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男人欲成大器,人脉次之!参透四句真言,迟早出人头地
中国历史上,众多豪杰中有“三个半圣人”,其中曾国藩算半个,另外三人是孔子、王阳明、诸葛亮。
晚清名臣曾国藩,曾以一己之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让风雨飘摇的大清王朝,得以苟延残喘数十年。不过,如此厉害的朝廷重臣,却不是出身在世家大族里。
据《清史稿》记载,曾国藩生于“耕读之家”,说得通俗点就是一个农村娃。不仅如此,曾国藩还多次参加科举考试,直到第七次才考取到秀才。
由此可以看出,曾国藩不仅出身平凡,没钱没人脉,天资也算不上聪颖,那为何曾国藩还能在官场中摸爬滚打数十年,最终位极人臣呢?
因为曾国藩信奉“男人欲成大器,人脉次之”的道理,他沉浮多年,观遍世间万事,从中得出了四句真言。
如果你能像曾国藩一样,将这四句真言悟透,或许有朝一日,你也能出人头地。
“挺”字真言
“坚忍支撑,可建非常之业”
曾国藩将这句话概括为“挺”,意思就是不管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下去,哪怕遇到再多的艰难困阻,都要挺过去,唯有如此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纵观曾国藩的一生,“挺”字仿佛已经刻入了他的基因。出生在农村家庭,曾国藩没有认命,他深知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所以一有时间,曾国藩都会捧起书本,努力钻研,这样的习惯,直到他老年也没有改变。
曾国藩六次名落孙山,可他没有因为考试的失败,就此放弃读书,而是以更加刻苦的状态,去迎接下一次考试。皇天不负有心人,在第七次会试中,曾国藩一举中第,成功走上了仕途。
进入官场后,曾国藩以救国救民为己任,在太平天国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时,主动挺身而出,组建了一支骁勇善战的湘军,成功镇压了叛乱。
通往成功的道路,都是布满荆棘的,没有任何人能一帆风顺地过完一生,若是遇到困难就轻言放弃,那这辈子都没有办法取得胜利的果实。
因此,成大器者,人脉次之,唯有坚忍支撑,努力挺下去,才可建非常之业。
“辣”字真言
“做事果断,不要犹豫不决”
李鸿章曾在苏州斩杀降敌三万,曾国藩在得知此事之后,评价李鸿章“殊为眼明手辣”,言语之间,不乏赞赏之意。
按理来说,曾国藩身为一代儒圣,其思想主张应该是以和为贵,一视同仁,那又为何会对李鸿章有如此高的评价呢?
事实上,李鸿章可是曾国藩的亲传子弟,他的为人处世和政治手段,都承自老师曾国藩。
所以我们就可以知道,曾国藩绝对不像他表面看上去那么文质彬彬,儒雅温和。
他对待匪患时,奉行的可是“乱世须用重典”的原则,宁可错杀一百,也不可放过一个。因为手段过于心狠手辣,曾国藩人送外号“曾剃头”。
可翻看清末晚期的历史,若不是曾国藩做事果断,不心慈手软,清朝早就在百年前覆灭了,哪里还能苟延残喘数十年。
所以,一个人要成就大业,就不能优柔寡断,犹犹豫豫,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自己迟疑了片刻,明明到手的机会却溜走了。
“敬”字真言
“不敬他人,是自不敬”
身在朝堂之上,就必须学会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不然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曾国藩在官场沉浮多年,一直秉持着“敬”的处事原则,他曾说过:“不敬他人,是自不敬。”
虽然朝堂波诡云谲,但能进入官场的无一不是人精,你用真挚且敬重的态度与人交往,自然也能获得他人的尊敬,这就是为官之道。
无论对方官位高低,年龄大小,曾国藩都一视同仁,尊敬有礼,因此他不仅获得了周围人的赞赏,还收获了大量的人脉关系。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和支持,也意味着要与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而与人友好交往的前提就是,要学会尊敬他人。
“恕”字真言
“容得别人短处,乃是豪杰举动”
虽说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手段十分狠辣,但纵观他的一生,其实可以发现曾国藩是一个极其大度的人。
尽管曾国藩学识渊博,通晓治国之道,但议论国事之时,也免不了会与人意见相左,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曾国藩并不会与人争执,而是以包容的态度处理问题。
就拿同为晚清重臣的左宗棠来说,两人一文一武,在对待太平天国的问题上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左宗棠甚至上书弹劾曾国藩调度不当,指挥无能。
要知道,左宗棠能当上朝廷命官,还是全靠曾国藩举荐,面对左宗棠的斥责,曾国藩并没有生气,反而用一颗赤诚之心,化解了两人的矛盾。
在曾国藩看来,容得别人短处,乃是豪杰举动,若是一味与人争论不休,不仅解决不了问题,甚至还会伤及自身,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曾国藩的四句真言放到现代社会来看,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至理名言,一个人若是真正掌握了“挺”、“辣”、“敬”、“恕”,就可以成就一番大业。
- 0000
- 0000
- 0001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