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征缅甸 未将其纳入版图 根本原因是漠视海洋文明
缅甸的战争持续了七年,双方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当时的清朝正处于国力的巅峰,如果能坚持下去,完全有可能彻底征服缅甸,并将其纳入版图。遗憾的是,清政府没有采取这样的行动。根本原因在于乾隆代表的满清政府对海洋文明的漠视。
在乾隆统治时期的18世纪,缅甸的贡榜王朝崛起。贡榜王朝经过20年的战争,基本统一了缅甸全国。然而,这个王朝野心勃勃,全盛时期控制了暹罗(泰国)、柬埔寨、老挝,以及印度的一部分。贡榜王朝成为东南亚的霸主,而后世的越南则试图效仿,最终却被北方大国击败。
缅甸开始侵扰我国云南边境,强迫云南的土司向其称臣纳贡。一些土司惧怕缅甸的威胁,开始屈服,而另一些土司则同时屈服并向清政府寻求援助。乾隆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他无法容忍一个小小的缅甸竟然敢欺负大清帝国。乾隆下令文臣和武将准备对缅甸发动战争。
第一次战役于1765年爆发。乾隆命令新任云贵总督刘藻派遣7000多名士兵,击溃了缅甸军队,收复了大片失地。然而,清军过于轻敌,冒进而行。缅甸军队利用有利的地形,对清军进行游击战和运动战。清军损失惨重,乾隆非常生气,将刘藻降职,调任湖北巡抚。刘藻因羞愧难当,无法面对现实,最终自杀。这次战争,清军的战果并不理想。
1766年,乾隆命令陕甘总督杨应琚负责对缅甸发动第二次战役。这次清军出动了2万多人,结果与上次一样,既有胜利也有失败。刚开始时,战局顺利,缅甸军队撤退。清军乘胜追击,进入缅甸北部。然而,缅甸出动了3万精兵,并让各地土司出兵相助,形成了一支庞大的联军。清军在面对缅甸联军的围攻时陷入困境,遭受了重大损失。杨应琚最终被迫撤军,战争以失败告终。
经过两次失败,乾隆对缅甸的侵略变得更加愤怒。他决定亲自出征,以展示自己的军事才能和大清帝国的威严。1770年,乾隆亲自率领20余万大军,发动了第三次战役。这次战役初期,清军确实取得了一些胜利,但随着战争的进行,乾隆遭遇到了更大的困难。
缅甸的地形复杂,气候恶劣,加上缅甸军队的游击战术,给清军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乾隆在缅甸战场上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战果甚微。而且,清军在缅甸的供应线异常脆弱,缺乏足够的补给和后勤支持。乾隆不得不在1772年撤军,结束了这次失败的战役。
乾隆对缅甸战争的失败感到非常沮丧。他意识到自己在战争中犯下了许多错误,包括轻敌、冒进和忽略地理环境等。他也意识到清朝在海洋事务上的薄弱,以及对外国势力的不了解。缅甸战争的失败成为乾隆晚年的心病,他开始更加注重国家的海洋事务,加强对外交往和贸易,以提升清朝在国际上的地位。
乾隆晚年,虽然没有再次对缅甸发动战争,但他对缅甸的警惕始终没有放松。他在位期间,加强了对云南边境的防御,派遣大批军队驻守边境地区,以防止缅甸再次侵扰。乾隆还提出了"以和为贵"的外交理念,尽量避免与邻国发生冲突,以实现和平共处。
乾隆对缅甸战争的遗憾和反思使他意识到了清朝在海洋事务上的不足,并为后来的清朝统治者提供了重要的教训。乾隆晚年的海洋政策和外交战略变革,为清朝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提供了一定的保障。缅甸战争的失败也是清朝军事扩张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扩张进程的终结。
- 0001
- 0000
- 0000
- 0000
- 0000