年代末,全国已有近三千多万人脱盲,广大人民的精神面貌通过学习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古人有云: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当下,不断重温毛泽东、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关于学习的论述、态度,更显得尤为重要!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